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宮裡宮女太監犯了法 由哪個機構進行處罰?

2020-12-23 勇哥讀史

在熱播清宮劇《延禧攻略》裡,太監壽錫、宮女玲瓏因為嫁禍於女主角魏瓔珞,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被送到慎刑司接受處罰。

慎刑司,就是清朝皇宮裡負責處置違法太監、宮女的機構。

慎刑司屬於內務府的一個正式機構。最初名叫尚方司,1655年曾經改名為尚方院。1677年改名為慎刑司。慎刑司設郎中、員外郎、主事、委署主事、筆帖式、書吏等員。所轄有管轄番役處,以內務府人員兼充司員,設正副頭目各4人、番役40人,負責緝捕案犯。

那麼,慎刑司的職責是什麼呢?

簡而言之就是7個字:掌上三旗刑名。這就意味著,在內務府管轄範圍之內的上三旗內部案件,都由慎刑司按照相關法律進行處理。

很明顯,慎刑司就相當於皇宮內部設置的一個司法機構,權力相當大。宮女、太監進了慎刑司,往往不死也會脫層皮。所以,宮女、太監畏懼慎刑司,視為「鬼門關」。

光緒皇帝很寵愛珍妃,冷落了隆裕皇后,惹得慈禧太后不高興。「戊戌變法」後,慈禧太后不但將光緒皇帝和珍妃軟禁起來,還將光緒皇帝和珍妃手下的一批太監交付慎刑司,以「結黨營私」的罪名,每人重打200大板。

這一頓板子下來,幾乎沒了人樣。

不過,如果是比較重大的案件,比如有可能要牽涉到殺頭的,慎刑司就管不了了,必須移送到「三法司」,即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凡審擬罪案,皆依刑部律例,情節重大者移諮三法司會審定案。」

在清朝晚期,皇宮裡有一個年輕的太監,叫寇連材。寇連材為人聰明能幹,做事精細謹慎,且頗通文墨,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喜愛,待遇十分優厚。寇連材奉命服侍光緒皇帝(實質上是監視)時,又將光緒皇帝伺候得妥妥噹噹,不時得到光緒皇帝的賞賜。

眾所周知,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關係很僵。寇連才能夠同時得到他們兩人的喜歡,確實有過人之處。

寇連才不是一個普通的太監,他憂國憂民,頗有正義感。1896年,寇連才有感於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以及《馬關條約》的禍國殃民,不顧清朝嚴禁太監幹政的禁令,模仿康有為等人「公車上書」的做法,給慈禧太后上了一道奏摺,提出了「頤和園不宜駐蹕」「停止勘修圓明園工程」「不宜使皇上日近聲色」「請立皇子」等10條建議。

慈禧太后看了奏摺,勃然大怒,將寇連才交給刑部,而不是慎刑司處理。刑部根據慈禧太的旨意,以「內監言事者斬」的朝例,加上「私通宮外,洩露宮內事」的罪名,擬定「斬立決」。很快,寇連才就被送到京菜市口刑場處決。

如果是後宮嬪妃犯了法,她們也會送到慎刑司受罰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按照清宮制度,後宮嬪妃由皇后管理。她們犯了法,交由皇后處置。

如果案情比較嚴重,則會由皇帝親自審理。

乾隆皇帝有一個惇妃,此人性格殘暴,喜怒無常。1778年,惇妃曾經活活打死一名宮女,在宮廷裡引起軒然大波。乾隆皇帝親自審理案件後,發布上諭,將「惇妃即著降封為嬪,以示懲儆;並令妃嬪等嗣後當引以為戒,毋蹈覆轍,自幹罪戾」。

