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星巴克遇見紅磚大厝!來品品這杯古色古香的「閩南風」咖啡

2020-12-15 東南早報

一杯咖啡就如每天的一個時間單位

煥醒睏倦神經

完成啟動生活的預熱

當閩南古厝撞上星巴克

上演了一次濃香馥鬱的咖啡之

走進閩南記憶

走進五店市,踏過了石塊堆砌的古道,撫過布著垛口與青苔的石牆,穿過一排排紅磚赤瓦、燕尾山牆所構建的南派古厝,遊人被一陣咖啡留住腳步,輕扣門扉詢問才知,原來是這在五店市中沉寂多時的「柳青新宅」開門迎客了。

擁有八十多年歷史的「柳青新宅」舊貌換新顏,從古厝民居變成咖啡店,成為這座老建築新主人的星巴克,此次花費了三年多的時間,秉持對歷史風貌文物建築的由衷敬畏,在將歷史文化與星巴克體驗的巧妙給融合,終於打造出了如今這家獨具閩南文化風情的星巴克。

"舊時光「融入咖啡

打造有閩南印記的星巴克

如果說,皖派民居粉牆黛瓦,清新典雅;蘇派民居小橋流水,古樸精緻;那麼,閩南民居的紅磚白石,則多了一份生動與雋永。泉州晉江五店市是保留最為完整的閩南大厝建築群之一。

抱持對「柳青新宅」的情有獨鍾,和對閩南文化的尊重,星巴克此番入駐柳青新宅,把這座文物建築的一木一石、一磚一瓦都保留至極致,把閩南民居最本真的面貌透過咖啡的氤氳展現在每一位顧客眼前。從一入門,就能看到,設計師保留了「柳青新宅」的門楣,而手寫體的「星巴克咖啡」的牌匾額懸在古厝深巷的門庭之上,與建築融為一體。

這只是三年漫長的籌備的一個細節。千餘個日夜裡,星巴克的設計團隊對閩南民居文化進行了深入的探究,這些深刻的理解體現在這座古厝重疊了舊時光的各處設計上。

在「保護」和「還原」的設計基礎上,星巴克泉州五店市門店保留了「柳青新宅」的絕大部分原貌:三川脊頂磚石木結構,穿鬥式與抬梁式的構架都不曾改變,厝內的石埕、埕頭間、圍牆、深井以及做工精巧的牆面、窗花等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

紅磚青石

庭院悠悠

這些都是閩南人家中獨有的樣貌

而現在

咖啡館搬進了閩南古大厝

星巴克把舊時光揉進了咖啡香氣裡

星巴克把時光

揉進了咖啡香裡

設計師和建築團隊費盡心思,通過對營業區域的墊高和包圍,將星巴克與閩南古城無縫銜接起來,在室內客座區的主牆面上,繪有一副靈動的牆畫,雙尾美人魚帶著咖啡樹苗遨遊至此,星意相傳,頂部卻能夠隱約窺得呈弧形裸露出來的原始牆面,與古厝的弧形飛簷巧妙呼應,厝內有洞天。

厝內的家具設計也皆以紅磚青石為基準,決不讓人生出半點違和感,玻璃幕牆是唯一增添的隔斷,星巴克與閩南古大厝的相融,是關於人體感官體驗的傳達,星巴克希望每一位進門的顧客都可以用一杯咖啡的時間,細細品讀這閩南文化的源遠流長。

傳統與創新的碰撞

用一杯咖啡「喚醒」閩南記憶

跨過柳青新宅大門,穿過庭院,便來到了閩南人家用以接待來客的「客堂」所在,星巴克把客堂改造為玻璃屋,以最能體現星巴克咖啡文化與專業技能的衝煮吧檯,歡迎和招待每一位進門的顧客。

經典飲品吧檯設在大厝左側,這裡代表了星巴克的核心精神,顧客可以在此享用星巴克的經典飲品。而處於原「客堂」中的衝煮吧檯,配備了四款專業的咖啡煮製器具:口感濃鬱且極具觀賞性的虹吸,風味乾淨細緻的經典手衝,講究風味清透的雅致手衝以及可讓顧客親手參與製作的法壓壺,顧客不僅可以近距離觀察咖啡師使用這些專業的咖啡煮製器具,更可以在咖啡大師的帶領下親自嘗試。

