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戶外裝備,絕大多數驢友的腦海中立馬就會浮現各種各樣的背包,帳篷,衝鋒衣,睡袋、登山鞋……對這些裝備大家往往會特別重視,並且也樂意為此花費不菲的費用,至於登山杖,有相當多人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其實小小登山杖大有講究。如果您真的喜歡戶外運動,如果您希望能夠健康地行走,那麼備上一對性能可靠的登山杖並學會正確地使用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可以有效保護你的膝蓋,還可以幫您減輕大約30%左右的負重,讓您行走更輕鬆更愜意,更好地享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
有數據顯示,在購買登山杖的人中,12.43%的人購買了一根,38.92%的人購買一根使用後追加一根,有46.68%的人是直接購買了兩根登山杖。
雙杖最起碼可以讓你節省30%的體力
減輕了下肢關節壓力,減少了關節磨損,給護膝減緩壓力和衝擊
提高了山地行走的安全性
大大提升了登山的健身作用
幫助你省力行走
平衡身體的支撐分擔重量
減少膝蓋半月板磨損
增加受力點,降低腿部的負荷
那麼,如何才算正確使用登山杖呢?下面就來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根據鎖定方式來分,登山杖主要有兩大類型,外鎖和內鎖,外鎖是在兩節登山杖連接部位設置了鬆緊扣,掰開扣件就可以進行調節登山杖長度,閉合扣件就可以固定住登山杖。外鎖登山杖相對來說比較方便,適合手勁比較小的使用者。
而內鎖登山杖則是通過握住登山杖兩節朝不同方向進行旋轉,從而調節膨脹栓與內壁的摩擦力來進行固定的鎖定方式,這種鎖定牢靠,但是對使用者的手勁有一定要求,如果沒有擰緊,有可能發生在使用中登山杖縮回的情況,所以必須要加以注意。
如果從事專門的戶外徒步,尤其是在重裝徒步的情況下選擇登山杖,最好選擇直柄形狀的手柄(如下圖)
不要選擇T字手柄,否則在配合腕帶使用的時候不能很好運用。
一、關於登山杖長度的調整
一般市面上常見的戶外登山杖大多數是三節式的伸縮登山杖,我們就以這種登山杖來進行說明。從仗尖部位開始的兩節長度是可以調整的。 登山杖的長度如何調整才合適呢?這個需要根據具體地形來進行調整。
1、平地
首先我們來看看平地行走的長度調整,我們在平地上站定,手持登山杖,手臂自然下垂,以手肘為支點,抬起前臂,使前臂與地面平行,與上臂成90°直角,這個時候手握登山杖,杖尖向下垂直與地面接觸的長度就是平地上使用登山杖的正確長度,將登山杖的各節鎖緊即可,再將另一隻尚未調整的登山杖比對鎖定長度的登山杖調整到相同長度即可。
在平地上行走,人的手臂會自然前後擺動,同樣,當在平地上使用登山杖的時候手臂擺動同空手行走時候一樣即可,手臂擺動的時候腕帶會帶動登山杖輕輕朝前,仗尖頂住地面後就會通過腕帶的作用將你往前推,就像划船一樣,但是記住杖尖不要超過身體前面。
2、坡度較大的上坡
相對平地徒步而言,坡度較大的上坡路,需要將登山杖的長度縮短一點,具體根據坡度而定。手臂帶動登山杖放置在身體的前方或者上方,然後用腕帶支撐身體往上行走,這樣可以有效減輕腿部的承重,必要時可以同時利用兩隻登山杖來做爬升的動作,這個時候手掌可以用力握住手柄以增加力道。
3、下坡
將登山杖的長度調整至比平路行走的正常長度略長,具體也根據實際情況而定。由於下坡時候對膝關節衝擊力很大,這時候就必須要利用登山杖來減輕負荷。在向下邁步時先將登山杖插入身體的前方,且必須要比前腳先著地才能達到分擔力量的效果。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因為下坡的時候,手杖比平時要承擔更大的重量,所以必須將手杖的各節充分固定牢靠,避免發生在將體重放上去的時候驟然縮回導致身體失衡發生危險。另外基於同樣的道理,手杖落地的地方一定要注意,手臂在手杖落地的剎那間施加一點壓力,看看著地點是否可靠,別遇上容易塌陷的地方,比如稀泥、下方空虛的浮草、很容易崩塌的崖邊砂石等。
在調整登山杖時不應該超過登山杖上所顯示的最大調整長度。將登山杖調節到到最長,您會看到登山杖前兩節靠近頂端的位置都會有一個「STOP」或者「MAX」的標記,這是要求登山杖在調節長度的時候最長不要超過這個標記,否則在遇到外界大力的時候很有可能會折斷。在登山杖」STOP」標記範圍內有長度尺碼可以作為調整參考。在購買登山杖時可根據自己的身高來確定自己需要多長的登山杖。二、腕帶的使用
很多人可能存在一個誤區,那就是覺著腕帶可有可無,認為僅僅只是套在手上避免丟失的工具而已,使用登山杖時習慣緊緊地抓著把手施力,其實腕帶非常重要,是否能正確運用腕帶直接關係到是否能正確使用登山杖!
