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例「A拆A」!高瓴、晨壹IPO前夕突擊入股?華蘭生物分拆控股子...

2020-12-16 中金證券

  河南首例「A拆A」創業板IPO獲受理!

  2020年12月3日,華蘭生物(002007.SZ)控股子公司華蘭生物疫苗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華蘭疫苗)創業板IPO申請獲深交所受理,保薦機構為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圖片來源:深交所

  華蘭疫苗主營業務為人用疫苗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擁有國內最大的流感疫苗生產基地。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產品包括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ACYW135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重組B型肝炎疫苗(漢遜酵母)、A群C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上半年營利齊負,業績季節性波動大】

  財務數據顯示,2017-2020年上半年,華蘭疫苗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85億元、8.03億元、10.49億元、-372.89萬元;同期歸母淨利潤為-7688.16萬元、2.70億元、3.75億元、-2637.90萬元。

    圖片來源:華蘭疫苗招股書

  資本邦注意到,華蘭疫苗今年上半年「成績」不是很理想,或許與其業績的季節性波動有關。我國地處北半球,流感疫情的爆發一般在每年的11月、12月和來年的1月,因此流感疫苗的接種通常在每年的秋冬季,相應地公司流感疫苗的銷售集中在每年的下半年,季節性特徵明顯。

  根據《創業板上市規則》等相關規定,華蘭疫苗選擇的上市標準為:「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華蘭疫苗2018年度、2019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的孰低者為準)合計為5.70億元,滿足所選上市標準。

  本次發行前,華蘭疫苗總股本為3.60億股,本次擬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不超過4001萬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公司股東不公開發售股份,公開發行的股份佔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

  根據公司2020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華蘭疫苗本次新股發行擬募集資金24.95億元,將全部用於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項目:流感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和現有產品供應保障能力建設項目、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多聯細菌性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新型肺炎疫苗的開發及產業化項目、新型疫苗研發平臺建設項目。

    圖片來源:華蘭疫苗招股書

  【拆分上市,IPO前夕高瓴資本、晨壹基金「突擊入股」?】

  據了解,華蘭疫苗系由華蘭有限整體變更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10月,華蘭生物、香港科康共同出資設立中外合資企業華蘭生物疫苗有限公司,註冊資本3800萬元人民幣,其中華蘭生物出資2850萬元,佔比75%,香港科康出資950萬元,佔比25%。

  2020年5月19日,華蘭有限召開董事會,決定將華蘭有限依法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以其截至2020年4月30日經審計的淨資產12.40億元,按3.4439:1比例折合股份3.60億股,每股面值1元,淨資產超過註冊資本的部分8.80億元計入資本公積。

  隨後,華蘭疫苗於2020年6月4日完成股改,並在新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完成變更登記手續。

  截至招股書籤署日,華蘭疫苗股權結構如下:

    圖片來源:華蘭疫苗招股書

  公司控股股東為華蘭生物,持有公司2.70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75%。華蘭生物(002007.SZ)為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主要從事血液製品的研發、生產、銷售業務,與華蘭疫苗的主營業務不存在同業競爭。據悉,華蘭生物於2004年6月採取全部向深市、滬市二級市場投資者定價配售的方式成功發行2200萬人民幣普通股,並於2004年6月25日起在深交所掛牌交易。

  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安康,通過華蘭生物、香港科康間接控制華蘭疫苗85%的股權。截至2020年9月末,安康直接持有華蘭生物17.85%的股份,通過香港科康及香港科康全資子公司重慶晟康間接控制華蘭生物28.19%的股份,直接持有和間接控制華蘭生物46.04%的股份,為華蘭生物實際控制人。此外,安康通過香港科康間接控制華蘭疫苗10%的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華蘭疫苗另外兩大股東--高瓴驊盈、晨壹啟明,均為今年3月份引入的戰略投資者。據了解,兩家公司都是在本次戰投前夕成立,分別背靠高瓴資本、晨壹基金。

    圖片來源:華蘭疫苗招股書

  3月26日,華蘭疫苗第二大股東香港科康(持股25%)分別與高瓴驊盈、晨壹啟明籤訂了附生效條件的股權轉讓協議。香港科康擬以華蘭疫苗138億元的整體估值作為定價依據,轉讓其持有的15%股權,其中高瓴驊盈以12.42億元受讓9%的股權,晨壹啟明以8.28億元受讓6%的股權。