無論是何種咖啡煮製方式,在這裡,咖啡師堅持用心呈遞每一杯咖啡,顧客不僅可以了解星巴克咖啡的歷史故事和風味特點,更可以向咖啡大師學習咖啡的煮製方式,加入這豐富多彩的咖啡探索之旅。

星巴克走進歷史文物建築,不僅僅是為了打造一個咖啡館,更是在為一個建築講述它的故事,誠邀您循著咖啡香的指引,在星巴克打造的「第三空間」中盡情享受咖啡、藝術及當地文化的獨特交融。星巴克五店市門店的每一位咖啡師,都經過嚴格篩選,不僅掌握咖啡文化與專業,也熟悉閩南文化,熱愛著這一方水土。他們在這裡期待著,用一杯咖啡開啟一段美好的連接。

星巴克賦予每一家門店獨特的靈魂,用咖啡創造的連接瞬間去豐滿每一個空間,在不同的地方以專屬的方式分享星巴克的故事。走進「柳青新宅」,手捧一杯芳香馥鬱的星巴克咖啡,感受穿越百年的流光,聽聽這天井下,日月交替的閩南僑鄉傳說。

本文為廣告信息,不代表本號觀點。

快點亮小花

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莆田紅磚厝將和閩南紅磚建築捆綁「申遺」
    仙遊白塔林梓明舊居懸山頂、燕尾脊,典型的莆田紅磚建築涵江區江口佘氏六合祖居「紅磚厝」仙遊前連大厝牆上精美的彩磚雕仙遊前連大厝牆上精美的彩磚雕仙遊朱肖氏民居翼上彩牆轉雕不管是土生土長的莆田人,還是初來乍到的外地人,都會對這樣的紅磚建築印象深刻。昨日,記者從莆田市文管辦獲悉,莆田的紅磚建築是閩系紅磚建築重要組成部分,將在2013年和閩南紅磚建築捆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紅磚厝」莆田有多少?
  • 晉江五店市:紅磚厝裡的閩南煙火味兒
    夜色下的五店市,紅磚厝的一個個構件、紋飾被一一點亮,著實驚豔!我想,這是五店市本身的魅力使然。我恍然覺得,不到五店市的泉州,是不完整的。曾經叱吒風雲的「七匹狼」男裝品牌,正是誕生於晉江這片熱土,而位於五店市的這家形象店,也是一幢兩層樓的紅磚厝。一磚一瓦裡,飽含了福建人「愛拼才會贏」的奮鬥精神。
  • 閩南傳統民居:起大厝,皇宮起,紅磚瓦,燕尾脊!
    閩南民居如詩如畫「紅磚白石燕尾脊、雕梁畫棟硬山頂」。這是對閩南民居的印象概括。在閩南,通常把住宅叫「厝」,大點規模的建造叫「大厝」。而大厝民居住宅最為典型,以宮殿式的建築形態,稱之為「皇宮起」。皇宮起的建築規模宏偉,造型優美典雅,色彩鮮豔,裝飾複雜華麗,細微之處精巧絕妙,是閩南地區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徵之一。
  • 古大庭鄉之紅磚大厝(1)
    從此,閩南得於地利,屬閩省財富增長最快地區。從李光地故裡古建築問房、舊衙、新衙三座古建築比較來看,可以做出一個重要判斷:閩南豪華型紅磚大厝,開始普遍流行於閩南地區,應發生在清康熙廢除海禁、實行開海貿易政策之後。本次考察古大廷鄉發現:該地現存古民居,亦可進一步印證筆者的上述觀點。現將所拍照片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 閩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紅磚厝建築群,還免門票,就在泉州!
    五店市位於福建省泉州晉江市,是一片規模龐大的紅磚大厝群,是閩南特色建築的集中體現,比起一路上看到大量的「貼皮紅磚」有意思多了。五店市的紅磚厝建築橫跨明、清、民國三個時期,它們掩映在密集的高樓大廈中間,在多年的城市改造建設中還得以倖存,非常不容易。
  • 廈門新發現24處閩南大厝
    圈定四大片區多分布島外  據文物部門和規劃部門初查,廈門閩南大厝主要分布在島外各區,其中海滄的霞陽、新垵、惠佐、院前、青礁、蘆塘、蓮花洲以及翔安的呂塘、大嶝等片區的閩南大厝成片保存較完整;島內已找不到成片存在的閩南大厝。
