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紀錄片《大上海》國慶前夕開播:全景式回顧上海176年發展歷程

2020-12-21 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9月19日報導:9月23日起,大型紀錄片《大上海》將登陸東方衛視和上海廣播電視臺紀實頻道。這部作品被定義為上海近年紀錄片創作中的「一號工程」,將以8集、每集50分鐘的體量,完整記錄上海開埠至今176年的歷史進程,呈現出這座城市海納百川、大氣謙和的氣質和追求卓越的成長與發展。

  全景式回顧上海176年發展歷程

  要理解上海何以成為今天的上海,需要一次全方位的歷史回眸。《大上海》的開篇將觀眾的目光帶回176年前,從這一千年古港被西方列強入侵開始,講述它如何從十六鋪旁的老城廂變成奇特的三界四方、華洋雜處之地;在內外交迫的環境中,中國民族工商業是如何堅強地破壁生長;在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中,中國現代金融、新式教育、現代科學和新文化如何孕育生長、負重前行。從中國共產黨在石庫門裡誕生,到艱苦卓絕的兩次淞滬抗戰;從上海人用「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建設新上海,到成為支援全國建設的重要工業基地;從第一支「小飛樂」股票的誕生,到浦東開發開放開啟嶄新的篇章;從上海自由貿易區的設立到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舉辦……都在《大上海》中娓娓道來。

  《大上海》總導演徐冠群說:「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中,我們甄別、比較、提煉、選擇、開掘,為的是努力講清楚上海開埠至今176年的城市發展軌跡;為的是讓人們了解上海、珍愛上海,為它更燦爛的明天奮鬥。這是一個艱巨的思想勞作的過程。我最要感謝的是眾多的專家學者,我們學習吸納了他們的研究成果,有的給了我們直接的教誨和幫助,而這些成果是他們幾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的結晶。」

  立足「百年中國看上海」,《大上海》完整記述了上海在中國近現代史、中國革命史和改革開放史的澎湃篇章,第一次用電視的形式比較完整地呈現了這座城市成長與發展的歷史軌跡。

  細節入手解密城市基因

  從第一分鐘開始,《大上海》就以質樸的敘述扣住人心。儘管《大上海》時間跨度大,但不是走馬觀花。在它別開生面的宏大敘事中,又充溢了具象、細膩的描繪,生動地娓娓道來。

  《大上海》製片人韓芸說:「製作《大上海》不僅僅是希望『記錄』一段歷史,更意在讓今天的人們理解上海。」為什麼這座城市成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為什麼這座城市既有浪漫精緻的生活氣息,又有製造大飛機、極地破冰船的深厚工業底蘊?為什麼國際化的生活方式與中國的文化精髓在這裡完美融合?看過《大上海》,才會明白這片土地今天所呈現的開放意識、契約精神、創新品格和工匠精神,都有其歷史根源。

  《大上海》的製作歷經三年。攝製組共計拍攝上海境內的近百處遺址、遺蹟,累計拍攝超過1000小時素材。同時,攝製組還前往北京、廣州、南京及香港等20多個城市取景拍攝,拜訪歷史當事人、親歷者及相關後人共150餘人;奔赴英、法、美、德、俄等9個歐美國家,拍攝了大英圖書館、英國國家肖像館、美國耶魯大學等大小檔案館、圖書館60餘家,找到眾多遺落在國外的關於上海的一手檔案資料。影片善於找到關鍵的史料物件,通過立體而豐滿的人物故事,讓觀者進入時空隧道,真正理解歷史如何被書寫,如何留下今天可見的種種印記。

  打造歷史紀錄片全新觀賞體驗

  全片引人入勝的講述,除了因為語言敘事現代化、年輕化、細節化外,還要歸功於《大上海》在表現手法上的創新融合。作為新時代的城市傳記,《大上海》積極容納了新的藝術表現形式。製作組邀請中國知名沙畫師高潔原創作畫。上海租界的演變、輪船招商局的商戰、《新青年》雜誌的創刊、抗戰時的工廠內遷、解放軍進上海、陸家嘴開發公司辦公室等場景和故事,都是首次以沙畫的形式呈現,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觀賞體驗。

  此外,在歷史資料的展現中,本片還採用了照片再生、膠片上色等創新技術手段,使歷史資料的表現力大為提升。而在音樂方面,製作方邀請了著名音樂製作人、中國音樂學院作曲家王珏為《大上海》原創主題交響樂,為這部大主題、大體量、大格局的紀錄片增添了獨特的魅力與氣魄。

  《大上海》不僅記錄了2018年首屆進口博覽會的舉辦和近年來科創中心的建設,還重點回顧了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翻天覆地的變化過程和城市建設的探索歷程,希望以「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著眼點,給上海未來的建設者以參考和啟迪。上世紀90年代中國金融業深層次改革、浦東開發開放與上海自貿區的建立、黃浦江兩岸地區的規劃重塑等重要歷史情節,向觀眾展示了上海城市建設者們重學習和重創新的寶貴精神品質。《大上海》用深情的回顧告訴我們,上海今日的成就,是40年來各行各業的人們用艱苦卓絕的奮鬥與學習和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一點點換來的,是上海這座城市在新時代奮鬥道路上的精神指引。未來,機遇與挑戰並存,今天的奮鬥者們不僅要珍惜所有、守護傳統,更要永遠保持民族自信、堅持民族奮鬥、堅定民族底氣。

