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回憶南:南懷瑾的這封郵件,為人處世細節滿,南師傳記何時圓?

2020-12-17 李淵回

淵回憶南:南懷瑾的這封郵件,為人處世細節滿,南師傳記何時圓?

根據上一期的淵回憶南,我們得知:

初到太湖的王國平先生,在臨走的時候將自己有關袁煥仙太師和南懷瑾老師在靈巖山寺活動的書稿,交給南師批評斧正。

王國平先生心想,南懷瑾日理萬機,每天有很多大的事情要處理。可能很難有時間,去閱讀他的書稿。不過,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自王國平先生離開太湖11天後,也就是2011年的9月13日,便收到了南懷瑾老師的電子郵件。

由於,南懷瑾老師除了看些電視新聞之外,很少接觸電子類的產品。所以,淵回推斷這封郵件很可能是南懷瑾老師的秘書代回復的。這個郵件內容大概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

糾正了王國平先生書稿中的一些史實失誤。這在失誤中,包括了一些時間上的誤差。

從這點細節可以看出,南懷瑾老師是認真,並且十分仔細看過王國平先生的書稿的。

第二點:

南懷瑾老師希望王國平先生,再次回到太湖,幫助他完成一篇真實的記錄。根據淵回後來的查證,這篇所謂的真實記錄是有關袁煥仙太師靈塔的口述。以下是南懷瑾老師郵件的原話,記錄如下,供大家參考:

「……現在我非常欣賞你(淵回按指王國平先生)的才華,你還年輕,我目前有一件事,你能夠寫一篇真實的記錄……」

淵回認為,從這個郵件的片段中,我們可以挖掘出很多細節。

其中細節之一:

南懷瑾老師是非常欣賞王國平先生的才華的。這是南懷瑾老師誇讚了王國平先生一番。

當然,也反映出南懷瑾老師非常喜歡王國平先生的文筆。為啥能從南懷瑾老師誇讚王國平先生的才華,得出南懷瑾老師喜歡王國平先生的文筆呢?這個後面我們還會提到,大家持續關注淵回憶南這期內容就行。後面,還有很多的細節。

細節之二:

王國平先生還很年輕。南懷瑾老師為何提到王先生很年輕呢?

淵回認為,年紀小,年輕,意味著有足夠的多的時間。並且,可以堪以重任。這個重任是什麼呢?接下來的細節就會提到。

細節之三:

南懷瑾老師提了王國平先生年輕之後,就說他老人家有一件事情,還沒有完成。

這件事情是什麼呢?幫他完成一篇記錄,一篇有關袁煥仙太師靈塔的記錄。

從現在的時間點回看過去,淵回認為,南懷瑾老師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老人家不僅僅是希望,王國平先生為他寫一篇紀實文章。一篇短短的文章,其實和年齡的大小並無多大的關係。

我們回看過去南懷瑾老師真正的目的是:要王國平先生為他寫一部傳記,一篇真真正正,實事求是的傳記。

從這三個細節中,我們可以看出南懷瑾老師為人處世,是非常有條理的。剛開始叫你來太湖玩一玩,認認路,結個緣分。

接下來,讓你寫一篇紀實文章,考驗考驗。同時也觀察一下,這個人態度如何,是否願意做這樣的事情。

接下來,就要觀察這個人是否能夠委以重任。

事實上,我們往回看南懷瑾老師的一生。南懷瑾老師要做某件事情。往往是提前幾個月,提前幾年,甚至提前幾十年就開始做準備了。這次寫這個傳記,也是如此。

南懷瑾老師講道家思想時候就經常提到一句話,叫做:颶風起於萍末。大概意思就是一個大事件的爆發,大多都是一件非常微小的事情引起的。這不僅僅是客觀物理世界的一個規律,人世間的做人做事也是如此。毋容置疑,南懷瑾老師是深知這個道理的。

回歸正題,毫無疑問王國平先生是經受住了這個考驗的。南懷瑾老師把寫傳記的這件事情,交到了王國平先生手上。

這也就是後來我們看到的書籍《南懷瑾的最後一百天》產生的緣起。不過,《南懷瑾的最後一百天》這本書的問世,顯然和南懷瑾老師委託的重任:真真正正,實事求是的人生傳記相差甚遠啊!

淵回認為,南懷瑾老師的傳記還未完成。並不能怪罪王國平先生。因為王國平先生是在2011年的9月2號才第一次見到南懷瑾老師。然而,南懷瑾老師在2012年的9月29日就離開了我們。這個時間是非常倉促的,要完成一部非常宏大的歷史傳記是非常難的。

在這裡,淵回建議大家多給王國平先生一些時間。淵回相信,王國平先生一定會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南懷瑾老師留下的這一項任務。

另外,南師是大家的南師,我們大家也不能閒著。大家一定要多多接受,學習南懷瑾老師的教化。將南懷瑾老師的思想文化發揚光大,將國學傳統化接下來,繼下來,傳承下來……這樣方能不辱「師」命吧!