  • 羅望紅廂,感受廈門紅磚大厝的前世今生
    大嶝島在八二三炮戰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如今硝煙散去,長期作為「前線」的大嶝島雖沒有趕上改革開放後的現代高樓潮,卻也使得成群的古民居得以保留,這種被譽為紅磚古厝的閩南民居,造型精美,用料獨特,功能豐富,極具觀賞、藝術及研究價值。借著品味農家流水席以及拜訪彩虹村的機會,有幸預定到了大嶝的羅望紅廂民宿,得以近距離體驗閩南紅磚古厝的魅力。
  • 藏於山野間的閩南古大厝
    放眼眉山鄉,南洋風格建築格外醒目,閩南特色紅磚皇宮式大厝隨處可見。此時,正值春秋茶採摘時期,路過茶園時候,陣陣清香飄逸在山頭,一抹抹綠色在薄霧中瀰漫,讓人如痴如醉。   一會兒,我們來到池塘湖大厝。這幢紅磚古厝,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從斑駁的外牆和周邊叢生的雜草,能見古厝歷經的滄桑。   據了解,古厝為印尼愛國華僑李功藏所建。
  • 雕梁畫棟燕尾脊 閩南古厝紅磚文化
    壯麗的閩南紅磚古厝主要分布於福建廈、漳、泉等地,在臺灣以金門最為集中。紅磚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華,成為閩南文化的重要體系。「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梁畫棟皇宮式」是對閩南紅磚建築特色的形象表述。  閩南古厝是指在閩南一帶的傳統民居,在閩南語裡,「厝」是房子,紅磚厝就是用紅磚蓋的房子,也是閩南最有代表意義的傳統建築。
  • 廈門這座百年紅磚古厝,蘊含濃濃閩南韻味!
    紅磚厝是用紅磚蓋的房子,是閩南最代表意義的傳統建築。今天,閩南大地上數百座紅磚厝建築,為我們敞開著一扇扇記憶大門。它濃縮了閩南人堅韌、開朗、沉著、豁達的性格。
  • 探尋閩南大厝的奧秘:用閩南元素賦能鄉村建設
    挨家挨戶收集來的舊瓦片。   6年前,4名古建發燒友,懷揣著對閩南傳統建築的熱情,開始深入廈漳泉山村,探訪原汁原味的閩南大厝。這個過程,重塑了他們對閩南建築文化的認知。閩南古厝遺存風雨飄搖的境遇與瀕危的建造工藝,讓他們決心變身守護與傳承者。大厝營造學社由此而生。   去年,他們在長泰縣陳巷鎮後坊村,用古法建造了往來莊民宿,並在其中融入現代鄉村民宿運營理念,希望通過這一業態,將大家的閩南古厝情結轉化為實踐。
  • 0元打卡閩南最具特色的紅磚厝建築群,還能吃到各式當地小吃
    五店市位於福建省泉州晉江市,是一片規模龐大的紅磚大厝群,是閩南特色建築的集中體現,比起一路上看到大量的「貼皮紅磚」有意思多了。五店市的紅磚厝建築橫跨明、清、民國三個時期,它們掩映在密集的高樓大廈中間,在多年的城市改造建設中還得以倖存,非常不容易。
  • 改造閩南大厝 90後設計師讓閩南古厝煥發生機
    設計師於悅將閩南古厝改造成民宿。劉小東攝  廈門的紅磚古厝,最美的還是那一抹閩南紅。老灶、老門板、老梁柱……滄桑中不乏韻味,沉靜中別有生機。  去年夏天,來自湖南的「90後」小夥於悅首次來到翔安大嶝島,便被島上洗盡鉛華的紅磚古厝所吸引。作為華僑大學建築學院景觀設計專業的畢業生,他與大嶝本地兩名年輕人不謀而合,耗時8個多月,將一座十一架厝的閩南民居改造為溫情古典的民宿,名為「嶼厝民宿」。  「雖然我不是閩南人,但我很喜歡閩南古厝。」
  • 自製黑珍珠:紅厝8號,閩南紅磚庭院
