中國網11月30日訊 11月29日,雲南羅平金豐匯油脂股份有限公司在羅平縣觀音街火爆舉行依魯菜籽油展銷活動,深受消費者喜歡。在宣揚展銷現場,羅平金豐匯油脂股份有限公司設立了依魯菜籽油質量諮詢臺,擺放依魯系列菜籽油樣品,招引了很多消費者前來諮詢;工作人員現場發放古法榨油宣傳資料,向消費者宣揚依魯菜籽油產品質量,介紹識別好依魯菜籽油的基本常識,受到了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依魯菜籽油長期以來主要在雲南、廣西、貴州、四川、重慶、廈門、上海、廣東、湖南等主要超市、商場、酒店銷售,在依魯品牌塑造和產品質量提升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強勢出擊,立足雲南省內市場、拓展國內重點市場、加強國際市場調研,現面向全國大中城市誠招經銷商,在全國大中城市設立銷售網點,強勢進軍全國市場,把依魯打造成食用油品類的領軍品牌。
羅平縣東沿黃泥河與貴州興義接壤,南隔南盤江與廣西西林相鄰,地處滇東高原向黔西高原和廣西丘陵過渡的斜坡上,素有「東方花園」「滇黔鎖鑰」「滇東門戶」「綠色油庫」「滇東油庫」之稱。
羅平冬季受滇黔靜止峰影響陰雨綿綿,適宜小春油菜生長,油菜種植面積從1949年的1.03萬畝發展到如今的100萬畝,油菜種植面積在中國甚至全世界都是唯一,羅平油菜種植園成為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園。
羅平縣自1999年以來,以油菜花為載體,堅持舉辦集農業觀光、自然風景攬勝、民族風情展演和商貿洽談為一體的中國.雲南.羅平國際油菜花文化旅遊節。從觀光旅遊到產業鏈的延伸,金色的油菜花帶動了旅遊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小小的油菜真正成為農民群眾的搖錢樹。
油菜是古老的農作物,是十字花科芸苔屬植物,分芥菜型、白菜型和甘藍型三種。因其籽實可以榨油,故得油菜之名。油菜是人類栽培最古老的農作物之一,以其重要的經濟價值和廣泛的適應能力遍植世界各地,與大豆、向日葵、花生一起,並列為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油菜生產國,種植面積和產量約佔世界1/3左右,雲南羅平是全國31個油菜籽生產基地縣之一,每年種植油菜100萬畝,平均畝產180公斤。
伴隨著油菜生產的發展,品種的更新,種植管理的科技措施也如春雨潤物般深入到農戶,從撤播到牛耕點播再到分墒塘播,從單純只會施點農家肥到運用科技配方施肥,加強中耕管理,質量提高,產量提高。主要種植「雙低」(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甙)甘藍型系列優質油菜良種、合理密植、適時間苗、合理施肥、防治病蟲害、注重硼鋅微量元素的施用等為主;栽培方式以點播為主,育苗移栽為輔,施肥管理水平逐年提高,單產隨之增加。
長期以來,油菜籽一直由糧油公司統購統收,農民的菜籽賣不得好價錢;1994年,政府放開價格,取消了油菜籽的統購統收,糧油部門可以收、其他部門也可以收,集體可以收、個體也可以收,本地商可以收、外地商也可以收。油菜籽放入市場後,群眾油菜籽賣得好價錢。每公斤油菜籽可以賣5元左右,每畝油菜產量180公斤左右,農民種油菜每畝可實現收入1000元左右。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產量的不斷提高,產業結構調整和測土配方施肥等科學技術的推廣及實施旅遊帶動戰略,充分調動了廣大農民種植油菜的積極性。
每年春季,羅平100萬畝油菜花竟相怒放、金浪翻滾,片片塊塊、 高低起伏、蝶舞蜂飛,清香泌人,有迂迴曲折、有螺旋瀉落,與遠山近水,村落人家相輝映。金色油菜花鋪設了山山水水,金色的山岡、金色的溝壑、金色的河堤、金色的原野、金色的花壇、金色的盆景,羅平成了金色的世界;雄奇壯麗的九龍瀑布、幽深俊秀的魯布革峽谷、秀美清靈的多依河與金色油菜花海構成人間仙境般的誘人景色。
精明的羅平人種油菜種出了好風景,依託這一風景打造了旅遊業,在縣委、縣政府的努力下,羅平油菜花海這一自然奇觀得到了海內外的認可。2002年,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經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批准,創下了金氏世界紀錄:羅平油菜種植園成為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園。
羅平縣立足於建設生態旅遊觀光農業的基點,使油菜這一傳統產業在真正成為一個富民產業的同時,也為羅平旅遊業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內涵。一年一度的中國.雲南.羅平國際油菜花文化旅遊節,成為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農業觀光旅遊大型節日活動,成為雲南旅遊的一大亮點。
重點打造油菜花海—魯布革電站—多依河—魯布革峽谷—九龍瀑布群—油菜花海的旅遊大環線,油菜花海—多依河—油菜花海、油菜花海—九龍瀑布群—油菜花海的生態考察遊環線,油菜花海—九龍瀑布群—金雞峰林—油菜花海的攝影繪畫遊環線,油菜花海—玉帶湖—灣子湖—油菜花海的休閒度假遊環線。讓遊客感受「自然羅平、風光無限,資源羅平、商機無限,金色羅平、魅力無限,和諧羅平、發展無限」。
