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滇交界有座世界最狹窄縣城,名不見經傳,卻有兩千多年歷史沉澱

2020-09-27 悠之然

西安自駕西雙版納,經成都中轉南下。那天原計劃要趕到昭通夜宿,因為天色將晚,遂決定借宿鹽津。熟不知就是這個不經意的決定,竟走進了世界上最狹窄的縣城鹽津。

從鹽津縣以北20公裡的普洱收費站下來,駛入G247國道。一路萬山重疊,峰迴路轉,導航顯示距縣城20公裡,可走出19公裡依然不見蹤影。直到最後1公裡,才看到有建築群出現,一定是鹽津縣城了。

走近看的清楚,鹽津縣被城夾於峰巒疊嶂的大峽谷之間,狹窄而又幽長,還有一條關河相伴。一棟棟樓房,高低錯落,借山勢地形,密匝匝矗立於峽谷河道兩側。搭眼看去,層層疊疊,鱗次櫛比,巍峨而又壯觀。如此一座縣城,臨山而建也就罷了,夾於峽谷而且狹窄幽長,實為罕見。百度一查,竟然號稱世界之最。

由此想到了山城重慶,甚至聯想到了曾經去過的瑞士、奧地利等山地國家。那些巧借山勢,依山而建的房屋,與眼前這座狹窄幽長的鹽津縣城相比,實在不敢相提並論。要說山城,這鹽津縣算是最地道、最標準、最完美的一座。要說狹窄悠長,世界上也難找出第二個。於是找到縣城樓層最高的一家酒店住下,迫不及待出去轉悠,領略這峽谷山城的廬山真面目。

出得酒店,便是一條數百級的臺階。拾級而上,站得高看的遠,發現這鹽津縣城幾乎沒有大一點的廣場平地。峽谷夾一河,河又佔去了峽谷的一半,把本來十分擁擠的縣城擠到了兩面的坡上。僅有一條寬一些的馬路,還是G247國道,穿過樓宇沿河邊而過。如果說寸土寸金,這鹽津縣應該名副其實了。

沿臺階繼續而上,只見商鋪林立,鱗次櫛比,一間挨著一間,分布在高高低低的臺階兩側。時有小道從小巷穿過,一階高過一階,通向更高的樓群之間。行至半坡,忽見一棟樓中有人進人出,熙熙攘攘,走近一看,是個菜市場。再上一層是水果市場,還有小商品市場等。正所謂「大隱隱於市」,鹽津縣城的喧囂與繁華,原來還隱沒於這依山而建又重重疊疊的樓房之中。

這座夾於峽谷號稱世界之最的狹窄縣城,巧借山勢地形,重重疊疊又層次分明。往往前樓的中層或者高層,便是後樓的底層或者中層,前樓的後門又往往是後樓的前門。如此珠聯璧合,與山城重慶有太多的相像之處,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忽然恍悟,這不正是鹽津這座城市最為奇美之處嗎?

有了這般恍悟,於是登上酒店最頂層,再去鳥瞰峽谷中的縣城,果然奇美無比,蔚為壯觀。原來,這鹽津縣城的奇美,在於它的山川地形,在於被峽谷河流兩邊相擁,在於它的狹窄而又幽長,更在於它不屈於險山地勢、矗立於此的執著與頑強。

不僅如此,更為奇美的是,鹽津雖地處深山峽谷,名不見經傳,但在兩千多年前卻是一個藏龍臥虎之地。尤其在縣城以南20多公裡處,還保留一座秦漢雄關——豆沙關。於是頓感驚喜,第二天一早便慕名而去。

向南走出20多公裡,果然看到一座關樓,迎面而立,巍峨壯觀,上書「豆沙關」三字。從字義上咋看,似有一盤散沙之意,熟不知古時稱之為「石門關」,卻有固若金湯之意。千百年來,石門關憑藉天險,扼守四川以及中原通往雲南交通咽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穿過豆沙關樓,一座明清風格的古鎮躍然呈現,正是豆沙關古鎮。

