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的足跡,前殖民地時期,17世紀的美洲印第安人定居點

2020-12-18 世界各地遊玩的李成蔭

本土的足跡,前殖民地時期,17世紀的美洲印第安人定居點

今天,我們一起來追溯美國本土的都市定居點。美國本土的都市定居點至少可以追溯到1400年前,而包含都市化範的基本關係和過程則可以追溯到更早之前。然而,在傳統的美國歷史調查教科甚至都市歷史故事中,要麼很少提及美國原住民群體,要麼只會在最初幾頁示篇章節中提到他們,而這也只是為了將前殖民地時期本土生活方式和由歐洲人來的巨大變革進行對比。

當我們詳細地考慮了那些人口為數眾多的美國原任民定居點的故事之後,我們對美國都市歷史的理解也隨之得到了加深,這些定居點包括位於美國中西部的卡霍基亞,位於東北部的易洛魁人和阿爾岡琴族的長屋,以及位於西南部的峽谷住宅。本章內容認為歐洲人並不是發現一個存在文化阻礙的大陸;相反,歐洲人是在美國原住民已經完成了土地清理並建立起一定經濟式的地方上開始了他們的殖民冒險,這讓他們從中獲益匪淺,因為這種情況為歐洲人龐大的商業財富打下了基礎。

雖然美洲印第安人建立的都市社區並未按照一種明確的形式——不受幹擾的——發展成為現代城市,因此通過對它們的歷史的探究可以了解美國建築環境的演變。就實體外觀而言,美洲原住民定居點通常都是各異的,它們都是由各個不同的種族在各個時期中建造的,並且還存在著建造地點的差異,例如西南部乾旱的多巖石地區和東北部的茂密森林地區。雖然人口最為稠密的群落共享著某些特定的特性,這些特性不僅在各個種族之間是共同的,而且在世界各地的都市形式中也是一樣的,這一點在各個歷史時期均是如此。雖然前殖民地或者前哥倫布時期的定居點是非常讓人感興趣的,並且它們自身也是具有一定歷史重要性的,但它們還與當代美國文化產生了共鳴。美國的城市和郊區在社會和物理景觀方面都是有基礎的,而這種基礎正是由歐洲人和美洲原住民之間的互動所塑造出來的。

歷史學家科爾·思拉什認為,華盛頓州西雅圖可以成為美國城市如何在美洲原住民的場所植根的最佳案例。正如思拉什斷言的那樣:「每座美國城市都是在印第安人的土地上建造起來的,但很少有城市能像西雅圖這樣突出。」思拉什提到西雅圖被認為一座讓人心神不寧的城市,其中有很多故事都是圍繞著白人殖民者約書亞溫菲爾德是如何直接在一座美洲原住民的墳墓之上建造他自己的住所並在1874年死於鬼魂驚嚇的。對思拉什來說:在西雅圖,遊客和居民都會講述並被告知有關這座城市的故事:它是建造在印第安人的土地之上,這塊土地是被強行奪走而拿去建造大都市的,以及這種掠奪又被這座城市的美洲原住民進行了形象化的慶祝。這些屬於和關於這個地方的故事,以及這些場所和故事之間的聯繫,正好以一種土著血統定義了西雅圖。

能夠為對美洲原住民以及他們文化的研究提供信息的知識基礎在過去的幾代人之中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增加了我們對土著都市歷史的理解。毫無疑問的是,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的學者普遍將美洲印第安人和他們的社區視為「外來的和「有所不同的」,並將這些文化排在歐洲白人創造的「文明」之後許多個等級,因此認為其不太可能曾經一度建立起先進的都市中心和生活方式。學術界的態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得到了發展,尤其是在出現了美國「紅色人種權利」運動的20世紀六七十年代,這項運動與更為知名的為非裔美國人的公民權利進行鬥爭的運動是類似的。現在被稱為「新印第安歷史」的運動是在尋求以他們自己的主張而不是作為遭受了歐洲移民及其後代任意實施種族滅絕政策的受害者來重鑄美洲原住民。這種新的歷史強調土著人民受到了他們自身獨一無二的文化模式的激勵,而這種文化模式也適應了隨著時間出現的變化。

部分都市理論家——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簡·雅各布斯和愛德華·索亞——甚至對柴爾德的假定(穩定的農業必須早於都市定居點之前)提出了質疑,而相反,這些學者更想知道是否人類對在村莊中進行集中聚居的渴望能夠促進農業的發展。不過,從大體上來說,考古學家都爭論認為一個社會在其農業收穫方面必須擁有足夠的超出量才能為不從事農業工作的都市專業工人提供供給。因此,這些非農業勞動力的存在就成為了區分一個真正的都市定居點和一個大型村莊的關鍵要素。根據柴爾德的說法,有助於將一個場所定義為都市的許多其他因素包括:人口規模、人口密度、紀念性公共建築、統治階級、書寫和表語學科體系、藝術表現、貿易、大規模的非農業工作者,以及一個建造在住所而不是親人紐帶之上的社會。

