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金門閩南大厝之旅|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

2021-02-28 建築師羅小姐

Miss羅的地盤兒----【建築之旅】每周五推送,

如遇懶惰,敬請理解。

圖文|Miss羅

  這不僅僅是一篇旅行攻略,

  謹以此文,

  獻給在《中國建築史》中幾乎被遺忘的閩南民居。

引子.

  我一直喜歡自由旅行,準備行程的過程是充滿樂趣的。

  自由行的攻略是可以通用的,無論香港、倫敦、羅馬、巴黎,亦或是最在咫尺的金門,調整好自己,時刻準備出發。

  這篇小字,跟著Miss羅的腳步,走近臺灣金門,走近一場探訪閩南傳統民居的建築之旅。

  當機車飛弛在金門遼闊的大地上,我終於見到了瑰麗如初的閩南民居。


 

  金門離我很近,近到我每天早上躺在床上就可以看到它;但金門又離我很遠,我要辦三個證才可以走近它。

  這裡空氣清晰、人煙稀少、民居秀氣、風景如畫。

  廈門島面積132平方公裡,人口360萬,金門島面積150平方公裡,人口5萬。任意一條機動車道,大家感受下。

一、大陸至金門自由行需要證件

1.臺灣通行證

  俗稱大陸證,耦合色小本哈(顏色有點娘炮),帶上戶口本身份證本人去戶口所在城市出入境管理處辦理。


2.大陸居民前往臺灣籤注(G籤)

  俗稱大陸籤,辦大陸證的時候一起辦理,有效期6個月,這東西是貼在通行證本子上的。G籤即為個人旅遊。(臺灣通行證和籤注辦理的時間較長,官方說約10個工作日)


3.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出入許可證

  俗稱入金證,注意啊,不是入臺證(限停留金門馬祖澎湖地區),但形式是一樣的,一張紙,必須彩!色!打!印!入金證必須委託旅行社辦理哈。淘寶搜「入金證」,找家天貓的,人民幣150,三天出證。

  入金證注意:去的時間必須確定,因為出發時間的範圍只有頭尾4天,而入境後可以呆15天

Well,有了這三個東西,就可以去金門了。

備註:去金門,要坐船哈,如果不想遊過去,請往下看。

二、交通

  大陸地區去金門----坐船

去程:

  廈門(五通碼頭)到金門(水頭碼頭)

  船票需要提前預定(通常周末票會有點緊張)。用身份證號預定,不用交錢,出發前一小時,在碼頭拿上面三個證購票。

  廈門五通碼頭票務電話:0592-3216666

  記得出了碼頭在遊客中心領取金門旅遊資料(旅遊地圖、景點介紹等)

回程:

  金門(水頭碼頭)到廈門(五通碼頭)

  金門水頭碼頭票務電話:00886-2312656

  船票不能往返一起買,在廈門買去程,在金門買回程。

  

在金門的交通有很多:

  觀光車(適合老年人,跟團隊遊差不多,有ABCD4條路線,環繞金門島四個區域,每個景點有專人講解)

  的士(在街上基本打不著,除非人品爆發)

  單車(很多人在金門是騎單車的,金門的路有坡,量力哈)

  11路(金門島比廈門島還大,你看著辦吧) 

  Miss羅推薦-機車(咱大陸叫摩託車) 

  下圖為民宿提供的坐騎,日租金400臺幣(人民幣約85)


三、金門大厝地圖

  有人說,金門有什麼好去的啊?不就是廈門的同安麼?

  可想到:閩南民居,色彩瑰麗,小家碧玉,在戰後的炮火中修復、繁衍生息,你在這裡會看到最地道的閩南大厝,到處都是修舊如初的經典案例。

  金門自由行陸客極少,絕大多數散客來自臺灣和香港。可敬的香港人先做地鐵到深圳,再坐動車到廈門,再坐船去金門只為一睹閩南大厝。【建築之旅】不一定非要去羅馬巴黎,美好就在我們身邊。

----

  以下推薦幾處典型的閩南建築聚落必遊地:

  (接下來的照片中,大家會發現,景點兒怎麼都沒人?遊客呢?我也想問:遊客呢?這麼美的地慌,遊客呢?!可能都在鼓浪嶼呢吧....)

