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由」的漢語意義說起

2020-12-16 汪說漢字

何為自由?那些把英語的"隨心所欲"理解為漢語的"自由"的人,是否真得明白什麼是自由?

"自"的意思是"外在的我",與"己"的意思是"內在的我"相對應。就是說,內外統一的我,才是真正的完整的"自己"。"由"的意思是"從出入口進出",那些翻牆跳溝跨柵欄的行為都不是"由"。因而,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的任意妄為,而是依照自己的意願按照公共規則來言行舉止。也就是說,自由是在不損害他人或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依照自己意願的言行舉止。

思想的隨心所欲,與言行舉止的自由,是處於內外兩個範疇的事,既不能相互混淆,也不能相互替代。舉例來說,有人心血來潮,想脫光自己的衣服。"想"屬心理活動範疇,可以隨心所欲;脫衣,屬行為舉止範疇,不能隨心所欲。在你的私人空間脫光,是自由;但在公共場所脫光,就不是自由。因為你在私人空間的行為,沒侵犯他人和公共的利益;但在公共場所的行為,卻侵犯了他人和公共的利益。再舉例說,言論自由是在遵守公共規則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意願說話。因而,那些肆意挑戰公德的言辭,不是在行使自由權利,而是在破壞自由權利。

長久以來,由於人們錯誤地解讀"自由"的含義,使得自由成為一些人為非作歹的藉口和擋箭牌。特別是立法者和執法者,在錯誤理解"自由"含義的影響下,造成了立法和執法的軟弱,進而造成了社會亂象的叢生。