據說豆沙關古鎮是在原舊址上重建而成,但與此緊鄰的石門關卻是一處原汁原味的歷史遺留。石門關前有座牌樓,上書「本固邦寧」,一看即為固國安邦之義。

牌樓之內,一組馬幫雕像,展現的是千百年來不畏艱辛、跋山涉水、行走於蜀滇之路上的馬幫們的形象。

石門關上,有條凸凹不平的石徑小道,稱之為「五尺道」。顧名思義,僅有五尺之寬的小道,被歲月磨礪的無稜無角又黝黑髮亮。其中有許多深深的腳印,據說是千百年來馬幫們留下的足跡。五尺道見證的是歷史,承載的也是歷史,同時也是在告訴人們,它所歷經的歲月與滄桑。

沿著凸凹不平的五尺道攀上石門關隘,一覽眾山之小。只見關河水奔流不息,將絕壁石巖一分為二,渾圓天成一道石門,牢牢扼住了蜀滇之間的去路。難怪千百年來石門關被視為交通咽喉和兵家必爭之地,正所謂「一夫當關萬人莫開」,果然名不虛傳。

正因如此,古老的石門關留下了眾多的歷史傳說和遺蹟。其中對面巖石絕壁上有道裂縫,縫中擱架著6具棺木,肉眼依稀可見,望遠鏡卻能看的真真切切。這些棺木稱之為「僰(bo)人懸棺」,用整木鑿成,架在那裡已有兩千多年。

從介紹上看,僰人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周武王伐紂時期。至於僰人懸棺是如何放置在懸崖絕壁之間,而且歷經千百年天災人禍而不毀,至今是個謎。

石門關歷史悠久,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然而自古以來卻沒有過多的文字記載。據說僅有的是五尺道上的一面摩崖石刻,是由唐代御史中丞袁滋赴滇途中所題。題字雖然只有122個,但卻成了見證和研究石門關歷史的珍貴資料。

石門關以及五尺道不過200多米,卻留下了大量的歷史遺蹟。如古關樓、城堡、觀音閣、五尺道、僰人懸棺、摩崖石刻等。

還有一道罕見的奇觀——五道並行交通奇觀。所謂五道並行,即站在石門關的關隘上,可將幾千年來形成的五條交通要道盡收眼底,天下唯有此處,極為罕見。

縱觀五道並行交通奇觀,如上圖所示,從左至右分別為:關河水道、內(江)昆(明)鐵路、G247國道,古「五尺道」、銀昆高速。

五道並行交通奇觀,見證的是石門關千百年來的歷史變遷,展現的是自古到今石門關歷經的歲月滄桑。如今,除了關河水道和五尺道外,其它三條均為連接中原與西南的大通道和交通要道。

