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養個孩子真的不容易,從孩子出生開始,不僅僅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讓孩子擁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
還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還有學習生活,而
中國的家庭教育基本上都是"喪偶式教育"
,爸爸平日裡只會工作,
照顧孩子和家庭的重擔就落到了媽媽身上。
這種辛苦,往往只有自己的媽媽才能看見
,因此在中國家庭中有這樣一種組合:夫妻倆去工作,
丈母娘帶孩子,只是這種模式卻會帶來各種弊端
6旬老人高興的幫女兒倒孩子,但一巴掌卻打醒自己
王大媽女兒不聽勸遠嫁到了內蒙,平日裡一年只能回來兩次,自從有了孩子以後已經兩年沒有回來了。
半年前她想女兒就去看女兒了,
這幾天的生活讓她為女兒感到心酸,從這幾天的生活中她看到了女兒兩年來的不易。
獨生女,從小受盡了寵愛
,可嫁到了那邊生了孩子以後
面容看著比實際年齡老了不少。
更過分的是家裡一家五口人
,她不僅要忙於工作,還要照顧孩子的生活,給家裡人做飯,
丈夫和婆婆從來不給女兒幫忙
非常心疼女兒,決定去幫女兒帶孩子。
可是這才半年過去了王大媽
年齡的增長忘性也越來越大了
,一次帶孩子出去的時候
差點就把孩子弄丟了,幸虧好心人將孩子送到了警局。
已經找到了孩子其實就沒什麼事了,但是
,一巴掌打過來並說到:
"我讓你給我看孩子,不是讓你害孩子的,別再來了,趕緊收拾東西走吧"。
大媽覺得自己錯付了,給他們照顧孩子還落了一頓數落,以後再也不來了。
現代人的壓力非常大,不僅要忙工作還要忙生活,尤其
是對媽媽的要求更為嚴格,媽媽承擔著家裡的主要責任
,不僅要工作還要承擔孩子的教育、生活和整個家庭的生活。
中國很多家庭中都是由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負責帶孩子
,這種方式確實可以減輕小夫妻的負擔和壓力。
可實際上,老人帶孩子有著不小的隱患和問題。
天生的老人有一種隔代親,
明明對自己兒子女兒那麼嚴格的人,
在對待孫輩上卻格外的親暱寵愛
不管孩子想要什麼老人都會滿足孩子的需要,這樣的養育方式太多了,
過度的寵愛孩子只會讓孩子
養成自私自利、不懂尊重他人等等的壞習慣
本來老人帶孩子是出於好意,為了減少子女的壓力才幫忙帶孩子的,但是
在教育方面由於年齡的差距,兩代人有了不一樣的教育理念。
父母注重的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培養孩子優秀的品質
而爺爺奶奶更在意的是孩子的健康狀況,
主要孩子健康他們就沒有什麼要求了。
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不同的教育理念註定了兩者會產生矛盾,這不僅僅會傷了爺爺奶奶的心,也讓他們感到委屈,明明自己是緩解孩子的壓力來的,為什麼最後還搞成了這個樣子。
我們經常會看到老人帶孩子,孩子卻出現意外的報導,其實這也怪不得老人,大家
可別小瞧看孩子,這不僅僅是個技術活,還是個"力氣活"
。小孩子的精力是無窮的,整日跑過來跑過去好像從來不會累。
然而老人的體力卻不允許他們跟著孩子跑了
,隨著年齡的增大,老人身體的各項機能都會出現問題,有時候看著孩子就不小心睡過去了。
這往往是孩子最容易發生意外的時候,
沒有大人的看護孩子好奇的探索未知的世界,而世界充滿危險,威脅著孩子的生命健康。
現代人的生活壓力確實大,尤其是做父母的壓力更大,但孩子是你自己的,孩子的教育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爺爺奶奶並不能代替父母的位置和作用,他們年紀越來越大,身體各方面也都不如小時候,照顧孩子容易出現意外。
因此,家長們在忙工作的時候,請儘可能的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