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末代戰列艦有多瘋狂?有一款滿載排水量超過福特級航母

2020-12-25 哈雷的研習社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各國海軍的發展都十分注重戰列艦的應用,組成的編隊也常常以戰列艦這一"主力艦"為首。在二戰中航空兵的迅速發展使得戰列艦迅速的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在退出歷史舞臺之前,由於科技和建造技術水平的提高,在戰列艦史上還出現過這些天馬行空的設計,是戰列艦最後的絕唱。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個國家為了爭奪至關重要的制海權,保證自己的海上運輸隊都建造了大量軍艦。在當年的一些"大艦巨炮"思想的影響下,各國國家都建造了屬於自己的"主力艦"。在1930年到1946年期間,美國建成了10艘,其次是英國建造了6艘,法國和德國建造4艘,義大利造了3艘,而日本僅僅建造了兩艘戰列艦。在戰列艦的設計建造上,由於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響,許多戰列艦僅僅停留在圖紙上並未實現。

德國的H級戰列艦是二戰德國設計的最為強大、級別最高的戰列艦,該艦的設計目的是在海上對抗擁有歐洲最大海上力量的英國。該艦計劃長345米,寬51米,德國設計師們在"大艦巨炮"的思潮下計劃將8門508毫米艦炮裝載在戰列艦上,而副炮的口徑也達到了203毫米口徑,防空方面則有28門37毫米防空機炮,40門20毫米防空機炮、6門533毫米口徑魚雷管,如果建成將會一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排水量超過現在的美國的福特級航母(11萬噸)。

美國設計的蒙大拿級戰列艦是美國為了對付日本的大和級以及後續戰列艦計劃,而設計研發的一款戰列艦,工業基礎雄厚的美國在該艦的設計上將火力與防護髮揮到了極致。該艦的排水量達7萬多噸,而長達281米,寬約37米,裝備了四座三聯裝406毫米艦炮、十座雙聯裝127毫米的副炮,以及大量的博福斯40毫米防空炮、中小型防空武器遍布艦身。如果一旦建造成功將會是美國戰艦史上最大的戰艦。

蘇聯級戰列艦是蘇聯在二戰前夕建造的唯一一種戰列艦,雖然該艦隨著德國的入侵不得不全部拆毀,但是該艦的設計依舊令後人著迷。滿載排水量高達65000噸,長269米,寬39米。武器配備方面有3座3聯裝406毫米艦炮、6座雙聯裝152毫米副炮、中小型防空炮臺平均的散布在艦身各處,該艦若是建成將會大幅提升蘇聯海軍的實力,使得蘇聯的水面力量在歐洲也能名列前茅。

