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過春節,乾隆要用金杯喝屠蘇酒,這種歲酒的釀造過程不一般

2020-12-15 歷史店

華夏民族的春節過了幾千年,不僅春節的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了變化(比如放爆竹嚇唬年獸,拜神祈福避兇等等都已經消失不見),春節的形式,也有了不同的改變(比如出國過節,旅行過節等等有所增加)。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小編舉一個例子,人們在除夕之日,飲用的歲酒,也就是防瘟祛疫的屠蘇酒,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醫療水平的進步,已經逐漸淡出了我們的生活。難道屠蘇酒不是一種好東西嗎?它確實是一件好東西,清朝的乾隆皇帝,就是一個特別愛喝屠蘇酒的人,他不僅愛喝這種歲酒,而且還喝出了新高度,您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那就讓小編給您從頭揭秘吧:

很多讀者都認為,清宮的乾隆皇帝是超人,他一年四季都不會放假,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一到臘月廿六,乾隆就要舉行封筆儀式,說句通俗的話「封筆」就代表著從今天開始就不辦公了。

直到除夕當日,封筆儀式結束,乾隆皇帝要在養心殿東暖閣明窗前,舉行一個開筆儀式,在這個儀式上,他要幹三件事,第一件事是點燃玉燭長調。第二件事是用萬年青筆,書寫天下太平和風調雨順等新年的期盼,接下來,就要做第三件事:用金甌永固杯飲屠蘇酒。

我們都知到屠蘇酒的藥方,相傳出自神醫孫思邈的筆下,其藥方是:赤木桂心七錢五分,防風一兩,菝葜五錢,蜀椒、桔梗、大黃五錢七分,烏頭二錢五分,赤小豆十四枚,浸泡而成的藥酒,這種藥酒最大的功效是,飲用完畢,一年可以不得瘟疫(這個有些玄了,真假有些難辨)。

飲用這種藥酒,是否一年不得瘟疫,這個不再小編討論的範圍,我們接下來,要看一看,這種藥酒在清宮中繁瑣的製作過程。

普通人家,製作這種藥酒,只要去藥店買齊上面的幾種中藥,然後用水浸一下,再泡在高度的黃酒中七八日,就可以飲用了。

可是皇宮大內,製作這種藥酒,卻費了太大的力氣。首先,為保證歲酒的藥效,藥酒局的四名管事的醫官,要開始精心選藥,浸泡歲酒的藥材,必須是原產地的藥材。比如說,防風必須要黑龍江產的為最好,而蜀椒必須是四川漢源縣的為最佳,這些藥材配齊之後,要裝進布袋子之中,然後繫上繩索,丟進紫禁城中的水井中,浸泡一整夜。為何要浸泡,道理簡單不複雜,因為歲酒的藥方中有一味藥,它是非常霸道的毒藥——烏頭。

為了降低烏頭的毒性,入歲酒配方的烏頭,首先要經過炮製,接著經過井水的整夜水浸,不僅利於藥力的滲出,也利於毒性的減弱。

緊跟著,就到了浸泡的階段,首先投藥入壇,接下來就要往酒罈子中,倒入高度的黃酒,而藥酒罈的封口上面,還要貼上四位醫官員的封條,藥材被黃酒浸泡七日後,藥酒乃成。

這時候,乾隆身邊的總管太監會來到藥酒局,四個藥酒局的醫官,各自啟開自己的封條,然後一人喝下一杯泡好的歲酒,乾隆的總管太監會靜等一個時辰,確定四位醫官平安無事,藥酒無毒後,他會取出一個紅木盒子,然後將酒罈子中的歲酒,倒在紅木盒子中的銀壺中(如果藥酒有毒,銀壺會變色)。

