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隧道通車近七月 發生70餘起事故

2020-12-23 騰訊大閩網

從4月26日通車至今,翔安隧道發生了70多起事故,此外還有四次較大堵車,分別發生在5月1日、5月2日、10月27日和11月10日。

作為大陸首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的交通狀況牽動各方,它的管理經驗,是後繼者非常好的「教材」。目前,市政府已確定為隧道配備施救車輛,但最根本的還是要降低事故率。

昨日,導報記者就翔安隧道的事故和歷次堵車進行分析,並採訪相關人員,解讀它的「事故模本」。

數據 車禍多為追尾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自今年4月26日翔安隧道通車至今,共發生了70多起交通事故。

平均計算,大約2天發生一起事故。隧道近7個月來,共接納了660萬輛次車,平均一天有3.5萬輛車進出。和海滄大橋比,雖然事故不多,但由於車流量大,一旦發生事故,隧道內極容易造成長距離堵車。

導報記者採訪了交警和路政等部門,找到事故的一個特點:追尾事故佔了大部分,約80%-90%。其中,3車追尾較為常見,有時一個小時內有五六起追尾。而在11月10日,追尾的車輛達到了14輛。

調查A:追尾 都是「視覺誤差」惹的禍

追尾事故的發生,毫無疑問是因為車主主觀上的疏忽。

今年5月1日,翔安隧道首次大堵車,大家把車禍原因,歸咎於「司機顧著欣賞隧道的風景,違規剎車」,然而時至今日,翔安隧道已經不再新鮮,難道此時這些司機還會欣賞車外風景,無心駕駛?

導報記者採訪了多位親歷事故現場的執法人員,找到一個沒有進入事故統計表的事故特點——— 翔安隧道的「下坡段」,最易發生追尾事故。「下坡發生追尾至少在90%以上。」一位交警分析。然而,海底隧道穿海而下,攀爬而上,司機下坡時,難道不懂得保持車距和車速?

「翔安隧道的坡度很大,但真正開進去的時候沒有這種感覺。」家在島內、上班在翔安的徐先生說,他每天要途經隧道2次,進島和出島隧道的坡度感都不強。他推測,這種「視覺誤差」造成一些司機鬆懈。

是否真的有視覺誤差?資料顯示,翔安隧道呈U形,最深挖到了海底下70米,最大的縱坡為3%(指水平距離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或下降3米),從一份翔安隧道的施工難點圖可以看到,在剛進隧道時,坡度確實較大。

但包括交警、路政執法人員、私家車司機在內的人員卻反映,在燈光、白色的牆面、弧形道路等環境下,難以看出坡度。「沒怎麼下坡,沒怎麼上坡,就出島了。」廈門一中的鄭老師也有這種感覺。翔安隧道開通當天,一位記者記錄下了相同的感受——— 從進洞到出洞,幾乎沒有感覺出車輛有下坡和上坡的過程。

調查B:變道 都是被「龜行」貨車逼的

車輛違規變道,易引起一連串的刮擦和追尾。11月10日發生14車連環撞時,目擊市民稱,起因是一輛黑色轎車從中間車道變道,駛向最左邊的快車道,結果被快車道的車輛頂翻。

導報記者了解到,違規變道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為了超速行駛而變道,一種是受不了前面車輛的 「龜行」速度而變道。多位駕駛員認為,對於超速行駛者應嚴懲,對於低速行駛車輛,更不應放過。

在這種背景下,貨運車輛低速行駛,理所當然的被多方詬病。

隧道兩側的洞口,經常出現貨車在路邊停靠、休整的情景。據了解,翔安隧道通車以後,成為泉州方向貨車進島、過境去漳州的首選通道。

「從泉州南安到翔安,再過隧道,時間和走高速差不多,但更省錢。」翔安隧道路政陳姓執法人員指出。

由於隧道的坡度較大,大載重量的貨車,下坡時速度很快,但過了坡底速度便驟降。11月19日傍晚,導報記者在限速60-70公裡/小時的車道上看到,一輛貨車竟然以20公裡的時速在「慢慢」前進。

「還不到20公裡!」750路公交司機康師傅很有發言權,從隧道通車之日起至今,他進出翔安隧道1000多趟。他說,早上7點多,他經常看到貨櫃車排出長長的隊伍,在上坡路段,有的甚至只有每小時十幾公裡的速度。

徵集令

為翔安隧道支招

翔安隧道與海滄大橋一脈相連,海滄大橋已確定會在高峰期 「限貨」,並採取新的分道方式。如果您對翔安隧道交通事故、擁堵的原因有見解,認為隧道管理有不合理之處,可撥導報熱線968801,談談您的看法。我們將與您一起探討,共同論證。

