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有座名不見經傳的縣城,3000多洞穴崖居遺址,來玩就對了!

2020-12-18 騰訊網

在陝西省鹹陽市旬邑縣北部約十餘公裡的城關鎮地域,沿三水河岸的懸崖峭壁上鑿有不少做工精細的洞窟,完整洞穴3000餘孔,是西周時期周人先祖的生活遺址。

其不但數量繁多,且排列規整,層次分明,遠遠望去,恰似鑲嵌在絕壁上的一座座樓房。

趙家洞

趙家洞又稱琅天洞,石窟群建於峭壁石崖上,外露其窗,內隱其洞。共分三層,其中上兩層現有完整洞穴45孔。洞內寬敞明亮,設有暗道,連接上下洞窟,洞外崖壁上修有棧道,架有雲梯,使之穴穴相通,現痕跡仍存。舊址上有「宋金人避兵於此」之句,可以推斷創建於南宋之前。

據當地百姓相傳,古時先人為避匪亂,常躲在石崖上,時間長了便相繼鑿洞居住於此。

玩在旬邑

旬邑縣位於鹹陽市北部,歷史悠久。東依黃陵、耀縣、銅川,南傍淳化,西鄰彬州市,北接甘肅正寧,處在渭北黃土高原溝壑區,革命戰爭年代是陝甘寧邊區的南大門。

千年泰塔:飽經歷史滄桑

說到旬邑,不得不提起這裡的地標性建築——旬邑寶塔(泰塔)。泰塔位於旬邑縣城中學內,是樓閣式磚塔,共分八角七層,高五十三米。始建於北宋仁宗年間,至今有接近一千年的歷史。

這座泰塔的獨特之處,就是清風徐來那一陣陣悅耳的風鈴聲,聽後讓人心曠神怡。各層塔簷於轉角部位的中線上,用青石製成角石一根。它的外端均特意被加工雕鑿成螭首,自翼角伸出。螭首的頸部各有鐵鑄環套,用於系鈴。正是有此精細的工序才能聽到如此清脆悅耳的鈴聲,讓人嘆為觀止。

唐家大院:漢族民居的瑰寶

唐家大院是清朝遺留下來的傳統民居,位於旬邑縣城東北7公裡處。其規模之大要追溯到唐朝,鼎盛時期共有87家院落,多達2700個房間。現存的只有兩進三院,雖不及當年,但也能反映出其深厚的傳統底蘊。

歷史的沉澱、文化的薰陶、深厚的底蘊,一磚一瓦,一塵一礫,精工細作,無論是木雕磚雕,還是雕刻石刻,都完美無瑕。在歷經了多年歷史後,這裡已經沒有當年的風採,但在這個現代科技發達的年代來說,這裡依然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值得我們慢慢去回味。

石門山:陝西的西雙版納

石門山位於旬邑縣東南方28公裡的清塬鎮石門關,距縣城30公裡,是關中北部的最高點。園內氣候溼潤,空氣清新,林草豐茂,風光如畫,被譽為「天然的動植物王國」。

馬刨泉,亦稱神泉,清澈霖霖,甘甜無比。相傳秦時,大將蒙恬率30萬人馬築直道,苦於無水可飲。一日,扶蘇坐騎驚奔此處,刨出一汪清泉,即解人馬飲水之困,因此得名。

扶蘇廟位於石門東峰山顛,公子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本應繼承大統卻遭奸人所害,漢唐時後人為他感到不平,於是便在此立廟祭祀,雖然歷經烽火洗禮,但這裡依然香火不斷,每年初一十五,都會有人前來燒香祈福。

秦直道被譽為「天下第一道」,是秦始皇為抗擊匈奴南侵、快速集結部隊運輸糧草,於公元前212年至210年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修築的一條軍事大道。它在當時的地位相當於我們現在的高速公路,是秦朝除了萬裡長城外的第二大國防工程,雖不及萬裡長城知名,但在歷史上也有著它光輝的一筆。