1.水頭聚落

  保留許多昔日繁華時期所建造的閩南古厝與西式洋樓建築群,其中以具中國江南池沼園林風格的二級古蹟「黃氏酉堂別業」,及高聳別致,兼可作為瞭望槍樓的西式洋樓「得月樓」,最具代表性。

  水頭聚落緊挨著碼頭很近,到達時正午,天兒熱地恨。但,我去哪裡顧得上熱,當時眼兒就直了

2.珠山聚落

  清晨,起了個大早,涼爽極了,(其實也不算特別早,7:30)在珠山聚落古厝群裡轉悠,珠山聚落位於金門西南邊,真是低調奢華有內涵,為元朝期間薛氏宗族因避難遷居,落腳在今日珠山,並在此地繁衍成族而形成聚落。珠山聚落,卷棚頂居多


3.瓊林聚落

  騎機車,從珠山到瓊林約20分鐘,那路況,好家活嘖嘖....

瓊林位於金門島中央偏北處,為蔡氏單姓聚居的村落,有閩氏民宅三百餘棟,且保留大量燕尾馬背的傳統閩南建築,樸實典雅,其中又以宗祠家廟最具規模。瓊林這個村落是屬於單姓聚落,因此他們的凝聚中心與臺灣不同,並不用同安縣守護神作為凝聚的中心,而是以血緣性作為小區村落的結合中心。瓊林的四甲地上蔡姓大族大大小小的家廟共有九座之多,以血緣關係作為結合凝聚的力量可見一斑。有蔡氏宗祠

4.山後村

  金門山後民俗文化村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共包括十八棟傳統閩南二進式雙落建築,格局壯闊整齊,集中國傳統建築藝術之大成。金門地區流行著一句俗語叫「有山後富,無山後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金門比山後村富裕的村落多的是,但卻沒有一個地方的民俗建築比得上山後村。

5.其它景點

  金門有很多戰爭遺址景點,我不是特別喜歡,在這裡不詳述,還有一部分人喜歡金城鎮的一些景點,如模範街、總兵府什麼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金門在我眼裡最難得的景色即是大厝、鄉間、田園、綿延無人的海岸線

  有關金門建築的攻略真的少之又少,民宿裡一本落了灰塵《金門傳統建築的裝飾藝術》讓我如獲至寶,精彩極了,書中對「出磚入石」的解釋是:起源於清初戰亂之後,民間搜集殘破的建築紅料和石料重建家園。鋪了滿床的地圖,惡補功課。



四、金門住宿推薦:

  來金門,一定要睡閩南大厝。推薦幾個珠山聚落的民宿。(因為我們此行住在珠山,珠山位於許多景點之間,有了摩託車,方便至極)

1.【舒氏的家】

  金門唯一以女性旅客為訴求的精品民宿,歡迎女客,不接受男性單獨住房,必須有女性一起入住。我們在booking預定的這家。

2.【慢漫民宿】

  在珠山聚落有4家分店,其中將軍第那座正堂保留薛將軍家祖宗牌位。住一晚閩南大厝,色彩瑰麗,小家碧玉,金門不虛此行。Booking和Agoda可預訂。

四、羅小姐的小貼士

1.金門當地人很熱情,問路講的很詳細,恨不得帶你去;

2.金門治安非常好,大可放心;

3.金門吃飯的地方大多集中在金城鎮,民宿只提供早餐;

4.金門所有景點,不用門票;

5.金門旅遊費用如下:單位:人民幣/人

    辦所有證件:200

    船票:300(往返)

    機車:85

    民宿:400

    吃喝: 200

    景點:免費

    合計: 1185

6.我去金門之前,淘寶租了一個移動wifi。這玩意聽說全臺灣無死角覆蓋,金門覆蓋得還行。

--

  我一直推崇建築的「高大上」,我有一個#羅小姐登高記#的微博話題,我迷戀著現代建築師設計帶給我的一切。因簡照玲小姐的一組金門民居的「出磚入石」,讓我有了探索小島的決心。

         在羅小姐的眼裡,

         金

對聯橫批黃配藍

綿延的疊瓦屋面

每組民居最大的配景即是綠色盆景,繞牆一周。

山牆上明晃晃嘀照!妖!鏡!

紅磚+白石+燕尾脊

倩女幽魂道!道!道!(降妖幅?)

