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美新疆—巴裡坤
巴裡坤地處新疆東北部,東鄰伊吾縣,南接伊州區,西毗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北與蒙古接壤,是新疆典型的邊境縣、高寒縣、易災縣,2006年被中國確定為五類地區。境內中蒙邊界線長309公裡,設有中國國家一類季節性開放口岸——老爺廟口岸,是新疆與蒙古國發展邊貿的重要開放口岸之一。
-
仲夏暢遊巴裡坤草原
巴裡坤草原海拔1650米,位於新疆哈密地區北部,小縣城南面是天山山脈,常年雪山晶瑩,松林青翠,雲霧繚繞,變幻莫測。人們稱這種美麗景色為「天山淞雪」。巴裡坤百姓就俗稱叫「草湖」。巴裡坤縣城雨後美麗的風景,石人子鄉,石人子鄉的北面有大面積的草湖,被起名高家戶村,這裡的人們在這裡放牧、種植,過著悠然自得生活!
-
巴裡坤的金秋盛景-一幅宏偉風景油畫
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是哈密市下轄自治縣,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北部,位於天山山脈東段與東準噶爾斷塊山系之間的草原上,巴裡坤,一說系突厥語「虎湖」之意,因巴裡坤湖而得名。因此,巴裡坤最出名的莫過於巴裡坤湖、巴裡坤草原和「中國四大鳴沙山之一」的巴裡坤鳴沙山。新疆是個神奇的地方,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有大片水的地方就容易有草原,巴裡坤湖就是這樣一大片水。
-
走走邊陲小鎮,巴裡坤縣
跌跌蕩蕩,早晨從哈密市出發,驅車四個多小時,到了巴裡坤縣城。山腳下的小城市格外僻靜,山上雪山白白淨淨,盛裝素裹。置身於這裡,心曠神怡。巴裡坤古稱蒲類,是古絲綢之路北新道進入新疆的第一重鎮。巴裡坤,一說系突厥語「虎湖」之意,因巴裡坤湖
-
巴裡坤——小姣的旅行儲備計劃六十八
絲綢之路北越東天山、橫穿巴裡坤草原,由此經過,使之成為新疆三大商都之一,清乾隆末年時,巴裡坤城匯集的駱駝有兩萬多峰,號稱「萬駝之城」。巴裡坤更是西域三絕之一(吐魯番的高溫酷暑、安西四季大風不斷、巴裡坤常年低溫)、新疆八大名城之一。種種威名之下,其地更令人心嚮往之,下面,小姣便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番。
-
新疆巴裡坤:以湖得名,歷史厚重,新城坐落於古城中間
,之後的朝代各有其名,到了清代後才改為巴裡坤,並一直沿用至今。只因巴裡坤地域屬於人文厚重之地,清朝前期這裡是平定準噶爾叛亂的區域性指揮中心,自建立烏魯木齊城後,巴裡坤的地位才被烏魯木齊所取代。這就是新疆第二大草原——巴裡坤大草原。
-
阿勒泰後山、博樂夏爾西裡、巴裡坤草原
據《新疆圖志·山脈志》記載:「群山惟嶽公臺最雄傑,前有八陣奇門,兩面能容萬馬……」。傳說在此山操兵點將可以克敵制勝。清代雍正七年和九年,寧遠大將軍威信公嶽鍾琪曾兩次遠徵準噶爾,途經巴裡坤草原,就紮營此山操兵點將,果然兩次徵戰均獲勝凱旋,故得美傳「嶽臺留勝」。 登上嶽公臺危崖俯瞰,廣袤草原形似無際的大海,漢、滿兩座古城如首尾相銜的巨大海輪,航行在綠波瀚海之中。
-
美麗的巴裡坤
離開鳴沙山,我們直奔巴裡坤縣城。走著走著就看見路邊的農田有很多盛開的向日葵,十分漂亮,於是下去拍照,都覺得過癮了,才繼續向巴裡坤縣城進發。到了巴裡坤,已經是中午了,大家決定先填飽肚子,於是導航先去了巴裡坤的美食街。美食街人還挺多,找了一家坐下,點菜的時候我堅持要點他們的羊肉燜餅子,因為有一年央視介紹巴裡坤,專門說這的羊肉燜餅子做的很有特色。
-
新疆 巴裡坤記行
天山廟位於哈密北部天山頂,海拔2700多米,因清代修建的關帝廟而得名,登頂可遠眺巴裡坤周邊,是夏秋遊玩的好去處,但是4月份登頂的公路還未解封,遂轉向S303前往巴裡坤。,大約還有60多公裡,天山會一直在視線中陪伴,巴裡坤就在天山腳下。
-
巴裡坤三塘湖的哈密瓜
巴裡坤具體多大不清楚,這兩天在巴裡坤區域內走了很多地方,直到老爺廟口岸,據說要想好好看看巴裡坤要住下來,慢慢走,慢慢感受,因為我走過的地方連十分之一都不到。也就是說,新疆真的好大,當然我們不要用數字量化,因為你可以隨隨便便查到相關介紹,單純走起來看,廣闊、無際、浩瀚,但凡可以描述地域廣闊的詞用到這裡,都不過分。
-
巴裡坤的老城牆