看史前巨象——旬邑古豳文化博覽園

旬邑縣古豳文化博覽園位於旬邑縣城東大街體育場西側。主體由古象犀牛化石展廳,文廟,北宋泰塔,庫淑蘭剪紙藝術紀念館、旬邑民間手工藝品展覽館組成。古象犀牛化石館內陳列有距今約300萬年的旬邑黃河劍齒象化石、世界首具板齒犀牛化石和距今約一億兩千萬年前的恐龍腳印化石等展品。

食在旬邑

旬邑花子饃

花子饃又叫心連心,旬邑特色小吃。純系手工製作,口味筋道,深受大眾喜愛。

旬邑餄餎

餄餎古稱「河漏」。餄餎隨篩孔粗細,可粗可細,粗若筷子,細如粉條,圓細韌長,連綿不斷,快火煮熟,挑入碗中,食之筋光,十分可口。旬邑民間的婚喪嫁娶、造屋建房及一些慶典活動,多以餄餎為主食。

出行攻略

坐標:陝西省鹹陽市旬邑縣

自駕路線:西安/鹹陽—鹹旬高速—211國道—旬邑,全程約136公裡。

相關焦點

  • 古崖居-發現神奇之旅
    龍哥最早知道古崖居,還是從一篇網絡小說裡了解到的,當時就覺得很神奇,一直心心念,都一直沒有機會去。 古崖居位於北京市延慶區張山營鎮東門營村北,八達嶺長城西北20千米處,是古代先民在陡峭的巖壁上開鑿的巖居洞穴,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洞窟聚落遺址之一。
  • 陝西這個縣藏著一個崖居遺址,有完整洞穴3000+,疑似空中樓閣
    趙家洞又稱琅天洞,石垣群建在絕壁石崖上,露出其窗戶,遮住其洞,共分為三層,其中樓上有現有的完整洞穴45孔,洞裡寬敞明亮,設有暗道,連接上下洞穴,洞外懸崖上修好棧道,有梯子,連接洞孔,留下痕跡, 舊所在地有句話叫「宋金人避兵在這裡」,估計是在南宋之前建造的,據當地人說,古代首先為了避免匪徒混亂
  • 古崖居一個千古之謎,低矮的洞穴曾經生活著一個古老的矮人部落?
    古崖居景區有幾種猜測,其中流傳最廣的是唐五代時期生活在北京延慶一帶的奚族人居住的山寨,奚族人是中國北方的古民族,能適應各種生活環境。古崖居風景區古崖居,位於北京延慶西北部一座幽靜的山谷中,它是由古人在陡峭的山壁上開鑿出來一個個洞穴,但這些古代先民都沒有史志記載。
  • 旅遊:中華第一大迷宮,人類古文明的重要代表——北京古崖居
    古崖居坐落在一條幽靜的峽谷中。這裡不僅是古崖居的遺址,而且還是延慶世界地質公園的一部分。在這裡既可以看到建在崖壁上的古居,還能見到億年前形成的地質構造。古崖居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些洞穴或呈長方形,或呈正方形,還有的為圓形;有單間、套間及三套間。
  • 中國唯一的矮人部落崖居,自帶千年謎團,被稱中華第一大迷宮
    有一個地方,它身負多種厲害的頭銜:中華第一迷宮,北京第二個周口店,北京的敦煌,人文藝術的「哥德巴赫猜想」……而所有這些頭銜都指向北京郊區一個並不太出名的景點:延慶古崖居。在北京這個連小公園都可以聞名全國的中心城市,規模浩大的延慶古崖居居然仍然能保持低調。
  • 蜀滇交界有座世界最狹窄縣城,名不見經傳,卻有兩千多年歷史沉澱
    一路萬山重疊,峰迴路轉,導航顯示距縣城20公裡,可走出19公裡依然不見蹤影。直到最後1公裡,才看到有建築群出現,一定是鹽津縣城了。那些巧借山勢,依山而建的房屋,與眼前這座狹窄幽長的鹽津縣城相比,實在不敢相提並論。要說山城,這鹽津縣算是最地道、最標準、最完美的一座。要說狹窄悠長,世界上也難找出第二個。於是找到縣城樓層最高的一家酒店住下,迫不及待出去轉悠,領略這峽谷山城的廬山真面目。
  • 中國唯一的矮人部落古崖居,自帶千年謎團,被稱「中華第一大迷宮」
