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南京民俗裡蘊含大暑養生之道

2020-12-13 瀟湘名醫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 通訊員 楊璞)今年的7月22日是大暑節氣,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三伏中最熱的中伏通常是在大暑節氣。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專家提醒,這個節氣正值中伏前後,高溫悶熱,且雷陣雨最多,易挾溼。暑溼之氣乘虛而入,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更要注意預防保健。

南京民俗裡蘊含大暑養生之道

南京人喜歡吃鴨子,大暑這一天比較流行的不是鹽水鴨而是煲鴨湯。由於夏季氣候炎熱而又多雨,暑熱夾溼,常使人脾胃受困,食欲不振。因此需要用飲食來調補,增加營養物質的攝入,達到祛暑消疲的目的。

脾胃病科孫剛副主任中醫師提醒,進入大暑節氣之後,日常飲食以清淡、滋陰食品為主,即「清補」。老鴨就是暑天的清補佳品,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涼,有滋五臟之陽、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的功效。

到了大暑這個節氣前後,老南京會煮綠豆粥或者綠豆湯來消暑。有的家庭會吃一些涼拌的西瓜翠衣,其實就是西瓜皮與西瓜瓤之間的部分。老年病科食療專家王東旭主任中醫師表示,西瓜翠衣有消暑清熱與利尿的功效。清代醫家王孟英所著的《溫熱經緯》一書中,有一個方劑叫做「清暑益氣湯」,以西瓜翠衣和西洋參為君藥,該方中,西瓜翠衣的作用是清熱解暑。

慢性胃炎專病門診王光銘主治中醫師提醒,胃炎患者大暑時節飲食不可貪涼,寒性食物也要少吃,比如西瓜等,尤其是不宜食用冰鎮西瓜。

少動「肝火」,防「情緒中暑」

人體的精神、心態、情緒會隨著季節和氣候的變化而發生微妙變化。大暑時節高溫酷熱,人們很容易動「肝火」,會產生心煩意亂、無精打採、思維紊亂、食欲不振、急躁焦慮等異常行為,這就是「情緒中暑」。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心內科房顫專病門診邢俊武主任醫師提醒,「情緒中暑」對夏日養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別是老年體弱者,情緒起伏過大可能誘發房顫等心臟疾患。預防「情緒中暑」首先要做到靜心養生,避免不良刺激;二是採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納涼法」等方法調整情緒,想像自己處於清爽的大自然中,儘可能地使自己保持心平氣和;三是保證充足睡眠,儘量減少熬夜;四是飲食上注意少吃辛辣刺激,肥甘厚膩等食物。

天氣熱,防食物中毒

大暑時節,氣候炎熱多變,氣溫、溼度適合各種致病微生物生長繁殖,食物易腐敗、易汙染,是各類食物中毒的高發季節。市民外出就餐時要選擇有衛生許可證、就餐環境及衛生條件較好的餐飲單位,少點涼菜,多吃熱菜。

在選購熟食滷味時,要注意其防蠅防塵設施是否齊全,存放條件和存放容器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購買肉類要選擇經過檢疫的肉製品。此外,儘量不吃隔夜的飯菜,即使不過夜的飯菜也要及時冷藏。

