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國民黨軍隊軍銜授得比較高?會出現中將師長,少將旅長,甚至是...
X 為什麼國民黨軍隊軍銜授得比較高會出現中將師長,少將旅長,甚至是少將團長。然而大部分師無非二旅四團,才一萬多人……
-
日本軍隊的中將軍銜,地位非常高,最高能夠擔任什麼官職?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抗戰時期日本軍隊的元帥和大將,今天,我們聊聊日本軍隊的中將。在日本軍隊中,元帥和大將的數量非常少,屬於最高領導層。中將的數量不多不少,至於少將,則出現了少將多如狗的情況。中將的地位和權力雖然不如大將,但也屬於高級將領。
-
俄軍中將少將在敘利亞陣亡,普京手握208噸重型核飛彈劍指美國
俄羅斯在2015年便介入了敘利亞戰爭,雖然普京在2017年宣布,俄羅斯將會從敘利亞撤軍,但是現實是,俄羅斯軍隊依舊被捲入了戰爭的泥潭,俄軍也在敘利亞戰場上損失了像中將和少將這樣的高級軍官,在進入到2021年之後,普京依舊沒有放棄在敘利亞問題上炮轟美國,手握208噸重型核飛彈的俄羅斯也已經劍指美國
-
臺退役中將:整個臺灣都在解放軍火箭炮射程內,真打起來美國絕對不...
據媒體報導,臺退役陸軍中將、前中國國民黨「立委」帥化民表示,過去兩蔣時代留下的軍方基礎很紮實,以前師對抗、旅測驗、營測驗,訓練一年到頭沒有停過,那時候的軍隊能打;打靶上面要蓋涼蓆,下面要鋪墊子,因為兵怕熱,這個部隊能打嗎?
-
印度士兵裹頭巾半小時,直接戴頭盔不更快嗎?少將:對作戰有利
導語:印度士兵裹頭巾半小時,直接戴頭盔不更快嗎?少將:對作戰有利對於士兵來說,在戰場上首要任務是殺敵,但也要懂得保護自己,雖然說無法預測子彈還有炮彈的位置,但卻可以利用各種東西來躲過一劫,比如穿防具就是必須要進行的流程。現代的防具有防彈衣和防彈頭盔,這兩樣東西可抵禦部分槍械打出的子彈,不過要是狙擊槍的話很輕易就能突破防禦,實施最大殺傷。
-
臺退役中將:整個臺灣都在大陸火箭彈射程內,真打起來美國不會管
、前中國國民黨「立委」帥化民表示,過去兩蔣時代留下的軍方基礎很紮實,以前師對抗、旅測驗、營測驗,訓練一年到頭沒有停過,那時候的軍隊能打;打靶上面要蓋涼蓆,下面要鋪墊子,因為兵怕熱,這個部隊能打嗎?所以美國真要幫忙,就賣我們不用跑道的F35,或者我們學瑞士,自己挖地下跑道,但我們不花功夫,兵不好好練,武器裝備也不選擇要用的,臺防務部門老是開空頭支票,這樣的情況叫人憂心,他不是在唱衰軍方,而是從那體系出來的看到了問題,所以才擔心。
-
陸軍舉行晉升中將少將軍銜儀式,6位軍官晉升中將
撰文 | 宋國慶、李曉婧 攝影|張永進 本期推出「領航強軍新時代」系列網宣(172):《陸軍舉行晉升中將少將軍銜儀式》 12月10日上午
-
他是開國少將,但享受中將待遇,47歲任裝甲兵副司令員,他是誰?
他20歲參軍,47歲任裝甲兵副司令員,是唯一的「上將級」少將。他是陝北紅軍的創建人之一,和堂弟一起被授予少將軍銜。他是誰呢?準兵團、軍級幹部一般授予少將或中將軍銜。而賀晉年是唯一的副兵團少將,賀晉年險些連少將都沒當上,紅軍時期賀晉年已經是紅27軍軍長,是軍級幹部,抗戰時期,賀晉年是三邊軍分區司令, 解放戰爭時,賀晉年都是縱隊司令併兼任第十五兵團的副司令。新中國成立後,賀晉年是東北軍區副司令兼任參謀長。
-
印度士兵裹頭巾需要半小時,直接戴頭盔不更快嗎?少將:對作戰有利
對於士兵來說,在戰場上首要任務是殺敵,但也要懂得保護自己,雖然說無法預測子彈還有炮彈的位置,但卻可以利用各種東西來躲過一劫,比如穿防具就是必須要進行的流程。現代的防具有防彈衣和防彈頭盔,這兩樣東西可抵禦部分槍械打出的子彈,不過要是狙擊槍的話很輕易就能突破防禦,實施最大殺傷。
-
《勝算》澀谷中將有權處決八名高級將領?歷史上的其人其事和權限
諜戰劇中最先啟用澀谷這個日酋名字的,當然就是前幾年熱播的《懸崖》,裡面偽滿哈爾濱警察廳的頂頭上司就是澀谷三郎。《懸崖》的這個人設是禁得住推敲的,因為澀谷確實擔任過偽「濱江省警務廳長」,類似於現在省廳和市局的關係。但是在《勝算》中繼續引用這傢伙的身份,其實是有瑕疵的。
-
1955年授銜時,最年輕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為了表彰那些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將領們,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授銜儀式,選出了10位開國元帥、10位大將、57位上將、177位中將和1360位少將。那麼,在這些開國將帥之中,最年輕的將領們都是誰?他們又有怎樣的精彩事跡呢?
