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要吃一斤左右的石頭,一吃就是20多年,而且必須是老家的那種「面石頭」。
從阜新來瀋陽看弟弟的張桂蓮這兩天就要回家了,因為她帶來的石頭快吃完了。對於她來說,覺可以不睡,飯可以不吃,沒「面石頭」吃可不行。
小時候便愛吃泥巴
張桂蓮今年44歲,家住阜新市阜新縣於寺鎮虎掌溝村。「小時候我就對泥土有著特殊的感
情,尤其是被水澆過的黃土,聞起來那個香呀!」張桂蓮說。後來她發現,受過煙燻火燎的炕坯土要比黃土香得多,一塊磚能聞上老半天。一天,她把土磚放在嘴裡咬了一口,香氣迅速蔓延了她整個口腔,沒有絲毫的生澀與難以下咽。之後她養成了每天吃泥土的習慣。「那年,我22歲。」
「結婚以後,丈夫發現了我有吃土的習慣,剛開始還經常吵,後來見我想吃的厲害,也就沒再逼我。」她說,就連懷孕的日子裡,她也絲毫沒有少吃。但兒子的身體一點都沒受影響,她也很少得病。
最愛吃家鄉的「面石頭」
吃泥土沒兩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發現了自家附近的一個山溝裡有一種香香的石頭,當地人叫它「面石頭」。說也怪,這種石頭別的地方都找不到。
於是,她便經常去山溝裡背上一袋石頭回家。
「面石頭」其實是一種不很硬的石頭,小塊的用手便可以掰開,用指甲一剔,粉塵飛揚。記者曾試圖咬了一小塊,咀嚼之下,雖然不是很硌牙,但是很澀,更別提下咽了,但是張桂蓮卻隨手拿起一塊「咯吱咯吱」吃得很快。她說在老家,每天把這石頭當零食吃個不停,鄰居們都感覺很奇怪,有的小孩子還以為她是精神病。
「尤其是吃完大蒜和抽完煙後,就得趕緊吃點石頭,不吃就感覺抓心撓肝的難受,但是也怪,吃多了還胃疼呢。」張桂蓮說,她吃這石頭比吃蛋糕還香,如果把石頭和蛋糕放一起讓她選擇,她一定會選擇石頭。
這次來瀋陽走親戚剛住了幾天,張桂蓮帶來的一塑膠袋石頭就快吃完了,只剩下一些細碎的小塊,根本不夠吃兩天的,所以她準備這兩天就回阜新。
專家:可能是「異食癖」
中國醫科大學營養學專家傅秋帆教授說,張桂蓮的這種嗜好最大可能是「食僻症」,也叫「異食癖」。這種病的患者愛以煤渣、牆皮、土塊、紙張、毛髮等「怪」東西為食物,這麼做並不是因為他們的身體內缺乏某種營養元素,而是因為他們的神經系統可能患有特殊症狀,導致他們對其他人都吃不得的東西有了特殊的興趣。
同時傅教授也說,喜食石頭也不排除別的原因,比如有的石頭中的確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比如麥飯石,現在許多地方都選擇這種石頭入藥。也有一些小時候生在農村的孩子難免肚子裡有蛔蟲,而肚子裡有蛔蟲的孩子也容易養成「異食癖」。
張桂蓮嗜食石頭,正常來說容易引發消化道的結石等症狀,但她20年來仍然身體健康,也是很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