登山杖的承力,靠的是腕帶,通過腕帶將體重和背包負重傳導到手腕,而不是靠用力握住登山杖的手柄。相信很多人有這樣的體驗:靠用力握住手柄來使用登山杖,徒步時間較長的話手會覺著非常疲憊,特別是在走長線的時候有時累得甚至想把登山杖給扔掉。但是一旦學會了正確使用腕帶,不管用多久,你的手都不會覺得疲憊。
那麼應該如何正確握持呢?
首先,調整腕帶至合適的長度,把手從腕帶環中穿入,再將腕帶壓在我們的手掌之中然後再輕輕的握住把手即可,讓承重通過腕帶來支撐登山杖,而不是緊緊地抓著把手施力。如果腕帶長度不合適那麼再進行調整這是正常情況下,手伸出來之後的樣子,虎口是不是呈現半圓狀態?這是正確握取登山杖之後的樣子。虎口輕輕握住手柄,登山杖可以像鐘擺一樣前後擺動,有腕帶作為連接,根本無需緊緊握住握,也不用擔心登山杖會掉下,即便長時間使用登山杖也不會認為它是負擔。
三、雪託/泥託的運用
通常我們在購買登山杖後會發現靠近杖尖處會有一個塑膠材質的碗狀物,這個叫杖託,根據行走的不同環境分為泥託、雪託等。
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是幹嘛的,甚至覺得這個很礙事習慣把它給取下來。其實杖託的用處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是起到在各種地形行走的時候不至於讓尖利的杖尖插得太深導致危險。試想一下,我們的手杖端都是很尖利的,如果是很鬆軟的地面,在承受身體重量大力向下施加壓力的時候,手杖杖尖部位很容易整個就沒入地面,這樣的話會導致使用者多費力氣拔取手杖;再比如行走在石海上,如果沒有杖託的支撐,手杖別說杖尖,甚至第一節都很容易就插入石縫裡面,不能及時拔出的話就會導致手杖斷裂,甚至造成身體失衡的危險。所以為了安全起見,請勿隨意取下杖託。
四、登山杖為什麼要成對使用?
登山杖主要有兩個作用:平衡和支撐。陸生哺乳動物一般採用四肢著地的行走方式,分擔身體重量,而人進化為兩肢著地行走後,原來由四個受力點分擔的重量,現在由兩個點分擔,腿部的負重先天就增加了一倍,再加上背包的重量,長時間行走,腿部的負荷可想而知。使用手杖可以增加受力點,降低腿部的負荷,但是如果只使用一支手杖,不論你把它擺在哪邊,支撐的力量都不是平衡的(試想一下三條腿的方桌),使用手杖一側降低的壓力會轉移到沒有使用的一側,反而會因為受力不均勻而增大受傷的可能性。所以在歐美登山杖大多是成對銷售的,更有一些品牌設計了左右手不同的款式,適應兩手不同的抓握需要。而在國內由於對傳統拐棍的固有意識,以及對登山杖概念的認識不清,很多人在山地運動中依然使用一支登山杖,這是對登山杖使用的最大誤區。
如果覺得本文不錯
請點擊 右上角按鈕 把它分享到朋友圈
將好的東西分享給更多人!
分享是一種美德!
歡迎關注新疆西域戶外俱樂部微信公眾號:xjxyhwly,了解更多
新疆克拉瑪依魔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