不過,短短一年後,乾隆皇帝就下令恢復了惇妃的身份。這名宮女白死了。

【參考資料:《清實錄》《大清會典》等】

相關焦點

  • 古代皇宮裡有一個地方,太監都搶著要進,妃子們卻「又愛又恨」!
    大家都知道,皇宮作為皇帝日常休息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面積是很大的,面積大了加上皇帝的妃子也比較多,所以那些專門伺候人的宮女太監也就多了,人一多,就需要有一些專門的機構來管理。就像是負責皇帝食物的御膳房,負責皇帝日常開銷的內務府等等,在皇宮裡面,其實有很多機構來對皇宮除了皇帝以外的人來進行管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個皇宮裡面的機構,這個機構很多的太監都想要進去,妃子們對這個機構卻是又愛又恨,不知道有一種怎樣複雜的感情。可能我說到這裡的時候,很多人已經知道我要說的是哪個地方了,這個皇宮裡面的地方那個就是敬事房。
  • 清朝的皇宮中,太監分為多少個等級?分管多少個部門?
    而此刻這座龐大的紫禁城中還遺留有龐大的一支隊伍,那就是明代遺留下來在皇宮當差的一大群太監,通過清點才知道這些太監的數量,將近有一萬人。據記載,在我國先秦和西漢時期就有了這種閹人,到了東漢時期的皇宮內廷中,使用的是全部被閹割了的男人,這些人通常是指人工手術後喪失了生殖能力的宮廷高級官員,被稱之為太監。
  • 古代皇宮裡太監要淨身,但是同在皇宮的御廚不用,其實原因很簡單
    在中國古代,那是皇權主義,皇宮裡面前朝是皇上辦公的地方,後宮,住的就是皇上的美貌嬪妃,於是就有了很多的宮女,來伺候他們,但是有的重活宮女幹不了,只能找男人,但是皇帝有這麼多女人,要是有了男人,難免不會有綠帽子。
  • 皇宮內的宮女如花似玉,出宮後為什麼不被男人們恩寵?
    而對於那些沒有學問的人而言,只能以下人宮女太監的身份進入皇宮! 對於前期進入宮中的宮女來說,確實能夠享受到一定的豐厚的待遇,可到了清時期宮女們的待遇就不好了,不是說清朝政府的能力不行了,而是說清朝受到了外界的入侵,致使皇宮內無憂的日子沒有了!在清朝的晚期時候清朝被列國入侵導致戰敗,大批的軍機大臣以及閒雜人等都逃出了皇宮,這其中就包括太監以及宮女們!
  • 古代皇宮「太監職位」不用宮女替代的原因,令人信服
    古代皇宮「太監職位」不用宮女替代的原因,令人信服在中國的古代封建王朝中,自古以來至高無上的皇權不允許任何人踐踏。除非生病的時候有男御醫出現,其他就是宮女和太監了。在皇室的後宮和前朝皇帝的身邊為什麼都要配太監呢?古代皇宮「太監職位」都用宮女替代不可以嗎?經歷這麼多的皇朝產生出了多少的太監,太監也是爹娘生父母養,為了服務至高無上的皇權不得不招收一些迫不得已當太監的正常男人。
  • 清朝宮女們真實長相:大家都被清宮劇騙了,圖8是溥儀漂亮的乳母
    【宮女們合影】這是一組反映清朝宮女們真實長相的照片,有網友評論,「從總體面貌來看,宮女們要比皇帝的妃嬪們要漂亮」。筆者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宮女顏值確實要比皇帝的要高,但是宮女卻是皇宮裡地位最低下的群體之一,她們從事最辛苦的勞動。
  • 古代人去皇宮工作,不僅太監要淨身,宮女也要,手段還很殘忍
    古代皇宮中最主要的工作群體就是太監和宮女,要知道太監進入皇宮是需要提前淨身的,但是大家知道嗎?不但太監要淨身,就連宮女也是需要淨身的,手段也非常的殘忍。之所以男人進入皇宮會提前進身成為太監,主要也是因為保護皇帝的個人利益,古代人是非常看重女子的貞潔的,對於皇帝就更加的看重了,後宮裡居住的都是皇帝的三宮六院,但是後宮也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特別是體力活就需要男人來幹了,但是又為了避免這些男人和後宮的妃子發生不正當關係,所以就將這些男人淨身,讓他們失去傳宗接代的能力,因此就出現了太監這個特殊的群體。
