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持續修繕巴裡坤清代「漢滿」兩城
這是新疆保存完好的古城之一——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境內的清代「漢滿」兩城。 據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文物局介紹,上世紀90年代起,當地成立文化遺產搶救機構修繕「漢滿」兩城。2014年至今,僅縣財政投入修繕保護方面資金已達3000萬元。
-
巴裡坤的湖
巴裡坤的湖巴裡坤是一個老地名了,古稱蒲類,是古絲綢之路北新道進入新疆的第一重鎮。老新疆人基本上都知道這個地名。巴裡坤離不開巴裡坤湖,有幾種解釋,有「虎湖」「虎前爪」的解釋。汽車進入巴裡坤縣,遠遠地就能夠看到一片浩渺的水泊,這在戈壁大漠旅行之後,顯得更加令人激動。這時是八月份,巴裡坤湖周邊是綠色的草場,牛羊滿地,氈房星星點點如雨後蘑菇般星羅分布在湖的周邊。
-
新疆三大商都,八大名城,絲路北道第一鎮,滿漢雙城巴裡坤
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隸屬於哈密市,海拔較高,哈密到巴裡坤需要翻越東天山,車程約5個小時。雖然看起來偏遠,還是跟蒙古國接壤的邊城,曾經確是繁華一時。巴裡坤古城由漢、滿兩城組成,漢城建於清雍正9年,滿城建於清乾隆37年。
-
美麗的巴裡坤
離開鳴沙山,我們直奔巴裡坤縣城。走著走著就看見路邊的農田有很多盛開的向日葵,十分漂亮,於是下去拍照,都覺得過癮了,才繼續向巴裡坤縣城進發。到了巴裡坤,已經是中午了,大家決定先填飽肚子,於是導航先去了巴裡坤的美食街。美食街人還挺多,找了一家坐下,點菜的時候我堅持要點他們的羊肉燜餅子,因為有一年央視介紹巴裡坤,專門說這的羊肉燜餅子做的很有特色。
-
遊記:新疆巴裡坤之旅
7月20日,由鄯善途徑七角井前往巴裡坤,3年前的秋季是由巴裡坤到鄯善反向走的,當時正在修路,現在全程柏油路面。臨近七角井鹽場時,正值中午,就在路邊停車休息邊觀景拍攝邊吃午飯。繼續前往巴裡坤途中,公路兩側不斷變換的、差異極大的地貌。到達電影《狼災記》拍攝地下面這兩座山體便是狼災記的背景公路另一側,便是巴裡坤湖的指示,沿著3年前走過的一條土石路,經過村莊到達巴裡坤湖岸附近。
-
巴裡坤之旅 難忘
巴裡坤之旅我第一次看到巴裡坤這個地方還是在一本比較小眾的雜誌上看到的,當時看到介紹的時候就覺得這個地方很神奇,所以心裡就暗自下了決心在五一假期的時候一定要去看一次這個地方,於是就努力的去做課外兼職,去掙更多的錢,好讓自己玩得開心些,也減輕家裡的負擔
-
巴裡坤古城待三天,意猶未盡!260公裡到木壘,開始新一站旅途
我驅車行駛到近巴裡坤古城時,就被街道旁連綿不斷的古城牆吸引住了眼球,它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特別想知道這些古城牆的來龍去脈。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為了給從安西調防到巴裡坤的2000多位攜帶家眷的滿族官兵安家,巴裡坤建造了滿城,這座滿城位於漢城的東半裡處,又叫會寧城。
-
廖玉娥:感受哈密天山風情,歡樂在美麗的巴裡坤
我把爬山越嶺的視頻發到朋友圈,即刻引起朋友們的關注,尤其是我的老領導黃旭文經理,特別關注我們的安全,他在朋友圈裡關心地寫道:這條路我們曾經走過很多,好難走啊,你們一定要注意安全,慢點開車!看到老領導的關心,我們增添了勇氣和毅力。 小車越過一山又一山,穿過了美麗的多彩山,看到了山上長出嫩綠的小草,滿山奔跑的小山羊,點綴其中如兒童動畫片那樣精彩。再翻個幾座山,就看到了綠洲。
-
「去新疆旅遊」巴裡坤草原- 鑲嵌在山間的翠玉
巴裡坤草原位於新疆東北部的哈密地區,這裡有「天山淞雪」、「瀚海鰲城」、「鏡泉宿月」、「嶽臺留勝」等八景名勝古蹟,是新疆的第二大草原;巴裡坤大草原不象內蒙古的草原那樣一望無際,可以看到草天相接的地平線,這裡四周與藍天相接的是連綿不斷的山巔,景色十分迷人。
-
新疆 巴裡坤記行
