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記載秦始皇的生父是呂不韋?司馬遷:錯,那是別人說的

2020-12-25 西山詩家國

「胡適認為歷史是可以隨便擺弄的,歷史像個『千依百順的女孩子』,是可以隨便裝扮塗抹的。」--馮友蘭

近期熱播的《大秦賦》贏來觀眾如潮好評,被稱為近年來續《雍正王朝》之後難得的好劇。不過,劇中對呂不韋、嬴異人和趙姬之間的關係閉口不提,讓觀眾的八卦心嚴重受挫,很不爽。

作為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秦始皇統一六國、修建長城、吞併兩廣、設郡立縣、車同軌書同文......哪一項都足以名垂青史,可是,他的生父到底是誰?

既然,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她本來的樣子又如何呢?

自相矛盾的司馬遷

很多人都曾聽說嬴政又叫「呂政」,從父姓,是呂不韋的兒子。但更多人卻聽說嬴政是嬴異人的兒子,母親趙姬,呂不韋只是他的「仲父」。

這兩種自相矛盾的說法源自何處呢?

其實,就源自太史公司馬遷!

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說:「秦始皇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

在秦始皇的人物傳記中,司馬遷說莊襄王嬴異人在趙國做質子時,十分喜歡呂不韋的一個姬妾,就向他索要,最後生下了嬴政。

這段話寫得堂皇大氣,簡潔明了,沒有任何疑義。

可是,司馬遷在《史記.呂不韋傳》中卻突然反口,驚掉一地眼球。

「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史記.呂不韋傳》

這段話很曲折,也很八卦。

太史公在這裡說,趙姬和呂不韋在一起時懷了孕,老呂也知道。子楚(嬴異人的別名)到呂不韋家飲酒,對趙姬一見鍾情,就向老呂索要趙姬。老呂很生氣,但還是把趙姬送給了子楚。趙姬則隱瞞了懷孕的事實,大期滿,生下了子政

古代,子楚、子政是公子楚、公子政的意思。

到底誰才是孩子的爹?

太史公這個迷魂陣一擺,把所有讀《史記》的人都整懵了:太史公,到底誰才是孩子他爹,你給個準話行不行?

太史公微微一笑,返身走回歷史長河的上遊,消失不見。

於是,幾千年來,無數學者、文人、百姓紛紛苦練『偵探』本領,試圖找出秦始皇的親爹,打算給「千古一帝」一個交代。

終於,這個歷史的使命交給了清朝大學者梁玉繩,他經過仔細推敲,總算找出了太史公留下的破綻。

梁玉繩說:「史公於《本紀》特書生始皇之年月,而於此更書之,猶云:世皆傳不韋獻匿身姬,其實秦政大期始生也。」

梁先生是什麼意思呢?

他說,太史公有時候也很幽默。他在《本紀》裡說出了秦始皇的出生年月,卻又在《呂不韋列傳》中改口,還說世人皆傳呂不韋獻給嬴異人的是有了身孕的趙姬。其實,秦嬴政是「大期」滿了才出生的。

什麼是大期?

唐代孔穎達給《左傳.僖公十七年》作註疏說:十月而產,婦人大期。

簡單說,「大期」就是十月懷胎,這個時候孩子才出生。

如果趙姬跟在呂不韋身邊已懷孕,而且呂不韋「知有身」,那麼,趙姬嫁給嬴異人後生下嬴政就不是「大期」了,而是「大期+1個月」或「大期+2個月」!

推到這裡,估計太史公要從歷史源頭走出來,衝著梁玉繩伸出大拇指!