    自製黑珍珠:紅厝8號,閩南紅磚庭院BY小企業9999紅厝8號從路邊出發,體驗了閩南潮汕風格的冷鮮菜,海鮮攤位,現在,他已經成為黑珍珠三家公司的公開評論,完全成為廈門高端中餐廳的上層階級。在閩南相對理性的消費中,雖然紅厝之前是客單價400,但實際上相對於壽司,一家高端的西餐廳,在我看來,像上清一樣,是一個性價比非常高的高端選擇。忘了拍菜單了,所以我不知道這道菜裡鴿子叫啥的名字黃橙橙。也許薑黃粉擦過可以用來做鴿子皮,黃亮就像金錠,空氣中鴿子肉的質地是緊緻,而且幾乎沒有皮下脂肪,可以用手吃。吃用來上油或烤的鴿子是很特別的。
  • 閩南紅磚古厝(中篇)
    恰好位於閩南方言和莆仙方言的大部分地區,臺灣、金門因主要為閩南移民,故將紅磚古厝移植至此,另外,廣東潮州等與福建接壤地區受其影響極深,有多種建築工藝與之相同。閩南紅磚古厝各種紛繁的裝飾工藝,幾乎將我所知道的傳統紋樣囊括其中。能工巧匠們的雙手將紅磚化為神奇的彩筆,裝點著這片富庶的土地,也形成了獨步天下的閩南傳統文化特色。
  • 石獅四座大厝宅各有特色,堪稱閩南民居典範卻很低調,免費開放!
    家對於中國人來說,房子佔很大因素,尤其對閩南人,厝宅更是意義重大。當年很多下南洋的人,但凡事業有成,都要回鄉建房。閩南人的紅磚厝,不僅是一種房子,很多時候更是一種情結。壯麗的閩南紅磚古厝主要分布於福建廈、漳、泉等地,紅磚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華,成為閩南文化的重要體系。「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梁畫棟皇宮式 」是對閩南紅磚建築特色的形象表述。在泉州石獅小城,也分布著一些頗為奇特的閩南大厝,他們或古香古色,或中西合併,經過了近百年歷史的洗禮,以另一種姿態呈現在眼前。今天來說說石獅的這幾個古大厝,遊客往往找不到,你們都去過了麼?
  • 石獅四座大厝宅各有特色,堪稱閩南民居典範卻很低調,免費開放
    家對於中國人來說,房子佔很大因素,尤其對閩南人,厝宅更是意義重大。當年很多下南洋的人,但凡事業有成,都要回鄉建房。閩南人的紅磚厝,不僅是一種房子,很多時候更是一種情結。壯麗的閩南紅磚古厝主要分布於福建廈、漳、泉等地,紅磚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華,成為閩南文化的重要體系。
  • 中世紀雕飾現身閩南紅磚厝和番仔樓,閩南新晉網紅「滴水獸」!
    沒有排水功能的怪物石雕實際上並不是滴水嘴獸,它們只有裝飾的作用,但是在外行中它們也被稱為滴水嘴獸,在建築學裡兩者一般被明確地區分開來。傳說滴水嘴獸能夠把惡鬼嚇跑,有保護作用。中式建築屋頂屋簷上也裝飾有各種各樣的動物、花鳥魚蟲、人物形象,它們的作用大都是驅邪、祈盼吉祥。
  • 隱於紅磚厝的閩南小館,坐標寶洲路!不說第一,也敢爭第二
    步入店內,極具閩南特色的紅磚落瓦、古樸屋簷,夾雜著淡淡木香,每處細節都令人心生喜悅,於此能感受到濃濃的閩南文化。這道是閩南特色佳餚,海蟶形肥味鮮,與鴨蛋一塊攪拌,佐以豆芽等。入口蛋之香、蟶之鮮、湯之甘,直叫人慾罷不能。
  • 古厝悲歌——閩南古大厝的保護刻不容緩!
    《一》曾幾何時,走在閩南大地上,經常可以看到為數不少的閩南皇宮式古大厝。這些閩南古厝是散落在閩南一帶的傳統民居,在閩南語裡,"厝"是房子,紅磚厝就是用紅磚蓋的房子,也是閩南最有代表意義的傳統建築。閩南這數百座紅磚厝建築,為我們打開著一扇扇充滿溫暖的記憶大門——它濃縮了閩南人堅韌、開朗、沉穩、豁達的性格特徵。閩南人對生活的美好祈願,也賦予了這些紅磚厝豐富多彩的建築表達語言,形成了紅磚文化深沉而獨特的底蘊。在中國封建社會典型的農村生活中,包含了家居、教育、祭祀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