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告訴美國人:中國開始恢復正常生活了

2020-12-13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通過實施嚴格的防疫措施,新冠肺炎疫情已在中國有效遏制,人們已經重新走進電影院、餐廳、體育館等。美國《紐約時報》也開始感嘆:在曾經的疫情「震中」中國,生活看起來開始恢復正常。

「中國本地新冠病毒傳播已近乎是零……在上海,許多社區的餐廳、酒吧擠滿人群;在北京,成千上萬的學生重返校園準備秋季開學;在8個月前暴發新冠疫情的武漢,如今水上公園和夜市人頭攢動,像以前一樣熙熙攘攘。美國與世界上大部分地區當前仍在竭力控制新冠疫情大流行,但最近幾周中國很多地方的生活已經變得很正常了。」報導開篇這樣描述道。

報導截圖

「與大流行初期景象相比,現在已經截然不同。」報導稱,中國在疫情初期還是「震中」,政府實施了全面封鎖,人們嚴格遵循社交隔離措施。當時武漢的街道時常空無一人。但經過數月的出行限制與大規模的檢測後,中國本地新冠病毒傳播已近乎是零。截至周日(23日),中國已經連續第七天沒有報告本地新增病例。

在廣東一家油漆廠工作的熊(音)女士說道,「已經不再覺得有什麼可怕或危及生命的事情發生了。」她表示,自疫情暴發以來,她最近第一次去電影院看了電影。

當前,許多中國的城市重新開始辦起了大型活動,但對人群規模有限制。山東青島按計劃舉辦了啤酒節,上海舉辦了一場電競大會。歷經「76天」封城的武漢人的生活也早已回歸正軌,開始與親朋好友聚會。

近期青島啤酒節活動 圖自青島新聞網

《紐約時報》還注意到中國經濟正在明顯復甦。人們已經開始重返工作崗位,重新開始購物和旅行。但報導稱,中國復甦的同時,態度也仍然謹慎。比如電影院和旅遊景點人流量限制在50%。進入銀行、飯店和其他公共場所,人們必須配合做體溫檢查並出示健康碼。

文章還將中國的情況與美國及歐洲等國家對比指出,美國正面臨著潛在漫長而痛苦的衰退,新冠疫情的衝擊也給歐洲幾個國家本已疲軟的經濟帶來壓力。相比之下,儘管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中國經濟正在逐漸從疫情衝擊中復甦,工廠也重新開工嗡嗡作響。

《紐約時報》有些「酸」地表示,中國早期疫情應對存在滯後和失誤,但它承認,中國策略取得了成功。並且,最近幾個月,一旦出現本土病例,中國反應都非常快,比如6月在北京迅速採取措施,遏制少數本土病例的疫情傳播。同時,中國仍然禁止大多數外國人入境,擔心他們可能會輸入新冠病毒。

從疫情在美蔓延以來的數個月裡,美國新冠肺炎病例持續攀升,目前形勢依舊嚴峻。當前,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逼近570萬例,死亡病例超過17萬例。儘管美國已站上「500萬關口」,但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近5天來美國每日新增確診病例仍時常超過4萬例。截至昨日(23日),過去24小時新增病例數稍有緩和,為33160例。

