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銜時有3人對軍銜不滿鬧得最兇,最後獲得什麼軍銜?

2020-12-21 子淵談史

我國直到1955年才開始實行軍銜制,並為那些在革命期間作出過巨大貢獻的功臣授予了相應的軍銜。不過由於這次授銜的人數太過龐大,也不是人人都像粟裕將軍那樣不受功名利祿的桎梏,因此在授銜名單出來以後,很多將軍都對自己的軍銜表示不滿,認為其軍銜太低。而在這些折騰的將軍中,有三人鬧的最兇,他們分別是王必成,王近山和鍾偉將軍。那麼,1955年授銜時這三人對軍銜不滿鬧的最兇,最後都獲得了什麼軍銜?

首先就是王必成將軍。王必成將軍於1929年參加工農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他參加過反圍剿鬥爭以及長徵等,在紅軍期間他最高擔任過副師長的職位。在解放戰爭時期,王必成擔任了旅長司令員等職位,還參加過孟良崮戰役和渡江戰役等著名大戰。因此,按照王必成將軍的履歷來看,他被授予上將也不是不可,而這也是他鬧得最兇的原因之一。不過,按照整個第三野戰軍的授銜狀況來看,王必成被授予中將沒有任何問題。

第二個便是王近山將軍。想必看過《亮劍》的朋友都知道,李雲龍曾因為軍銜而鬧得不可開交。其實,王近山將軍就是李雲龍的原型之一。他在五五授銜中被授予了中將軍銜,但他卻對此非常不滿,還找到了上級想要討個說法,卻沒想到被罵了回來。其實按照王進山將軍的功績,是完全能夠授予上將軍銜的,但可惜他的資歷不太夠,而這也使得他只能屈居中將軍銜。

第三個是鍾偉將軍。和王近山一樣,他也是李雲龍的原型之一。作為紅軍中的老革命,鍾偉在各個時期都曾擔任過要職,不過由於自己的性格問題,使得他時常對上級抗命。這也造成了他的職位忽高忽低,最終只被授予了少將軍銜。而在得知了自己的軍銜之後,脾氣暴躁的鐘偉自然想不通,因此也去向上級討要說法,不過最後還是被罵個狗血淋頭而罷休。不過與其他兩位將軍不同的是,鍾偉將軍在授銜後不久便被指定為了北京軍區總參謀長,而這也是典型的「低銜高職」。