鹽津——豆沙關——石門關,一個世界上最狹窄的縣城,卻沉澱著世界上最悠久的一段歷史。

相關焦點

  • 鹹陽有座名不見經傳的縣城,3000多洞穴崖居遺址,來玩就對了!
    千年泰塔:飽經歷史滄桑 說到旬邑,不得不提起這裡的地標性建築——旬邑寶塔(泰塔)。泰塔位於旬邑縣城中學內,是樓閣式磚塔,共分八角七層,高五十三米。始建於北宋仁宗年間,至今有接近一千年的歷史。
  • 我國最狹窄的縣城,建在懸崖峭壁下,看得頭皮發麻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各種各樣的地貌,形成各種各樣的風景,有高山、大海、梯田、瀑布等。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不是這些自然景觀,而是一個小縣城,一個被網友稱為奇觀的小縣城,建在兩山夾一河的懸崖峭壁下,被稱為「最狹窄的縣城」。
  • 潭柘寺——現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這裡的琉璃瓦是文物
    實際上除了這些之外,這裡還是一個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和古都。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這是一個六朝古都,也因為如此,當地有許多著名的古代建築,各種廟宇。這兒有一座地位極高的寺院,在全國都有很大影響。那是一座每天都有武警守衛的廟宇,名叫潭柘寺。廟宇是坐北朝南的建築,背面為寶珠峰。由於有這座山峰作屏障,直接擋住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寒流,這也使得這裡的環境很好,很多時候氣候溫和,環境也很美。
  • 雲南有個縣城,與四川交界兩邊都是懸崖,依山傍水風景秀麗
    ,與四川交界,建於大峽谷之中,兩邊都是懸崖絕壁,中間有一條河流蜿蜒而過,房子建在河岸兩旁,背山臨水。而如今的鹽津卻是因「雲南最窄縣城」而聞名。因處於峽谷之中,平地甚少,房子都是建在懸崖之下,甚至有些房子是鑿壁而建在山洞裡,或者臨河架起吊腳建在河面之上,因此有網友調侃,說推開窗戶就可以釣魚。
  • 四川的一個縣,和陝西、甘肅交界,鄉鎮有多個火車站縣城則沒有
    四川省、陝西和甘肅是相鄰的三省,那麼你知道四川同時與陝甘交界的是哪一個縣嗎?該縣位於廣元市青川縣境內。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青川縣被稱為「雞鳴聞三省」「金三角」。該縣的地理位置也決定了其歷史的悠久,它是公元前201年白水關、白水縣、得隴望蜀的第一個縣,已有兩千多年的建城史。至唐代,因其山青水秀,而改名為「青川」,並沿用至今。青川縣地形以山地為主,但因其地理位置獨特,即使有山地,也無法阻擋交通建設的發展。
  • 臨沂竟然有座建在山頂的古城,據說有兩千多年歷史,風景獨美
    說起臨沂你可能不知道,但是說起沂蒙山,想必你一定略有耳聞。臨沂有蒙山、岱崮、王羲之故居、竹泉村、湯頭溫泉、地下大峽谷等景點,有諸葛亮、王羲之、顏真卿、蕭道成等歷史名人 。所以古蹟還是很多的,在沂水就有一座建在山頂上的古城,近幾年變成了一處旅遊景點,雖然遊客不多,但是風景真的是不錯。
  • 廣東有個小縣城,與廣州惠州交界,經濟落後房價卻高
    芒果旅行日記:廣東山區有個小縣城,處於五個城市交界,曾屬於廣州卻經濟落後,是省級特困縣, 經濟雖落後房價卻高,跟著芒果去看看。這個縣城始建縣於南齊武帝永明元年(483年),當時屬廣州南海郡,如今處於韶關、廣州、清遠、惠州、河源五個城市交界處,地理位置優,越依山傍水風景美麗。這個小縣城就是新豐縣,位於廣東省韶關市南端,處於五個城市交界處,與廣州從化、惠州龍門、河源連平、清遠佛岡交界。
  • 安徽極其難讀的縣城—歙縣,兩千多年的文化,是自駕遊的天堂
    安徽有個縣城,幾乎有你想要的任何美景。非常有名如果你來安徽,不要錯過它的夢想。它還有一個極其難讀的名字,所以很多外國人只知道它美麗的風景,卻看不懂它的名字是歙縣。「歙」字念she,在漢語詞典中解釋為呼吸的意思,這是符合這個縣城的。
  • 私藏在貴州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卻被譽為「黔南綠寶石」!
    荔波,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近年來卻聲名鵲起,蜚聲中外,其皆緣自一座小小的石橋......在荔波縣城南二十多公裡的地方,有一處國家5A級風景區,小七孔風景區。涵碧潭上遊狹窄的山谷間,有六十八級疊水瀑布,潭瀑交錯,時急時緩,跌宕起伏,洋洋灑灑,在山谷間日夜不息地彈奏著亙古不變的交響。  層層疊疊的六十八級瀑布,淙淙譁譁傾瀉而下,或如傾珠撒玉,推雪擁雲,或似飄逸匹練,銀河瀉地,形態各異。
  • 雲南與四川交界的小縣城,兩邊都是懸崖,卻有全國最早「地鐵」