雖然瘋狂的設計師們設計了如此火力強大、威猛無比的戰列艦,但是整場戰爭中,許多戰列艦都是被航空兵力量消滅,並未出現人們所預想的戰艦對抗。因此在二戰後,戰列艦退出歷史舞臺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但是隨著電磁炮項目的發展,不禁讓人幻想若是電磁炮技術在日後成熟,會不會再一次出現"大艦巨炮"呢?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大戰列艦怎麼沉沒的?滿載排水量比遼寧號都大
    二戰時期日本大和級戰列艦無論是排水量還是搭載主炮口徑都是世界最大,其滿載排水量7萬多噸,比67000噸級遼寧號航母滿載排水量還高;其主炮口徑達46釐米,潛在打擊火力相當兇猛。大和級戰列艦也是日本最後一代戰列艦,自1940年首艦大和號下水後,日本又建造3艘同級戰列艦。
  • 戰列艦發展史(四):戰列艦時代!
    由於受到1919年籤的《凡爾賽合約》限制德國海軍在一戰後僅保留了8艘舊戰列艦用於訓練及自衛,相關後續艦必須在老艦下水20年後才可開工建造,且新艦最大排水量不得超過10160噸,主炮口徑不得超過280毫米。1935年德國宣布廢除宣布禁止其發展新型軍艦的《凡爾賽合約》,由此開始了一條軍事擴張的道路。
  • 超級戰列艦排水量14萬噸,比美國航母還大,開工建造卻留下遺憾
    1、現代化戰列艦不過隨著電磁軌道炮的興起,戰列艦又再次受到了軍迷的高度關注,許多軍迷就表示,如果電磁軌道炮技術成熟了,完全可以重啟戰列艦,讓戰列艦重新回歸戰場。想一想那個畫面,一艘龐大的戰列艦,搭載著數十門電磁軌道炮,一發炮彈能打出上千公裡的距離,千裡之外就能對敵方進行毀滅性打擊,只要想一想就覺得熱血沸騰。屆時,口徑即正義、射程就是真理的口號,必定會再次流行起來。
  • 圖紙上的巨艦:排水量8萬噸,巨炮8門,日本超級大和戰列艦
    而在二戰爆發之前,日本海軍在發展思路上還是走「大炮巨艦」路線,儘管使用飛機為戰鬥力的航母也得到了重視,但這沒有影響日本發展大型戰列艦的決心。由於總體國力不可能和英美媲美,因此日本海軍的思路是用質量彌補數量差距,簡單說就是要建造最強大的軍艦,通過更大口徑的火炮和更厚重的裝甲實現對敵軍的碾壓。在這樣的思路下,就有了大和號戰列艦這樣的怪物。
  • 18張二戰戰列艦照片:大艦巨炮的時代,圖9是日本的「大和號」
    【圖為英國海軍的納爾遜級戰列艦】1927年服役的納爾遜級戰列艦的滿載排水量達到了43140噸,擁有9門406毫米主炮,它最具標誌性的特徵就是:三座主炮塔前置。【圖為大和號發生了爆炸】在航母未普及之前,各國海軍一直熱衷於戰列艦。然而「大和號」戰列艦生不逢時,當時海上霸主的地位正在被航空母艦取代。在後來衝繩島戰役中,面對美軍飛機的輪番轟炸,孤立無援的「大和號」最終沉入大海。
  • 比核航母還要大,這艘戰列艦滿載排水量47000噸,只可惜生不逢時
    一、 慢一拍的軍艦相比於二戰期間海上如狼似虎的英、美、日、德,法國人則顯得"優雅"的多。這並不代表他們不重視海軍,而是源於定位太低。法國先是祭出了敦刻爾克級戰列艦,這款標準排水量38500噸的軍艦剛剛建造,德、英就出現了裝甲更厚、火力更強的重型戰列艦。同時,急於表現自己的墨索裡尼也帶領義大利加入了海軍競賽的戰團。高傲的法國人終於被激怒了,海軍決定在敦刻爾克級的基礎上打造一款排水量更大的戰列艦。
  • 戰列艦主炮威力有多大?與陸軍炮兵對轟,11發炮彈將對面轟成渣渣
    實際上如果真的摳字眼的話,如今的主力艦比起曾經叱吒海洋的戰列艦來,還真算不上大艦巨炮——僅就艦艇的噸位和主炮而言。目前世界上最大噸位的主戰艦艇(航母除外)為俄羅斯海軍的基洛夫級巡洋艦,滿載排水量是26000噸;而主戰類艦艇上最大口徑的艦炮為155毫米,大多則是130/127毫米。
  • 源自「大和」級戰列艦,短命的日本「信濃」號超級航空母艦
    聯合艦隊在中途島海戰中損失慘重,損失了四艘航空母艦,日本人痛心地發現,這一切都是美國航母艦載機造成的,而不是戰列艦。由此可以認為,比戰列艦更有效的是航空母艦,而且數量也十分重要,如何造出更多的航空母艦成了當務之急。從這一天開始,日本人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這一方向上,而努力的結果之一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信濃」號航空母艦。 該航空母艦由未完工的「大和」級戰列艦第三艘艦改裝而來,滿載排水量高達72000噸,這一記錄直到戰後美國建造了超級戰列艦才被打破。
  • 俄羅斯超級戰艦,排水量僅次於航母,艦上飛彈多到讓敵人顫抖
    詳解俄羅斯基洛夫級巡洋艦在冷戰時期,蘇聯發現自己沒有很強大的海軍裝備用於進行全球威懾和對其他國家施加影響,再加上當局領導人崇尚大就是好的方針,因此開始研發各種大型水面艦艇,例如颱風級核潛艇、1123型「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等,當然除了這些之外,對於遠海作戰的火力威懾也沒有落下,本期武器大講堂和大家分析當時蘇聯的一款海上武庫艦
  • 作為中國第一艘航母的遼寧艦究竟有多大?
