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融山水風光與歷史文化,南方最後一支馬幫——安化茶馬古道

2020-12-25 和風思旅

安化茶馬古道是南方最後一個馬幫。素以南方最後一支馬幫和最完整的茶馬古道遺存著稱於世,這裡保留了原生態的高山民居風光和峽谷風光,遠離塵囂,故被稱為「高山之城,茶馬遺風」。

茶馬古道風景區是一處融山水風光和歷史文化於一體的風景區。在這裡,您可以體驗騎馬觀光的樂趣,也可以探尋馬幫文化的歷史遺存。景區內林秀水美,山高谷深,集「雄、奇、險、秀、幽」等風景特色於一身

茶馬古道景區內的遊道,大多都是依崖壁而建,雖然增加了足夠的安全措施,仍不失驚險刺激,正如古詩云「棧道依松劃,危樓疊石連」。

景區內的林木蔥鬱,溪水潺潺,陰柔共媚。遠山逶迤,蒼翠欲滴,富有高山民居特色的木屋民居掩映期間,秀美極致。這裡山高谷深,遠離塵囂,是超脫逸世、凡塵不染之佳境!

行於林間小道,便會油然產生超凡、隱逸之情,是閒暇度假,修心養性的風水寶地。峽谷深澗,危崖聳立,雄渾有力,氣勢磅礴,充滿雄偉之美。

安化的唐家觀、永錫橋、洞市老街等都是隨茶馬古道而衍生。隨著現代交通的發展,過去的物流模式日漸式微,運送茶葉的馬幫在歷史中留下的崎嶇小道卻受到旅遊業的青睞。

相關焦點

  • 【車誠自駕遊】妙曼黑茶,人間天堂——走進益陽安化,開啟茶馬古道之旅
    既是大梅山文化的發祥地,古稱「梅山蠻地」;又以最完整的茶馬古道、歷史古蹟遺存著稱於世。去安化茶馬古道風景區的N大理由理由1茶馬古道風景區既是大梅山文化的發祥地,古稱「梅山蠻地」;又以最完整的茶馬古道、歷史古蹟遺存著稱於世。
  • 滇藏茶馬古道的馬幫生涯
    而古道上經濟物質的大量交流,必然帶來相應的其他文化的傳播和相互影響,更由於行進在茶馬古道上的「馬幫」這種極特殊的「裁體」,使得茶馬古道逐漸形成了聯繫沿途各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紐帶。它集佛教精神、原始自然崇拜和民間信仰於一身,融鑄沉積了豐富而複雜的宗教文化意蘊。自古至今,每年秋冬之際,通往聖城拉薩的朝聖道上更是擠滿了虔城的朝聖者,崎嶇蜿蜒的山道上善男信女們牽羊扶杖,絡繹不絕……有的更將全身投匐在地,磕著等身長頭前往心目中具有極神聖意義的拉薩,他們磕得四肢潰爛,面額鮮血淋漓,但眼睛的虹彩中卻洋溢著寧和而確鑿的信仰之光。茶馬古道與朝山朝聖的路線是完全重合的。
  • 梅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湖南益陽茶馬古道景區
    茶馬古道景區,位於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江南鎮高城村。主要包括川巖江、關山峽谷、永錫橋洞市老街、永錫橋、黃沙坪古茶市、唐家觀、陶澍故裡等景點。
  • 安化黑茶:茶馬古道奇珍
    明代文學家湯顯祖的《茶馬》,真實記錄了黑茶在中國古代茶馬交易治邊制度中的重要作用。日前,黑茶製作技藝被列入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世界黑茶之鄉——湖南益陽安化縣的千襾(下同)茶及茯磚茶製作技藝,位列其中。作為中國特有的茶類——黑茶,幾經沉浮,終於走出湮沒於歷史雲煙的茶馬古道,再度散發出馥鬱濃香。茶。
  • 貢茶入京起點在普洱,茶馬古道帶你走進馬幫文化,穿越千年時光
    談及雲南的歷史,馬幫文化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它是中國歷史上一種延綿千年的歷史存在,在大西南地區特別是雲南,它不僅是一種特別的交通運輸方式,更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了一種精神和文化。雲南思茅地區普洱茶也是因為馬幫的存在,才得已源源不斷地運銷各地,我們現在喝到的普洱茶,承載了千年的茶文化,帶著馬幫的精神,讓人品讀歲月的陳香 。
  • 美麗鄉村:茶馬古道行,川巖江思幽谷八仙瀑布等你來!
    在安化的茶馬古道風景區,有中國南方最後一支馬幫,您在關山峽谷體驗過險峻的攀巖,您騎在馬背聽過青石板路上噠噠的馬蹄聲,您走過布滿歲月滄桑的永錫橋和洞市老街,但是,您到過茶馬古道思幽谷的八仙瀑布嗎?
  • 重走茶馬古道,聆聽馬幫故事,感受千年滄桑與輝煌
    雅安、昌都、拉薩、亞東的茶馬古道,促進了川滇臧地區和鄰國(印度、孟加拉國、越南、寮國等)的經濟文化交流。,為了生活,祖祖輩輩世世代代穿梭在這條茶馬古道,走過滄桑的路,卻也帶來了經濟和政治文化溝通。茶馬古道上已經沒有貿易的馬幫商道,卻在這條路上遺留了一路厚重的人文歷史和馬幫動人的故事
  • 茶馬古道帶你走進馬幫文化
    說到雲南的歷史,馬幫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歷史,在中國歷史中延續了數千年。在西南地區,特別是雲南,它不僅是一種特殊的交通方式,而且在歷史上也是如此。它已成為長河中的一種精神和文化。由於馬車隊的存在,雲南省思茅地區的普洱茶一直被銷往各地。
