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授銜,無疑是當年最大的事情,那麼就先從元帥說起,據說元帥中也有爭銜的。
在元帥裡「爭銜」的是賀龍元帥。據《賀龍全傳》載,賀龍在一次講話中曾如此說:不瞞同志們說,軍委已內定我為一名元帥了。我知道,這元帥銜是黨和毛主席給我的榮譽和勉勵,也是無數戰友和先烈流血犧牲的結果……
既然早就是元帥了,賀龍還爭什麼?其實賀龍所謂的爭銜,僅僅是表示對排在林帥後面不滿。而對其他前面的元帥,卻沒有任何非議。這也難怪,賀龍元帥一生豪爽仗義,是所有將帥中,最有江湖豪氣的。無論是公開說自己事先內定了,還是為對排在林彪後面不滿,都可謂是英雄本色,堂堂正正,決不暗地裡「使招」。
大將裡沒有爭銜的,只有讓銜的,因為有「粟裕震大將」。粟裕理應是元帥,如今卻是大將,所以大將中,非但沒爭銜的,反而讓銜的最多,比如粟裕、許光達、徐海東等。
在上將之中,爭銜最出名的,是劉亞樓上將。因為在四野中,曾有「林、羅、劉、譚」之美稱。如今,林、羅為帥,譚政為大將,自己是上將,這估計放誰頭上也不舒服。為劉亞樓出面的是林彪元帥,給主席寫了封信,意思是大將裡應增加井岡山下來的人。但可惜未能如願。
中將裡爭銜的代表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王近山和王必成。王近山被鄧小平痛批一通後,老實了下來。王必成是請譚震林出面,結果譚震林被主席狠批,為此王必成特意還去找譚震林道歉,事情才算過去。
最傳奇的爭銜人物的少將鍾偉。素有中國巴頓將軍之稱的他,曾公開說「少將勳章是帶到狗尾巴上去了」。後來主席知道這事了,林彪也知道這事了,林彪氣的把鍾偉吼去,這通批。主席卻沒有批評,顯然清楚鍾偉是「冤枉」的,被評低了。所以一直把鍾偉當成中將,甚至上將使用,比如點名讓鍾偉擔任北京軍區參謀長,可謂是最典型的「低銜高配」。
但比起以上這些將帥來,最「冤」的當屬楊宗勝。他因為「包庇」一位曾經幫助建立抗日根據地有功的開明紳士,犯了錯誤,由副兵團級降為準軍級。授銜時評的是中將,上報是少將,批下來的卻成了大校。楊宗勝是老紅軍,如今卻站在一群後輩晚生群裡,顯然是得臉上掛不住,於是找了老上級王震,調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當了副參謀長了,這樣就可以不穿那套大校軍服了。
無論怎樣,這些位開國將帥,哪怕爭軍銜,也都是表現出各自的真性情,在小編眼裡,依然不失英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