    有一個地方,它身負多種厲害的頭銜:中華第一迷宮,北京第二個周口店,北京的敦煌,人文藝術的「哥德巴赫猜想」……而所有這些頭銜都指向北京郊區一個並不太出名的景點:延慶古崖居。在北京這個連小公園都可以聞名全國的中心城市,規模浩大的延慶古崖居居然仍然能保持低調。
  • 路遇峭壁崖居,探求丹霞崖居淵源
    旬邑行走,路遇馬欄河、三水河邊懸崖峭壁上的佛窟與崖居,車窗外一個個規模宏大的崖居,懸掛在丹霞山色的峭壁之上,不斷撼動心扉,讓人不由想探求三水河邊著些崖居的淵源。據有關資料介紹,石窟開鑿時間無從考證,初為佛窟,後為避禍亂可以確定,洞內有明代殘碑。 路遇風景裡,最憾心的還是趙家洞崖居群。柏嶺寺水庫前行不遠,路的東側一道山嶺橫在玉米地中,丹霞色的懸壁上,可以看到崖居的身影,山嶺之後,一個更為宏大的崖居山梁出現眼前,路邊導引牌上的文字告訴人們,這裡就是趙家洞崖居了。趙家洞又稱琅天洞,石窟群建於峭壁石崖上,外露其窗,內隱其洞 。
  • 北京竟然有一個全國最大的崖居遺址,你去過這個延慶古崖居景區嗎
    北京有個神秘的古崖居遺址景區,你聽說過嗎?古崖居景區位於延慶縣西張山營,周末在德勝門有公交車直達景區。景區面積不大,主要看點就是古代洞窟群居遺址,這可是全國發現的最大洞窟居住遺址。到現在這個遺址也是千古之謎,居住的主人來無影去無蹤,根本沒有留下任何關於洞窟主人線索,牆壁上沒有圖畫、文字,甚至一個小小的符號都沒有,只有光禿禿的牆壁。這些洞窟一共有117個,全部開鑿於巖壁的沙礫花崗巖石上。形狀也不一樣,有長方形、方形。大小更不一致,最小的3—4平方的小單間,最大的是豪華版的三居室,而且方位好、朝陽好。
  • 延慶古崖居被譽為「中華第一大迷宮」,始於唐朝是古文明的代表
    不過今天我要來給大家介紹的並非熱門的打卡勝地,而是一個非常冷門的景點——古崖居風景區。我們去參觀古崖居的那一天為了避開早高峰的車流,特意早早出發,從北京城區開至八達嶺長城時也不過才7點多一點,一路上沒趕上堵車,到了古崖居的大門口才不過7:30出頭。
  • 大佛寺石窟、秦鹹陽城遺址……鹹陽37處文物遺址攻略請收藏
    鹹陽有著2350多年的建城史,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古遺址數量眾多,最具代表性的有秦鹹陽城遺址、鄭國渠首遺址、西漢甘泉宮遺址和沙河橋遺址等。古墓葬分布廣泛,自西周至唐末,葬在鹹陽境內的歷代帝王共有27位,西漢11位皇帝中有9位葬於鹹陽塬上,關中唐18陵有9座在鹹陽,東西綿延百裡,氣勢磅礴。
  • 北京懷柔現四處千年古崖居 崖居內生活設施齊備
    因為撰稿需要,他曾深入研究過二道關村村史,聽說筆者要去探訪古崖居,他義務做起了嚮導。他告訴筆者,村民們早就知道山上有洞穴,但誰也沒想過這可能是古蹟。直到今年撰寫村史,這幾處古崖居才再次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古崖居所在地位於九渡河鎮二道關村鱗龍山自然風景區內西側古寺溝西北坡的半山腰峭壁上,距公路約2公裡。筆者一行自鱗龍山景區門口沿山路步行三十分鐘後便到達了現場。
  • 陝西這座縣城要「崛起」,被高鐵「選中」,未來或將迎來新機遇
    陝西這座縣城要「崛起」,被高鐵「選中」,未來或將迎來新機遇大家都知道,陝西這個地方如今在國內可是一個旅遊大省。所以當人們生活變好之後,每年前來陝西旅遊的人也是日益增加,畢竟陝西不僅景點多,也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大省。每年只是旅遊業就為陝西省帶來了不小的收入,但是面對陝西省的綜合實力來說,僅僅只是靠旅遊業是不行的,必須全面發展。