  • 清朝的太監,真的有淨身不乾淨的嗎,一名宮女說出實情
    在眾多野史中有很多關於太監和妃嬪或者宮女私通的描述。比如慈禧太后在鹹豐皇帝在位時,身邊就一直有個長相俊俏的男子,和慈禧寸步不離,深受慈禧的喜歡。據傳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不清不楚,鹹豐皇帝駕崩時,慈禧只有28歲,正當年。
  • 御廚和太監都同樣住在皇宮,為什麼御廚不用「淨身」呢?
    太監確實住在皇宮,但御廚可不住宮裡。在很多文學作品與影視劇中,都會出現「御膳房」和「御廚」,但其實只有清朝才有御膳房,在清代以前宮中並沒有所謂的御膳房,不過倒是有廚子。最早有御廚記載的,是唐朝時期的《唐會要》,不過當時宮中的日常膳食並非是男子來負責,而是由太監構成的內侍監,還有就是宮女組成的尚食局,如果有大型的宮廷宴會,那麼則是由光祿寺來負責籌辦。兩宋時期基本繼承了相關的制度而進行了完善,御廚開始真正具體化。宋代的御廚機構設立在內東門的東廊之處,各類相關人員超過1500人,其中的正職由光祿寺派人擔任,副職則由內廷的宦官擔任,相互監督。
  • 清朝太監孫耀庭:夜晚伺候嬪妃時,鞋裡要放一個蒼耳,有何用?
    因為宮女主要負責打掃衛生和洗衣服澆花,其他一些比較重的活不太方便,所以就需要一些男人來做。在後宮是有很多妃嬪的加上宮女,如果是男人進來幹活很容易產生混亂。所以才有了太監,他們不僅要做繁重的體力活,還需要小心仔細地伺候主子。稍有不慎,就會引來責罰甚至是殺身之禍。內務府是皇宮管理奴婢的機構,他們會根據主子的地位,頭銜甚至得寵程度來分配人手。
  • 溥儀小時候的「癖好」,讓太監哈哈大笑,宮女羞紅了臉
    溥儀做皇帝的時候才三歲而已,而且也不是正兒八經的光緒皇帝的子嗣,因為清朝最後的三維皇帝都沒有留下子嗣,所以溥儀這個醇親王的兒子,就被慈禧指定為整個帝國的繼承者,因為年紀小,所以便於慈禧操控。但是也因為溥儀年紀小,在三歲的時候還需要吃母乳,而他的生母也沒辦法進皇宮,所以溥儀的奶媽當時就跟著溥儀去了皇宮,繼續照顧他!
  • 以前的皇宮裡,太監和宮女是如何洗澡、如廁的?相對來說,太監的比...
    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紫禁城裡的太監宮女們如何解決自己的個人衛生問題的。先說洗澡這件事。在如今看來,洗澡恐怕是最平常不過和司空見慣的事情了。但是在封建社會的一些時期,洗澡並不是人人可以享有的「福利」。紫禁城裡,洗澡的場所按照權力的不同,主要包括三種,一種是皇帝所用的溫泉,這毫無疑問是最豪華的,因為皇權就是一切,代表著地位和奢華。
  • 宮女們晚上最痛苦的事,並不是服侍主子睡覺,而是服侍太監
    在古代的時候最讓人們羨慕的一個地方就是皇宮了,在皇宮裡可以享受到最好的一切,不管做什麼事都不用你親自動手,有一些宮女和太監來伺候,太監和宮女的主要職責,他們就是要伺候好後宮之中的嬪妃們,細活輕活交給宮女去做,在那些妃子身邊伺候的一般都是宮女,太監們最主要的就是替自己的主子們做一些殺人放火的事情
  • 皇宮裡敬事房是做什麼的?太監擠破頭皮想進,嬪妃卻害怕那些太監
    皇宮裡敬事房是做什麼的?於是就誕生了一個機構「敬事房」這項機構是由太監進行管理的,通過這項機構,可以更好的管理分配眾多的嬪妃,爭取達到雨露均沾的效果,這項機構是屬於內務府,這些掌控敬事房一切的大太監在平時的時候對皇帝之間所有的事情都了如指掌,對那些嬪妃們身體上的生理狀況也是進行過詳細的記錄的。就是由於這項機構的誕生才讓皇宮內減少了更多的紛紛擾擾。