相關焦點

  • 廈門翔安隧道發生大追尾事故 致20多輛車受損(圖)
    閩南網3月28日訊 昨日上午8時13分許,廈門翔安隧道進島通道181號滅火器附近,發生8起追尾事故,事故導致超過20輛車受損,2人受輕傷。其中最嚴重的一起,11輛車連撞,一輛小車車頭直接「鑽」進了前車車底。  事故導致翔安隧道進島方向交通嚴重堵塞,滯留車輛一度排隊到距離隧道入口2公裡處。
  • 我國內地首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通車
    人民網廈門4月26日電(記者 蔣昇陽)今天上午9時,我國內地首條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的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標誌著我國海底隧道自行設計、自行施工的能力躍入世界先進行列。從廈門島到翔安區,乘車穿越翔安隧道僅用了9分鐘時間,而以往繞行則需90分鐘。
  • 翔安隧道發生事故 車輛按指示燈變道「被違章」
    翔安隧道內發生事故 車輛按指示燈變道「被違章」  隧道內發生事故,後來的車輛按照指示燈變道,卻被認定違章。日前,車主陳先生打進本報熱線反映,自己在翔安隧道內遭遇「被違章」。沿左側快車道走到一半,他發現隧道頂的指示燈打著紅叉,還有一個向右的黃色箭頭,「我想可能是出事故了,趕緊拐到中間車道。」果然,開出一段後,就看到左側車道有事故車停著。  第二天,他卻收到了交警的違章簡訊通知,說他在隧道內因違反禁止標線指示被拍攝記錄,罰款150元,扣3分。陳先生很鬱悶:按照指示燈行駛,也算違章?「當時如果不變道,我還能怎麼辦呢?」
  •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正式通車[組圖]
    4月26日,汽車駛出廈門海底隧道。 當日,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節省了82分鐘。
  • 國內首條海底隧道:福建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
    國內首條海底隧道:福建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時間: 2010-04-27責任編輯: 錦尨旅遊_中國網中國大陸首條海底公路隧道——翔安隧道於26日上午9時在廈門通車,這是大陸第一條由國內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條採用鑽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
  • 廈門翔安隧道現新標語「進入隧道,請勿龜速」
    最近開始,大家開車進入翔安隧道都會看到隧道內多了個醒目的提醒標語——進入隧道,請勿龜速。  呼聲 恨不得「飛」過去  這幾年來,翔安隧道為了預防變道引起的事故,嚴抓隧道內變道,司機必須老老實實沿著一條道走到底。但是,總有一些車輛在隧道內龜速行駛,導致後面的車流「被龜速」,著實讓人干著急。
  • 青島膠州灣隧道內發生火災事故 已處理完畢正常通車
    信網10月30日訊 10月30日早上8點15分左右,膠州灣隧道內發生一起火災事故,隧道暫時封閉。「市南區向西海岸方向的入口封了,說是火災事故、隧道封閉。」截至9點28分,信網聯繫從市南區乘坐私家車前往青島西海岸新區的劉先生,他表示隧道已通車,作為通車後幾乎第一批進入隧道的車輛,他就快要通過膠州灣隧道收費站。
  •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
    新華社廈門4月26日電(記者 齊中熙、胡蘇)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26日上午建成通車。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節省了82分鐘。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是國家「863」計劃專題項目的重點工程,由我國自主設計、施工建設。
  • 廈門將有3條海底隧道 世界罕見
    它所積累的技術、工藝、管理方面的經驗,尤為寶貴,不僅服務於廈門未來的海底隧道,也服務於世界的海底隧道。流量 通車一年車流量近700萬翔安隧道,車很多。廈門路橋管理公司數據顯示:從去年通車至今年3月份,翔安隧道的本地車輛536.3萬輛,外地車123.6萬輛,一共659.9萬輛。
  • 廈門市交警支隊公布翔安隧道改善措施和思路