  市場上有說法認為,兩家公司是專為此次戰投而成立的,並猜測華蘭生物可能分拆子公司上市,高瓴驊盈和晨壹啟明此時入股華蘭疫苗是為「吃大肉」……

  【企業逐利競爭「白熱化」,迎來史上最嚴監管】

  疫苗行業是典型的技術及研發驅動型行業,如果一家公司未能及時跟進新技術的發展趨勢並保持技術領先性,便會對其擁有的競爭優勢造成不利影響,進而影響公司生產經營及盈利能力。

  公開資料顯示,華蘭疫苗是全球首批研製出甲型HI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企業;2015年6月,華蘭疫苗生產的流感疫苗通過WHO預認證,此外全球第五家、我國首家通過流感疫苗WHO預認證的企業,生產的流感疫苗在2017-2018年期間先後出口到烏克蘭、摩爾多瓦等多個國家。2018年,其研發、生產的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在國內獨家上市。

  同時,華蘭疫苗還有多項疫苗產品正處於研發階段。截至招股書籤署日,華蘭疫苗吸附無細胞百(三組分)白破聯合疫苗已取得國家食藥監局授予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尚未開展臨床試驗;H7N9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等多款疫苗產品也已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財務數據顯示,2017-2019年度,華蘭疫苗分別實現營收2.85億元、8.03億元、10.49億元,複合增長率為91.88%。華蘭疫苗是我國最大的流感疫苗生產企業,近兩年流感疫苗市場份額佔國內市場均在50%以上。根據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旗下的生物製品批籤發信息平臺發布數據,2018年,華蘭疫苗在國內流感疫苗市場佔有率達到52.8%,位居行業首位;2019年,公司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流感疫苗批籤發數量分別佔四價流感疫苗市場及流感疫苗市場比例為86%與42%,均位居行業首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華蘭疫苗存在產品結構相對單一的風險。2017-2019年度,公司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於流感疫苗、ACYW135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重組B型肝炎疫苗(漢遜酵母)的生產和銷售;其中,流感疫苗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88億元、6.97億元、10.43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66.02%、86.87%和99.42%,是公司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且佔比較高並呈逐年上升趨勢;2018年度,公司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國內獨家上市,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收入佔當年營業收入的74.73%;2019年度相比2018年度,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銷售收入增長37,135.66萬元,佔公司當年營業收入的92.59%,公司疫苗產品存在結構相對單一的情形。

  此外,華蘭疫苗還面臨高毛利率難以持續的困擾。2017-2019年度,華蘭疫苗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69.23%、84.23%、84.71%,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因公司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於2018年在國內獨家上市,2019年相比2018年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銷售規模快速增長,市場競爭優勢明顯,毛利率相對公司其他疫苗產品較高。但另一方面,自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上市以來,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產品毛利率逐年下滑,2017至2019年分別為66.14%、64.12%和52.70%。

  根據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四價流感疫苗將逐步替代三價流感疫苗成為流感疫苗行業的主流產品,而且隨著流感疫苗在兒童、老人群體中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四價流感疫苗未來市場空間廣闊。正因如此,這也吸引了國內其他疫苗企業紛紛加入四價流感疫苗的研發、生產行列。截至2020年9月末,除華蘭疫苗外,國內已有金迪克等3家企業的四價流感疫苗產品獲得批籤發;另外還有多家企業的四價流感疫苗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雖然疫苗行業利潤高,但研發上市之路卻「艱難險阻」。如,疫苗接種異常反應引起的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風險。據了解,由於受種者個體因素,合格的疫苗在實施規範接種過程中或者實施規範接種後也可能造成受種者機體組織器官、功能損害,這一相關各方均無過錯的藥品不良反應又被稱為「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報告期內,華蘭疫苗產品出現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合計80例,賠償金額合計達到205.46萬元。未來,隨著公司多種疫苗產品上市流通,如若因受種者個體因素變化、產品技術變化、接種人員未依照規範操作等原因引起不良事件,導致受種者將不良反應歸咎於疫苗質量,則可能導致公司商業化疫苗產品暫停銷售、相關批准撤回或受到監管部門處罰等情形,對公司聲譽、盈利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不得不提的是,疫苗行業正迎來史上最嚴監管。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疫苗相關的監管政策,對疫苗的研發、生產、倉儲、物流及上市銷售等環節提出了嚴格的標準,2019年下半年出臺的《疫苗管理法》實行了迄今為止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以及最嚴肅的問責機制,使疫苗企業以合規、安全的方式進行競爭,使疫苗行業良好發展,為國民健康帶來保障。