  • 古代太監和宮女對食具體做什麼?看完後接受不了,難以啟齒的痛
    在古代皇宮中宮女和太監也是當時那個社會的一個產物,畢竟兩群人都是皇宮中地位最低等的兩群人,這兩群人在皇宮中也是不受任何人看待,畢竟他們沒有好的出身背景。依然在幹著男人們喜歡做的事,那些太監每天在一起,也會聊宮女和自己主子的事,他們都希望自己能夠早點出宮,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人,只要不嫌棄他就行。不過在皇宮中的宮女一般都是不喜歡太監的,畢竟他們已經不是一個正常的男人了。
  • 太監宮女聯手坑掏空溥儀身體,長大後,溥儀反擊手段很噁心
    清朝末年,戰亂,饑荒,政治的崩塌,衝擊著中華大地。亂世之中自己能勉強自保就是天大的福氣,誰還能管的上別人!在這種搖搖欲墜的環境下,皇帝也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命運。溥儀在皇宮中一直過著飢一頓飽一頓的日子,太監想起來了就給一口吃的,想不起來就餓著。。到了1912年的時候,辛亥革命的爆發,更讓這個6歲孩子的生活雪上加霜。雖然溥儀依舊可以住在皇宮裡,但是已經不是當權者了。太監宮女徹底撕破了臉,經常早上到宮裡報個到就出宮去玩了,晚上對皇帝的照顧也更加變態。
  • 為何太監要和宮女對食?
    古代皇帝的後宮中,除了妃子,還有不少的太監和宮女。深深宮牆鎖住了人的自由,但也鎖不住從心裡生發出來的寂寞。皇帝寂寞了還可以找妃子,那麼太監宮女們寂寞了該找誰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皇宮裡就出現了很多對食的,也就是太監和宮女之間,互相私定終生。
  • 清朝最後一批宮女下落:年逾百歲身體很健康,是慈禧最後一個宮女
    清朝覆滅,溥儀從紫禁城中出來就沒有所謂的清朝宮女了,但她們從清宮中出來肯定還都生活著,至於活到什麼時候,總不會比溥儀短吧。 而且根據祖制,清朝挑選宮女,那必須是上三旗旗人的女子,而且要14歲以下,身體要健康,長相要漂亮,不能有缺陷或者是痔瘡等疾病。
  • 從皇家對宮女和太監搞「對食」的態度,看宦官在當時朝中的權勢
    生活在深宮之中的宮女和太監,在生活和精神上長期受到壓抑,同為後宮中有著相類似命運的宮女和太監,也渴望獲得人間的友情和愛情,尋找感情的慰藉和溫暖,在他們生活的環境中,也只有宮女和太監是同病相憐。對宮女太監搞對食一事,也有皇帝對此明令禁止。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就對宦官與宮女之間的這種行為深惡痛絕,他曾下令嚴加取締,對娶妻成家的宦官,更是處以十分殘酷的剝皮之刑。而清朝也是嚴禁宮女和太監結成「對食」。
  • 你知道嗎,原來對食是這麼回事,難怪宮女太監都爭相找人對食
    在古時候,皇宮裡的宮女和太監可以說是身份地位最可憐的人了,他們不僅出身貧寒,生活無依無靠,到了皇宮還要一伺候別人而維持自己的生活,有時候碰上心腸歹毒的主子,他們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一不小心犯了一丁點錯,就要受到巨大的懲罰,甚至危及性命,十分危險。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往往會從外尋找溫暖,以慰藉生活之苦,那就是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