【來源:中國江蘇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大暑是幾月幾日 2019大暑時間和中伏一樣嗎?大暑傳統吃什麼
    7月23日10時50分,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正式登場,迎來一年裡最熱的時候。專家提醒,高溫高熱的「桑拿天」將成為天氣的主角。節氣對過去人們的農業生產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也指導著現代人的健康生活,從中還能夠一窺節氣中蘊含的傳統哲學思想。  物候與民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此時正值中伏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為一年最熱時期,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
  • 大暑節氣,各地民俗,飲食禁忌,養生重點,防病常識,你都知道嗎?
    民俗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大暑,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那麼你知道大暑時節,各地民間有什麼習俗呢?廣東大暑吃「仙草」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民諺: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燒仙草是臺灣著名的小吃之一,有冷、熱兩種吃法。
  • 大暑時節 宜「清」「靜」養生
    海南省中醫院: 大暑時節 宜「清」「靜」養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 民俗:「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連陰,遍地黃金」
    民俗:「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節氣是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夏季的標誌,這個節氣也是一年中全國各地氣最高的季節。大暑節氣有很多的習俗,那麼古代人是如何過大暑的呢?一、大暑節氣習俗大暑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大暑節氣有很多的風俗,如大暑民俗吃什麼、大暑有什麼風俗、各地都有哪些民俗呢?民間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說得也是要注意防汛防澇。大暑前後,氣溫高,空氣溼度大,這也是體感悶熱的原因所在,人們走哪都好似蒸桑拿。
  • 今日大暑!2020大暑具體時間幾時幾分?大暑習俗由來盤點 大暑飲食...
    :[Y*D+C]-L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22.83,20世紀=23.65。大暑有三候,一候腐草為螢:大暑之日「腐草為螢」。古人認為,螢火蟲乃腐草所變,螢火蟲又名「燭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詩意之蟲,輕羅小扇撲流螢,螢火蟲嫋嫋神秘在靜夜裡穿梭時,其實涼爽的秋已經不遠了。二候土潤溽暑:後五日「土潤溽暑」,溽是溼,溼氣濃重,蒸鬱而令人難耐。
  • 會心慧養——大暑養生
    7月23日,農曆六月廿七,大暑第一天,夏季的最後一個節令,十五天後,秋天開始。 小暑、大暑,不但是暑熱時節,也是防澇的重要階段。 民諺有小暑不見日頭,大暑曬開石頭。小暑,北京全天陰沉,不知道大暑會不會真的烈日當頭。 大暑包含了頭伏和中伏的各一段,伏即是陰氣潛伏於地表,逐漸上升之時,這就是中醫的陰陽互相轉化,陽極生陰,陰極生陽。
  • 大暑節氣到,大暑養生全攻略搶先看!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節氣後「蒸煮模式」即將開啟,40℃以上極端高溫天氣最易在大暑出現。營養專家表示,大暑時節飲食宜「清補」,保持情緒平和。這一份微信上說得最全的大暑養生寶典,一定要收好啦。7月22日大暑到,那麼大暑的習俗,你知道有哪些嗎?今天為你盤點大暑的習俗:吃「仙草」、飲伏茶、貼三伏貼、喝暑羊……這些習俗你聽說過嗎?
  • 二十四節氣——大暑養生篇
    大暑與小暑一樣,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大暑表示炎熱至極。《曆書》記載: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四季養生之秋季養肺《立秋》送到早上喝熱粥還可以逼自己出點「養生汗」。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易無限量食用。如生菜、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寒涼性質。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夏季可以多吃點姜,補補陽氣。生薑性辛溫,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各種功效。夏天用之取其順勢而為。
  • 2018年大暑入中伏具體時間是幾點幾分 大暑養生吃什麼及傳統食俗盤點
    今天5時,大暑至。大暑,夏天最後一個節氣。今天大暑入中伏,人世間上蒸下煮,這是一年中最讓人心煩意亂之日,也是最快樂的日子,天氣雖熱,萬物繁茂,大暑也是生長最快的時節,我們也要順應天時,好好生長,坦然接受太陽的熱力! ​那麼大暑養生吃什麼好,飲食上又該如何調理,大暑節氣有哪些傳統的食俗呢?
  • 大暑節氣吃什麼可以養生 大暑養生禁忌
    建議食療保健身體,那麼大暑節氣吃什麼養生呢?大家快花點時間來看看。大暑節氣吃什麼養生1、西紅柿說到西紅柿很多人只知道它具有祛斑美白的效果,卻不知道它其實還能夠解暑熱、幫助消化的功能,因為它性微寒,歸脾胃經,高溫天氣很容易中暑,不妨吃些西紅柿幫助清熱解毒。
  • 大暑吃什麼養生 大暑節氣吃它勝過靈丹妙藥
    不知不覺,已經進入了大暑節氣,作為夏天最後一個節氣,大暑也給我們帶來了無比的炎熱,此時是三伏天最熱的時期,那麼,對於不少人來說,三伏天是福也是禍,能夠冬病夏治,也能夠在夏季生病,因此大暑養生要注意,今天我們來看一看大暑吃什麼養生?
  • 【二十四節氣】大暑
    >
  • 二十四節氣·大暑 | 八類人群易中暑多發,大暑點養生?
    大暑養生,補水為首大暑時節,如何保陽、祛溼,健康消暑,中醫有這些「妙招」。01春夏養陽立夏時節,自然界陽氣漸長、陰氣漸生,養生要因勢利導,夏季養陽還有「冬病夏治」的功效,如在一年中最熱、陽氣最盛的「三伏天」做「天灸」可顯著振奮機體陽氣達到治療疾病的功效。
  • 中醫養生 大暑養生降暑粥 各地大暑節氣風俗大搜羅
    暑溼之氣乘虛而入,最易使人心氣虧耗,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會引發苦夏、中暑等病。  天熱汗多,因此大暑養生,首先要重視補水,平時喝開水最好,必要時,則應該適當補充鹽分和礦物質,以維持身體所必需。此外,夏令氣候炎熱,易傷津耗氣,還應重視以粥養生。
  • 2018年大暑吃什麼 大暑是什麼意思與大暑養生知識
    2013年7月23日進入大暑節氣,大暑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正是火熱的仲夏,為一年中最炎熱的時間。古人視「暑」即為「熱」,一般農曆6月初小暑先一步到來,大暑緊隨其後,之後天氣便達到一年中最熱的時候,而且此時溼氣也是一年中最重的時節。一、大暑吃什麼?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
  • 大暑過後還要熱多久?大暑節氣有多少天大暑節氣養生注意事項
    大暑節氣後要熱多少天?古書中說「大者,乃炎熱之極也。」暑熱程度從小到大,大暑之後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極必反規律,可見大暑的炎熱程度了。大暑期間之所以這麼炎熱,首先是因為在這段時間裡,南京經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高溫酷暑,降水較少。
  • 【24節氣藥膳食療藝術】 大暑養生
    今年大暑時節的交節時間是7月23日10時50分。   大暑時節,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古書《二十四節氣解》中說:「大暑,乃炎熱之極也」。通常酷熱多雨,氣壓較低,暑氣逼人。起居方面:「要適四時之法常」,讓身體順應炎熱的天氣,切不過於貪涼露宿或通宵達旦地使用空調電扇,大汗之後不可冷水淋浴。大暑時節最易中暑,應及時補充水分,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
  • 【大暑】
    -節日民俗-浙江日本大暑節氣日本人會在社區裡架起了長長的竹筒,把煮好的麵條放到竹筒中過水冷卻,供大家品嘗。據說吃過這種竹筒冷麵後夏天不會中暑。-大暑養生-1、藥粥著名醫家李時珍推崇藥粥養生,他說:「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也。」藥粥對老年人、兒童、脾胃功能虛弱者都是適宜的。
  • 益盛堂養生百科:大暑節氣養生——只要記住這六個字就夠了
    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今年的大暑為7月22日(農曆庚子年六月初二)。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鬥指丙;太陽到達黃經120°;《月令七十二集解》:「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民間有雲:「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 大暑至:避暑養生重養氣,自有清風駐心間
    大暑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當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為應對「伏氣」。古書中說「大者,乃炎熱之極也。」暑熱程度從小到大,大暑之後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極必反規律,可見大暑的炎熱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