改變社會亂象,應從正確解讀"自由"二字開始。

下期:從道德與法律的漢語意義說起。敬請批評指正

自由之門福相伴。

相關焦點

  • 從井頭山人「海鮮自由」說起
    原標題:談談中國人吃海鮮的歷史從井頭山人「海鮮自由」說起過去,一提起寧波地區的先民,人們首先想到的是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不過,近日餘姚井頭山遺址的橫空出世,改寫了這片土地的歷史。說起海鮮,不只是現代人喜歡,古代人也非常推崇。井頭山遺址的貝類遺物,給我們提供了古代飲食海鮮的明確時間。不過需要指出的是,井頭山人所處的時代,生產力還比較落後,尚沒有階級之分,因此,當時的人不分貴賤,都能實現「海鮮自由」。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海鮮漸漸被貼上了「貴族食物」的標籤,成為達官貴人專享的美食。
  • YouTube是如何打臉「言論自由」的?從這位美國小哥的遭遇說起……
    導讀 如今的中國,早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實力不容任何人小覷,但有些傲慢的西方媒體和公司為了詆毀、歪曲中國,甚至不惜自毀「言論自由」的招牌,屏蔽支持中國的信息,力推反華內容。揭開內幕,從一位名為「火鍋大王」的美國小哥說起……對於很多中國網民而言,「火鍋大王」內森·裡奇並不陌生。
  • 再論對「自由」的理解
    自由意思是「由自」,就是由著自己,可以是行動上的自由,比如想說什麼,想做什麼,但根本的是思想在支配,所以還得是思想自由。有人也許覺得這不更是自己做主的嗎?腦袋長自己頭上的啊,可是腦袋裡裝的東西也許很多是舶來品,沒有經過加工消化就胡亂塞裡面了,所以呢,說出來的話是一知半解,懂一點又不全懂。
  • 說起韓國泡菜大國,說起日本壽司大國,說起中國,這就有點為難了
    說起韓國泡菜大國,說起日本壽司大國,說起中國,這就有點為難了其實每個地區都有它特有的飲食文化,這麼多年以來也形成了獨特的飲食特色,並且隨著現在全球文化的大交融,已經讓全世界各國的人民都已經有了一些印象,比如說提起韓國的話,可能大家都會想起韓國的泡菜
  • 不只美國有自由女神,原來這個國家也有座一模一樣的自由女神像!
    一說起自由女神像,大家都會想到美國紐約的那個,仿佛自由女神已經成為美國國家形象的一個象徵。但你們可知道,在日本的東京也有一個和美國一模一樣的自由女神像呢,這是怎麼回事呢?日本的自由女神像是坐落在東京御臺場的海濱公園裡,高度約有15米,重約9噸。
  • 自由女神像「不自由」:送埃及埃及不要,送美國被當成寶
    自由女神像位於紐約海港內一個叫自由島的地方,全名叫「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或「自由照耀世界」,也不知道是先有雕像還是先有「自由島」這個島名。自由女神像身上穿著古希臘風格的服裝,右手高舉火炬,左手捧著一塊銘牌,腳邊是碎掉的手銬腳鐐,意味著掙脫約束、重獲自由。
  • 美國有自由女神像,中國也有自由男神像?其實就在浙江省的海島上
    說到美國說起紐約,大家一定會想到著名的地標建築,自由女神像,一個多世紀以來,聳立在自由島上自由女神銅像,幾乎成為了美國的標誌,它身穿古希臘的服裝,頭頂上是頂光芒四射的冠冕,高舉象徵自由的火炬,腳下是打碎的鎖鏈,象徵著自由。不過很多遊客說,在中國也有一座自由男神像,見過的人不多,就在浙江省內。
  • 美國有自由女神像,中國也有自由男神像?其實就在浙江省的海島上
    說到美國說起紐約,大家一定會想到著名的地標建築,自由女神像,一個多世紀以來,聳立在自由島上自由女神銅像,幾乎成為了美國的標誌,它身穿古希臘的服裝,頭頂上是頂光芒四射的冠冕,高舉象徵自由的火炬,腳下是打碎的鎖鏈,象徵著自由。不過很多遊客說,在中國也有一座自由男神像,見過的人不多,就在浙江省內。
  • 什麼是自由?我們知道的,通常是叔本華說的第一類自由
    自由這個問題什麼時候會冒出來打擾我們一番呢?可能是自己遇到不公平的時候,就借著自由的旗幟去伸冤。可對於自由本身是什麼,或許自己都一知半解。而叔本華在《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中對自由有了細緻、精確的討論,這可助我們一臂之力,明白什麼是自由。
  • 「自由女神像」世界聞名,但你還記得她的創作者嗎?
    說起美國最為著名的新古典主義塑像,很多人都知道「自由女神像」,她屹立美國紐約港一百多年了,聞名全世界。在116年前的今天,即1904年10月4日,自由女神像的雕塑者巴託爾迪逝世了。米國一直宣揚自己是一個自由的國度,自1886年以來,巴託爾迪創作的這尊雕像就一直屹立在自由神像島上,高擎明亮的火炬迎接著進入美國的一代代移民。
  • 美國自由女神像揭秘:自由女神像已經把自由之火照耀到了世界四方
    今天我給大夥介紹的景點是來自於遙遠的大洋彼岸,她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地標性建築,她被後人稱為自由照耀世界。最重要的是我們經常會在不少電影大片裡看見她的身影。沒錯,她就是坐落在紐約哈德遜河畔的自由女神像。可能有人會問了這自由女神像有什麼好講的?不就是一女的左手拿本書,右手舉個火把,一點笑模樣都沒有的,在河邊站著嗎?
  • 「誰遣香茶挽夢回」――從香港飲茶文化說起
    「誰遣香茶挽夢回」――從香港飲茶文化說起   中新社香港10月7日電 題:「誰遣香茶挽夢回」――從香港飲茶文化說起  中新社記者 周志彬  香港是現代社會,但傳統茶文化內涵卻十分豐富。
  • 88 先有哈佛,再有美國:最自由也最不自由的麻薩諸塞州
    路德的「新教改革」說起,而這裡的「新教」即是廣義上的「基督教」。分不清楚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小夥伴請移步度娘,大意就是「基督教」是從「天主教」中分離出來的一支,俗稱「新教」,而新教的首創者就是馬丁.路德教授。
  • 重慶舉辦首屆自由搏擊錦標賽 武管中心:自由搏擊可以磨練意志力
    如今,這項新興運動在重慶也迎來了春天:目前,重慶主城區有至少上百家自由搏擊俱樂部,重慶市武管中心更是在7月2-5日成功舉辦了重慶市首屆自由搏擊錦標賽。為了對這項新興運動有更多了解,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獨家採訪了武管中心以及一家開展多年自由搏擊訓練的俱樂部。
  • 從英雄廣場說起——激情布達佩斯
    那我們就從英雄廣場說起。英雄廣場▲英雄廣場始建於1896年,峻工於1929年,是為紀念匈牙利建國1000年而建。從紀念碑座上的7個佩劍跨馬的部落首領雕像可以看出匈牙利人的祖先是馬背上的遊牧部落。國內歷來有一個傳說,即漢武帝時曾派霍去病等遠徵西域,大敗北匈奴單于。北匈奴殘部遂向西進入俄羅斯,最後在多瑙河盆地定居下來,建立了自已的國家即匈牙利。
  • 我是如何實現潮汕牛肉丸的自由
    這可要從牛肉丸的起源說起。廣東潮汕地區向來山地多,飼養黃牛、水牛較普遍,所以人們常以牛肉作為日常食用的肉類。但這裡氣候溼潤,生牛肉無法長期保存,因此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大家逐漸摸索出,將牛肉用刀剁碎加鹽煮熟製成牛肉圓來食用,同時也更方便保存。就這樣牛肉丸漸漸成了潮汕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這裡的牛肉丸也就成了全國最好吃的牛肉丸。
  • 為什麼法國人送美國「自由女神」像?
    1886年10月28日(距今132年),美國人民為自由女神像揭幕舉行了隆重的儀式。法國人民為什麼要送給美國這個禮物呢?這得從美國的獨立戰爭和法國人民的關係說起。   美國的獨立戰爭是正義的事業,得到國際進步力量的廣泛的同情和支持。法國、德國、英國、波蘭、丹麥、瑞典、匈牙利的革命者相繼來到美國參加抗英戰爭。
  • 自由女神 = Free Woman?我對美國老司機說要去看自由女神像,他居然把我帶到了…
    自由女神像自從建造之初至今已有100多年的的歷史,象徵著美國精神,更是紐約的著名地標及世界級的觀光景點。She carried the torch for freedom to light the world and welcomed immigrants and visito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America.
  • 來自自由國度的飲料——朗姆酒
    Jimmy King - 蘭姆酒與可口可樂 Rum And Coca-Cola03:52來自簡單日子Simpledays從歡快的音樂中一定能嗅出自由的氣息沒錯朗姆酒的起源於一個自由國度-----古巴。根源的根源要從16世紀的奴隸三角貿易說起。哥倫布新航路的開闢和航海技術的發展再加上西歐國家對資本擴張的渴望。種種原因使得各種交流也必然起來。在一次機遇中,哥倫布將甘蔗帶到了美洲國家。更為巧合的是美洲氣候特別適合甘蔗生長。陰差陽錯間,美洲成為甘蔗的盛產地。為什麼之前一直聊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