  頭圖來源:圖蟲

  轉載聲明:本文為資本邦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否則為侵權。

  風險提示 : 資本邦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相關焦點

  • 華蘭生物「A拆A」:核心板塊增速連年放緩,新冠疫苗遲遲未有進展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趙鵬宇 編輯:鄭方圓華蘭生物(002007.SZ)「A拆A」計劃又有新進展。圖片來源:視覺中國12月4日,華蘭生物公告,控股子公司華蘭生物疫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華蘭疫苗」)創業板IPO申請獲深交所受理。根據華蘭疫苗招股書,此次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4001萬股,預計募資24.95億元。
  • 華蘭生物控股子公司華蘭疫苗創業板IPO申請獲深交所受理|公司要聞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12月3日晚間,華蘭生物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控股子公司華蘭疫苗的通知,華蘭疫苗於近日向深交所提交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材料,並於12月3日收到深交所出具的《關於受理華蘭生物疫苗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的通知
  • 流感疫苗市場又添新對手 華蘭生物上半年盈利5億元 下半年能否力挽...
    華蘭生物」)發布半年報。  華蘭生物成立於1992年,2004年上市,主營業務為血液製品和疫苗製品。2005年,華蘭生物疫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蘭疫苗」)成立。2018年,在長春長生因問題疫苗停產等背景下,華蘭生物大力發展疫苗業務。
  • 人福醫藥歸核聚焦:欲放棄傑士邦母公司控制權,高瓴資本組團接盤
    在買家的股權結構中,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高瓴資本現身。LFSY Holdings是一家依照開曼群島法律設立並存續的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20年11月4日,LFSY Holdings的控股股東是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 V, L.P.
  • 隆基股份股價年內漲2.44倍 高瓴資本158億入股一日浮盈35億
    讓人嘆服的是,高瓴資本重倉入股。12月19日,高瓴資本耗資158.41億元受讓隆基股份6%股權,躍升為其第二大股東。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僅在21日這一個交易日,高瓴資本就已經浮盈35億元。李春安為隆基股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振國、李喜燕夫婦的一致行動人。招股書顯示,隆基股份成立於2000年,2003年,李春安出資880萬元入股,佔當時註冊資本的44%。上市初期,李春安持股比為18.04%,略高於李振國,為單一大股東。2015年,李春安減持了約5.39%股權,持股比下降至12.35%。
  • 我為什麼清倉華蘭生物股票?
    今天一早,我清倉了華蘭生物,原因很簡單,對於新冠疫苗產業,對於華蘭生物失望透頂。(1)放眼歐美國家,疫苗從來不是一個可以單獨安身立命的行業。①華蘭生物董事長——安康——老了,居然好高騖遠,同時沿3條技術路線研發,竟然無一收穫,全部是PPT,沒有一項進入臨床試驗。②華蘭生物以前是一個老實本分的企業,現在喜歡玩資本運作了,為了華蘭疫苗IPO,有意無意中壓著新冠疫苗臨床進度。
  • 剝離疫苗板塊後的華蘭生物,還能撐起800億市值嗎?
    來源:節點財經近些天,沃森生物因「賤賣」子公司爭議被卷上風口浪尖,市值一度蒸發140億元。與此同時,另一家疫苗龍頭股——華蘭生物也宣布了一件大事:公司的疫苗板塊將分拆上市了。12月4日,華蘭生物公告,控股子公司華蘭生物疫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華蘭疫苗」)創業板IPO申請獲深交所受理。有業內人士對媒體分析稱,華蘭生物此舉或是為推動疫苗製品和血液製品兩個細分領域的分隔,從而突出主營業務,實現單個主體募集資金的限制。今年,華蘭生物的股價可謂坐上過山車。
  • 獨家|燦星IPO前夜:多機構突擊入股,董事會換血
    在上市前夕,燦星出現幾輪股權轉讓,同時董事會成員變更,黎瑞剛辭去公司董事長及董事職務。 圖源 @視覺中國作者|劉雨錕編輯|邢昀  作為曾火爆全國的《中國好聲音》及2018年大熱綜藝《這!就是街舞》的製作方,燦星文化的上市之旅備受關注。
  • A股分拆熱情激增 創業板成「熱門地」
    A股上市公司「官宣」將分拆下屬子公司在境內上市,目前分拆均在推進過程中;而此前,市場A拆A的案例不超過5家。分拆熱情激增截至2020年12月16日,分拆新規發布以來已有57家A股上市公司「官宣」將分拆下屬子公司在境內上市(不包括已終止分拆的延安必康和安正時尚),目前分拆均在推進過程中;而此前,市場A拆A的案例不超過5家。業內人士表示,今年A股市場興起的分拆上市「浪潮」與政策不無關係。據悉,A股首例分拆上市是在2000年。