    ▲去年3月27日上午,翔安隧道進島方向發生8起交通事故,共有21輛車被牽涉,其中一起更是11車連環追尾 (網友拼接的「全景圖」)  3月和4月翔安隧道共發生320多起交通事故,七成多發生在進島方向市交警支隊公布改善措施和思路,其中雙向96個探頭嚴查亂變道、加塞  過去沒多久的3月、4月,廈門有一段路,平均每天發生4起交通事故,它是翔安隧道進島路段
  • 翔安東路北段將通車 從馬巷去翔安主城區將更近
    -翔安東路北段主體道路已完工。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 明年春節起,翔安區馬巷鎮居民前往區政府辦事,或者未來去大嶝機場,可不必途經擁擠的新馬路新怡酒店段,直接從巷南路轉入翔安東路。昨日,記者從廈門百城公司了解到,隨著施工的順利進展,翔安東路北段(海翔大道-新馬路)的1公裡在建路段,將於本月底完成施工,計劃於明年春節前夕正式通車。  文/圖記者戴舒靜林晴  所有工程爭取本月底完成,明年春節前有望正式通車  在建的翔安東路北路段,採用雙向6車道標準建設(個別路段4車道),限速50公裡,是翔安區重要的城市主幹道翔安北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 5公裡3小時 廈門翔安隧道又堵死了(圖)
    昨天(27日,以下同)下午4點40分左右,廈門翔安隧道進島方向,一輛廂式貨車追尾後側翻在隧道內,佔據了兩個車道;這起車禍又引發了後面兩起事故,一輛麵包車又將剩下的快車道堵住,翔安隧道進島方向被堵死。
  • 廈門人擔心的堵車盛況沒來 反倒是翔安隧道堵了
    不過,你沒有想到的堵車出現了,濱海西大道上集美大橋堵車,翔安隧道內發生多起交通事故堵車。高速路 13萬輛車提前返廈 堵車盛況沒有出現昨天,導報記者密切關注高速公路的堵情。上午10點多,廈門高速公路的交警回復,「不堵,沒有下雨,車流量也不是很大,比前一天還少,廈門往泉州方向車流量正常,廈門往漳州車流量較大」。
  • 雪山隧道一個月交通事故10餘起 走諸永高速小心
    雪山隧道一個月交通事故10餘起 走諸永高速小心 2014年05月22日 08:38:46   浙江在線05月22日訊走諸永高速的駕駛員要注意,過該高速的雪山隧道時務必小心,今年4月份以來,這裡已發生10多起事故。
  • 關注:臺灣雪山隧道事故
    1991年7月開工,2006年6月16日啟用通車。     ◎ 雪山隧道發生通車六年來最嚴重事故圖片來源:臺「中央社」     ◇ 臺灣雪山隧道火燒車2死31傷      臺灣雪山隧道昨天發生通車六年來最嚴重的火燒車事故
  • 翔安隧道翔安側通風塔「風帆」建築今天落成
    翔安隧道翔安側通風塔「風帆」建築落成    翔安隧道翔安側以風帆造型裝飾的通風塔帆體鋼結構,今天落成,標誌著這座通風塔全面建成,成為翔安海岸的一處標誌性建築。        翔安隧道翔安側通風塔這座「風帆」造型的建築高58米,採用兩片風帆的變異造型設計,象徵著翔安作為一座崛起的新城、蓬勃向上的城市建設。整個帆體用鋼結構做骨架,外裝鋁單板,固定在通風塔64米高的混凝土塔身上,其點睛之筆就是塔身上加裝的這根白色纜繩,遠遠望去,像是一艘海面上揚帆啟航的船。
  • 未來5年 廈門欲打造海底隧道之城
    它所積累的技術、工藝、管理方面的經驗,尤為寶貴,不僅服務於廈門未來的海底隧道,也服務於世界的海底隧道。  流量 通車一年車流量近700萬  翔安隧道,車很多。  廈門路橋管理公司數據顯示:從去年通車至今年3月份,翔安隧道的本地車輛536.3萬輛,外地車123.6萬輛,一共659.9萬輛。
  • 南京長江隧道和揚子江隧道昨起免費通車
    原標題:長江隧道和揚子江隧道昨起免費通車昨天上午,南京正式迎來過江隧道免費時代,作為先於揚子江隧道執行免費的長江隧道,在清晨5點完成封閉維護後開閘第一班,就迎來了首輛具有歷史意義的私家車。隨著上午9時揚子江隧道正式免費通車,南京一下子有了三條免費過江通道。
  • 翔安機場高速路 預計2023年通車
    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 記者 張玲玲 通訊員 王巍昨日上午,2020 年廈門市交通建設品質工程暨高速公路信息化、標準化施工觀摩會在翔安機場高速公路(瀋海高速 - 翔安南路)施工現場舉行,展示了該工程引進的 AI 圖像識別技術及應用物聯網、自動控制技術等。
  • 廈門翔安隧道收費站頂棚本周末拆除
    廈門晚報拍客 沈偉泉 攝繼海滄大橋、集美大橋和杏林大橋收費站頂棚拆除後,翔安隧道收費站頂棚的拆除時間也已確定:7月18日和19日零時至6時。到時,我市「四橋一隧」收費站除廈門大橋收費站的頂棚予以保留外,其餘收費站的頂棚均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