以上的資料來源於各處,淵回在這裡感謝資料的提供者。另外,時間倉促,文中難免有一些錯誤,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批評指正。

以上的內容僅是淵回個人的觀點,僅供大家參考。如果有不同的意見,或者是,需要交流地方,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如果對你有幫助,歡迎大家點讚,收藏,轉發,推薦給他人。讓這篇有限的內容發揮無限的作用,幫助更多的人。最後,關注淵回獲取最新的內容更新。

謝謝大家,這一期的淵回憶南就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南師百問:南懷瑾推薦的肚臍貼是騙局嗎?功效如何?淵回用過很好
    網絡上有疑問,說是南懷瑾老師的肚臍貼,是騙人的嗎?這一期的南師百問,主要和大家討論一下南懷瑾老師推薦肚臍貼的相關問題。首先來看一下這個方法的出處。南懷瑾老師多次提到這個東西,其中提到最詳細的就是在《我說參同契》這本書裡面。
  • 左宗棠這副對聯,懸掛在李嘉誠辦公室數十年,寫盡了為人處世智慧
    一個真正厲害人,往往都會深諳做人的「套路」,什麼「套路」,即是為人處世之道,當你能夠精通人情世故,通曉為人處世時,「好運」才會跟隨你。在著名香港首富李嘉誠的辦公室中,有一副懸掛了數十年的對聯,可謂是寫盡了為人處世的智慧。
  • 佛教:南懷瑾,文化大師還是江湖騙子?其實都不是
    因為讀他的著作等於就是領會他的精神,就像讀佛經就宛如聽佛說法一樣,所以佛陀雖然已經入滅兩千多年,後代還是無數人通過看佛經而開悟,這就是文字般若的不可思議。接下來我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南師的為人處世,也讓對他老人家不熟悉的師兄明白什麼才是真實的南懷瑾。
  • 南懷瑾的告誡:水太清則無魚,人太清則無福
    說到這裡,就不禁讓人想起昔日國學大師南懷瑾開示時說過的一番話。南師曾說過:「人活一世,難得糊塗,越堅強,越疲憊;越在乎,越容易心碎。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清則無福,要真想讓自己活得安逸自在一些,那就得『明白的看,糊塗的活』,唯有如此,才算得上是人生的真正贏家。」
  • 古國治眼中的南懷瑾:是「慈父」更是一位善良老人
    7月11日晚,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古國治這樣描述南懷瑾先生。  南懷瑾,1918年生於溫州樂清的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史子集,加之一生從軍、執教、經商、遊歷、考察、講學的特殊經歷,使其對中國文化鑽研精深、體認深刻,在中西文化界均為人敬重,堪稱一代宗師。
  • 南懷瑾故居揭牌
    南懷瑾故居原名樂清老幼文康活動中心,位於翁垟街道地鹽村,為南老捐資500多萬元重建故宅擴建而成,1995年2月投入使用,根據南老意願提供給當地父老鄉親作為娛樂休閒場所。隨著時間的推移,活動中心建築設施已陳舊,油漆脫落,局部破損。2013年4月,樂清市投資600多萬元對活動中心進行了重修,並更名為南懷瑾故居。
  • 南懷瑾老師:文人到過四川,一生無憾
    這幾句詩是南懷瑾先生1943年驅車出成都入峨嵋閉關途中所作,描繪了一幅蓉城夏秋之交的美麗畫卷。1937年—1947年,南懷瑾先生在四川度過了足以影響自己一生的十年,留下許多傳奇的故事,至今令人津津樂道。
  • 《處世懸鏡》中的22個「九字箴言」,為人處世的至理名言
    《處世懸鏡》是一本教人如何為人處世的經典古書。作者為南北朝傅昭。傅昭,字茂遠,年僅6歲時,父親因受牽連被殺,使其深受震動,對他養成內斂謙謹的性格和預知禍福的洞察力,產生了極大影響。他一生潛心研究為人處世之法,使其身處紛繁亂世而保有地位與名聲。他亂世善終的傳奇經歷與留下的處世「九字箴言」,常使後來者由衷嘆服。
  • 南懷瑾開示:人總擔心運勢差,莫怕!記住這6點,日子越過越順
    立身不求無患,身無患則貪慾必生;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謀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則志存輕慢;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 ——南懷瑾正如南懷瑾老師所言,人生的精彩就在於有起有落、苦樂交織,不僅僅是那些大人物命運會跌宕起伏,我們普通人也會有自己的巔峰和低谷。
  • 《菜根譚》交友處世大智慧:為人處世的道理,在這8句話中
    《菜根譚》交友處世大智慧:為人處世的道理,全都在這8句話中。《菜根譚》是明朝的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寫的一部書,書中主要的內容是修身養性,人生哲學,處世之道的一些經典的語錄,被稱為了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於一些真正去修身養性的人,有很大的影響。