山牆上的「紅黃黑綠藍」

傳說中的:出!磚!入!石!

 

  羅小姐的力量很微薄……在中國,大家都知道山西晉商大宅、都知道徽州高冷民居、都知道蘇州園林、都知道福建土樓……閩南傳統民居同樣是中建史裡民間建築藝術的傳統瑰寶,是民間工匠智慧的結晶。閩南民居的保護與傳承,迫在眉睫。

  我希望每一個建築師都能去一次金門;

  我希望我們能更好的保護閩南民居;

  我希望把閩南民居的瑰麗傳播到更遠的地方去;

  ....


---

羅小姐出門不帶相機的,照片為手機拍攝大家湊合看。

備註:轉載請聯繫Miss羅

新浪微博:@建築師羅小姐

互動平臺:微信加missluo_luo

----

關於Miss羅: 

  80後女建築師,建築界自媒體先鋒,自由撰稿人,不敬業的專欄作家。建築學科班出身,擅寫小故事,闌珊小字信手拈來,特別愛吃麵食,熱愛旅行,愛電影。身後拖著無數人格,一路走來花樣迭出毫不寂寞。 

關於建築之旅:

  一線女建築師Miss羅的非全日制自媒體平臺,內容涉及設計、旅行、建築、情愛小字。你喜歡的其實不是我,只是我碰巧寫到了你的心。

相關焦點

  • 探尋閩南大厝的奧秘:用閩南元素賦能鄉村建設
    去年,他們在長泰縣陳巷鎮後坊村,用古法建造了往來莊民宿,並在其中融入現代鄉村民宿運營理念,希望通過這一業態,將大家的閩南古厝情結轉化為實踐。   探尋閩南大厝的奧秘   大厝營造學社是4個中年老友邵龍泰、邵力中、楊琳、錢學群發起的雅集。他們都有著建築與設計專業背景,因此雅集的主題常常聚焦閩南古建文化。
  • 「蚵殼厝」——閩南古民居奇葩
    閩南話中,厝乃房屋之意,蚵就是海蠣。當地人拾蚵殼拌海泥築屋而居,建起一座座蚵殼厝,無意間成就了一個建築奇觀。我們看到的整座房屋只有紅白兩種色彩,簡單明快而且美觀。白色蚵殼牆體,下配花崗石牆基,上下紅磚砌方框、窗框,鮮豔奪目。鱗次櫛比的蚵殼相互嵌套,整齊的排列在牆體上。早在「古閩越族」就有了拾蚵殼拌海泥築屋而居的遺風。但是當時所用的是我國東海岸邊的海蠣殼,而非「蚵殼厝」所用的材料——大牡蠣殼。
  • 不存在的,我們的金門之旅只有風和日麗
    這是金門唯一一家既有蛋狗蛋香,又有炒泡麵的老店了,還有其他的雜七雜八。 一方面想讓大家都能品嘗到這三種美食,一方面又擔心小夥伴們覺得分量太多吃不完,我們特意提前跟老闆交代了蛋狗蛋香各半,希望能讓小夥伴們的美食之旅更盡興,品嘗到更多的地道金門美食。
  • 藏於山野間的閩南古大厝
    原標題:藏於山野間的閩南古大厝   如果要從閩南方言中選取一個最能代表地方文化特色的字,恐怕非「厝」字莫屬了。   「厝」的意思是房子,在泉州人的記憶中,紅磚厝,絕對是一個能夠喚醒關於古城諸多記憶的溫暖名詞。
  • 【藝林金門親子遊】閩南文化與自然生態之旅
    這個暑假,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夏令營——金門閩南文化與自然生態遊學之旅。這一條路線,是藝林特別策劃定製的遊學路線,適合10歲以上的孩子和父母親子同行。在玩中學,在遊中拓展視野,在潮汕文化和臺灣文化的融合和碰撞中,學到書本裡和課堂裡學不到的知識。
  • 泉州:藏於山野間的閩南古大厝
    如今,除了在泉州古城的老街巷能夠與歷史悠久的古大厝不期而遇,來到鄉鎮的農村田野,也不難覓得不少頗有規格、風格獨特的閩南古大厝。  本期最閩南,記者們繼續探尋南安市眉山鄉觀山村的閩南古大厝。  石印厝:堅如磐石半世紀,農村也能「起大厝」  向當地村民詢問,得知原來「石印厝」名字的由來很有意思:因厝後面有一塊大石頭,經幾百年風吹雨打,依舊巋然不動,其形狀猶如一個大印,故名「石印厝」。  據村民們向記者介紹,石印厝的創建人是李成象。