  • 分拆上市規則落地11月記: 11家子公司IPO獲受理 成大生物有望飲...
    其中,遼寧成大(600739,股吧)旗下的成大生物已成功過會,並於11月5日晚公告稱終止新三板掛牌,生益電子旗下生益科技也在10月30日成功過會。「過去通過再融資募投子公司、子板塊的項目是比較常見的方式,也是上市公司轉型或多主業發展過程中常見的資本運作形式。和這種模式相比,將子公司資產推向上市顯然更符合上市公司的利益訴求。」
  • 華蘭生物:股東減持約2756萬股
    每經AI快訊,華蘭生物(SZ 002007,收盤價:41.18元)5月3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永新晟康於2020年5月21日至2020年5月29日期間減持公司股份27558000股,減持價格38元/股至39.07元/股。
  • 華蘭生物7高管再套現3379萬元 副總張寶獻誤操作多減持
    作者:韞匿11月7日,華蘭生物(002007.SZ)發布公告稱,截至11月6日,華蘭生物部分高管的減持計劃期限屆滿,包括副總、董秘在內的7位高管累計減持72.40萬股,佔總股本的0.04%,共計套現3378.72萬元
  • 2020年12月16日 華蘭生物股票開盤報45.15元 漲幅0.00%
    2020年12月16日,和訊股票發布今日股市最新消息:上證指數開盤報3371.26,漲幅0.12%深證成指開盤報13791.41,漲幅0.20%創業板指數開盤報2764.34,漲幅0.20%華蘭生物股票(股票代碼:002007)開盤價為45.15,開盤漲幅0.00%,昨日收盤價45.15。
  • 江蘇國泰分拆子公司上市 四機構「突擊入股」
    新京報訊(記者 肖瑋)受分拆子公司赴創業板上市的消息刺激,4月29日,江蘇國泰股價一字漲停,報收5.91元/股,上漲10.06%。而在近兩個月,江蘇國泰股價經歷了一波下跌的趨勢,其從2月25日的年內高點8.89元/股,下跌至4月28日的低點5.22元/股,累計跌幅達41.28%。
  • 科倫藥業:分拆所屬子公司伊犁川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至創業板...
    重大事項提示 一、本次分拆方案簡介 科倫藥業擬將其控股子公司川寧生物分拆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本次分拆完成後,科倫藥業股權結構不會發生變化,且仍將保持對川寧生物的控制權。公司抗生素中間體業務主要由子公司川寧生物負責開展,主要從事硫氰酸紅黴素、6-APA、7-ACA、D-7ACA和青黴素G鉀鹽等抗生素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工作。川寧生物與公司其他業務板塊保持相對較高的獨立性,公司本次分拆不會對其他業務板塊持續經營構成實質性影響,本次分拆後公司主營業務領域不會發生變化。
  • 38家公司入圍新鄉智能製造示範企業,含華蘭生物、瑞豐新材等
    新鄉市瑞豐新材料、河南心連心深冷能源等12家企業入圍省級以上試點示範企業,華蘭生物、河南米多奇食品等20家入圍綜合類示範企業,新鄉市天冠電子、河南平創新能源等6家入圍單一方向示範企業。附:新鄉市智能製造示範企業名單一、省級以上試點示範(12個)1 河南烯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 新鄉市瑞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 河南華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科倫藥業擬分拆川寧生物至創業板上市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上市公司擬分拆控股子公司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再添一例。6月24日晚間,科倫藥業(002422)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將控股子公司伊犁川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川寧生物」)分拆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分拆上市完成後,公司仍將維持對川寧生物的控股權。
  • 江西國光「奔A」保薦人突擊入股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與諸多同行一樣,江西國光業績增長乏力,同時股權過度集中,卻在IPO前讓保薦人突擊入股,而公司食品安全問題卻屢禁不止。招股書稱,公司控股股東為江西國光實業,持有公司56.51%的股份。實際控制人為胡金根、蔣淑蘭、胡志超、胡智敏、胡春香,5人合計直接或間接控制公司97.58%的股份。2018年2月26日,5人籤署了一致行動協議。而胡金根、蔣淑蘭系夫妻,胡金根、胡春香為兄妹,胡志超、胡智敏為胡金根、蔣淑蘭之子。若公司成功上市,胡氏家族持股比例仍很高,對公司擁有絕對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