  • 幽幽古道,茶葉飄香,追尋歷史的見證與感受馬幫的底蘊,茶馬古道
    絲綢之路與茶馬古道說到商業貿易,在古代的時候,於中國不得不說「絲綢之路」,「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得以開闢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的貿易通道,這條通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而被命名為「絲綢之路」,並且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
  • 茶馬古道上的馬幫文化
    茶馬古道上南來北往的馬幫,整日風裡來,雨裡去,風餐露宿,在日久天長趕馬走天下的生活中,形成了獨具一格的馬幫文化,其影響源遠流長
  • 旅遊觀察:黑茶產業鋪就安化精準扶貧之路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安化沒有名山,更沒有名川,旅遊資源的優勢在哪裡?安化縣委縱觀國內各產茶地區,發現各地大多在探索旅遊業和茶產業一體化發展的道路,也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近年來,安化縣以黑茶產業為依託,大力改善基礎設施,積極促進茶旅一體化,走上了全面致富的脫貧大道。
  • 茶馬古道馬幫習俗
    在橫斷山脈的險山惡水之間,在從雲南向西北橫上世界屋脊的原野叢林之中,綿延盤旋著一條神秘古道。我們把它稱之為「茶馬古道」。我敢說它是我們這個星球上最令人驚域西心動魄的道路之一。千百年來,無數的馬幫在這條道路上默默穿行。我的許多朋友的祖先就從這條路上趕著馬幫,馱著茶葉和各種山貨,來往於雪藏和雲南之間。
  • 遺失的茶馬古道:絲綢之路上的神秘黑茶
    在「一帶一路」倡議在多個領域被延伸的今天,沿著安化茶馬古道在歷史上的腳印尋覓,不難發現,安化茶馬古道和黑茶在歷史長河中所承載的不僅僅是跨區域的貿易往來,更是一種文化的輸出與交流。
  • 茶馬古道——帶茶去遠方
    「北有絲綢之路,南有茶馬古道」,前年有機會去了一趟四川。先是飛重慶,然後一路從瀘州到宜賓,峨眉山,經雅安最後到成都!一路走來,到了雅安,不免要了解一下當地的文化歷史。最早聽說雅安還是2008年汶川地震時,雅安也是重災區,電視上每天都報導。
  • 茶馬古道|潺潺溪水裡,黑茶飄香
    茶馬古道在安化的崇山峻岭和山澗溪流之間,綿延著一條神秘的茶馬古道,千百年來,無數的馬幫,在這條道路上默默行走,成就了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交融。安化的這條茶馬古道如今已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來到這裡旅遊的人們,多半尋茶而來,與茶結緣,畢竟,這條古道的興起就是因為黑茶的興盛。
  • 【重走茶馬古道】高原與馬幫的故事:千年回眸如初見
    今(3)日上午,「卓卓康巴 傳奇昌都」之2018第四屆重走茶馬古道暨首屆中國戶外運動經理人高峰論壇啟動儀式結束之後,來自全國各地的30多名旅遊大伽從芒康鹽井鹽田博物館出發,沿著覺龍村徒步向扎增拉姆女神草原行進,正式開啟了重走茶馬古道之旅。昌都市旅發委副主任劉振、芒康縣常務副縣長黨仁也在其中。
  • 茶馬古道尋古--文化--人民網
    湖南省安化縣的茶馬古道蜿蜒在梅山群嶺中,主要的兩條路線都在安化田莊鄉出發,一條經姚江、益陽、從資江到境外,另一條經洞市、新化到大西北,最遠至俄羅斯。歲月悠久、道路漫長,茶馬古道上演繹了多少故事,引來人們紛至尋訪。
  • 美麗安化旅遊:好風景期待大手筆———附安化境內最全旅遊風景圖
    隨後,雪峰湖以賞橘園風光、水面遊船為主體的山莊、農家樂次第修建;紅巖水庫利用秀美的湖光山色,修建了大量的林中小木屋,輔以垂釣、走吊橋、水上遊等項目;梅城紫雲山建成扶王像,羊角竹葉山舉辦映山紅旅遊節;川巖江農民則自發組織復興馬幫,開發走馬峽谷項目。安化興起一股由政府引導、下崗工人和農民自發參與的旅遊開發熱潮。
  • 【聚焦洞庭湖生態文化旅遊】益陽:江山尋幽 古道問茶
    3 茶馬古道,溯溪探險品黑茶 安化人好客,好遠就招呼路人「喝幾杯茶」。上個世紀,無數運送茶葉的人和馬,在安化的崇山峻岭間默默行走。悠遠的馬鈴聲,迴蕩在山谷、急流和村寨上空,由此有了「茶馬古道」。 記者一行從資江麻溪口逆流而上,前行幾公裡,便是「茶馬古道」年代最大的一個運輸中轉站——高城村。
  • 強者為尊,歷史上的茶馬古道馬幫相遇弱者讓道
    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分川藏線、滇藏線兩路。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