  據悉,大型紀錄片《大上海》共八集,分別為:《上海的開埠》《中國工業的發軔》《東西匯流》《紅色革命的策源地》《生死抗爭》《人民的上海》《艱難起飛》《創新品質》,將於9月23日至9月26日在東方衛視黃金時間每天兩集連播,9月23日至9月30日上海廣播電視臺紀實頻道黃金時間播出,同時也將於網際網路平臺同步播出。

相關焦點

  • 八集大型系列紀錄片《亞太戰爭審判》即將開播
    為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承制的中宣部重大項目八集系列紀錄片《亞太戰爭審判》,將於8月31日起登陸東方衛視。《亞太戰爭審判》是全球首部全景式聚焦二戰後各同盟國對日本BC(乙丙)級戰犯審判的大型紀錄片,展現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犯下的暴行以及戰後國際社會以法理精神懲治戰爭罪行的歷史,填補了該領域內的影視空白。
  • 10萬字濃縮百年變化 《大上海》解碼城市發展
    新華網上海11月3日電(記者吳霞)大型紀錄片《大上海》同名圖書2日在位於上海中心52層的朵雲書院旗艦店舉行專家座談會。《大上海》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以大量生動故事和文獻史料,全景式回顧梳理上海開埠以來170多年發展軌跡與巨大成就,探尋「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城市精神,「開放、創新、包容」城市品格背後的發展密碼。    「《大上海》讓我們理解上海之所以『大』的原因在什麼地方,也是向世界、向公眾進行一種深情而樸素的傾訴。」
  • 用《大上海》一書,講述上海百年城市發展史
    開放、創新、包容已成為上海最鮮明的城市品格,上海也通過進博會的舉辦,正成為世界「會客廳」。讀懂一座城市的歷史,才能汲取更多創造未來的動力;了解一座城市的發展軌跡,才能更好理解和履行國家賦予上海的職責和使命。要深刻理解上海何以成為今天的上海,需要一次全方位的歷史回眸。
  • 系列紀錄片《亞太戰爭審判》開播
    原標題:展現中國在二戰中的積極作用 系列紀錄片《亞太戰爭審判》開播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上海8月31日電 (記者許婧)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承制的中宣部重大項目八集系列紀錄片《亞太戰爭審判》31日起登陸東方衛視
  • 上海全新文化全景地圖首發!來大世界參加故事大賽,感受電波穿越
    今天上午,從新加坡來到上海旅遊的宋穩良一家,在大世界檢完票後順手從一旁的閱覽架上取下了幾份地圖,這一字排開的2019版「上海文化全景地圖」,是今天剛剛在大世界發布的鮮貨。這是上海首次以地圖形式全景式地展現區域公共文化和旅遊服務風貌,市民不僅可以在各個公共場所免費領取,還可以使用電子版在手機端查閱。圖說:上海文化全景地圖首發 官方圖大世界的中庭,「生活美·時代紅」2019年上海市民文化節故事大賽特別活動也於今天舉行。
  • 引領年輕人走近歷史 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今晚開播
    華聲在線12月7日訊(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陳薇)今晚19時30分,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在湖南衛視、芒果TV雙平臺開播。《中國》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湖南衛視、北京伯璟聯合攝製。
  • 深圳衛視年度奉獻大型紀錄片《中國南極記憶》
    深圳廣電集團總裁陳君聰致辭  搜狐娛樂訊  在中國南極考察30周年的前夕,由國家海洋局、深圳廣電集團和深圳極地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投資出品的三十集大型紀錄片該片首次用中國人的鏡頭全景式地再現回顧了中國的南極考察歷史,第一次用珍貴的歷史影像揭開冰封多年的歷史真相,講述還不曾公開的南極故事,認知那些迷霧重重、影響世界的科學現象,傾聽激蕩在考察隊員心中的人生感悟。  該片是中國首部以南極考察為題材的大型科學探索紀錄片,每集30分鐘,全片900分鐘。
  • ...上海,東方,中國,衛視,哈哈,節目,海派,影視片,綜藝,開播,-上海...
    東方衛視還將開闢中國第一個「現實題材紀實劇場」,播出記錄上海開埠至今170多年的歷史進程尤其是上海在中國近現代史、中國革命史和改革開放史上澎湃篇章的重點紀錄片《大上海》,以及《人間世(第二季)》《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第二季)》《巡邏現場實錄2019》等優秀紀錄片。
  • 大型人文紀錄片《布達拉宮》開機 騰訊視頻全景式展現西藏文化風貌
    11月14日,騰訊視頻出品的大型人文紀錄片《布達拉宮》在西藏拉薩舉行開機儀式,這是一部首次全景式展現布達拉宮風貌的紀錄片,將深入未對遊客開放的神秘區域,全息、全景、全方位帶領觀眾了解這座神秘殿堂,展示西藏文化的成就。