  • 「金」在咫尺|去金門啦!
    時間金錢考量一下,當然其實咋們附近就有一個值得取得地方,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個離廈門超近的地方呀! 那就是金門! 那就是金門! 那就是金門!在金門有一句俗語說,「有水頭厝,無水頭富」,意思是說,就算你能像水頭人一樣有錢,可以蓋出紅磚的厝,但也不一定能蓋出像水頭這般種類
  • 莆田紅磚厝將和閩南紅磚建築捆綁「申遺」
    仙遊白塔林梓明舊居懸山頂、燕尾脊,典型的莆田紅磚建築涵江區江口佘氏六合祖居「紅磚厝」仙遊前連大厝牆上精美的彩磚雕仙遊前連大厝牆上精美的彩磚雕仙遊朱肖氏民居翼上彩牆轉雕昨日,記者從莆田市文管辦獲悉,莆田的紅磚建築是閩系紅磚建築重要組成部分,將在2013年和閩南紅磚建築捆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紅磚厝」莆田有多少?  今年年初,省文物局領導經過調研,認為莆田紅磚建築點多面廣、規模大、藝術水準高,是閩系紅磚建築重要組成部分  閩系紅磚建築,在閩南以泉州為核心,在臺灣以金門最為集中。
  • 「來廈門·遊金門」亮相重慶 廈門坐船半小時到臺灣金門
    距離廈門半小時船程 即可暢遊臺灣金門在福建的東南沿海,距離廈門10公裡的地方,有一座「神秘的海島」——金門。這座海島面積只有150平方公裡,距離廈門只要半小時船程,是離廈門「最近的臺灣」。這座擁有1,600多年歷史的海島上,閩南聚落、僑鄉文化、戰地遺蹟、自然生態等風光無限,人民安居樂業,因此金門也被評為全臺灣最幸福的城市。
  • 【入厝】你知道閩南的「入新厝」風俗嗎?
    咱閩南」入厝「可不是一般的隆重,還記得小時候入厝的那個隆重,娘家要「添燈」母舅要送賀聯,當然少不了拜拜和宴請。這些習俗你也來看看,以後自家」起大厝「辦的更熱鬧些,這也是咱閩南人必備風俗知識喲。喬遷新居,就是搬入新家,用閩南話講,叫「入厝」。閩南一帶民間信仰比較盛行,古代的一些風俗習慣經過時代的更新和彌補,到現在依舊盛行。
  • 廈門新發現24處閩南大厝
    閩南傳統民居主要有三種類型:大厝式、府第式和洋樓式。大厝在閩南方言中有「大宅」、「大院」的意思,是中國傳統文化在閩南地區連續傳承的體現。據了解,蔣厝、盧厝、下王府、陳簡宅、李世俊宅、陳貴賤宅、坂美大夫第等24處,多為清代建築。
  • 漫步金門 享受屬於自己的小旅行
    你是否知道在距廈門半個小時航路的除了鼓浪嶼還有一個地方?你是否也不喜歡「人潮洶湧」的場面?你是否想去臺灣又覺得時間怎麼都不夠?多數人去到廈門都會把鼓浪嶼選作必去的一個景點,半小時船程,時間上一天足矣。但是,我們今天的主角不是鼓浪嶼。而是一個同樣只要半個小時船程,同樣從廈門的碼頭出發,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
  • 「秘境金門」誠邀貴陽市民開啟幸福之旅
    當天,金門縣結合閩臺兩地旅遊特色,發布了十條精品旅遊線路,誠邀貴陽市民前往金門旅遊觀光。 據介紹,金門縣位於福建省東南方,距廈門18海裡,是離福建最近的「臺灣」。在這座擁有1600多年歷史的海島上,閩南聚落、僑鄉文化、戰役史記、海濱風光、自然生態等風光無限,島上人民安居樂業,因此金門也被評為全臺灣最幸福的城市。
