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No.65
當《舌尖上的中國》刺激了所有人的味蕾,流口水之餘也燃起了弄弄的思鄉情緒。鄉愁是什麼,鄉愁是兒時的玩伴、童年的小橋流水,而更重要的是留在記憶裡的味道。身在異鄉,當回憶起那些曾有過、仍存在,卻遠在家鄉的味道,是何等的熟悉和留戀。如果想念,那就去尋找吧!
[關鍵字] 舌尖上的中國,美食
發布#舌尖上的家鄉#,曬出你記憶最深的家鄉美食,將有機會獲得好禮一份。
豆腐的出現讓豆製品在餐桌上的呈現花樣繁多了起來,健康、綠色甚至減肥,豆腐被賦予很多功效,可它的美味卻不被這些看似飄渺的詞彙所掩蓋。反而,在有的地方豆腐成為特產特色,讓每一個身在異鄉的人為之掛念。
百種千樣豆腐宴
中國最早發明豆腐,至今外國還是沒有,而且將來恐怕也是不會有的。日本也有豆腐,這是由中國傳過去的。豆腐現在是國內家家戶戶最普及的菜餚,它製成各種的花樣。熱天,飯桌上放一盤涼拌豆腐會增進你的食慾。冬天,凍豆腐入火鍋又讓人溫暖如飴。因為有豆腐各種各樣的形態和做法,今日餐桌上甚至打造出豆腐宴,全素卻不乏吸引力。讓人不禁感嘆中華飲食的博大精深,一個豆腐都有如此千變萬化的魅力。
——跟著《舌尖上的中國》尋味家鄉豆腐——
雲南建水:燒烤臭豆腐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集開篇就把對準了婦女們翻飛包裹的臭豆腐。臭豆腐很多地方都有,可處處有所不同。不論如何標榜臭中帶香、欲罷不能,對於當地的人來說,更滲入內心的,是那種圍坐炭火邊,用玉米粒計數吃燒烤的愜意。
在雲南省紅河州的建水是出了名的烤臭豆腐勝地。他們的豆腐是選用大而圓的白皮黃豆,所製作的豆腐潔白細嫩、火烘不變黑,做好後用小塊紗布包好,過上一段時間,待豆腐呈灰白色,就可燒食。建水的街頭巷尾,燒豆腐隨處可見。幾個人坐在小板凳上,圍著一個小火盆,上面架個鐵箅子,寸方豆腐就在上面烤得焦黃焦黃,每個人都拿著筷子和蘸著蘸水,吃得津津有味。豆腐在炭火上慢慢燒熟,烤熟的就鼓脹起來疏鬆可口。
民謠云:臭豆腐,要數臨安府(臨安府即建水),聞著臭,吃著香,脹鼓圓圓黃燦燦,四稜八角討人想,三頓不吃心慌慌。建水臭豆腐在雲南自清代中後期早享有盛名,其選料上等、全手工釀製,更絕世僅有的是豆腐用水來自貴甲全滇美譽的建水西門大板井水。
首先從做工上來說,它在正常程序的製作過程後要經過捂的工序,也就相當於快速發酵。把豆腐塊整齊堆放在篩子裡用潔白的紗布和土布(以前自己紡的那種)包裹嚴實放在通風地帶,如果是冷天的話還得蓋上新鮮稻草,天熱則蓋上沙網。一般需要2到4天時間,生了則酸且硬,過了則太軟,沒法烤制。
貼士:
1、吃法:最正宗最愜意的自然是燒烤,在建水,每一個燒烤攤必不可少的主力軍都是臭豆腐,用炭火烤香,佐以蒜油碟或辣椒麵,何止一個爽字了得。在普通餐館也會有臭豆腐的身影,多是油炸,一樣噴香入味。更有創意特色的開發,當做火鍋配菜,喜歡臭豆腐的人,一定不能錯過。
2、到當地品味指南:乘坐汽車是進出建水的主要交通方式,在酸角樹客運站每天都有很多班次,轎車、中巴、大客車、臥鋪車都有,一般是15-20分鐘一班,很方便,但汽車等客的現象也很嚴重。建水縣城距昆明214公裡,昆明各汽車站有班車經通海前往。
分頁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