鐵證如山,呂不韋只是個媒人

估計,單單趙姬十月懷胎這個線索還不能說服人,再來兩個旁證。

看過《尋秦記》的觀眾應該對那一幕「滴血認親」記憶猶新,雖然那是架空穿越劇,但也說明了秦朝對繼承人的審查十分嚴格

作為一國未來之國君,其宗族和背後的利益集團更不可能對此有任何馬虎。

據《左傳》記載,秦朝及六國的王族均有專門管理宗廟的職務,這些人除了負責祭祀、禮儀外,最大的任務就是管理宗室後人。但凡有新出生嬰兒、死去的族人,都會有專人及時登記,並派人去核實。一旦發現有欺詐行為,輕則失去宗室身份、收回官職,重則受刑流放。

所以,如果嬴政是呂不韋的後代,以嬴異人的膽略、呂不韋的投資,都承受不起這種酷烈的後果。

畢竟,隔壁老呂只是一個媒人、商人,他不姓王。

如果說呂不韋膽大包天,嬴異人受制於上了呂不韋的「賊船」,兩人沆瀣一氣隱瞞「嬴政是老呂的兒子」這一事實,也能說得過去。

不過,還有一個大人物也會上他們的「船」嗎?

這個人就是華陽夫人!

華陽夫人是嬴異人父親安國君的正室,安國君被立為太子,背後最大的勢力是楚國羋氏!華陽夫人是太子妃,可惜,出身羋氏的她卻沒有後代。

要想保住日後的榮華富貴,她唯有找一個自己信得過、且能掌握權柄的人繼承王位。所以,呂不韋給她送來了嬴異人,她就勸說丈夫發誓把位子傳給嬴異人,也就是後來的莊襄王。

安國君此時還是太子,嬴異人是他的兒子無疑,所以,他不用擔任何風險。可太子妃就不一樣了,她必須看得更遠,確保嬴政是皇族後代。否則,羋氏終有一天大禍臨頭。

所以,有太子妃華陽這一道關,也足以證明嬴政不是呂不韋的兒子。

後記:捉弄人的班固

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誰,不言自明。不過,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為何相互矛盾呢?

在《史記》秦朝人物的列傳中,司馬遷長篇引用了西漢初年政論家賈誼的名著《過秦論》,內容中肯,評價也偏向正面。這和漢朝時期的「過秦」思想是相反的,因為,從東漢到西漢,都是貶秦揚漢的。