  • 上海老字號為何能長紅70年?中國首部財經美食紀錄片《尋味·王家沙...
    東方網記者程琦8月29日報導:由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與老字號王家沙聯袂打造的中國首部財經美食紀錄片《尋味·王家沙》於近日殺青。東方網記者獲悉,該片將於8月31日晚22點在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上映。王家沙點心店初創於1945年,是上海老百姓最為喜愛的美食品牌之一,迄今已有七十餘年的歷史。舊時王家沙點心之所以出名,是因為膾炙人口的「四大名旦」經久不衰,即鮮香滷多的鮮肉生煎,鮮嫩味美的蝦肉餛飩,酥香可口的豆沙酥餅和香脆松透的兩面黃,在業內享有盛譽。
  • 上海「智」造的紀錄片,如何點亮城市人文之光?
    2019年4月15日,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成立,圍繞「抗擊疫情」、「脫貧攻堅」、「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等重大主題,推出了一系列有引領力、傳播力、影響力作品。 紀錄片的上海「智」造,正在點亮城市人文之光。
  • 高分紀錄片《大上海》同名書出版!上海為什麼可以稱為「大上海」?
    百年中國看上海,為更好記錄上海建設、發展軌跡,宣傳上海改革、創新經驗,上海人民出版社重磅推出《大上海》一書。《大上海》一書以上海百年城市發展歷史為主題,採用圖文結合方式全景展現上海170多年的城市歷史軌跡和發展建設,從關鍵的歷史人物、重大歷史事件、激動人心的時間節點等內容出發,記述上海在中國近現代史、中國革命史和改革開放史的澎湃篇章,追溯上海城市精神歷史根源。
  • 1500個不眠夜熬出好作品 紀錄片《大上海》專家研討會舉行
    人民網上海10月22日電 (記者 曹玲娟)前後3位總導演,在數不盡的地方暴走大上海,1500個不眠之夜,熬出一部被稱為「教科書式的紀錄片」的好作品——21日,紀錄片《大上海》專家研討會在滬舉行,與會專家暢談紀錄片背後的付出與收穫。
  • 中俄合拍大型系列紀錄片《這裡是中國》第二季開播
    中俄合拍大型系列紀錄片《這裡是中國》第二季開播 原標題:   6月3日傍晚,中俄合拍大型系列紀錄片《這裡是中國》第二季開播儀式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舉行,中俄各界代表約150人出席。
  • 國慶特展來上海中心大鬧天宮
    央廣網上海9月25日消息(記者楊靜)由中國動畫IP之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與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攜手推出的《大鬧天宮》綜合原畫展暨萬籟鳴先生誕辰120周年特別紀念展今天(25日)在上海中心53樓首次亮相。
  • 人文紀錄片《布達拉宮》開機,騰訊視頻全景式展現西藏文化風貌
    11月14日,騰訊視頻出品的大型人文紀錄片《布達拉宮》在西藏拉薩舉行開機儀式,這是一部首次全景式展現布達拉宮風貌的紀錄片,將深入未對遊客開放的神秘區域,全息、全景、全方位帶領觀眾了解這座神秘殿堂,展示西藏文化的成就。
  • 上海大世界「中秋國慶鬧傳統」濃鬱老上海風情
    19.9元起上海大世界【中秋國慶鬧傳統】一票通玩!經典大舞臺、哈哈鏡、遇見1978…大型全景沉浸式遊園嘉年華即將盛大登場,帶你感受濃鬱老上海風情~「不來大世界,枉來大上海」它,是上海人zui具童年回憶的樂園它,體現了上海的文化變遷它,也一度是上海的標誌性建築2020年,「極限男團」空降上海大世界
  • 大型紀錄片《曙光》第四季明開播
    本報訊(記者劉桂芳)由天津廣播電視臺、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天津市檔案館聯合製作的大型電視紀錄片
  • 上海世博會「官方」定製紀錄片在上海首映
    點亮QQ圖標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1900年的巴黎世博會上,「電影之父」盧米埃爾兄弟將他們製作的電影在25×15米的大銀幕上展示。這對兄弟將攝像機扛上艾菲爾鐵塔,並在高空拍下了俯瞰巴黎全城的影像。這些模糊卻激動人心的彩色影像,在半年內吸引了800萬人潮到場觀看。
  • 首部以「中國」命名紀錄片開播 影像通史呈現視聽盛宴
    首部以「中國」命名紀錄片《中國》7日開播。湖南衛視供圖中新網長沙12月7日電 (付敬懿 廖琛)首部以「中國」命名的歷史紀錄片《中國》7日晚將在湖南衛視首播。該片是2019年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紀錄片創意選題,以當代人視角觀望歷史,講述當時最具轉折性、代表性、最富戲劇性的人和故事,通過再現歷史中的中國人如何築夢、追夢、圓夢,探尋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自信的源泉和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