巴裡坤的老城牆很早去過一次巴裡坤,對於其老城牆情有獨鍾。這次來看,老城牆煥然一新,不知道是喜是憂了。好在還保存了一截原城牆,可供人們觀賞。巴裡坤老城建城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在歷史上曾經起到過巨大戰略價值作用。這裡展現出了當年嶽鍾琪將軍建城戍邊的精彩歷史往事。其中德勝門建設是一個重點,成為了一個旅遊必到的景點。
-
中秋民俗:巴裡坤蒸餅
巴裡坤的美食種類豐富,麵食尤為值得一提,而在種類繁多的麵食中,我卻獨愛既象徵團圓又寄託人們豐收喜悅的巴裡坤蒸餅。 蒸餅似饃非饃,比饃饃圓,個頭要比饃饃大的多。該有多大呢?這個沒有一定的標準,那要看籠屜有多大。一般是一個蒸餅佔了一個籠屜,直徑約40-50釐米,蒸熟後切塊,才能發現它的與眾不同,一個碩大的蒸餅會變成五顏六色的小塊,散發出誘人的香味。
-
烏雲密布、煙雨濛濛籠罩在廣袤的巴裡坤草原之上,有種別樣美麗
從哈密翻越天山,來到天山腳下的巴裡坤大草原。天山腳下巴裡坤草原被濃密的烏雲覆蓋!草原呈現另類美麗確實難得一見!儘管未能邂逅陽光,但陰雨天的哈薩克草原--巴裡坤,那沁人心脾之綠,潤眼極了!由於今年新疆乾旱少雨,美麗的巴裡坤大草原上的草也有些枯黃了. 一幅純淨的天然牧歌,滋滋潤潤的清新空氣,只想深呼吸,深呼吸……。巴裡坤草原上牛羊肥碩,牧草豐美,空氣清新,碧草如氈,還是夏季避暑勝地。
-
遊記:新疆巴裡坤之旅
7月20日,由鄯善途徑七角井前往巴裡坤,3年前的秋季是由巴裡坤到鄯善反向走的,當時正在修路,現在全程柏油路面。臨近七角井鹽場時,正值中午,就在路邊停車休息邊觀景拍攝邊吃午飯。繼續前往巴裡坤途中,公路兩側不斷變換的、差異極大的地貌。到達電影《狼災記》拍攝地下面這兩座山體便是狼災記的背景公路另一側,便是巴裡坤湖的指示,沿著3年前走過的一條土石路,經過村莊到達巴裡坤湖岸附近。
-
如果還沒想好去哪裡玩,不如來新疆·巴裡坤草原溼地成候鳥棲息地
新疆巴裡坤湖夏日美景引遊人 巴裡坤湖由四周自然泉水匯流注入而成,湖中有一南北向沙堤,將湖分隔成東西兩部分。東湖碧波蕩漾,西湖一片銀白湖東有大片沼澤溼地,湖周是遼闊的牧場。該湖是新疆著名的鹽湖,是儲量豐富的芒硝礦和鹽田,湖水中含有水生物滷蟲。每當盛夏這裡帳篷星點,牛羊成群,牧歌悠揚,湖光山色,分外迷人。哈薩克族牧人常在湖邊草原舉行盛大的「阿肯彈唱會」。(哈密市巴裡坤縣城西10千米左右。
-
旅遊之巴裡坤烽燧
旅遊之巴裡坤烽燧到巴裡坤的路上,就能夠看到路邊的烽燧。據說巴裡坤境內有28座烽燧,其中4座是唐代的,其餘都是清代的軍事設施遺蹟。路上碰到的幾座烽燧,都註明是清代新北道上的烽燧。這些應該是巴裡坤向西到伊犁和向北到科布多等地的軍事建築遺蹟。可惜的是,沒有遇到唐代的烽燧。路邊的幾個烽燧都是清代建築的。不過,從這些殘存的遺蹟就可以看出當年人們駐守的艱辛。
-
巴裡坤之旅 難忘
巴裡坤之旅我第一次看到巴裡坤這個地方還是在一本比較小眾的雜誌上看到的,當時看到介紹的時候就覺得這個地方很神奇,所以心裡就暗自下了決心在五一假期的時候一定要去看一次這個地方,於是就努力的去做課外兼職,去掙更多的錢,好讓自己玩得開心些,也減輕家裡的負擔
-
走進巴裡坤:東天山腳下的甜蜜事業
新疆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位於東天山腳下,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中轉站。新時代的巴裡坤,漢韻胡風猶在,只是換了新容顏。這裡三面環山,風景秀麗,物產豐美,但由於地處風帶,長期以來,仍屬於「少邊窮」地區。
-
巴裡坤縣絲路文化旅遊觀光會(自行車公路賽)入選2020中國體育旅遊...
中新網新疆新聞12月27日電(熊潔 杜雅娟 周峰)近日,「2020中國體育旅遊精品項目」評選揭曉,新疆巴裡坤縣絲路文化旅遊觀光會(自行車公路賽)入選「2020中國體育旅遊精品賽事。消息傳來,眾多巴裡坤騎行愛好者歡欣鼓舞、心潮澎湃。 據了解,該榮譽稱號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頒發。
-
巴裡坤古城待三天,意猶未盡!260公裡到木壘,開始新一站旅途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為了給從安西調防到巴裡坤的2000多位攜帶家眷的滿族官兵安家,巴裡坤建造了滿城,這座滿城位於漢城的東半裡處,又叫會寧城。得勝門位於巴裡坤漢城的西部,巴裡坤的漢城是由嶽飛第21代孫、陝甘總督、寧遠大將軍嶽鍾琪督軍修建的。這座建於清雍正9年的城門,就是為了紀念當時嶽鍾琪將軍打勝仗回來而起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