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在延期一個月後正式舉行,延期的一個月時間為考生、家長、老師都帶來了新的挑戰,但也讓備考的時間更加充足。自7月7號起,全國考生將在這場人生的重要考試中全力以赴,交上一份讓自己滿意的答卷。
為了這一年一度的大考,《連線中國》特別製作了北京新東方學校聯合騰訊新live高考特別節目,邀請到了北京新東方學校的眾多名師,針對不同科目進行整體分析和細節解答,給下一屆的高考生們,更全面的考卷分析和更多的複習建議。共進行四天,日程如下:
7月7日:19:00-21:00 語文 數學
7月8日:20:00-21:00 英語
7月9日:20:00-21:00 物理、政治、化學
7月10日:20:00-21:00 地理、生物、歷史
7月10日進行的這場高考專題直播訪談,非常榮幸地請到了來自北京新東方學校的生物教師端木芳晴老師,歷史教師王海萌老師,地理教師郎福剛老師,一同與主持人暢談今年高考的整體趨勢和試題要點。因為今年的考試有所不同,北京,天津等地區是採用6選3的方式進行高考日程,也就是整體日程從兩天變成了四天,其他地區仍舊採取兩天的考試日程。
從左到右分別是:主持人蔣炎諾、端木芳晴老師、王海萌老師、郎福剛老師
在節目當中,三位老師分別對生物、歷史、地理的試卷進行了十分仔細的分析,同時也對於高一高二學子的備考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直播中端木芳晴老師指出,生物以前是理綜科目,屬於必考科目。今年進行6選3後,學生在選科上的靈活性更高。之前生物的分值是80分,包括30分選擇和50分非選擇題,共5個選擇和3個大題。考試時間預計在35-45分鐘之內,會受其他兩科的影響。分科考試後,生物共100分,包括30分選擇與70分的非選擇題,共15個選擇和6個大題。題量增加的同時選擇題分值變小,填空題考察更加全面,考試時間也增加到了90分鐘,學生能夠更加專注地完成生物學科考試。試卷依然是重視考察考生基礎,對基礎知識的考查的覆蓋面和細緻程度會增加。試題還關注核心素養的考查,增加了學生應用和創新能力的考察佔比。此外,這次高考更加注重學生的信息獲取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考察,不論是題目文字的閱讀量還是圖像信息的數量,都會比往年有所增加;同時作答要求上,不單單有填空題,還有主觀表述題,考察學生的嚴謹的邏輯思考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結合時事、結合熱點的出題方式,要求學生更多的關注社會變化,開放視野。
王海萌老師談及歷史試題的變化時,提到北京卷變化很大。這是北京第一次採取單科考試等級賦分的方式進行考試,試卷結構和題量都有很大的調整,試卷的題量變大,但是考試的時間也增加。歷史對於閱讀材料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重視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突出立德樹人、家國情懷。全國卷雖然還是採取文綜形式考試,但是從命題上看,北京卷和全國的差異不大,特別是在立德樹人、家國情懷的層面。
郎福剛老師在直播中表示,在北京新高考改革後,地理由先前的文綜三科一張卷改為單科一張考卷,考試也由文綜三科同時考試改為單獨考試。試卷的題量增加,選擇由11道習題增加至15道習題,大題由6-7問改為12-13問;與此同時考試時間由原先的文綜三科共150分鐘改為地理單科90分鐘。試題對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要求更高,題目變得更加靈活;同時對地理區域認知能力的要求有所增強。
三位老師用簡單易懂、風趣幽默的語言,深刻剖析了生物、歷史、地理三個科目的高考變化,並為未來的考生指明了備考的道路。7月10號的考試結束也代表今年的高考已經告一段落,高考的學子們完成了這場重要的人生競賽。為了這場競賽,所有的考生、老師、家長都付出了自己所有的努力,祝願你們的付出都能得到應有的回報。當然,高考並不是結束,而是下一段旅程的開始,希望學子們能繼續保持高昂的勢頭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