天山廟位於哈密北部天山頂,海拔2700多米,因清代修建的關帝廟而得名,登頂可遠眺巴裡坤周邊,是夏秋遊玩的好去處,但是4月份登頂的公路還未解封,遂轉向S303前往巴裡坤。,大約還有60多公裡,天山會一直在視線中陪伴,巴裡坤就在天山腳下。
-
新疆巴裡坤:以湖得名,歷史厚重,新城坐落於古城中間
,之後的朝代各有其名,到了清代後才改為巴裡坤,並一直沿用至今。只因巴裡坤地域屬於人文厚重之地,清朝前期這裡是平定準噶爾叛亂的區域性指揮中心,自建立烏魯木齊城後,巴裡坤的地位才被烏魯木齊所取代。這就是新疆第二大草原——巴裡坤大草原。
-
巴裡坤三塘湖的哈密瓜
巴裡坤具體多大不清楚,這兩天在巴裡坤區域內走了很多地方,直到老爺廟口岸,據說要想好好看看巴裡坤要住下來,慢慢走,慢慢感受,因為我走過的地方連十分之一都不到。也就是說,新疆真的好大,當然我們不要用數字量化,因為你可以隨隨便便查到相關介紹,單純走起來看,廣闊、無際、浩瀚,但凡可以描述地域廣闊的詞用到這裡,都不過分。
-
大美新疆—巴裡坤
巴裡坤地處新疆東北部,東鄰伊吾縣,南接伊州區,西毗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北與蒙古接壤,是新疆典型的邊境縣、高寒縣、易災縣,2006年被中國確定為五類地區。境內中蒙邊界線長309公裡,設有中國國家一類季節性開放口岸——老爺廟口岸,是新疆與蒙古國發展邊貿的重要開放口岸之一。
-
仲夏暢遊巴裡坤草原
巴裡坤草原海拔1650米,位於新疆哈密地區北部,小縣城南面是天山山脈,常年雪山晶瑩,松林青翠,雲霧繚繞,變幻莫測。人們稱這種美麗景色為「天山淞雪」。巴裡坤百姓就俗稱叫「草湖」。巴裡坤縣城雨後美麗的風景巴裡坤縣城北面的草湖
-
中秋民俗:巴裡坤蒸餅
巴裡坤的美食種類豐富,麵食尤為值得一提,而在種類繁多的麵食中,我卻獨愛既象徵團圓又寄託人們豐收喜悅的巴裡坤蒸餅。 蒸餅似饃非饃,比饃饃圓,個頭要比饃饃大的多。該有多大呢?這個沒有一定的標準,那要看籠屜有多大。一般是一個蒸餅佔了一個籠屜,直徑約40-50釐米,蒸熟後切塊,才能發現它的與眾不同,一個碩大的蒸餅會變成五顏六色的小塊,散發出誘人的香味。
-
走走邊陲小鎮,巴裡坤縣
跌跌蕩蕩,早晨從哈密市出發,驅車四個多小時,到了巴裡坤縣城。山腳下的小城市格外僻靜,山上雪山白白淨淨,盛裝素裹。置身於這裡,心曠神怡。巴裡坤古稱蒲類,是古絲綢之路北新道進入新疆的第一重鎮。巴裡坤,一說系突厥語「虎湖」之意,因巴裡坤湖
-
旅遊之巴裡坤烽燧
旅遊之巴裡坤烽燧到巴裡坤的路上,就能夠看到路邊的烽燧。據說巴裡坤境內有28座烽燧,其中4座是唐代的,其餘都是清代的軍事設施遺蹟。路上碰到的幾座烽燧,都註明是清代新北道上的烽燧。這些應該是巴裡坤向西到伊犁和向北到科布多等地的軍事建築遺蹟。可惜的是,沒有遇到唐代的烽燧。路邊的幾個烽燧都是清代建築的。不過,從這些殘存的遺蹟就可以看出當年人們駐守的艱辛。
-
巴裡坤——小姣的旅行儲備計劃六十八
絲綢之路北越東天山、橫穿巴裡坤草原,由此經過,使之成為新疆三大商都之一,清乾隆末年時,巴裡坤城匯集的駱駝有兩萬多峰,號稱「萬駝之城」。巴裡坤更是西域三絕之一(吐魯番的高溫酷暑、安西四季大風不斷、巴裡坤常年低溫)、新疆八大名城之一。種種威名之下,其地更令人心嚮往之,下面,小姣便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番。
-
渭南老城牆的故事
老人回憶渭南老城牆說,那時候稱七裡城,城牆上可以跑馬車。後來年久失修,土城牆上面長了很多樹,一到夏天綠蔭處處、鳥鳴蟬叫,一幅生機盎然的景象。老城牆早已悄然退出了人們的視線,目前僅有的兩處殘存,在千變萬化的時代中,用其不變的色彩,依然向世人訴說著它的歷史。
-
走進巴裡坤:東天山腳下的甜蜜事業
新疆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位於東天山腳下,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中轉站。新時代的巴裡坤,漢韻胡風猶在,只是換了新容顏。這裡三面環山,風景秀麗,物產豐美,但由於地處風帶,長期以來,仍屬於「少邊窮」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