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回憶南:南懷瑾的這封郵件,為人處世細節滿,南師傳記何時圓?
根據上一期的淵回憶南,我們得知:
初到太湖的王國平先生,在臨走的時候將自己有關袁煥仙太師和南懷瑾老師在靈巖山寺活動的書稿,交給南師批評斧正。
王國平先生心想,南懷瑾日理萬機,每天有很多大的事情要處理。可能很難有時間,去閱讀他的書稿。不過,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自王國平先生離開太湖11天後,也就是2011年的9月13日,便收到了南懷瑾老師的電子郵件。
由於,南懷瑾老師除了看些電視新聞之外,很少接觸電子類的產品。所以,淵回推斷這封郵件很可能是南懷瑾老師的秘書代回復的。這個郵件內容大概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
糾正了王國平先生書稿中的一些史實失誤。這在失誤中,包括了一些時間上的誤差。
從這點細節可以看出,南懷瑾老師是認真,並且十分仔細看過王國平先生的書稿的。
第二點:
南懷瑾老師希望王國平先生,再次回到太湖,幫助他完成一篇真實的記錄。根據淵回後來的查證,這篇所謂的真實記錄是有關袁煥仙太師靈塔的口述。以下是南懷瑾老師郵件的原話,記錄如下,供大家參考:
「……現在我非常欣賞你(淵回按指王國平先生)的才華,你還年輕,我目前有一件事,你能夠寫一篇真實的記錄……」
淵回認為,從這個郵件的片段中,我們可以挖掘出很多細節。
其中細節之一:
南懷瑾老師是非常欣賞王國平先生的才華的。這是南懷瑾老師誇讚了王國平先生一番。
當然,也反映出南懷瑾老師非常喜歡王國平先生的文筆。為啥能從南懷瑾老師誇讚王國平先生的才華,得出南懷瑾老師喜歡王國平先生的文筆呢?這個後面我們還會提到,大家持續關注淵回憶南這期內容就行。後面,還有很多的細節。
細節之二:
王國平先生還很年輕。南懷瑾老師為何提到王先生很年輕呢?
淵回認為,年紀小,年輕,意味著有足夠的多的時間。並且,可以堪以重任。這個重任是什麼呢?接下來的細節就會提到。
細節之三:
南懷瑾老師提了王國平先生年輕之後,就說他老人家有一件事情,還沒有完成。
這件事情是什麼呢?幫他完成一篇記錄,一篇有關袁煥仙太師靈塔的記錄。
從現在的時間點回看過去,淵回認為,南懷瑾老師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老人家不僅僅是希望,王國平先生為他寫一篇紀實文章。一篇短短的文章,其實和年齡的大小並無多大的關係。
我們回看過去南懷瑾老師真正的目的是:要王國平先生為他寫一部傳記,一篇真真正正,實事求是的傳記。
從這三個細節中,我們可以看出南懷瑾老師為人處世,是非常有條理的。剛開始叫你來太湖玩一玩,認認路,結個緣分。
接下來,讓你寫一篇紀實文章,考驗考驗。同時也觀察一下,這個人態度如何,是否願意做這樣的事情。
接下來,就要觀察這個人是否能夠委以重任。
事實上,我們往回看南懷瑾老師的一生。南懷瑾老師要做某件事情。往往是提前幾個月,提前幾年,甚至提前幾十年就開始做準備了。這次寫這個傳記,也是如此。
南懷瑾老師講道家思想時候就經常提到一句話,叫做:颶風起於萍末。大概意思就是一個大事件的爆發,大多都是一件非常微小的事情引起的。這不僅僅是客觀物理世界的一個規律,人世間的做人做事也是如此。毋容置疑,南懷瑾老師是深知這個道理的。
回歸正題,毫無疑問王國平先生是經受住了這個考驗的。南懷瑾老師把寫傳記的這件事情,交到了王國平先生手上。
這也就是後來我們看到的書籍《南懷瑾的最後一百天》產生的緣起。不過,《南懷瑾的最後一百天》這本書的問世,顯然和南懷瑾老師委託的重任:真真正正,實事求是的人生傳記相差甚遠啊!
淵回認為,南懷瑾老師的傳記還未完成。並不能怪罪王國平先生。因為王國平先生是在2011年的9月2號才第一次見到南懷瑾老師。然而,南懷瑾老師在2012年的9月29日就離開了我們。這個時間是非常倉促的,要完成一部非常宏大的歷史傳記是非常難的。
在這裡,淵回建議大家多給王國平先生一些時間。淵回相信,王國平先生一定會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南懷瑾老師留下的這一項任務。
另外,南師是大家的南師,我們大家也不能閒著。大家一定要多多接受,學習南懷瑾老師的教化。將南懷瑾老師的思想文化發揚光大,將國學傳統化接下來,繼下來,傳承下來……這樣方能不辱「師」命吧!
以上的資料來源於各處,淵回在這裡感謝資料的提供者。另外,時間倉促,文中難免有一些錯誤,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批評指正。
以上的內容僅是淵回個人的觀點,僅供大家參考。如果有不同的意見,或者是,需要交流地方,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如果對你有幫助,歡迎大家點讚,收藏,轉發,推薦給他人。讓這篇有限的內容發揮無限的作用,幫助更多的人。最後,關注淵回獲取最新的內容更新。
謝謝大家,這一期的淵回憶南就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