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捷星公布2016財年業績 捷星日本首次盈利
近日,澳航集團旗下的低成本航空捷星集團公布2016財年(截止至2016年6月30日)息稅前利潤達4.52億澳元,同期增長97%,創歷史新高。 捷星集團在2016財年單位成本降低了3%(不含燃油),使得其營業利潤率增長了5.8%,達到12.4%。
-
捷星集團2016財年利潤達4.52億澳元 創歷史新高
中國經濟網8月31日訊(記者 禹洋)澳航集團旗下的低成本航空捷星集團公布日前公布2016財年(截止至2016年6月30日)利潤,公司息稅前利潤達4.52億澳元,同期增長97%,創歷史新高。 捷星集團在2016財年單位成本降低了3%(不含燃油),使得其營業利潤率增長了5.8%,達到12.4%。據了解,捷星航空更新了長途機隊,採用波音787-8夢想飛機,現在投資重點在繼續提升旅客體驗和在線銷售渠道。 相比2015年,捷星集團在亞洲的子公司盈利增加了8,500萬澳元。其中,捷星日本首次實現全年盈利。
-
東南亞低成本航空研究:捷星亞洲廣結盟友(2)
來源:OAG從2015年11月新加坡航空市場一周的低成本航空市場份額情況觀察,新加坡航空集團旗下的酷航與虎航仍佔據最多的低成本航空市場份額,捷星集團旗下捷星亞洲、捷星航空、捷星太平洋3家航空公司佔據約25%的市場份額
-
澳航2019財年業績表現強勁 收益創歷史新高
「本年度的財務報告顯示,澳航集團擁有堅實的基礎能夠實現持續創新及投資,從而不斷為股東帶來回報。我們還將向集團25000名普通員工發放每人1250澳元的旅遊獎金,這筆金額將足以支持一家四口乘坐捷星航空從雪梨出發前往檀香山。自2015年以來,澳航集團為普通員工的現金獎金和旅遊獎金分配總額已經超過了3.4億澳元。 「展望未來,總體市場情況仍然喜憂參半。
-
東南亞低成本航空研究8:捷星亞洲廣結盟友
目前捷星亞洲是澳洲航空公司旗下的捷星航空的地區分公司,該公司由新星控股有限公司(Newstar Holdings)管理,新加坡Westbrook Investments投資公司持有其多數股權(51%),澳航集團持有餘下的49%股權。
-
澳航出招吸引紐西蘭旅客 坐捷星可得澳航積分
民航資源網2015年6月25日消息:據《雪梨先驅晨報》報導,隨著澳洲航空加大與紐西蘭航空——在紐西蘭佔據支配地位的航空公司——的競爭力度,乘坐澳航旗下廉價航空公司捷星航空任一種客艙的紐西蘭國內旅客都將獲得澳航的常旅客積分。同時,澳航還將對加入其常旅客計劃的紐西蘭旅客免收會員費。
-
澳洲航空公布2018財年業績 刷新歷史紀錄
民航資源網2018年8月23日消息: 2018年8月23日, 澳洲航空公司於今晨公布了2018財年全年業績報告,全年基本稅前盈利額達到了16億澳元,創下集團歷史新高。 澳航集團國內航線運營業績 澳航集團國內航線運營的息稅前利潤(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s)高達11億澳元,同比增長25%,刷新了歷史最佳業績。這一成績得益於澳洲航空與捷星航空於關鍵市場針對運營航線、航班時間、產品拓展等方面所作的合併調整,也是合理的運力規劃推動實際上座率和單位收益額的成果展現。
-
捷星香港被拒 澳航CEO怒斥香港特區政府厚顏無恥
喬伊斯表示,儘管捷星香港擁有當地企業佔多數的所有權及香港人擔任的主席兼CEO,該公司卻等了2年才被告知,它不符合地方航空公司的身份,哪怕跟國泰航空公司(Cathay Pacific)及香港航空公司(Hong Kong Airlines)有許多相似之處。 他說:「我們很明確(捷星)符合香港實施的所有規定。如果它們運用到國泰航空身上的話,該公司現在也不能在香港運營。
-
捷星亞洲/惠旅航空與澳航計劃代碼共享合作
民航資源網2011年2月11日消息:新加坡捷星亞洲航空公司(Jetstar Asia Airways)/ 惠旅航空(Valuair)即將與澳洲航空公司(Qantas Airways Limited,簡稱「澳航」)在亞太地區主要航線上實施代碼共享合作,進一步加強捷星集團以新加坡樟宜機場為樞紐而迅速發展的實力。
-
廉價航空捷星香港牌照難產 東航澳航降投票權促獲牌
本報記者 秦偉 朱麗娜 香港報導 歷時兩年多,東航和澳大利亞航空(下稱「澳航」)在香港的合資廉價航空公司捷星香港航空有限公司(下稱「捷星香港」)仍在為獲得牌照繼續做出努力。 調整後,澳航、東航兩大股東,在捷星香港董事局上的投票權,由原本各自持有33.33%,減少至24.5%,信德集團投票權則增至51%,並取得公司控制權,而三名股東原有的股權比例保持不變。 捷星香港成立於2012年,去年已經向政府當局提交牌照申請,但遭國泰航空就其申請提交反對書,迄今未能獲得香港空運牌照局頒發的空運牌照,無法展開業務。
-