    所以為了讓航母的各種功能更加強大,都將航母的規模逐漸擴大。世界各國通常以排水量來劃分航空母艦的級別,航空母的排水量低於3萬噸的,就被認定為小型航空母艦;排水量範圍位3~6萬噸的航母就被認為是中型航空母艦;排水量高於6萬噸的就被認定是大型航空母艦。世界範圍內排水量在六萬噸之上的大型航母都為美國所有,中國遼寧艦的排水量屬於第二個等級,因此是中型航空母艦。
  • 日軍扶桑級戰列艦(圖)
    日本海軍戰列艦  ——扶桑號(Fuso)  艦史:  扶桑級戰列艦,是日本建造的第一級「超弩級」戰艦,即無畏艦。該級共有兩艘,扶桑號(Fuso),建於吳縣海軍造船廠,1912年3月11日開工,1914年3月28日下水,1915年11月18日竣工。
  • 美國兩棲攻擊艦裝備F-35B比遼寧號強 一下多了10艘航母
    近日,美國發布了一組F-35B垂直起降戰機在美國號兩棲攻擊艦上測試的圖片,引起人們廣泛關注,因為搭載F-35B戰機的美國號已經與航母沒有什麼區別,甚至有專家認為,這艘艦的戰鬥力比中國遼寧號航母還強,而美國目前有10艘噸位差不多的兩棲攻擊艦,所以美國基本上是又多了10艘常規動力航母。
  • 百年前阿根廷海軍的無畏艦一裡瓦達維亞級戰列艦
    阿根廷海軍擴充海軍的計劃於1907年獲得政府通過,在得知巴西向英國訂購無畏艦之後(巴西米納斯吉拉斯級戰列艦),阿根廷也計劃建造無畏艦。經過徵集歐美多家造船廠的15個方案之後,決定由報價優惠的美國船廠承建2艘。
  • 二戰德國未完工的超級戰列艦,主炮530毫米,排水超福特級航母
    第二次世界大戰被認為是戰列艦最後的輝煌年代,戰爭時期,各國對於這種火力強大的軍艦依然有著強烈需求,日本大和級、美國依阿華級、德國俾斯麥級等等,都在歷史上留下了屬於自己的故事。
  • 蒙大拿級戰列艦: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大和:你敢說你比我還強?
    單以性能數據對比,除了航速和火控,衣阿華級不論在噸位尺度上,還是在火力防護上,都與大和級差距明顯。唯一能與大和級匹敵的戰列艦是美國海軍在衣阿華級之後計劃建造的蒙大拿級,其滿載排水量超過70000噸,裝備12門406毫米艦炮,各方面性能都非常接近大和級,以至於有種說法認為,蒙大拿級就是為了克制大和級而設計的。
  • 穿越二戰:大和級戰列艦和052D驅逐艦,誰更勝一籌?
    作為具備大口徑攻擊火力和強裝甲防護性能的水上艦艇,戰列艦曾經是海戰中的一款重要武器。在二戰結束之前,戰列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許多國家的主力艦型,可以執行遠洋作戰的任務。可是由於航母的發展,二戰之後這種艦艇逐漸被淘汰,美蘇兩國當時還有處在研製中的戰列艦項目,最後也還是沒能繼續下去。據了解,美軍研製的最後一款戰列艦是蒙大拿級戰列艦,從設計之初這款艦艇就被賦予了重要的意義,美方計劃打造一款巨型的艦艇,火炮口徑提高到406mm,長度方面達到了280m,同時在防護方面,這款艦艇的裝甲設備也進行了一定的提升。
  • 大和級戰列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戰列艦?它的結局如何?
    二戰時期隨著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巨大成功,航母的作用被開發出來,從此以後航母成為海軍最仰仗的軍艦,而作為紅極一時的戰列艦最終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我們今天就以當時最強大的戰列艦大和號為例講述它悲慘的結局。為什麼說它們是世界最大戰列艦,因為兩艘艦的滿載排水量都達到了7.2萬噸,國產航母遼寧艦排水量也只有6.5萬噸,也只有美國現役的10萬噸級核動力航母才能超越它們,這足以說明兩艘艦的龐大。大和號的戰鬥力也非常的強大,首先是三座三聯裝450mm口徑的艦載火炮,其每顆炮彈有1.5噸重,威力巨大。
  • 大和號戰列艦對於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價值
    大和號,是有史以來所建造的排水量最大的戰列艦,艦長263米,寬38.9米,航速27節,滿載排水量7.2萬餘噸,裝備有3座3聯裝460毫米主炮、9座4聯裝150毫米副炮、12座雙聯裝127毫米高平兩用艦炮、45座3聯裝25毫米高炮、21座25毫米單管高炮等。
  • 世界上最大的郵輪,滿載排水量超82萬噸,可抵七艘「福特級」航母
    世界上最大的油輪,滿載排水量超82萬噸,可抵七艘「福特級」航母談到海上重要的武器設備,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自然是航空母艦,最為當今時代最為熱門的一款武器,航空母艦雖然佔據面積較大,但是擁有著強有力的作戰能力,能夠適應複雜的環境
  • 戰列艦發展史三:無畏艦時代!
    上一期為大家介紹了幾款前無畏艦,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鐵甲艦和前無畏艦的區別,這期就給大家講講無畏艦的一些相關知識。無畏艦雖然已經具備了現代戰列艦的基本特徵但跟後來「衣阿華」級戰列艦這樣的大傢伙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這裡為了便於區分將其劃分為無畏艦和戰列艦兩個模塊來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