雖然柴爾德的清單在定義什麼是——以及某些情況下什麼不是——都市這個問題上提供了相當大的指導,但就什麼是城市的最重要的標準這個問題上,學術界還存在著相當大的餘地。我們是否應當尋找留在格局上的都市化實體證據?位於美國東北部的易洛魁人和阿爾岡琴人的長屋有著足夠大的空間,可以容納一個龐大的家族體系的200名成員。密集的長屋集群周邊通常都會有大量的柵欄圍繞,與在中東發現的那些有城牆的古代城市建造的大型軍事建築一樣。

其他的美洲印第安人社區建造了廣闊的灌溉系統,這可以幫助他們的社區被劃分到都市的範疇之中。然而,實體的基礎設施是不是就等於都市文化成就?是不是美洲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和勞動分工必須與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或者甚至恰塔霍裕克一樣才可以被視為都市?這些問題吸引、欺騙並最終會讓城市規劃專家(那些研究和/或重視城市及都市化過程和特點的人)感到混淆,但在研究和嘗試辨認早期美洲城市的時所以,最早的美洲印第安人在何時和何處生活?即使研究方法取得了一定的候,這些問題又是必須考慮的。

所以,最早的美洲印第安人再何時和何處生活?即使研究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並對美洲原住民歷史和文化有了更大的肯定,但學者們仍然對北美和南美大陸的人口繁殖過程不甚確定。最受歡迎的理論認為,一座大陸橋為亞洲和北美大陸之間的聯繫提供了渠道,雖然最近的學術研究揭示了對這種解釋不斷增加的懷疑。根據大陸橋假設,亞洲和北美洲由一塊長達1000英裡的大片陸地連接在起,現在被稱為「白令陸橋」,這片陸地是在冰川大規模延伸並且水平面下降的情況下出現的。大約在10000和8000年前之間的某個時期,氣候條件已經足夠冷使海平面形成150英尺的下降,這就使得人們可以在兩個大陸之間來回行走。

來自亞洲的移民最終向東前行,從北美大陸的太平洋沿岸到達了隨後被稱為美國根基」的區域;而現在位於伊利諾州南部和密蘇裡州東部的密西西比河沿岸這塊的泛濫平原,則是由冰河時代末期的冰川融化所形成的。最新的數據提醒學者們應當去了解部分早期移居者是否是使用船舶來到新世界的,雖然通常認為這種航海技術直到1000前的時候才出現。南美洲的發現已經使得第一次海洋航行的日期回溯到了5000年前。雖然許多假設尚有待驗證,但留存下來的實體證據的確表明了早在13000-18000年前,就已經有移居者達到了北美大陸,雖然這個早期時期中並未出現任何半永久性的定居點。

根據歷史學家丹尼爾·K·裡希特的研究,半永久性定居點大約於公元前1200年左右在東北部岀現了,那時掌握了前農業技術的土著居民開始依賴於土坑和陶土罐來存儲多餘的食物。這些東北部文化是英國殖民者於1497年抵達北美大陸時最先接觸的文化。到了16世紀晚期和17世紀的時候,位於紐約北部的易洛魁人以三種不同的社區類型生活:營地、小村莊和半永久性城鎮。城鎮是最大的安置點,大約可以容納2000個人,平均每英畝大約有200人。因為有了這種人口密度,歷史學家丹尼爾·K·裡希特就認為易洛魁人的城鎮「是19世紀之前的歐洲人和東北部原住民最為密集的固定場所」。但是在「美國根基區域」中,曾經一度存在更大和更具永久性的美洲原住民定居點。

