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海洋的,除了古船,還有香料(乳香篇)

2021-12-25 博物館文學菌

乳香,又名薰陸香,是橄欖科卡氏乳香樹(Boswellia sacra)的樹脂,為阿拉伯語Luban的漢譯,薰陸則是阿拉伯語Kundur 或梵語Kunduru 的轉音,產於阿拉伯半島南部的哈德拉茅地區及東非的索馬利亞、衣索比亞及南印度等地區,早在公元3世紀以前便已傳入我國。

乳香樹

《海藥本草》引《廣志》中就提到薰陸香「是波斯松樹脂也,紫赤如櫻桃。透明者為上。」

 

┃ NO.1 凝乳為香 

乳香類似於「松脂」,為樹上自然分泌液體凝結後的顆粒。每年4-6月,是乳香收穫的季節,當地人會使用一種刀狀工具,輕輕刮去乳香樹外層的灰色樹皮,這樣在切口處便會滲出一滴滴白色的樹脂,如「乳汁」一般,故有「乳香」之名,待數周后滲出的樹脂凝固成半透明的顆粒,就可以將它刮取下來,刮取後的切口又會分泌出新的樹脂。

切刮乳香樹皮

在《南方草物狀》中就曾寫到:「薰陸香出大秦國,雲在海邊,自有大樹,生於沙中。盛夏時樹膠流涉沙上,夷人採取賣與人。」宋人沈括在《夢溪筆談》中也提到:「薰陸,即乳香也,以其滴下如乳頭者,謂之乳頭香,鎔塌在地上者,謂之塌香。」

乳香樹皮滲出的樹脂

 

┃ NO.2 入閩乳香及其來源地 

至遲在閩國時期乳香便已傳入福建,《新五代史》中的《閩世家第八》就寫到:「守元教昶起三清臺三層,以黃金數千斤鑄寶皇及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像,日焚龍腦、薰陸諸香數斤,作樂於臺下,晝夜聲不輟。」

乳香凝固顆粒

與泉州密切相關的《諸蕃志》一書卷下也記載:

「乳香,一名薰陸香,出大食之麻羅拔、施曷、奴發三國深山窮谷中。其樹大概類榕,以斧斫株,脂溢於外,結而成香,聚而成塊。以象輦之至於大食,大食以舟載易他貨於三佛齊,故香常聚於三佛齊。番商貿易至,舶司視香之多少為殿最。」

此三國均分布在阿拉伯半島東南部,麻羅拔為阿曼Murbat的音譯,施曷為其附近Shihr的省譯,即今哈德拉茅海岸,也為乳香著名的產地及貿易中心;而奴發位於阿曼境內的佐法兒(Dhofar),是古代阿拉伯重要的香料集市。阿曼自古就以盛產乳香聞名於世,故有「乳香國」之稱。

《諸蕃志》「乳香」條書影

 

┃ NO.3 泉州阿拉伯蕃商與乳香貿易 

在宋代的市舶貿易中,市舶司會對貨物實行「抽解」(收稅)和「博買」(徵購),大部分貴重的貨物首先編綱運送榷貨務,剩下的部分才由舶商銷售販易。乳香作為重要的外來香料,國內需求量頗大,政府就此可以獲得大量的稅收。

據《宋史》記載,建炎四年(1130)泉州市舶司抽買乳香近達7萬公斤。在《宋會要輯稿》中,我們就發現在乾道三年(1167),政府截撥25萬貫用於抽買乳香等本錢的記錄:

「十二月二十三日,詔令福建市舶司於泉、漳、福州、興化軍應合起赴左藏西庫上供銀內,不以是何窠名,截撥二十五萬貫,專充抽買乳香等本錢。從工部侍郎、提領左藏南庫姜詵請也。」

此外,在同書中我們還發現有阿拉伯蕃商名為蒲囉辛,因載賣乳香來泉後受宋朝嘉獎,不僅被授予官銜,還賜「公服履笏」的記載:

「(南宋紹興)六年(1136)八月二十三日,提舉福建路市舶司上言:大食蕃國蒲囉辛造船一隻,般載乳香,投泉州市舶,計抽解價錢三十萬貫,委是勤勞,理當優異,詔蒲囉辛特補承信郎,仍賜公服履笏,仍開諭以朝廷存恤遠人、優異推賞之意。」

乳香

 

┃ NO.4 泉州宋代海船上的乳香 

在1974年出土的泉州灣宋代海船上,也出土了6.2克乳香,經鑑定,出土的乳香屬於索馬利亞原乳香一類,形態不變,滴乳分明,雖浸泡在海水中七百餘年,多數成分尚未發生明顯變化,這也是宋元之際泉州與阿拉伯地區物產往來的重要實物見證。