    這個小縣城位於雲南和四川的交界處,建在烏蒙山脈北部的峽谷之中,這裡是古時候中原入滇的要道,素有「滇川鎖鑰」之稱,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地處交通要道,但全縣只有一條主幹道,極為狹窄,猶如一條線。
  • 春節在開封我看了一場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鬥雞表演
    春節就喜歡去開封看大宋上元燈會逛廟會,濃濃的大宋花燈展每年都有驚喜,今年更是飽了眼福。看花燈逛廟會之餘來到了有著50年歷史的開封汴京公園,一家集文化娛樂、花卉植物、動物觀賞為一體的開封市唯一的綜合性文化公園,而且是免費開放的。
  • 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錦溪古鎮
    錦溪古鎮位於江蘇省崑山市西南,是一個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南有五保湖,澱山湖,西北有陳湖。錦溪古鎮現存26座古橋,大都為明清建築物,橋上碑記、掛聯、花紡鐫刻精細,形成水鄉特有的「橋文化」。
  • 西安再造人工湖,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投資上億卻免費開放!
    旅遊城市西安是許多人都知道的,來這裡旅遊你會收穫很多,吃不完的美食小吃,聽不完的歷史故事,賞不完的美景勝境,看不完的文物古蹟。一千多年的建都史,三千多年的建城史,讓這座城市有著與眾不同的氣質。現在的西安不但有以前留下來的遺址景區,還有新建的現代化旅遊區,來西安的人肯定會喜歡上這座城市。
  • 合肥市唯一五A級景區,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發生過三次著名戰役
    安徽省位於我國的長江三角洲區域,在我國有著不錯的名氣,雖然說安徽省比起廣東省經濟無法相比,廣東省有著兩座一線城市,而安徽省在我國的經濟實力並不算很強勁,但是安徽省有著十分豐富的旅遊資源,安徽省有著很多美麗的古鎮,而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就是合肥市唯一五A級景區,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發生過三次著名戰役。
  • 我國最狹窄的縣城在四川,整個縣人口不到10萬,縣城沒有紅綠燈
    我國最大的縣城和最小的縣城,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我國最狹窄的縣城,我估計就有很多人不知道,但是只要走過川藏線的遊客,就基本上知道,因為這個最狹窄的縣城就在四川省內,處在川藏線途中,這就是四川的丹巴縣。
  • 新疆這座古城已有兩千多年,唐朝最輝煌,最終毀在蒙古人手中
    新疆古稱西域,歷史非常悠久,在新疆也有一些古城很有韻味,值得旅遊。新疆吐魯番有一座交河故城,歷史上曾經非常輝煌,不過現在已經廢棄,只剩下遺址,成了一個旅遊景點。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築城市。
  • 浙江最西邊,這座三省交界的小縣城最好吃
    浙江最西邊,三省交界的開化最好吃 在人口40萬級別的小縣城裡,開化最好吃。 群山阻隔、高山深谷參差的地形,讓開化的每個鄉鎮幾乎都有獨特的物產;省份交界處活躍的移民,讓徽菜的醇厚、贛菜的火爆、浙菜的鮮嫩都參與組成了開化味道。 交界的地方出美食,正正經經處在浙皖贛三省交界的開化更是如此。
  • 帶你走進湖南桃江,僅68年建縣史,縣城卻是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鎮
    鳳凰山上躍龍塔,桃花江鎮古圖騰。縣名和縣城名都源自境內的第一大河流——桃花江。由於桃江建縣時間不是很長,知名度不是很高。出了湖南省,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一個桃江縣。但與此同時,很多人卻都知道湖南有一條桃花江,是一條出美女的江。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新疆吐魯番有座古城,已經有2千多年的歷史,一片廢墟卻被稱奇蹟
    有著從古代開始數千年的歷史,古人也留下了很多古老的遺蹟,可以知道曾經輝煌的古代文明,但是,歷史車輪也曾被水淹沒過,比如新疆吐魯番的高昌故城,現在能看到的只是保存完整的城牆,這座城堡在今天早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 被評為「廣東最可惜的城市」,這座城市名不見經傳,景色不輸海南
    被評為「廣東最可惜的城市」,這座城市名不見經傳,景色不輸海南說起我國有名的城市,繁花似錦,這四個大字說明了北上深度這一線城市的魅力,這四個一線城市真是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