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女士所購玉鐲附上的相關證書
沒有發票,收據上顯示該款玉鐲為56800元。
南昌古玩城的專業人士鑑定該款玉鐲最多值8000元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孫娟報導:花56800元買了一個「傳家寶」級的玉手鐲,回來找多位行業人士鑑定都說價值大概在5000元至8000元。4月22日,南昌市民陳女士拿著自己在雲南旅遊購買的一款玉鐲找到記者,表示所購玉鐲價不符實,希望記者維權。
雲南旅遊被忽悠 花5.68萬元買了個玉鐲
「2013年5月23日,導遊帶著我們到雲南昆明一家叫『鈺滿天下』的玉器店購買商品。在路上,導遊就一直誇這裡的玉質量好。」陳女士說,一進店裡,幾個銷售人員就圍著自己推薦玉器,說玉的升值空間很大,以後可以留給孩子當傳家寶。
陳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對玉器鑑賞並不懂,考慮到這家店比較大,自己又比較喜歡玉,最後還是經不住誘惑,花5.68萬元買了一款玉鐲。「後來在一次同學聚會中,一朋友告訴我這款鐲子最多就800元。」陳女士後悔地說,自己平時出去運動都會把它拿下來,害怕摔壞,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是被坑了。
為了確認這款玉鐲的價值,22日上午,記者陪同陳女士來到南昌古玩城找玉器專業人士進行估價。「這款玉鐲最多值8000元,如果是5萬元入手的話,這個價格就高得離譜了,百分之百是被宰了。」從事玉器行業10年的鐘老闆告訴記者。隨後,記者又找到2位有多年玉器從業經驗的專業人士估價,3名專業人士對陳女士玉鐲的估價範圍均在5000元至8000元左右。
旅行社拒絕回應 事情遲遲沒有得到處理
當日上午,記者來到當時與陳女士籤訂旅遊合同的江西九洲國際旅行社。該旅行社負責人陳經理承認了陳女士在雲南旅遊購物一事,不過對於陳女士提出的退款訴求,陳經理一言不發,拒絕談論賠償問題。
事後,陳女士稱,之前就找過該旅行社陳經理進行協商,當時陳經理提出可以退自己4萬元,不過玉鐲要退還給廠家。「憑什麼我要白白承擔一萬元的損失,他們沒有告訴我任何理由。」陳女士說,自己當時並沒有答應,隨後他們又回應只能退2.7萬元,事情一直都沒有得到處理。
類似案例頻現 所購玉器價不符實現象嚴重
在江西省消協公布的2013年十大消費維權典型案例中,也有一類似案例。2012年11月,萍鄉市民羅先生的父母跟隨旅行團到雲南昆明旅遊。在當地導遊的哄騙下,老人在昆明某珠寶店購買了價值88000元的所謂「傳家寶」級翡翠玉器。回家後,通過查詢比對,才發現所購買的翡翠玉器價不符實,售價足足比市場價高出十幾倍。
最後,在萍鄉市消協與雲南省工商、消協的幫助下,歷時6個月,雲南昆明某珠寶公司最終同意退回購物款83600元。
消協提醒:理性購物 貨比三家
陳女士如何維權?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類似的案例,記者對此事諮詢了南昌東湖區消協秘書長姚紅珍。「當旅客遇到類似陳女士的情況時,旅行社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姚紅珍稱,首先,旅客應該找到籤署旅遊合同的旅行社進行協商;其次,看合同中是否寫有購物條款,如果合同中沒有購物條款而帶旅客去購物,旅客可以向旅遊局投訴。如果雙方協商不能解決問題,可以請消費者協會介入協調。
此外,江西省消費者協會投訴部王軍也表示,玉器行業存在的問題比較複雜,在定價、成本等方面引發的糾紛也屢見不鮮。究其原因,主要是消費者系非專業人士,難以對其價值作出準確的判斷。從以往接觸的案例來看,消費者往往是根據心情、眼緣來花重金購買玉器,購買之後又通過專家獲知物非所值,糾紛由此產生。
五一黃金周即將來臨,王軍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應索要發票、貨比三家,尤其要理性消費,不要輕易購買貴重物品,避免出現上述類似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