澳航再次注資捷星日本 預計下一財年可盈利
民航資源網2015年8月24日消息:據《雪梨先驅晨報》報導,澳洲航空將向目前處於虧損狀態的捷星日本航空再次注資,這也是短短兩個月內澳航向這家日本合資航企的第二次注資。加上此次應允的50億日元(約5500萬澳元),澳航的總投資額將達2億1500萬澳元。
-
1-9月財報: 亞洲航企半數虧損 亞航拖後腿
20家航企總盈利為1億美元,而2014年同期虧損1億美元。2015年1月至9月,20家航企總的盈利利潤為7億美元,2015年總利潤有望提高至10億美元。但是,這一數字僅佔亞太區航空業總利潤的1/5。基地位於新加坡航空的低成本航企捷星亞洲並沒有包括在表格內,因為其母公司澳洲航空並沒有公布其三季度業績報告。越南航空及其低成本子公司捷星太平洋航空也沒有包括在內,因為越南航空雖然於2014年底完成首次公開募投,但是並沒有在河內和胡志明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而且也沒有公布三季度財報。在1-9月財報中,有10家航空公司出現虧損,其中有5家來自亞航集團。
-
澳航集團預計將太平洋航空公司的30%資本「轉送」給越航
越南航空公司(Vietnam Airlines,以下簡稱越航)傳訊主管鄧英俊日前在2020年第三季度記者見面會上透露,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航空運輸業影響重大,其中澳航集團(Qantas Group)也遇到一定的困難。因此,該集團預計在今年10月內將太平洋航空公司(Pacific Airlines)的30%股份「轉送」給越航。
-
澳航停飛墨爾本至上海、雪梨至北京航班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嚴鈺 為節約成本緊縮開支,澳航集團宣布停止紐西蘭國內網絡運營。同時,澳航於將停飛墨爾本至上海、雪梨至北京的航班。2月17日,澳航集團對外宣布,從6月10日開始,澳航將停止紐西蘭國內網絡的運營,由旗下捷星航空公司(Jetstar)接替運行。據了解,捷星航空公司成立於2004年,被稱為世界最低成本廉價航空公司。
-
澳航和捷星新規一覽
(《雪梨先驅晨報》圖片)澳洲航空(Qantas)和捷星航空(Jetstar)將向所有乘客發放口罩,並通過有序的上下機來減少擁擠。為了竭力降低航班上的新冠病毒傳播風險,兩家航空公司還會限制機艙的人員流動。不過,澳航和捷星將不再在乘客之間留出一個空位,以便在機上保持一定程度的社交距離。它們表示,這類政策不切實際,且無必要。
-
越南首家廉價航空公司澳航股份面臨收購 捷星太平洋航空將改名重組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據越南航空6月15日表示,該公司將購買澳航在捷星太平洋航空公司的股份,更改其名稱並重組預算以提高其盈利能力。越航表示,捷星太平洋公司將更名為太平洋航空公司,並將著手對其業務績效和盈利能力的計劃進行改善。越南航空目前擁有捷星太平洋航空公司68.85%的股份。 越南航空表示,更名後的太平洋航空公司的訂票機制將與越南航空公司的訂票系統同步,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
越南首家廉價航空公司澳航股份面臨收購 捷星太平洋航空將改名...
據越南航空6月15日表示,該公司將購買澳航在捷星太平洋航空公司的股份,更改其名稱並重組預算以提高其盈利能力。 越航表示,捷星太平洋公司將更名為太平洋航空公司,並將著手對其業務績效和盈利能力的計劃進行改善。越南航空目前擁有捷星太平洋航空公司68.85%的股份。
-
都怪日本地震:索尼將推遲2016財年財報發布時間!
據外媒報導,索尼昨天正式對外宣布,由於受到日本南部地震的影響,索尼決定延遲發布2016財年的業績預期。本來這個時間點位於4月28日,不過由於地震的影響,索尼方面首先要將公司側重點放在評估地震損失方面,所以財報的發布時間被推遲到了5月份。
-
澳航攜手中國東方航空成立廉價航空"捷星香港"
中國經濟網布裡斯班3日27訊 (實習記者 毛一昕)據澳大利亞《雪梨晨報》3月26日報導:澳航(Qantas)當日宣布與中國東方航空公司(China Eastern)成立合資企業,並取名為「捷星香港」(Jetstar Hong Kong)。這意味著又一個新廉價航空公司的誕生。
-
新加坡機場提費 捷星航空稱將改變航線
民航資源網2018年3月5日消息:據路透社報導,澳航旗下的廉航捷星集團於近日表示,新加坡樟宜機場提升乘客費用的舉措將迫使其「把航線移到其他機場」以應對市場需求的改變,此舉還可能影響到樟宜機場的航空樞紐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