接下來的程序是將紅木盒子上鎖,一名小太監捧起紅木盒子直奔養心殿,並在太監總管的監視下,打開紅木盒子上的鎖頭,將銀壺中的歲酒,倒入了金甌永固杯中。

乾隆皇帝一口氣活了89歲,是否與年年飲用歲酒有關,這個小編就不知道了……

相關焦點

  • 屠蘇酒,春節的酒,防病治病的酒
    飲屠蘇酒是古代中國人過春節的習俗。宋代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描寫了在陣陣鞭炮聲中,人們送走舊歲,迎來新年。沐浴和煦的春風,人們開懷暢飲屠酒。
  • 古代春節喝的屠蘇酒,究竟是什麼酒?
    ▲ 古人飲酒圖二那麼「屠蘇酒」到底是什麼酒呢?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卷九·傷寒方上·闢溫第二》載:「屠蘇酒,闢疫氣令人不染溫病及傷寒之方。正月朔旦平曉出藥,置酒中煎數沸,於東向戶中飲之。屠蘇之飲先從小起,多少自在,一人飲一家無疫,一家飲一裡無疫,飲藥酒得三朝,還滓置井中,能仍歲飲,可世無病。當家內外有井,皆悉著藥闢溫氣也。」顯然屠蘇酒是藥酒。採取神秘的「東向」飲法不說,一個人喝了全家不得病,全家喝了整個村子不得病,喝一年藥渣水一輩子不得病。這得多大的酒力和藥勁兒?當時可沒有燒酒!看來藥王的這副藥方太神道了。
  • 在春節期間古人們到底喝的什麼酒呢
    這「勞酒」代表的並不是酒的味道,而是美酒的寓意。第二種春節必喝的美酒不僅有特殊寓意,還是如其名般的辛辣——椒花酒。因為這種酒就是用「椒花」和「柏葉」浸泡而成的酒,其味有隱約的椒花味道。為什麼選擇這兩種食材入酒呢?這是因為據說「椒」是玉衡星精,食用後走起路來都覺得輕快,而「柏」則是一種仙藥,喝了之後可以祛除百病。故此,古人特意用椒花和柏葉入酒。
  • 屠蘇酒
    除了壓歲之外,還有要泡一種酒,這種酒除夕的晚上泡上,到正月初一的時候拿出來喝,這個酒叫屠蘇酒。為什麼有這樣一個風俗?實際上還是人們去嚮往吉祥,去祈求平安,獲得福佑的一種心理的表現。屠蘇酒跟這樣不一樣,那樣釀造出來的酒平時可以喝,而且祭神的時候可以喝,宴請的時候也可以喝,在喝的時候是要長幼有序的,中國的酒文化非常講敬酒,在敬酒的時候也有一些座次的要求,按照座次不同坐好位置,
  • 屠蘇酒一般年長者和年少者誰先喝 屠蘇酒是什麼酒?功效和作用是什麼
    你知道古人過年會喝屠蘇酒,但是年長者和年少者誰先喝?今天小編就帶帶領大家見識一下古人的屠蘇酒,還有關於屠蘇酒是年長者先喝還是年少者誰先喝呢?今天的答題只要你能答對,那麼你就能輕鬆領取180g飼料餵正在挨餓的雞寶寶了。
  • 元旦怎麼過?中國喝屠蘇酒,法國喝香檳,印度只能喝眼淚
    舉杯莫問酒幾何,小盅酒裡藏天下。過了這麼久的元旦,小主們可知道為什麼叫元旦?我們要把兩個字分開來看,在中國文化裡「元」為凡數之始,是第一的意思;「旦」是象形字,表達為日出新的一天,組合起來就是新的一年第一天。在世界上的多數國家則稱為「新年」,是公曆新一年的第一天。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跨年方式,今天咱們就聊聊,世界上一些國家特殊的元旦習俗。
  • 古代人們過年喝什麼酒?與現代的酒差別很大
    我們現在過年會喝白酒,啤酒,紅酒。那古時候過年喝什麼酒呢?以下小編就有整理到,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人的生活習俗吧!1.椒柏酒椒柏酒是用椒花還有柏葉所浸泡而成的酒,在漢代過年的時候,就會喝到這種酒。而且漢代飲用年酒時,還會看時辰,一般是在初一開始的早晨開始喝。
  • 屠蘇酒竟然不是用屠蘇草釀製的?喝屠蘇酒的風俗為何傳入日本?
    在日本的風俗中,元旦要喝屠蘇酒,這就是王安石《元日》詩中寫到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之屠蘇酒。屠蘇酒是中國灑,最早在東晉《肘後備急方》中就有記載。它是由漢末名醫華佗用大黃、白朮、桂枝、防風、花椒、附子等幾味中藥製成的,後被唐代名醫孫思邈推之民間,造福人類。因在除夕之夜飲之,所以也叫「歲酒」。高粱酒是用高粱釀製的,而屠蘇酒是用屠蘇草釀製的嗎?
  • 春風送暖入屠蘇:古代除夕夜喝什麼?就喝歲酒「屠蘇酒」
    屠蘇酒又被稱為「歲酒」,因為在古代新年和舊歲的交際時,常常要飲一口屠蘇酒,來驅趕一身的寒氣,祈禱來年的健康平安。也就是說,在古代春節,屠蘇酒經常被擺上餐桌作為常飲酒。《紅樓夢》裡就寫過屠蘇酒,在五十三回有這樣的文字:男東女西歸坐,獻屠蘇酒、合歡湯、吉祥果、如意糕。
  • 「菖蒲酒、菊花酒、屠蘇酒、鍋巴酒」,你喝過這些酒嗎?
    」菖蒲酒、菊花酒、屠蘇酒、鍋巴酒「,你喝過這些酒嗎?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一篇歷史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喜歡的朋友記得轉發評論哦!如果大家想看什麼文章,也可以給小編留言哦!比心~!金陵節令酒南京人素重禮節,亦表現在茶與酒上,茶有數種,酒分節令。
  • 「鼠年快樂 健康同行」(32)古代春節都喝的屠蘇酒有什麼功效?