今天,關於前殖民地時期和17世紀的美洲印第安人定居點就寫到這裡,如果你們有任何疑惑和想法,讓我們在評論區交流。

相關焦點

  • 西班牙人是在美洲建立殖民地最早的歐洲人
    西班牙人是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的最早的歐洲人。他們在18世紀初就在墨西哥、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建立了殖民地。他們還於1565年在佛羅裡達建立了聖奧古斯丁,這是歐洲人在現在的美國建立的最古老的永久定居點。法國、荷蘭和英國的殖民者於17世紀初開始抵達新大陸。法國探險家薩謬爾德·尚伯蘭於1604到1606年間在新斯科舍的阿卡迪亞建立了定居點,並於1608年上溯聖勞倫斯河,在魁北克建立了法國定居點。1609年,英國探險家和船長亭利·哈得孫為荷蘭人前往北美。他考察了現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河,即哈得孫河。
  • 美洲的印第安人居民
    在政治地理上,北美洲指美國、加拿大和格陵蘭島等國家和地區;北美洲的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稱為拉丁美洲,這個地區過去是拉丁語系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所以有這一稱呼。美洲的最早居民是印第安人以及愛斯基摩人(自稱因伊努特人),他們是從亞洲遷入新大陸的蒙古利亞人種。其中印第安人早在大約距今4萬~5萬年前,就開始從亞洲東北部移入北美洲,然後逐漸向南遷徙。
  • 美洲大陸沒有原住民?並非英美開啟大規模屠殺印第安人的歷史!
    這塊富饒的土地,讓這些人流連忘返,他們願意留在這裡,足跡踏遍了南北美洲。其實相對於人類發展而言,這些美洲的原住民他們在農業方面的成果,對人類的貢獻遠遠超過其他方面的貢獻,他們甚至改變了整個人類世界的飲食習慣。也使得世界人類的數量真正獲得爆發式的增長。當然,這是與工業革命之前的任何時期相比。他們獨自發展,直到15世紀末原住民意識到他們可能遇到了自己滅族的災難,1492年41歲的哥倫布率領著三艘小船離開西班牙進入大西洋,並最終到達了美洲大陸。
  • 英屬北美殖民地最初都位於大西洋沿岸
    這個數字在18世紀一直在上升,因此到本世紀中葉,這一數字剛剛超過一百萬,而在1780年則接近300萬。即便按照這個數字,按當代歐洲標準,殖民地的人口也非常少; 然而,殖民地人習慣於寬闊的風景,並且總是渴望新的土地。阿巴拉契亞山脈是向西擴張的主要障礙。
  • 美洲印第安人建造許多城市,被忽視的卡霍基亞城,最令人驚訝
    美洲印第安人建造許多城市,被忽視的卡霍基亞城,最令人驚訝與東北部不同,美洲印第安人在中西部和西部建造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和長期存在的城市,雖然它們在歐洲探險者和移居者到達的時候已經不再發揮其作為繁榮中心的功能。
  • 美洲史:殖民地的政治結構——教會
    在西班牙美洲,與總督和檢審庭的行政組織平行地設置了一套複雜的教階制度。在16世紀時,共有5個大主教區和27個主教區。到殖民地末期,增至10個大主教區和38個主教區。大主教和主教都由國王直接任命,聽命於國王。教會的顯貴人物正式被授予官職。大主教在殖民地是僅次於總督的重要人物。有時代行總督職權。
  • 西班牙對美洲殖民地墨西哥及秘魯的榨取,使西班牙獲得很大的收入
    西班牙對美洲殖民地墨西哥及秘魯的榨取,使西班牙獲得很大的收入。地理大發現只不過是伊比利亞人進行海外擴張的序幕,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快就走上了殖民徵服的道路,分別在東方和新大陸建立了各自的殖民帝國。葡萄牙人從15世紀起就在非洲西海岸的幾內亞、剛果、安哥拉等地設立了許多據點。
  • 西方史:荷屬西印度公司與美洲殖民地的經營
    他認為巴西是荷蘭人實現這個理想的最佳的實驗場所這塊繁榮的葡萄牙人的殖民地雖然不出產礦產,但是有豐富的蔗糖、棉花和巴西紅木等。這些自然的產品在葡萄牙的市場上出售,不僅滿足了葡萄牙本國的需求,根據他的估計,在 1580年至1640年兩國合併時期僅僅巴西的蔗糖就至少為西班牙葡萄牙王國產生了48萬荷蘭盾的利潤。
  • 老照片:19世紀的印第安人,曾經美洲大陸的主人,幾乎被屠殺殆盡
    「印第安人」這一稱呼是歐洲人對美洲土著的統稱,印第安人主要分布在美洲大陸,他們曾經是廣袤的美洲大陸的主人。16世紀,來到美洲的歐洲殖民者大量奴役甚至屠殺印第安人。現在的美國,印第安人僅佔全國總人口的1.2%左右。下面的一組圖片是19世紀末的印第安人。
  • 美洲殖民者到底殺害了多少印第安人?印第安人的後代去哪了?
    印第安人,是對除愛斯基摩人外幾乎所有美洲原住民的總稱。據說哥倫布一直堅信地球是圓的,所以一直往西也可以到達東方,而他踏上今天的西印度群島時,遇到了赤身裸體的加勒比土著,他覺得這些肯定不是中國人,應該是處於熱帶的印度人,就把他們叫印第安人,意為印度人,西班牙文叫indios,英文叫Indian,即是印度人,又是印第安人的意思。
