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寧5月17日電 題:探訪青海冬蟲夏草市場:塑膠袋裝「軟黃金」,新鮮蟲草直達海內外
中新社記者 張添福
在青海省西寧市的一處冬蟲夏草市場,青海小夥馬發勝圍著一間門店前的大圓簸箕,一根根挑選冬蟲夏草,嚴防「黑草」(即顏色不正)「串草」(即用牙籤串的斷草)進入手中。
資料圖:冬蟲夏草。中新社記者 孫睿 攝
做了十幾年冬蟲夏草生意,馬發勝深諳其中之道。他說,「今年已經收了上百斤,通過我的兩家門店,直達中國沿海城市老主顧手裡。」
簸箕那一頭,另一位買家一隻手攥著普通塑膠袋,裡面鼓囊囊裝著以每斤數萬元(人民幣,下同)甚至十多萬元計價的冬蟲夏草,另一隻手跟店老闆在衣襟下「拉手」討價還價,圍觀者難測其中「奧秘」。
冬蟲夏草享有「軟黃金」美譽,主產於青藏高原高寒地帶,青海省產量佔中國總產量的六成左右。
今年冬蟲夏草價格略降,但市場內交易仍興盛。記者看到,一些冬蟲夏草細如火柴,而優質「蟲草王」,粗細堪比香菸。
眼下,青海各冬蟲夏草產區陸續迎來採挖季。工作人員拿小刷子輕刷新鮮冬蟲夏草上裹著的褐色泥土,以及買賣雙方挑選、交易、晾曬冬蟲夏草的短視頻,常引網民關注。
來自江蘇蘇州,涉足冬蟲夏草生意的孫彥楓,頂著高原反應、吸著氧氣,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見識了冬蟲夏草的採挖過程。
記者見到孫彥楓時,她正跟青海的生意夥伴,給剛刷乾淨的冬蟲夏草一一根稱重,從重量最輕的每根不足1克,到最大的超過2克不等,並以0.1克為一個檔次,裝入小管內,真空包裝發往各地給顧客嘗鮮。
「我不敢輕易做這門生意,研究了三年,才掌握點門道。青海有些產區的冬蟲夏草,吃起來有點脆,有些產區的又有點糯。」孫彥楓介紹,自己的冬蟲夏草,已遠銷香港、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地華人圈,供人們煲湯、泡水。
近年來,冬蟲夏草流行吃鮮草,每根價格數十元至上百元不等。孫彥楓說,「自己要把好關,萬一品質不好,或價格不合適,客戶就會不買帳。」
如今,通過網絡平臺銷售冬蟲夏草,已成新趨勢。記者發現,一家從事冬蟲夏草銷售的網店,累計成交已達數十萬筆。
但擁有眾多老顧客的易江濤仍未觸網。「客戶比較挑剔,得精挑細選,蟲體的大小、顏色以及草把子(即子座)的長度,都有講究。」經營蟲草品牌門店的易江濤說,自己的客戶集中在廣東、福建、上海等地,馬來西亞、越南、日本等地的華人也接受冬蟲夏草,甚至親自到青海提貨。
再過段時間,來自「蟲草之鄉」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的冬蟲夏草將陸續上市。按老規矩,精通藏語的易江濤將到那裡收購冬蟲夏草。當地一些牧民僅這一項收入,每年就能達數十萬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