眼下,美國秋季流感季又即將臨近。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福奇、美國疾控中心主任雷德菲爾德早已對此提出擔憂。他們表示,流感季的到來將使得美國公共衛生形勢雪上加霜,並強調儘快遏制疫情的重要性。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紐約時報》:中國人的生活開始恢復正常了!
    《紐約時報》:中國人的生活開始恢復正常了!紐約時報最近一篇報導告訴美國人,在首次經歷新冠肺炎的中國,如今生活正在恢復正常!在上海,許多社區餐館和酒吧都擠滿了人。在北京,成千上萬的學生正在返校度過秋季學期。而在八個月前,突然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的武漢,如今水上公園和夜市已經開始見到人來人往。
  • 十一黃金周,紐約時報:中國以驚人的速度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
    在過去的幾個月時間裡,中國使用及時、有效地防疫防控措施讓國內已經基本恢復原樣,新冠疫情在中國得到了遏制, 中國人民開始走上街頭、進入影院、擺脫疫情隱瞞的狀態,也隨處可見。近期,美國《紐約時報「十一」假期中國國內旅客或達5.5億人次‍在《紐約時報》的報導中指出,疫情出現以來,其他國家夢寐以求的國家景象,竟在中國真實地出現了,中國景區熙熙攘攘的繁華景象,以及客流量暴漲的
  • 紐約時報:中國以驚人的速度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
    近日,美國《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十一」黃金周提振遭受重創的旅遊業》的報導。報導指出,中國「十一」黃金周的跡象表明,中國已經以驚人的速度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紐約時報》這篇報導稱,當人們擠進火車,擁入古老的廟宇,以及做其他許多國家人民仍然只能夢想的一切事情的時候,這是目前表明中國從疫情中復甦最清晰的信號。
  • 《紐約時報》刊文:中國以驚人的速度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
    近日,美國《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十一」黃金周提振遭受重創的旅遊業》的報導。報導指出,中國「十一」黃金周的跡象表明,中國已經以驚人的速度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紐約時報》這篇報導稱,當人們擠進火車,湧入古老的廟宇,以及做其他許多國家人民仍然只能夢想的一切事情的時候,這是目前表明中國從疫情中復甦最清晰的信號。
  • 《紐約時報》刊文:中國以驚人的速度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
    近日,美國《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十一」黃金周提振遭受重創的旅遊業》的報導。報導指出,中國「十一」黃金周的跡象表明,中國已經以驚人的速度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
  • 《紐約時報》刊文:中國以驚人速度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
    近日,美國《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十一」長假提振遭受重創的旅遊業》的報導。報導指出,中國「十一」長假的跡象表明,中國已經以驚人的速度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初步跡象證實中國已經以驚人的速度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中國官方旅遊研究機構預測,在為期8天的假期期間,中國國內旅遊將達5.5億人次。此外,中國日益增加的出境遊客,因受疫情影響今年選擇留在國內。
  • 紐約時報打臉美國人:中國早就開始正常生活了!
    導語:在中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許多的餐館和酒吧擠滿了人群,並且成千上萬的學生返回校園準備秋季開學,這和美國和世界上許多國家仍然在竭盡全力的控制新冠疫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中國很多城市和社區近2個月以來生活已經明顯變得正常,城市放鬆了社交距離的限制,不再強制要求民眾佩戴口罩,普通民眾可以在一次的擠爆全國的自然風景區、電影院和健身房等娛樂場所。這種場景與之前疫情爆發的初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紐約時報》開始嚇唬臺灣了
    但在1月2日的一篇報導中,《紐約時報》卻指出臺灣目前的防疫策略「不可持續」。在這篇名為《臺灣將如何儘量避開疫情》的報導開頭,《紐約時報》延續了許多西方媒體一貫對臺灣使用的溢美之詞,稱臺灣在全球疫情暴發之際平靜得像「平行世界」,居民生活「正常到詭異」。
  • 美國《紐約時報》:「十一」黃金周提振中國旅遊業