特別是到了東漢歷史學家班固,他在《漢書》幾乎通篇批判秦始皇的過失,並且把其部分內容附在司馬遷的《史記》後面。

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史記》,並非全是太史公司馬遷所著。

有一個例證可以證明:《史記》後面的秦王譜系中有這樣一句話,「莊襄王享國三年,葬茝陽。生始皇帝。」

這句話在《漢書》中找不到,但那段「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卻出自班固之口。

每個朝代編撰上一代的歷史,為了表明正統、正義,總是把前朝貶低一番,這也是應有之義,無可厚非。

只是,這可苦了研究歷史的後人。

為了不讓這些歷史因果糾纏於身,被方家嘲笑,所以,《大秦賦》也不敢引火上身,隨意妝扮歷史。

否則,以秦始皇在國人心中的地位,一個小小的差錯就可能毀了整部劇。

因此,這部劇背後一定有高人指點,不要碰歷史的誤區。

相關焦點

  • 秦始皇的生父是誰?《史記》中兩個矛盾的記載,哪個是正確的
    在《史記呂不韋列傳》中是這樣記載的:「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這段文字所記述的就是史上有名的「邯鄲獻姬」。
  • 呂不韋是不是秦始皇的生父?大秦賦含糊其辭,《史記》卻言之鑿鑿
    秦始皇嬴政是呂不韋還是子楚的兒子?司馬遷在《史記》中記錄的內容,給了我們明確的答案。秦始皇的身世可能真的有問題。近期熱播的電視劇《大秦賦》,給人們再現了那段「禮崩樂壞」的戰國亂世。「賤商」呂不韋以過人的眼光,投資了原本在秦國不受重視的公子子楚,並扶持子楚及其兒子嬴政先後成為了秦國的國君。
  • 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呂不韋還是嬴異人?且看我慢慢分析
    秦始皇的生父之謎來自於《史記》的不同記載。在《史記 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後世編造的秦始皇的生父是呂不韋,主要出自《史記 呂不韋列傳》,因為這裡加了一個呂不韋貢獻姬妾的前提,那就是趙姬身懷六甲。這是司馬遷不嚴謹嗎?胡編亂造寫下的記載嗎?恰恰相反,這是司馬遷嚴謹的史學態度。
  • 司馬遷在《史記》中留下的漏洞:秦始皇的身世有兩個不同的版本?
    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簡潔明了地將秦始皇的身世交代得清清楚楚:「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這段話明言秦始皇是他父親秦莊襄王娶了呂不韋的歌姬趙姬,然後生出了秦始皇。
  • 秦始皇的父親是誰?司馬遷不敢說,民間胡亂說,倒是英國人說清楚了
    (見哈爾濱出版社2017版逯宏校譯本《史記》) 根據這個說法,趙姬懷了呂不韋的孩子,隱瞞了這個事實後嫁給子楚生下秦始皇,所以秦始皇的生父應該是呂不韋而不是子楚。
  • 最新文物表明司馬遷的記載或有隱情
    在《史記》裡,最匪夷所思、最香豔、最不像真實歷史的篇章應該是《呂不韋列傳》了。因為這篇列傳裡記載了一個從古至今讓人苦思不得其解卻又為民間所津津樂道的人:嫪毐。嫪毐可以算是中國歷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了,他身上很可能暗藏了非常多歷史信息,極有可能是司馬遷刻意留下來的讀解《史記》的線索。
  • 秦始皇為呂不韋兒子?很可能是後人杜撰的
    雖然在《史記·秦始皇本記》中,司馬遷並沒有直接說秦始皇(依司馬遷所記,此處稱秦始皇)與呂不韋有特殊關係,但是他卻寫了這樣一筆:「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秦莊襄王喜歡呂不韋的歌姬趙姬,與她生下秦始皇。
  •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的秦始皇的兩種不同身世是怎麼來的?
    秦始皇嬴政他的親生父親應該就是他歷史上那個父親,不是傳說當中的呂不韋。但是《史記》為什麼要這麼寫呢?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先來回憶一下關於嬴政的身世,他傳說是呂不韋的孩子的故事的梗概說不通個,呂不韋呢把一個懷了自己孩子的女人送給了公子異,也就是嬴政的爸爸,然後嬴政的爸爸帶著女人,回到自個家裡去,很開心,生了孩子之後,當自己的孩子養著,後來嬴政長大之後,繼承王位,然後呂不韋的兒子順利地就變成了秦國的國王,這是史記當中《呂不韋列傳》裡的記載。
  • 《大秦賦》少了「奇貨可居」,那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誰?
    這兩天電視劇《大秦賦》開播,贏得了網友大量好評,播出前兩集就讓觀眾看到了氣勢如虹的交戰場面,戰爭的陣法和場面都極具電影質感,可以說是近兩年少有的誠意之作。 但有一點遺憾的是劇中並沒有拍呂不韋奇貨可居的典故,也沒有和趙姬的感情戲,也就是沒有表現出呂不韋和異人建立信任的過程。
  • 司馬遷的《史記》,抹黑了秦始皇兩千年