    除了貼春聯、放爆竹外,在古代春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全家喝「屠蘇酒」以防瘟疫。「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宋代政治家王安石的《元日》詩就印證了這個習俗的普遍流行。相傳,屠蘇酒是由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創製的,其配方為大黃、白朮、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藥,入酒中浸制而成。古時,醫療水平還很有限,傳染病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脅。由這些中藥配製而成的屠蘇酒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的功效,人們便常飲屠蘇酒以避除疫癧。該習俗的流傳與唐代名醫孫思邈分不開。
  • 黃酒、屠蘇酒、金花酒、新豐酒,古詩詞中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酒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詩的國度、酒的國度,美酒中有詩歌,詩歌中有美酒,酒與詩的結合,既是酒的靈魂,又是詩的靈魂。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歷史畫卷中,處處散發著酒的濃香。離別時要飲酒: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聚會時要飲酒: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發愁時要飲酒: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 清朝宮廷過春節有什麼講究?既要有儀式感,還要接地氣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在這一天,舉國上下歡慶一堂,喜迎新年。由於中國歷史悠久,不同朝代以及同一個朝代的不同階級過春節的方式也有所差異。那麼,清朝宮廷裡是如何過春節的呢?其實,從臘月二十三開始,清朝皇宮裡就已經開始忙活起來了。
  • 古人過年會喝屠蘇酒一般年長者和年少者誰先喝 螞蟻莊園1月9日答案
    古人過年會喝屠蘇酒一般年長者和年少者誰先喝 螞蟻莊園1月9日答案時間:2021-01-09 10:4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古人過年會喝屠蘇酒一般年長者和年少者誰先喝 螞蟻莊園1月9日答案 古人過年會喝屠蘇酒,一般年長者和年少者誰先喝?
  • 燃爆竹、守歲、飲屠蘇酒——古詩裡看春節三大民俗
    詩詞大意是:清脆的爆竹聲中,一年過去了,春風和煦溫暖,人們暢飲著屠蘇酒慶祝春節。旭日東升照亮了千家萬戶,人們紛紛將舊的桃符摘下,換上新的桃符。對於文人而言,詩是心靈的窗戶,傳遞著作者心境。王安石做此詩時,正逢新任宰相,推行新法,「爆竹聲中一歲除」「新桃換舊符」,都體現了作者革除舊政、造福百姓的政治決心。
  • 中國古代過年喝什麼酒?為什麼要喝酒?竟然與防治瘟疫有關
    過年飲酒習俗之一:椒柏酒 「正旦闢惡酒,新年長命杯,柏葉隨銘至,椒花遂頌來。」北周詩人庾信這首詩反映的就是當時人們過年飲酒的情景,而這裡的酒指的是椒柏酒。 椒柏酒又稱椒花酒,顧名思義,該酒用椒花與柏葉浸泡而成,會有椒花與柏葉的味道。
  • 喝勾兌酒不安全,去買農村自釀酒,農村釀造糧食酒喝著就放心嗎?
    農村槽坊,一般的都是本地村民生活的組成部分,或幾個村,或一個村。那麼,當地人長年累月喝他的酒,問到頭上,都會隨口給個說法。如果都說不錯,或者「就那回事」,「一般般」,說明酒還行,那就可以放心喝。要是回答「不知道」,「自己看啊」,或者「不如原先」,就得小心點。當地這種服務性質的作坊,又是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經常打交道的,口碑就是衡量標準。
  • 跟著乾隆過大年
    乾隆對宮內宵果盒子的擺放十分在意。乾隆十四年(1749年)臘月二十三,距過年還有7天,他親自過問了養心殿和崇華宮擺果盒的事情。太監宮女們不敢懈怠,用52樣糖果,52樣蜜餞,擺出了26款不同造型的花鳥圖案。乾隆看了,很不滿意,於是下旨重擺。最後,御茶房絞盡腦汁,用蜜餞擺出「五福捧壽」 「歲寒三友」「吉慶有餘」等圖案,乾隆看了才點頭。
  • 從古代詩文的描述中,一探春節習俗的演變過程,祝大家新年快樂
    相傳李世民登基後,在過春節的時候,用金光閃閃的箔片製成卡片,御筆親書「普天同慶」四個字,賜給群臣,共享節日的歡樂。這種賀年卡的形式,從此被人們效仿,流傳了下來。 到了宋朝,為了讓春節更加熱鬧,人們開始使用火藥製作起鞭炮來。除夕放鞭炮,用鞭炮驅除晦氣的習俗,也就流傳了下來。
  • 專業搬主任:屠蘇酒是什麼酒?
    至於到了後來,施耐庵等人筆下的北宋好漢們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多少反映了一些趙宋王朝時的經濟發展水平。這一點,從當年文人遺留的筆墨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蘇轍在《除日》一詩中寫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一個七十歲的老頭子,過年過節仍不忘飲酒,生活之愜意可見一斑。屠蘇,是一種藥酒。據說,這種酒可以防治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