    原標題:外媒熱議「雙節」合一|美國《紐約時報》:「十一」黃金周提振中國旅遊業參考消息網10月3日報導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1日發表題為《中國啟動「十一」黃金周,提振遭受重創的旅遊業》的報導。報導稱,國慶節期間,中國啟動了「十一」黃金周這個一年一度的購物和旅遊狂歡節。自疫情得到控制以來,這也是中國迎來的第一個重大節假日。報導指出,不管在哪一年,黃金周消費都是備受關注的反映中國經濟健康狀況的晴雨表。今年的情況可能尤其如此。隨著人們擠上火車,這是迄今為止表明中國從疫情中恢復過來的最明確信號。報導稱,初步跡象似乎證實了兩個趨勢。
  • 美國《紐約時報》:「十一」黃金周提振中國旅遊業
    原標題:外媒熱議「雙節」合一|美國《紐約時報》:「十一」黃金周提振中國旅遊業來源:參考消息網參考消息網10月3日報導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1日發表題為《中國啟動「十一」黃金周,提振遭受重創的旅遊業》的報導。
  • 紐約時報:「十一」黃金周是中國復甦的最清晰信號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盧思葉 編輯/徐喆) 近日,美國《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十一」黃金周提振遭受重創的旅遊業》的報導。 報導稱,在任何一年中,為期一周的「十一」黃金周假期支出都是備受關注的中國經濟健康狀況晴雨表。
  • 《紐約時報》全球記者筆記:疫情下,各國的普通人如何生活?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的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外國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編者按:新冠疫情使得全球經濟遭到重創、國家政策調整、大量民眾居家隔離……大量媒體都從宏觀的角度報導這場災難,但是鮮有人去關注隔離期間的各國民眾的日常生活。今天,《紐約時報》的幾位駐外記者從微觀的角度向我們描述了疫情之下民眾的幾個生活片段。
  • 紐約時報:混亂世界裡的中國防疫 顛覆了許多人認知
    美國《紐約時報》1月5日文章,原題:在一個混亂的疫情大流行世界裡,中國提供了自己版本的自由《紐約時報》報導截圖去年10月下旬,鄧肯·克拉克所乘坐的航班在巴黎機場跑道上開始滑行時,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該國開始實施第二次全國封鎖。當日法國新增近5萬新冠感染病例。美國則有近10萬例。
  • 「《紐約時報》的人滾去中國吧!」
    近日,中國知名科學家饒毅在美國《紐約時報》上撰文,通過講述他在美國紐約的一位叔叔因新冠肺炎不幸病逝的遭遇,並對比了他在中國武漢的親屬平安無事的情況,抨擊了美國川普當局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糟糕表現。(截圖來自饒毅刊登在《紐約時報》上的文章)最後,饒毅感慨說,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對於家族中有6人在美國的父親一家來說,能選擇去美國生活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可如今叔叔的死卻說明美國已經不好了…..
  • 以紮根理論看紐約時報的數位化轉型:讀《紐約時報是如何做新聞》
    從一開始《紐約時報》就定位成嚴肅報紙,講求「客觀報導」,尤其是以國際新聞和闡釋見長。《紐約時報》剛面世,就贏得讀者的喜愛。合併只是開始,《紐約時報》繼續嘗試各種新花樣。比如用博客直播,最具代表性的博客是City Room。擁抱社交網站。
  • 紐約市政府怎麼控制《紐約時報》?
    33年後的2011年11月15日,湯姆森這位前外交官以美國加州大學北京中心主任身份接受了中青報記者王波的採訪,他回憶說:「我當時告訴他們,美國有兩大黨,但《紐約時報》不屬於任何一個黨,跟政府沒有關係。但他們不相信,一臉疑慮。」
  • 中國正快速恢復到正常狀態,美媒感嘆:這就是中國自信
    中國正快速恢復到正常狀態,美媒感嘆:這就是中國自信被疫情的陰霾籠罩大半年的中國,再次以驚人的速度恢復到了正常的狀態。在國慶假期,甚至有上億人同時度假,武漢也再次成為中國國內旅遊的熱門目的地。面對此情此景,很多外國的媒體不禁表達了對中國的羨慕,並表示從中國的十一假期中看到了「中國自信」。
  • 紐約逃過第二次911!時報廣場、地鐵、音樂會都被盯上了...
    周五下午,美國司法部起訴3名男子,策劃於2016年6月5日至7月5日期間,在紐約市人流密集的時報廣場、地鐵、大型演唱會發動大規模槍擊、爆炸等恐怖襲擊活動。3名恐怖分子分別是19歲的加拿大公民Abdulrahman El Bahnasawy;19歲居住在巴基斯坦的美國公民Tala Haroon;以及37歲的菲律賓公民Russel Salic。
  • 《紐約時報》質問中國為何不早封城,美國網友不買帳了
    在新冠疫情早已得到控制的中國,多數人正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準備跨入新的一年。然而,美國《紐約時報》卻在此刻拋出了一篇惡毒攻擊中國的文章,將疫情在全球擴散的罪責怪在中國頭上。好在,不少美國網民對此並不買帳。
  • 紐約逃過第二次911!時報廣場、地鐵、音樂會都被盯上了......
    周五下午,美國司法部起訴3名男子,策劃於2016年6月5日至7月5日期間,在紐約市人流密集的時報廣場、地鐵、大型演唱會發動大規模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