  • 懷著崇敬心情 帶著深厚感情 把南懷瑾書院打造成溫州文化地標
    摘要:昨天,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會見了南懷瑾幼子、南懷瑾文教基金會理事長南國熙一行。今年是南懷瑾先生誕辰一百周年。我市計劃在三垟溼地公園內建設南懷瑾書院,並開展系列紀念活動…… 溫商網訊(溫州日報記者 楊世朋)昨天,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會見了南懷瑾幼子、南懷瑾文教基金會理事長南國熙一行。今年是南懷瑾先生誕辰一百周年。我市計劃在三垟溼地公園內建設南懷瑾書院,並開展系列紀念活動。
  • 厚黑學:40歲之前為人處世要悟透的五大要領,蘊含人情世故大智慧
    以下從厚黑學角度分享40歲之前為人處世要悟透的五大要領,蘊含人情世故大智慧。一、要牢記「吃虧是福」,便宜不是那麼好佔的。很多人佔盡便宜,一點虧都不吃,即使是蠅頭小利,也會眼紅心跳,一分錢也不錯過。從厚黑學的角度來說,在為人處世當中,不要輕易的將自己的老底暴露給對方。無論如何,都要留下七分話,沒有必要向任何人和盤託出。尤其是對方是個奸詐的小人的時候,說話更要小心謹慎,你很容易被別人陷害。與其一下子把心全都掏出來,還不如留下七分,慢慢的觀察對方,對對方有了足夠的了解之後,再和對方交心。
  • 國士無雙:你所不知道的南懷瑾,儒釋道外衣下的報國之心
    父母知道後,並沒有嚴加呵斥,說什麼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樣的話,而是非常鼓勵兒子練武,還請來了有名的武師,教南懷瑾武功。痴迷武術的南懷瑾,終於在17歲的時候,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報考當時的浙江省國術館訓練員專修班,這個班學習滿兩年,就可以分配到各地當教員。
  • 南懷瑾老師降伏千年狐狸精的故事
    本文譯自南懷瑾先生的美國弟子William Bodri(包卓立)所有「冥想小書」(The Little Book of Meditation
  • 淵回禪修:素食怎麼解決家人不同意你吃素?學南懷瑾不要給人煩惱
    淵回禪修:素食怎麼解決家人不同意你吃素?學南懷瑾不要給人煩惱首先,不能用於吃素,給自己給別人造成困擾。星雲法師,曾經分享過一個故事。他和僧眾到某位居士家裡面辦事,到了飯點,這位居士硬要留大家吃飯。實在拗不過去,就客隨主便,聽從主人安排。
  • 南懷瑾傳授的肚臍貼,真有那麼神奇嗎?
    微信公眾號 國學大師南懷瑾老先生在《我說參同契》道出了一個秘方。桂圓肉,花椒,艾絨,搗爛,睡覺時敷在肚臍上。 南懷瑾老先生說這是一個道家的方法,能讓水火交感。可以調理胃腸病,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散寒止痛、殺蟲燥溼。
  • 好書推薦:《曾國藩為人處世的24堂課》
    原標題:好書推薦:《曾國藩為人處世的24堂課》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其實,讀書就是將人類濃縮幾千年的科技、文化快速習得的最佳方式,讀書能夠讓你在極短的時間內,掌握大量的科學文化知識,擺脫愚昧和迷信,你不再是一個空白的人,而是通過讀書賦予了自己豐富的知識色彩。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書籍是:《曾國藩為人處世的24堂課》。
  • 廣東桑之寶:「茶七、飯八、酒十」,從斟茶倒酒到為人處世
    「茶七」,茶水倒得七分滿,留得三分人情在。就好比「君子之交淡如水」,只有一杯淺茶,在輕抿慢啜中方能悠悠地品出一番情誼來。七分,也是對生活的一種分寸上的把握。行事把握分寸,說話留有餘地,待人寬容之處,處世淡泊從容。茶倒七分似乎也在提醒人們,為人做事一定要虛心謹慎,不驕不躁,不可鋒芒畢露,要謙和含蓄,正所謂滿招損,謙受益。
  • 為人處世的技巧,厚道,是做人的原則,也是處世的標準
    一、一定要注意的3個細節1、不要抗拒批評員工被批評是很常見的,如果你不能正確面對上司的警告和指責,你就會對上司產生牴觸和抱怨,這不僅會影響你當天的工作表現,還會影響你和上司的關係一個厚道的人,會為人考慮,就會讓一切順利。一個人是否可靠,就要看他是否厚道。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記住別人的好,給別人退路,念別人的好處,忘記別人的錯誤。聰明可靠的人更容易獲得別人的青睞和信任。3、人厚道,天不欺厚道是最純粹的性格,也是最難得的品質。厚道的人不善於算計,只圖利益,不佔別人便宜,經常會做出讓步。
  • 南懷瑾:佛法最難之處就是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生命是永恆的
    為紀念南師誕辰,老古文化推出【紀念南師誕辰公益活動】每月一本書,老古文化邀您共讀南師經典活動。活動期間,「老古書屋」線上平臺,每月將有一本南懷瑾老師著述的有聲書免費播放,用戶可登錄「老古書屋」線上平臺免費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