相關焦點

  • 建國後1955年第一次授軍銜時,這三人最不滿鬧得最兇
    從1955年開始,我國開始在軍中正式實行軍銜制,對於那些對國家解放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各自授予相應的軍銜,不過因為授銜人數龐大,又不是每個人都如同粟裕一樣,那曾經授銜後對自己軍銜不滿意、鬧得最兇的人是誰呢?
  • 1955年授銜時,這三個人對軍銜不滿鬧得最兇,後來怎麼樣了?
    1955年授銜時,這三個人對軍銜不滿鬧得最兇,後來怎麼樣了?脾氣和本事古往今來,人本事大往往脾氣也大,他們是能人和怪人的混合物。雖然令人不快,但關鍵時刻還得靠他解決問題,只要不過分,只能讓他三分,忍他五分。
  • 1955年授銜,這3人對軍銜不滿鬧得最厲害,最後都獲得什麼軍銜?
    戰爭期間,我們的革命組織誕生了很多熱血愛國的革命將領,他們在戰場上領兵作戰,趕走了侵略者,保住人民的利益,為國家的獨立和統一,作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1955年國加論功行賞,根據革命將領在戰爭時期的表現,分別授予軍銜,當時有三個人,因為種種原因對軍銜不滿鬧得最兇,最後他們都獲得了什麼樣的軍銜呢
  • 1955年授銜時,鬧得最兇的三個人是誰,最後分別獲得了什麼軍銜
    1955年,我軍開始實行軍銜制並為表彰在戰時功勳卓著的將領們授予相應的軍銜,然而在高達1614名授少將以上軍銜的領導幹部們來說,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將帥覺得自己軍銜被評太高要求降銜,例如:羅榮桓元帥、賴傳珠上將、徐立清中將以及許光達大將等。
  • 1955年授銜時,國防部副部長中軍銜最低的是誰?他是賀老總的外甥
    那麼1955年授銜時,在中央軍委任職的開國中將都有誰?1人擔任國防部副部長,卻是國防部同級副部長中軍銜最低的。其中在中央軍委任職的有3人,他們分別是國防部副部長廖漢生、共和國主席辦公廳主任張經武、中央軍委辦公廳兼國防部辦公廳主任肖向榮。
  • 抗日神劇裡的「燕雙鷹」,如果到了1955年授銜,會是什麼軍銜?
    1955年9月7日,在中南海懷仁堂拉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首次大授銜的序幕,從元帥到將軍,從將軍到士兵,授予軍銜,佩戴勳章,軍銜等級為六等十九級。當年軍官軍銜的評定主要有五要素:任職、素質、能力、資歷和軍功,既不是純粹的「論資排輩」,也不是簡單的「論功行賞」,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授銜幾乎都有壓低。
  • 大授銜時,3000多名老紅軍連校級軍銜都評不上,最後怎麼辦了?
    1955年9月份的時候,為了表彰那些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作出重要的將領們,我軍舉行了歷史上第一次大授銜。這次授銜的主要依據是資歷、職務和戰功,許多軍銜都是按照1952年定級時授予的。當時規定:上將需為正兵團級;中將需為副兵團級和準兵團級;正軍級、副軍級和準軍級可評為少將。
  • 授銜時,一野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分別授予什麼軍銜
    那麼,第一野戰軍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五五授銜時分別授予什麼軍銜呢?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彭總,在解放戰爭中臨危受命,率部在連續擊敗胡宗南,穩住了西北的局勢。自榆林戰役、沙家店戰役後,我軍開始在西北戰場轉入戰略反攻,牢牢掌控了西北戰場的主動權,將胡宗南、馬家軍打得狼狽不堪,一敗塗地,最終順利解放了大西北。1955年,彭老總被授予元帥軍銜。
  • 五五授銜,究竟是按什麼標準評定軍銜的
    五五授銜,絕對是一件大事,拉開了我軍的新紀元,促進了我軍的現代化,在我軍的歷史上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有著非常獨特的歷史意義。那麼,在當時,評定軍銜最終是按照什麼標準呢?標準有很多,也不算特別統一,筆者歸納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條:第一,根據1952年全軍將領評定的級別。
  • 參加湘南起義的將帥有哪些?五五授銜時授予啥軍銜
    十大大將中,有兩位參加過湘南起義,他們是粟裕、黃克誠。粟裕在南昌起義部隊南下時原本是葉挺部的,因傷掉隊後,憑藉堅定的信念找到了朱老總的部隊,隨朱老總參加了贛南三整、湘南起義等一系列重要事件,並在紅軍隊伍中迅速崛起,成為紅七軍團參謀長。
  • 1955年授銜時,他是四川省委書記,為何仍被授予上將軍銜?
    紅25軍,是參加長徵幾支紅軍隊伍中實力最弱小的一支,這支不到三千人的隊伍,卻創造出紅軍長徵史中很多奇蹟,在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紅25軍還支援給他們5000銀元,建國後這支幾千人的隊伍,卻走出一位大將徐海東將軍,和兩位上將,韓先楚和劉震將軍,其實還有一位將領按資歷應授上將銜,可惜55年已離開部隊,沒有參與授銜,此人就是曾任紅25
