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這個縣藏著一個崖居遺址,有完整洞穴3000+,疑似空中樓閣

2020-12-09 張明信講旅遊

趙家洞又稱琅天洞,石垣群建在絕壁石崖上,露出其窗戶,遮住其洞,共分為三層,其中樓上有現有的完整洞穴45孔,洞裡寬敞明亮,設有暗道,連接上下洞穴,洞外懸崖上修好棧道,有梯子,連接洞孔,留下痕跡, 舊所在地有句話叫「宋金人避兵在這裡」,估計是在南宋之前建造的,據當地人說,古代首先為了避免匪徒混亂,經常躲在斷崖上,隨著時間的推移陸續挖洞住在這裡,饒邑縣位於鹹陽市北部,歷史悠久, 位於東依黃陵、耀縣、銅川、南傍淳化、西鄰鄭州市、北接甘肅正寧、渭北黃土高原溝區,革命戰爭年代為陝西甘寧邊區南門。

說到邑邑,必須提到這裡的地標性建築——邑寶塔(泰塔), 泰塔位於誅邑縣中學,是樓閣式磚塔,共分八角七樓,高五十三米, 建於北宋仁宗年間,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這座泰塔的獨特之處是清風徐按著那悅耳的風鈴,聽了心情變得輕鬆,各級屋頂在角部的中央線上,用青石做一根方石, 其外端特意加工刻在脖子上,從翼角伸出, 腳踝的脖子上各有鐵製的鑄件,用於系鈴鐺, 正因為有了這個細微的工序,才能聽到這麼清亮悅耳的鈴聲,令人感嘆。

唐家大院是清朝遺留下來的傳統民居,位於漳邑縣東北7公裡,其規模大小可追溯到唐朝,鼎盛時期共有87座院子落下,達到2700座房間, 現存的只有二進三院,比不上當年,但可以反映其深厚的傳統基礎,歷史的沉澱,文化的薰陶,深厚的基礎,磚一瓦,塵一礫,精工細作,無論是木雕磚雕刻還是雕刻石刻都是完美的,經過多年的歷史,這裡已經沒有當年的風採了,但在這個現代科學技術發達的時代,這裡依然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值得我們慢慢品味。

石門山位於饒邑縣東南部28公裡清鹽鎮石門關,距縣30公裡,是關中北部的最高點, 園內氣候溼潤,空氣清新,林草豐茂,風光如畫,被稱為「天然動植物王國」,馬挖泉水,又稱神泉,清澈的霖霖,甜得很, 據秦傳說,大將蒙恬率有30萬軍隊築起筆直的道路,因為沒有水不能喝, 有一天,扶蘇驚訝地跑在這裡,挖汪清泉,即為解決軍隊飲水困難而命名,扶蘇廟在石門東峰山,公子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本應該繼承總統,但遭到奸商的傷害, 漢唐時感到不公平,在這裡立廟祭祀,接受烽火洗禮,但這裡還在持續香火,每年初15日,有人為燒香祈禱,秦直道被稱為「天下第一道」,是秦始皇為了抵抗匈奴南侵,迅速集結部隊而運輸糧草。

饒邑縣古豳文化博覽會閱覽園位於饒邑縣城東大街體育場的西側, 主體由古象犀牛化石展廳、文廟、北宋泰塔、庫淑蘭剪紙紀念館、泗邑民間手工藝品展覽館組成,古象犀牛化石館內展示了距今約300萬年前的邑邑黃河劍牙象化石、世界上第一顆板牙牛犢化石、距今約1億2千萬年前的恐龍足跡化石等,人生就像是一場旅行,你是時候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這個美麗的地方呢?歡迎在下方評論。