-
袁姓威武:開國將軍十一位,兩位中將,九位少將!他們都是誰?
現代的年輕人往往不重視自己的老家和姓氏文化,已不懂得家學文化是一部厚重的精神財富,更不去理會家學文化的承傳與發揚。其實文化好比一塊地,收割了一茬麥子後,懂得及時施肥才會有下一個季度豐收。前人留下來的財,精神也罷,都會給出我們以庇蔭、厚愛。但財產會花光的,而精神不去繼承與發揚,也會一代代失傳。袁姓威武:開國將軍十一位,兩位中將,九位少將!他們都是誰?
-
活著就已經很困難,印度拿什麼扛過拉達克嚴冬?印中將採訪爆猛料
印度士兵在前線地區非常艱苦,完全沒有生存保障,此前就有印軍被凍死新聞曝光,但面對這些事實,印度還是覺得有能力繼續相持下去。印軍抗旱物資缺乏根據新聞報導和印度實際情況推測,印軍邊境前線缺乏抗寒物資已是不爭事實。
-
對印自衛反擊戰,中國軍隊俘獲的最高級軍官,回國後晉升陸軍少將
而在對印自衛反擊戰中,中國軍隊俘虜的印軍最高級軍官約翰·達爾維,被釋放回國後,反而得到了提拔,成為印軍第15軍準將參謀長,後又晉升陸軍少將。 據統計,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四年時間裡,英國一共投入了950萬軍隊,其中印度軍隊就佔了150萬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共有250萬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的士兵為英國賣命。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人在為英國浴血奮戰時,國內印度人卻在為了脫離英國殖民統治而拼死抗爭。
-
拉達克地區印軍少將訴苦:每天都在死人,10萬人不知道能回去多少
最近,印度迎來了一次印度洋的暖溼氣流。這原本是讓印度全年保持國內溫暖的暖溼氣流,卻給拉達克地區印度一側的印軍帶來了大麻煩。甚至駐紮在最前線的第14集團軍少將都出來向媒體訴苦。需要注意的是,報導中還提到了一個人,印度陸軍常年駐紮在拉達克前線的第14軍後勤官辛格少將。據其介紹,印度軍隊的冬季防寒措施一直存在問題,往年來說因為極端天氣、大風、缺氧等因素,印度前線駐軍的非戰鬥減員十分誇張,非戰鬥減員率達到了驚人的20%以上。按照這個比例來看,今年印度此次在前線駐紮10萬人中,至少有2萬人將徹底葬送在這裡。
-
譚友林:唯一獲五枚一級勳章的開國少將,八將軍聯名要求改授中將
但凡是一個有擔當、有責任感的軍隊,勳章都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授予的。因為勳章,是對一個軍人生命價值的凝聚和概括。軍人生命中的忠誠操守、智勇精神、剛毅勁節全都熔鑄在這枚小小的、閃耀著歷史光芒的勳章之中。譚友林所獲得的五枚勳章,是他用生命為自己鑄成的五座裡程碑,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 20世紀上半葉,是人類歷史嗜殺好戰登峰造極的時代。
-
空軍舉行晉銜儀式:2人晉升中將 8人晉升少將|名單
原標題:空軍舉行將官晉銜儀式:劉德偉安兆慶晉升中將,8人晉升少將近日,官方陸續披露了解放軍陸軍、海軍、武警部隊等多個大單位於2016年「八一」建軍節前夕,舉行將官晉銜儀式的消息。其中,空軍也已於7月29日舉行了將官晉銜儀式。
-
開國四大首將,第一大將、上將、中將、少將,他們都是誰?
這樣的榮耀共分為五個檔次,從高到低分別是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開國以來,十大元帥被很多人所熟知,所以今天咱們來講講第一大將、第一上將、第一中將、第一少將。第一中將名為徐立清。所以他多次要求降低自己的軍銜,在一開始,領導人準備給徐將軍設立為正團級別的職位,可是徐將軍卻謙虛的認為自己最多就為副團級,一再要求領導人降低他的職位。建國後,領導人認為徐立清將軍應該授予上將,但是徐將軍卻再次認為自己不應該有那麼高的軍銜,於是他主動申請,最終獲得了中將的銜級。
-
1955年授銜時,上將、中將、少將中都有鬧爭銜的,為何大將中卻沒有?
無論是公開說自己事先內定了,還是為對排在林彪後面不滿,都可謂是英雄本色,堂堂正正,決不暗地裡「使招」。大將裡沒有爭銜的,只有讓銜的,因為有「粟裕震大將」。粟裕理應是元帥,如今卻是大將,所以大將中,非但沒爭銜的,反而讓銜的最多,比如粟裕、許光達、徐海東等。在上將之中,爭銜最出名的,是劉亞樓上將。因為在四野中,曾有「林、羅、劉、譚」之美稱。
-
八路軍最好的旅,走出了一位大將,五位上將,四位中將,兩位少將
同年386旅又在晉東南地區粉碎日軍掃蕩,並且在神頭嶺、響堂鋪等地方與敵軍戰鬥。陳賡知道敵我雙方實力懸殊,於是,他在與日寇作戰中並不硬碰硬,而是利用地形埋地雷,打敵軍伏擊,在運動戰中殲敵,儘可能以最小的傷亡,取得最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