  • 閩南入厝習俗,你知道嗎
    閩南語中建房稱之為「起厝」,搬入新家則稱為「入厝」。對閩南人來說,「起厝」等同於「建業」,是不可疏忽的大事,而「入厝」在閩南人看來,將會與之後一家人的運勢息息相關,也是極為重要的。因此,在閩南「起厝」、「入厝」時候,有著許多有趣的講究與習俗。
  • 改造閩南大厝 90後設計師讓閩南古厝煥發生機
    設計師於悅將閩南古厝改造成民宿。劉小東攝  廈門的紅磚古厝,最美的還是那一抹閩南紅。老灶、老門板、老梁柱……滄桑中不乏韻味,沉靜中別有生機。作為華僑大學建築學院景觀設計專業的畢業生,他與大嶝本地兩名年輕人不謀而合,耗時8個多月,將一座十一架厝的閩南民居改造為溫情古典的民宿,名為「嶼厝民宿」。  「雖然我不是閩南人,但我很喜歡閩南古厝。」在於悅看來,每一座紅磚古厝都有一段閩南人的孩提故事,他希望能施展自己的設計才華,將其改造成民宿。
  • 當星巴克遇見紅磚大厝!來品品這杯古色古香的「閩南風」咖啡
    "舊時光「融入咖啡打造有閩南印記的星巴克如果說,皖派民居粉牆黛瓦,清新典雅;蘇派民居小橋流水,古樸精緻;那麼,閩南民居的紅磚白石,則多了一份生動與雋永。泉州晉江五店市是保留最為完整的閩南大厝建築群之一。
  • 大嶝:待在廈門,便可近距離感受金門全景的地方!
    很多到廈門旅遊的人都想去金門感受下臺灣的歷史文化。殊不知在廈門就有這麼一個地方,可以直觀的感受金門,那就是大嶝島。大嶝島在廈門東北角,隸屬於金門管制。整齊的石條砌起古厝的牆基,紅磚貼在牆面上,白裡透紅的美,是閩南古厝的特色。紅瓦裝扮著雕刻精美的屋脊呈燕子的尾巴一樣,俗稱燕尾脊。整座古厝,如同淡妝濃抹的閩南美女,典雅而不失秀美。走進古厝,大廳正中央是磁磚貼的彩畫,中間有一福字,四周鳳凰和飛天仙女翩翩起舞,背景乃一山清水秀之國畫。彩畫的底下是一供桌,桌正中央擺著一紅木神龕。神龕裡端坐著慈眉善目的土地公公,或是觀音娘娘,財神爺之類的。
  • 小島慢生活,聽說4月的金門是最美的 3天2晚旅行招募
    商業廣場裡,來自世界各地的名牌商品應有盡有,成為了金門人聚集的地方,遊客停留購物的中轉站。去過金門的朋友甚至誇下海口,說到金門代購其實不比日本差,朋友太多,一定要「悄悄地」去金門。金門新建了比肩世界級別的大型電影院,可第一時間欣賞全球同步放映的國際大片。金門常住人口只有6萬多,面積差不多的廈門卻有400來萬,可想而知,看一場電影得有多麼清閒享受。
  • 廈門金門都有「前埔」 平和桃園都轄「大溪」
    廈門金門都有「前埔」 平和桃園都轄「大溪」 xm.fjsen.com 2013-06-14 16:06   來源:廈門網    我來說兩句 廈門前埔村廈門晚報訊(文/ 記者 翁華鴻 圖/ 張淇輝)廈門金門都有一個前埔村
  • 古厝悲歌——閩南古大厝的保護刻不容緩!
    《一》曾幾何時,走在閩南大地上,經常可以看到為數不少的閩南皇宮式古大厝。這些閩南古厝是散落在閩南一帶的傳統民居,在閩南語裡,"厝"是房子,紅磚厝就是用紅磚蓋的房子,也是閩南最有代表意義的傳統建築。閩南這數百座紅磚厝建築,為我們打開著一扇扇充滿溫暖的記憶大門——它濃縮了閩南人堅韌、開朗、沉穩、豁達的性格特徵。閩南人對生活的美好祈願,也賦予了這些紅磚厝豐富多彩的建築表達語言,形成了紅磚文化深沉而獨特的底蘊。在中國封建社會典型的農村生活中,包含了家居、教育、祭祀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