相關焦點

  • 鹹陽有座名不見經傳的縣城,3000多洞穴崖居遺址,來玩就對了!
    在陝西省鹹陽市旬邑縣北部約十餘公裡的城關鎮地域,沿三水河岸的懸崖峭壁上鑿有不少做工精細的洞窟,完整洞穴3000餘孔,是西周時期周人先祖的生活遺址。
  • 古崖居一個千古之謎,低矮的洞穴曾經生活著一個古老的矮人部落?
    古崖居風景區古崖居,位於北京延慶西北部一座幽靜的山谷中,它是由古人在陡峭的山壁上開鑿出來一個個洞穴,但這些古代先民都沒有史志記載。這些崖居洞穴一共有117個,是我國發現規模最大的崖居洞穴。也是北京市風景名勝區。
  • 北京竟然有一個全國最大的崖居遺址,你去過這個延慶古崖居景區嗎
    北京有個神秘的古崖居遺址景區,你聽說過嗎?古崖居景區位於延慶縣西張山營,周末在德勝門有公交車直達景區。景區面積不大,主要看點就是古代洞窟群居遺址,這可是全國發現的最大洞窟居住遺址。到現在這個遺址也是千古之謎,居住的主人來無影去無蹤,根本沒有留下任何關於洞窟主人線索,牆壁上沒有圖畫、文字,甚至一個小小的符號都沒有,只有光禿禿的牆壁。這些洞窟一共有117個,全部開鑿於巖壁的沙礫花崗巖石上。形狀也不一樣,有長方形、方形。大小更不一致,最小的3—4平方的小單間,最大的是豪華版的三居室,而且方位好、朝陽好。
  • 古崖居-發現神奇之旅
    龍哥最早知道古崖居,還是從一篇網絡小說裡了解到的,當時就覺得很神奇,一直心心念,都一直沒有機會去。 古崖居位於北京市延慶區張山營鎮東門營村北,八達嶺長城西北20千米處,是古代先民在陡峭的巖壁上開鑿的巖居洞穴,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洞窟聚落遺址之一。
  • 路遇峭壁崖居,探求丹霞崖居淵源
    旬邑行走,路遇馬欄河、三水河邊懸崖峭壁上的佛窟與崖居,車窗外一個個規模宏大的崖居,懸掛在丹霞山色的峭壁之上,不斷撼動心扉,讓人不由想探求三水河邊著些崖居的淵源。 初遇旬邑石窟是從西安到馬欄的路上,在即將到達馬欄根據地舊址的馬欄河邊,一個叫黑牛窩石窟寺的丹霞石窟,留住了步履,看著石窟寺的名字,想著應該有佛像石刻,但走進山崖上一個個石窟,已經沒有了佛造像,更多是煙燻火燎的痕跡,底層的石窟裡,有當地人擺放的朝拜物件。石窟對面玉米地盡頭的山崖上,可以看到石窟的痕跡。
  • 陝西小縣藏了一個200萬年前冰洞,三伏天仍結冰,成因至今是謎
    暑假期間,我決定自駕前往天坑最為密集、巖溶地貌景觀形態最為完整的鎮巴一探究竟。從鎮巴縣城到集中發現天坑群的巴山林場,只有80多公裡的路程。難怪見多識廣的法國洞穴探險家Jean Poutasi在看到天懸天坑後,也忍不住連聲驚嘆其為「世界上最美的天坑」。從這個角度看天懸天坑,像不像一隻鱷魚的眼睛?
  • 中國唯一的矮人部落崖居,自帶千年謎團,被稱中華第一大迷宮
    有一個地方,它身負多種厲害的頭銜:中華第一迷宮,北京第二個周口店,北京的敦煌,人文藝術的「哥德巴赫猜想」……而所有這些頭銜都指向北京郊區一個並不太出名的景點:延慶古崖居。在北京這個連小公園都可以聞名全國的中心城市,規模浩大的延慶古崖居居然仍然能保持低調。
  • 中國唯一的矮人部落古崖居,自帶千年謎團,被稱「中華第一大迷宮」
    有一個地方,它身負多種厲害的頭銜:中華第一迷宮,北京第二個周口店,北京的敦煌,人文藝術的「哥德巴赫猜想」……而所有這些頭銜都指向北京郊區一個並不太出名的景點:延慶古崖居。在北京這個連小公園都可以聞名全國的中心城市,規模浩大的延慶古崖居居然仍然能保持低調。
  • 旅遊:中華第一大迷宮,人類古文明的重要代表——北京古崖居
    古崖居坐落在一條幽靜的峽谷中。這裡不僅是古崖居的遺址,而且還是延慶世界地質公園的一部分。在這裡既可以看到建在崖壁上的古居,還能見到億年前形成的地質構造。古崖居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些洞穴或呈長方形,或呈正方形,還有的為圓形;有單間、套間及三套間。
  • 「秦巴秘境、魅力苗鄉」—雷家寨古苗居遺址,一個山洞住著五戶人
    在陝西鎮巴縣青水鎮,有一個中國最北苗鄉、西北地區最大的苗民聚居地——苗民新村。,這三個洞穴就是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鎮巴苗民過去的生活居所——雷家寨古苗居遺址。雷家寨古苗居洞居遺址為避匪患及野獸蛇蟲禍害,以「雷」姓為首的5姓共計60餘人擇山洞而居,該地得名「雷家寨」。眾人起居飲食、望臺防禦等皆安置於山壁上數個山洞內。新中國成立後,原洞居苗民全部遷出。至今洞內生痕跡可見,望臺、寨門山牆保存完好,真實地反映了苗民洞居的歷史人文生活狀態,展示示了苗族群眾艱苦奮鬥的精神風貌,見證著新舊社會的發展更迭。
  • 陝西關中縣,沿河50公裡,有神秘類似於馬蜂窩狀洞穴