  • 後授予什麼軍銜
    1955年授銜前夕,當毛主席看到授銜名單時,提筆寫道「皮有功,少晉中」,主要說的是皮定均有大功,軍銜當有少將晉升為中將,最後皮定均被授予中將軍銜。為何毛主席會作出如此批示呢?這就不得不說中原突圍。1946年皮定均擔任1縱1旅旅長,中原突圍時他率部橫跨鄂豫皖三省,歷經23次大小戰鬥,以3個團5000人的完整建制,勝利到達蘇皖解放區,創造了震驚中外的中原突圍的成功戰例!而他所率領的1縱1旅這支部隊被人們稱為「皮旅」,「皮旅」成為名震華夏的英雄部隊。
  • 授銜時,二野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分別授予什麼軍銜
    他們在授銜時的軍銜又是什麼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帥,原本是川軍熊克武的部下,在舊軍隊中就表現不俗,有著「川中名將」的稱號。後來,劉帥離開舊軍隊參加革命,並前往蘇聯伏龍芝軍校充電,系統地學習了先進軍事理論,遂成為人民軍隊中傑出的軍事家。
  • 華野司令部的八位高級將領,五五授銜時都是什麼軍銜
    筆者整理了華東軍區和華野八位高級將領的履歷,來看一下這八位元勳五五授銜時都是什麼軍銜吧。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陳老總,曾經在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擔任過教官,參加革命後與朱老總將南昌起義餘部帶上了井岡山,與朱毛一起開創並發展了中央蘇區,功勳卓著。
  • 十大國軍起義將領,1955年授予什麼軍銜
    董其武隨後率部跨過鴨綠江,參加抗美援朝,為抵抗外敵侵略做出了傑出的貢獻,1955年,董其武被授予上將軍銜。 第八位:孫蘭峰。孫蘭峰,山東滕縣人,在晉綏軍中以普通士兵的身份起步,做到了11兵團司令長官的位置。1949年初,孫蘭峰調任察哈爾主席,同年九月,孫蘭峰調任綏遠省副主席、九兵團司令官,9月19日與董其武一起率部起義。
  • 授銜時,東野司令部十位高級將領,分別授予啥軍銜
    四野的高層相比較東野,人員變動較大,而從東北人民自治軍到東北野戰軍,高層變動相對較小,計有十位高級將領,長期擔任這支部隊的高層,負責指揮各大戰役,他們都是誰呢?授銜時分別是啥軍銜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解放戰爭時期,早已轉任軍事幹部的肖勁光,力排眾議堅守臨江孤城,最終為我軍在南滿守住了最後的堡壘,對於東北解放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1955年,肖勁光被授予大將軍銜。東北野戰軍第二兵團政治委員黃克誠,原本也是一位政工幹部,抗戰時期與彭雪楓一起南下,轉任軍事幹部,做到了新四軍的第三師師長,成為人民軍隊的一位傑出的軍事主官。
  • 金門戰役是由哪些人指揮的,他們後來官居何職,授的什麼軍銜
    那麼28軍的負責人是哪些人呢? 28軍軍長朱紹清自平潭戰役結束後,他因為身體原因而暫時離開了軍隊,在福州養病。 當時28軍下轄3個師,83師、84師因為另有任務沒有參加金門戰役,實際上只有82師參加了金門戰役。金門戰役開打時,蕭鋒和李曼村在軍部坐鎮指揮,直接上一線指揮戰鬥的是82師師長鍾賢文。 金門戰役從10月24日晚上持續到10月27日下午,我軍登陸部隊9000餘人,幾乎全軍覆沒。金門戰役我軍慘敗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
  • 55年授銜,這10人未獲將帥軍銜,但每人都配得上大將軍銜
    55年授銜是新中國建國後第一次軍隊授銜,為了表彰那些為全國抗日事業、解放事業立下汗馬功勞的將軍們,此次授銜共有10人被授予元帥軍銜,10人被授予大將軍銜,上將57名,中將,少將、校級軍官則更多。但由於一些特殊原因(例如毛主席主張已經離開部隊到地方工作的將領不授予軍銜),也有一些功勞很大的共和國元勳沒被評上將帥軍銜。上圖左為李先念事實上,按照當時評選元帥的條件,鄧小平是完全具備元帥資格的,只是他自己堅辭不受。
  • 後來授予什麼軍銜
    而粟裕擔任華中軍區第一副副司令員,張愛萍為第二副司令員,那麼這二位副司令後來被授予什麼軍銜,司令員張鼎丞又有何成就呢?我們接著往下看。新中國成立後擔任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為十大大將之首。
  • 瓊崖縱隊司令員為何無軍銜?副司令員都是什麼軍銜,誰的軍銜最高
    為什麼解放海南島那麼順利,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海南島上有瓊崖縱隊的接應。那麼,當時是誰在指揮瓊崖縱隊呢?,他們後來都是什麼軍銜。馮白駒,是海南瓊山人。他在1926年的時候,就加入了共產黨,從此以後,開始了他的革命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