  • 西班牙殖民地佛羅裡達如何成為美國領土
    胡安·龐塞·德萊昂1513年西班牙殖民者胡安·龐塞·德萊昂到達佛羅裡達半島,是最早發現佛羅裡達的歐洲人。西班牙在佛羅裡達的殖民十分野蠻,通過奴役與屠殺印第安人,逐漸控制了佛羅裡達。西屬佛羅裡達英法為了與西班牙爭奪殖民地,多次入侵佛羅裡達,摧毀西班牙定居點。
  • 第一個黑人共和國成立,其領土在美洲,黑人是怎樣取代原住民的?
    哥倫布是這一時期的先驅,在1492年得到西班牙國王的資助後開啟了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並與同年發現位於美洲的「伊斯帕尼奧拉島(西班牙島)」(原住民稱為「海地」)。島上原有土著民印第安人約一百萬人,居住在人口稠密的大村莊裡,在哥倫布登陸前,島上已經有了五個穩定的政權,後來哥倫布對這些土著民的描述是身材高大、體格勻稱,性格善良、高尚。
  • 美洲野牛 ▎印第安人的圖騰,美國的國獸
    休爾頓檔案館-蓋蒂圖片社美洲野牛(學名:Bison bison),北美最大的哺乳動物 重達約1000公斤,高約1.8米。 主要以草為食,無領域性,大量集中居住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大平原。美洲野牛很早就生活在北美大陸上,與印第安人擁有一個共同的家園,成為印第安人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印第安文化的象徵。19世紀,美洲野牛被屠殺了近5000萬隻。
  • 美國故事︱異見者:北美殖民地的故事
    從大歷史的角度來說,17世紀是從16世紀歷史初步變化轉向18世紀的激進變革的過渡時期,如果說18世紀是一個理性時代,17世紀則是一個信仰時代。17世紀是舊世界改變新世界的時期,18世紀是新世界推動舊世界改變的時期。歐洲人對新世界的「發現」和宗教改革使人們認識到,當人們與日復一日的現狀決裂而採取行動去創造新事物時,事情就會發生變化。
  • 19世紀前,美洲資源豐富,為何在文明發展進程中卻非常緩慢?
    為此,原始的美洲人民不得不頻繁開荒種糧,並且經常要更換居住地點。美洲文明發展的過程當中,因為受到氣候地形條件的居住限制。這不僅導致了農耕文明發展緩慢,更使得美洲人無法進入一個穩定的發展階段,能繁遷移但又無法進入遊牧文明時期。這就導致了美洲的文明長期停滯於較為原始的程度,技術無法積累進步。
  • 西班牙人從教皇手中獲得了奴役印第安人和殖民美洲的「合法」理由
    引言1492年,哥倫布為西班牙「發現」美洲時,歐洲人還將新發現的土地稱之為「新大陸」,對其知之甚少,起初的殖民者也只有幾千個,且分散在大大小小數個殖民地上。這對百廢待興急於完善殖民地的西班牙人來說是個大問題,為此西班牙人選擇奴役印第安人來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和發家致富。
  • 歐洲殖民者到達美洲後,長期壓迫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早期廣泛分布在南美和北美,但隨著歐洲殖民者的到來,印第安人被大量屠殺,這也造成了美國與印第安人之間長期存在的歷史積怨和矛盾,現在美國的印第安人僅佔全國總人口的1.2%左右。血淚審判:獨立前後美國印第安人受壓迫的殘酷16世紀前後,歐洲殖民者的到來給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
  • 印第安人的戰爭與美洲圖騰
    ,揭開了歐洲與美洲的碰撞,大量的歐洲殖民者踏上美洲這片土地,印第安人的生活從此不再安寧,為了各自的利益,戰爭的硝煙開始蔓延.頭上插著很多羽毛的部落——這是孩子們對於印第安人的最明確的標識,偶爾有個別孩子能詳細講述印第安人的歷史,令其他同學羨慕不已。印第安人如何和殖民者打交道,他們怎樣生活,他們如何保護妻兒,捍衛自己的家園,最後如何戰敗孩子們聽的出神,專注的眼神裡閃爍著奇妙的光彩,他們已經將自己置入戰爭的場景,並深深被吸引,在腦海裡編織著印第安人的故事。
  • 美洲印第安人是蒙古人種的後裔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在遙遠冰河的時期,亞洲大陸和美洲大陸之間有一塊像橋梁一樣的土地相連接,印第安人的祖先正是通過白令海峽的路橋分批來到美洲。既然印第安人來自亞洲,那麼他們與現在生活在亞洲的蒙古人種具有親緣關係是合乎邏輯的。 但事實是真的如此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您需要了解美洲印第安人與今天的亞洲人有什麼不同。二者之間其實差異很大!
  • 美麗的美洲,印第安人來自何方,下
    非洲起源說這裡主要是指黑非洲而言.有人在前哥倫布美洲的土著人中間找到了一些黑人成分,認為他們是阿比西尼亞人或衣索比亞人移民,是從南太年洋海路到達美洲的.也有人從西非與南美之間癱名、部落名存在著某些類同出發,認為古代西非居民漂過大西洋到達了美洲。假說盡可以提,但有多少科學的成分,那是另外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