  • 鹹陽一座小縣城,距西安僅40公裡,地區生產總值75.73億
    鹹陽境內的人文景點非常多,文物點、遺址墓葬、建築等合計七千多處。其境內遍布各朝的皇帝陵墓。鹹陽幾千年來一直未曾改名,是陝西省一個非常耀眼的存在,它的經濟實力也僅次於西安和寶雞。,同樣有一個歷史悠久的小縣城,在陝西省內也是小有名氣的。
  • 北京郊外有著一處神秘洞穴古居,上下層互通卻不用樓梯,來歷成謎
    這個神秘的洞穴古居群就是坐落在北京延慶區張山營鎮山區中的古崖居,值得一提的是古崖居正如名字所說的一般,房子是建設在峽谷的懸崖邊。據說古崖居有著漫長的歷史,但是古崖居是何人所建卻至今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如今古崖居留存下來的洞穴建築有147個,建築的形態也是種類繁多,其中較大的建築有差不多20多平方米,而小點的也有3平方米左右。根據現代建築的格局來看這裡有單間,也有著套間。有意思的是古崖居的建築分層而建,而各層之間是互通的,但是卻不用樓梯。
  • 陝西鹹陽最偏遠的縣,和甘肅接壤,縣城距離市區約190公裡
    陝西省鹹陽市除了有3個市轄區外,還有11個縣市。在這些縣市中,有距離市區很近的,比如興平市(縣級市),城區到鹹陽市區,只有十多公裡。那你知道鹹陽最偏遠的縣嗎?它就是長武縣,長武縣城距離鹹陽市區約190公裡(數據來自長武官網)。
  • 陝西一景點在懸崖上,周圍都是馬蜂窩狀的洞穴!
    位於旬邑縣城崖邊,有許多像馬蜂窩一樣的洞穴,這就是趙家洞石窟群遺址。旬邑的大山山坡高約45度,主要為砂頁巖和泥礫巖,是開鑿石窟的天然場所。據推測,趙家洞石窟群遺址始建於南宋之際,為躲避戰亂,當地人民躲在巖壁之上,久而久之就鑿洞居住。趙家洞穴又名琅天洞,共有三層,內部設有暗道可連接上下層,洞內寬敞明亮,通風良好,依稀可見石炕石灶,爐頂已被燻黑。
  • 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去過就不想再離開
    這一個位於浙江中部,金華市北部,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雖無繁華鬧市之盛,亦無海闊天高的設想,可那青山秀水,卻也帶著無比的柔情讓人沉醉。人生未老之時,不妨拂衣而去,江湖從此逝,一葉入扁舟。仙華山 | 最美的風景永遠在山頂
  • 遊玩建基崖石窟寺遺址
    建基崖石窟寺遺址 作者:簡單康健戶外登建基崖下畢家河,觀楊侯禪院玩千山水庫,開心周六徒步休閒活動。有風水,有典故,引一代帝王坐鎮盤繞老莊東,雲遊峻岭中。千山楊侯院,拜謁建基崖。建基崖石窟寺遺址: 建基崖石窟寺遺址, 明代,建基崖石窟寺遺址位於城固縣老莊鎮畢家河村建基崖,地處汶川河上遊南岸山頂巖洞內崖壁上
  • 鹹陽一座幸運小縣城,即將邁入高鐵時代,未來的發展一片光明
    ,很多人難免會有些審美疲勞,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位於陝西鹹陽的一座幸運小縣城。,能有好的成績並不意外,而今天說的並不是它們,而是看似平平無奇,但卻未來可期的小縣城,相信大家已經猜到,沒錯正是禮泉縣。禮泉,隸屬於陝西鹹陽市,位於關中平原中部地區,地理位置優越,與涇陽、乾縣、興平相鄰,其歷史悠久,建縣已經有2200多年,是陝西18座重點文物旅遊大縣之一,當地水資源豐富,涇河、泔河穿境而過,四季分明適合宜居,縣區面積1018平方千米,人口約45萬,是陝西省內規模中等的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