    難道是司馬遷故意在史記裡抵毀他?還是六國被滅後,失敗者的惡意中傷?歷史的真相永遠被掩埋在地下,考古發掘的意義,就是撥開雲霧見青天。而流傳下來的史籍典故,永遠是由勝利者來書寫,又有多少真實性?在許多學者看來,相比於剪裁史書,第一手考古資料更有可信度。那麼秦始皇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始皇帝呢?
  • 大名鼎鼎的《史記》有寫錯的地方嗎,哪些地方出了錯漏
    《史記》,又有沒有錯漏呢?一事在《史記》多有提及,無論是《秦始皇本紀》或者《李斯列傳》中,都有記載,這本身即有刻意之嫌,「指鹿為馬」只是一件小事,而非事關天下的軍國大事,又何必分別在兩處記載呢?少恩而虎 ,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 這是秦漢史料中極為稀少的關於秦始皇相貌及性格的直觀描寫,也因此,成為了各個學者引用的高頻語句。同時,這也是史記中唯一一次記載尉繚。 我們今人研究史學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叫做孤證不舉,因此,史記中僅僅記載一次尉繚在我們眼中就顯得很突兀。
  • 《史記》沒有標點引發的千古謎團:呂不韋參與了嫪毐的平叛嗎?
    此時此刻的呂不韋恨不得將嫪毐趕盡殺絕,最終呂不韋如願地剷除了政治對手嫪毐,史載"令相國昌平君、昌文君發卒攻毐"。根據司馬遷的這句話,可以斷定當時的相國呂不韋是參與了對於嫪毐的平叛,但實際上這句話存在著兩個很大的問題。
  • 大秦賦:秦始皇究竟是誰的孩子?
    千古一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自稱「始皇帝」的雄主,關於他的身世,就連司馬遷在《史記》裡也是閃爍其詞,圍繞秦始皇究竟是不是呂不韋和趙姬的私生子這個話題,千百年來未曾停止過。 為何呢?緣起於秦始皇在《史記》等史書裡的姓氏變化。
  • 秦始皇究竟姓什麼?是尋秦記中說的姓趙?還有姓呂?長知識了
    (《史記·秦始皇本紀》)針對自己的說法,他又在《史記·秦本紀》中作了解釋: 「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 以該種解釋,司馬遷沒有否定秦的原有嬴姓,而是說分封后秦國因為祖先分封在趙城,所以姓趙氏。看來秦王政姓趙似乎是合情合理的。
  • 比司馬遷早800年的那部《史記》,告訴我們什麼?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此《史記》是戎夫的《史記》而非司馬遷的《史記》,戎夫的《史記》比司馬遷的《史記》要早800多年。公元前900多年,西周有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王叫周穆王(約前1054年—前949年)。周穆王曾命令當時的史官戎夫,編輯了一本《史記》。
  • ...的廟堂與江湖》序:比司馬遷早800年的那部《史記》,告訴我們什麼
    本文轉自【史祭2020】;(原標題:序:比司馬遷早800年的那部《史記》,告訴我們什麼?)「記言」、「記事」歷時三個階段,最初記傳言和時事,其後記言誥誓命和天下大事,漢以後流變為記「言語」和「行動」起居注之類。
  • 為什麼有人說司馬遷是騙子,史記是假的嗎?
    但是現代為什麼有很多人都罵司馬遷是個大騙子呢?史記所記載的歷史是否公正客觀呢?我們現代的人應該抱著怎樣的態度去讀這本書呢?還有戰國時期秦國大將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國軍隊的「長平之戰」,也是戰國時期最重要的一場戰役,還說秦始皇是生性殘暴,屠戮忠良 ,是一個大大暴君等等這些都是史記記載的大家耳熟能詳的的故事都被認為是假的,都是瞎編的,那麼這位我們從小就熟知的也是歷史課本上最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到底是不是騙子,下面我們來逐個分析一下以上幾件事件的來龍去脈。一、烽火戲諸侯是真的嗎?
  • 《大秦賦》中的呂不韋,是不是秦始皇的父親?看正史怎麼說
    熱播歷史電視劇《大秦賦》,趙姬對質疑嬴政身份的大臣們說,嬴政的生父是秦莊襄王子楚。自然,趙姬當時的境遇也只能如此表達。實際上,在《史記》和《資治通鑑》中,對嬴政之父都有相當詳細的描述,間接指向呂不韋。關於嬴政生父,《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對此一直存在爭議。據《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趙姬原是邯鄲城中一位美麗的舞女,與富商呂不韋同居後,已有身孕。在呂不韋和異人交結之後,異人在呂不韋的府邸裡喝了酒,看見趙姬,便請呂不韋賜給他。常言道「朋友妻不可戲弄」,呂不韋見異人打自己姬妾的主意也很生氣。
  • 舉世聞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史書上為何沒有記載?
    史之無記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詳細記載了秦始皇的墓葬規模和形制,「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而讓人驚訝的是,這其中竟然隻字未提兵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