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自由?那些把英語的"隨心所欲"理解為漢語的"自由"的人,是否真得明白什麼是自由?
"自"的意思是"外在的我",與"己"的意思是"內在的我"相對應。就是說,內外統一的我,才是真正的完整的"自己"。"由"的意思是"從出入口進出",那些翻牆跳溝跨柵欄的行為都不是"由"。因而,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的任意妄為,而是依照自己的意願按照公共規則來言行舉止。也就是說,自由是在不損害他人或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依照自己意願的言行舉止。
思想的隨心所欲,與言行舉止的自由,是處於內外兩個範疇的事,既不能相互混淆,也不能相互替代。舉例來說,有人心血來潮,想脫光自己的衣服。"想"屬心理活動範疇,可以隨心所欲;脫衣,屬行為舉止範疇,不能隨心所欲。在你的私人空間脫光,是自由;但在公共場所脫光,就不是自由。因為你在私人空間的行為,沒侵犯他人和公共的利益;但在公共場所的行為,卻侵犯了他人和公共的利益。再舉例說,言論自由是在遵守公共規則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意願說話。因而,那些肆意挑戰公德的言辭,不是在行使自由權利,而是在破壞自由權利。
長久以來,由於人們錯誤地解讀"自由"的含義,使得自由成為一些人為非作歹的藉口和擋箭牌。特別是立法者和執法者,在錯誤理解"自由"含義的影響下,造成了立法和執法的軟弱,進而造成了社會亂象的叢生。
改變社會亂象,應從正確解讀"自由"二字開始。
下期:從道德與法律的漢語意義說起。敬請批評指正
自由之門福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