羅平縣委、縣政府全方位啟動與旅遊業密切相關的交通、通信、電力、城市配套設施和旅遊景區建設,建成了景區管理用房、生態停車場、豪華遊船、碼頭等一大批旅遊基礎設施、服務接待設施和九龍奇石館、多依河世界自然水車博覽園、菜花節主會場、金雞峰叢觀景點、十萬大山觀景點、牛街螺絲田觀景點等景區景點。讓遊客感受「自然羅平、風光無限,資源羅平、商機無限,金色羅平、魅力無限,和諧羅平、發展無限」。
羅平油菜產業帶動旅遊業、餐飲業、購物業,直接帶動了羅平經濟的發展。採取國家、集體、個體一起上的形式,多方籌集資新建賓館飯店,全縣接待總床位16000餘床;經工商登記註冊的餐館800餘家,基本滿足遊客需要。羅平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良好的生態環境正是羅平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的一個基礎和前提。旅遊業發展撬動工業發展,綠色、生態、可持續的新型工業發展新路徑正在羅平展開。
羅平金豐公司是雲南金豐匯油脂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採取公司+科研+基地+合作社+網際網路的產業發展模式,2018年投資6000萬元興建標準化廠房,年加工菜籽能力6萬噸,採用國內一流水準的綠色環保增香型物理壓榨、物理精煉油生產線,年產濃香菜籽油1.98萬噸,餅粕4.02萬噸,產值4億多元。
羅平金豐生產線採用現代先進的電磁、微波炒籽技術,自動進料、自動出料裝置,自動調節入榨水分,自動排溼除塵,和新式環保節能榨油技術,物理精煉,自然留香等技術,是國內目前最先進的物理方式菜籽油加工技術。
羅平金豐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誠信促發展」,以「做中國最好的菜籽油」作為企業的使命,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天然、健康、安全的菜籽油。
曲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羅麗江,堅守和傳承古法木榨菜籽油技藝精髓,沿用古法榨油「清洗、晾曬、炒籽、研磨、蒸粉、包餅、壓榨、沉澱、水花」工序榨油,全部靠手工完成,先將菜籽清洗晾曬,用炒鍋把菜籽炒熟去皮,露出黃色的菜籽,然後進行碾磨成粉、上鍋隔布蒸煮、出鍋紮成圓餅成型,才能上圈裝榨,最後木槌撞榨出油。
曲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羅平縣香逸油脂種植專業合作社董事長、雲南金豐匯油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麗江以傳承古法木榨菜籽油技藝為己任,秉承古法榨油傳統技藝的做法,按照祖輩口傳木榨菜籽油技藝生產「依魯」系列菜籽油。2012年,羅麗江組建起羅平縣香逸油脂種植專業合作社,註冊依魯商標對古法木榨菜籽油進行保護;2013年10月,羅麗江被命名為「曲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代表性傳承人」;2013年12月依魯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被雲南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3年12月羅麗江在羅平掛牌成立「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傳習所」;2013年10月29日註冊成立羅平金豐油脂有限公司,2018年年初投資6000餘萬新建年加工6萬噸油菜籽生產線;2018年2月羅麗江在羅平建起了羅平菜油博物館,2018年10月,依魯菜籽油獲「曲靖市十佳旅遊商品(文創類)獎;2019年11月羅平依魯菜籽油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
依魯菜籽油,詮釋了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傳承精神,延續了中國老味道,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非遺保護之路,開創了中國非遺保護經驗,掀起了地道、正宗的依魯菜籽油消費熱潮,依魯成為中國菜籽油行業首個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菜籽油品牌,豎起中國非遺菜籽油第一品牌。
依魯菜籽油技藝非遺保護傳承行穩致遠,保護傳承實踐、保護傳承能力、保護傳承環境,挖掘整理依魯古法木榨技藝非遺傳統文化元素,聚焦品牌力量,構築非遺新生態,講述非遺品牌故事,挖掘非遺品牌潛力,提升非遺品牌地位,傳播非遺品牌魅力,讓更多的人了解非遺、認識非遺、珍愛非遺,用非遺之美點亮生活。
羅麗江以「非遺」文化遺產作為重要的旅遊資源,開展體驗旅遊,依魯菜籽油生產工藝和依魯菜籽油系列產品通過羅平菜籽油博物館進行展示,讓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更直觀地了解非遺、感知非遺,在觀看學習、參與互動中,既是學習者,又成為傳承者,促進「非遺」文化經濟價值的轉化,並以旅遊這一方式,帶動「非遺」保護、傳承,依託「非遺」文化資源,開發旅遊經濟,促進「非遺」文化傳承和產業鏈升級,吸引了大批的參觀者前來觀看依魯古法榨油技藝,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了羅平豐厚的文化底蘊。(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