    cool愛旅遊寫的旅行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陝西。在離西安2小時車程的地方,有個縣城叫旬邑。旬邑屬鹹陽市管轄,地處關中北界,陝北南限,地理地貌早已屬於黃土高原的溝壑地帶,但說起來也應該是一個關中縣城。
  • 北京郊外有著一處神秘洞穴古居,上下層互通卻不用樓梯,來歷成謎
    這個神秘的洞穴古居群就是坐落在北京延慶區張山營鎮山區中的古崖居,值得一提的是古崖居正如名字所說的一般,房子是建設在峽谷的懸崖邊。據說古崖居有著漫長的歷史,但是古崖居是何人所建卻至今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如今古崖居留存下來的洞穴建築有147個,建築的形態也是種類繁多,其中較大的建築有差不多20多平方米,而小點的也有3平方米左右。根據現代建築的格局來看這裡有單間,也有著套間。有意思的是古崖居的建築分層而建,而各層之間是互通的,但是卻不用樓梯。
  • 北京懷柔現四處千年古崖居 崖居內生活設施齊備
    因為撰稿需要,他曾深入研究過二道關村村史,聽說筆者要去探訪古崖居,他義務做起了嚮導。他告訴筆者,村民們早就知道山上有洞穴,但誰也沒想過這可能是古蹟。直到今年撰寫村史,這幾處古崖居才再次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古崖居所在地位於九渡河鎮二道關村鱗龍山自然風景區內西側古寺溝西北坡的半山腰峭壁上,距公路約2公裡。筆者一行自鱗龍山景區門口沿山路步行三十分鐘後便到達了現場。
  • 陝西發現遺址石雕是怎麼回事?可分為哪幾大類?有何意義?
    遺址是指人類活動的遺蹟,具有考古研究。今日,陝西發現遺址石雕引發大家關注,那麼,陝西發現遺址石雕可分為哪幾大類?有何意義呢?一、陝西發現遺址石雕是怎麼回事?圖為陝西石峁遺址皇城臺東護牆北段上部牆體。石峁遺址位於陝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鎮,主體內涵為距今4000年左右的石砌城址,城內面積逾400萬平方米。圖為陝西石峁遺址皇城臺大臺基東南角。
  • 延慶古崖居被譽為「中華第一大迷宮」,始於唐朝是古文明的代表
    延慶是北京最靠北銜接河北張家口、豐寧的一個區,它風景秀麗,擁有眾多旅遊、觀賞的景點,也是北京人避暑納涼最喜歡去的目的地之一。不過今天我要來給大家介紹的並非熱門的打卡勝地,而是一個非常冷門的景點——古崖居風景區。
  • 四川廣元朝天區:洞穴考古調查發現疑似古人類牙齒化石
    疑似古人類牙齒化石。 鄢懷林 封面新聞記者劉彥谷 12月18日,記者從廣元市朝天區文物保護管理所獲悉,該區已於今年10月份開始,在全市率先啟動了川北片區史前人類洞穴遺址考古調查工作,對朝天區全域洞穴展開了全面的考古調查。目前,考古調查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 陝西甘泉古崖居群內發現金代紀年題記
    新華網西安專電(記者許祖華)陝西甘泉縣文物旅遊局近日對該縣古崖居群進行再調查時,在下寺灣香林寺古崖居群內的石室內發現一處金代貞?二年石刻題記。室內有石炕、石水槽、石糧倉、灶臺、煙道、石門框、窗框等遺蹟。    題記位於第三室內與第二室相連的門框右側的牆面上,鑿刻,筆畫雜亂。題記為豎刻,六行,經仔細辨識,內容為「維大金國貞?」等字樣。    在最後一石室門框前方還發現一對方形門墩,門墩正面浮雕雙層八瓣蓮花紋。從整體布局結構看,此崖居群與雨岔南河、石門馬超洞大型崖居群特徵基本相同,應為同一時期所開鑿。
  • 神秘古崖居建在絕壁上的木屋村,憑藉一種工具將整個村搬入洞穴
    大家知不知道在武夷山上有一座古崖居,那是建在絕壁上的一個木屋村,居民憑藉一種工具將他們的整個村子搬進了洞穴裡面,我們去了解一下這個村落吧。其實在這片大山深處還隱藏著另一個壯觀景象,這個神奇的村子是古代山民的家,雖然看起來比較簡陋,但是他們卻有著極大的作用,能夠用來防止野獸入侵,還能防止偷盜。
  • 現實版「地心」冒險 陝西竟藏世界級天坑群
    漢中市鎮巴縣圈子崖天坑最大口徑520米,最大坑深320米,從高空俯瞰,坑口形狀猶如一個大腳掌 今年5月,陝西省地質調查院科考團隊的成員們再次出發
  • 陝西神木市石峁遺址皇城臺大臺基遺蹟獲獎
    論壇上,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的6個入選項目正式宣布,陝西神木市石峁遺址皇城臺大臺基遺蹟最終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中國考古新發現」始創於2002年,該論壇是中國最新考古信息的交流平臺、重大考古發現的展示舞臺和考古新進展的學術講臺,旨在促進學術交流,推動新世紀中國考古事業的繁榮與發展,其認可度高、專業性強,一直備受學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