泉州灣宋代海船出土的乳香

 

┃ NO.5 乳香的質量分等 

香料商根據乳香的質量,將其分為不同等級,並按質論價,其上品稱為「揀香」,又稱「滴乳」,質量稍次者稱為「瓶乳」,再次者稱「瓶香」,至「瓶香」這一等級的乳香,仍為質量較好的乳香。「瓶香」又可分三等,分別稱為「袋香」「黑榻」「水溼」。而比「水溼」還要差的,因混入砂石,故而又被稱為「斫削」。而其最次者稱「纏末」,顧名思義就是乳香簸揚後的粉塵。

乳香


┃ NO.6 清明上河圖中的乳香 

在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可以看到一個店鋪外掛著「劉家上色沉檀揀香」的招牌,顯而易見,這是一家專售香料的店鋪,店主姓劉,其主營香料有沉香、檀香、揀香(也即乳香),可見乳香頗受宋人青睞。

清明上河圖「劉家上色沉檀揀香」商鋪店招

 

┃ NO.7 乳香的功效 

關於乳香的用途,即可用於活血,又可以內服消炎,能夠幫助消化和祛痛,內服可以抑制感染,提高癒合速度並減少外傷死亡。在唐代陳藏器所著的《本草拾遺》中就描述到:「蓋薰陸之類也。其性溫,療耳聾,中風,口噤,婦人血氣,能發酒,理風冷,止大腸洩澼,療諸瘡令內消。」

沙特利雅得國家博物館所展示的乳香

 

┃ NO.8 乳香之路 

除此之外,乳香還被廣泛應用於宗教祭祀、喪葬儀式和人們日常的慶祝活動中。通過蒸餾萃取,則可以獲得精純的乳香精油。很長一段時期,乳香貿易還是阿曼的經濟支柱,由此又為其博得「沙漠珍珠」「上帝淚珠」「白色黃金」等美譽。歷史上,乳香經由陸路及海路將阿拉伯地區與世界各地聯繫到一起,這一貿易路線也被稱為「乳香之路」。

阿曼「乳香之地」遺址

2000年,阿曼乳香之地(Land of Frankincense ,Oman)的四個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這四個遺址分別是:

瓦迪·道卡(WadiDokah),這是一處見證乳香樹生長,及樹脂被生產、收集和交易的傑出案例,時至今日仍能收穫乳香;保留古代往來沙漠商隊足跡的綠洲什斯爾(Shisr),位於魯卜哈利沙漠的南端,距離阿曼著名城市薩拉拉(Salalah)以北約180公裡處;科爾羅裡港口(Khor Rori)位於薩拉拉以東40公裡處,這裡距離大海約400米,是一處天然海港;位於佐法爾省的阿爾峇里德(Al-Balid),是一個位於印度洋海灘上的港口,來自中國和其他國家的文物表明它作為「通往海洋之路」的港口的重要性,也是進行乳香貿易的重要港口。

阿曼乳香之地(Land of Frankincense,Oman)遺址分布圖

 

「乳香之路」作為歷史上溝通東西方物產及文明的重要通道,見證了「乳香」的全球傳播,其動態的網絡式延伸以及由此引發的多元文化交流,仍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芳香。

撰文:默堂菌 編輯:友魚

參考文獻:

1.(唐)陳藏器著,尚志鈞輯校:《本草拾遺》,皖南醫學院科研科,1983年。

2.(唐)劉恂等著,魯迅、楊偉群點校:《歷代嶺南筆記八種》,廣東人民出版社,2011年。

3.(五代)李珣原著,尚志鈞輯校:《海藥本草(輯校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年。

4.(宋)趙汝適著,楊博文校釋:《諸蕃志》,中華書局,2000年。

5.(宋)歐陽修撰,陳尚君等修訂:《新五代史》,中華書局,2016年。

6.(元)脫脫撰:《宋史》,中華書局,1985年。

7.(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中華書局,2014年。

8.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泉州灣宋代海船發掘與研究》,海洋出版社,1987年。

9.阿曼乳香之地(Land of Frankincense ,Oman),http://whc.unesco.org/en/list/1010/

  推薦文章:穿越海洋的,除了古船,還有香料(檳榔篇)


 勿以科普事小而不為 

相關焦點

  • 【他山之石】穿越海洋的,除了古船,還有香料(乳香篇)
    此三國均分布在阿拉伯半島東南部,麻羅拔為阿曼Murbat的音譯,施曷為其附近Shihr的省譯,即今哈德拉茅海岸,也為乳香著名的產地及貿易中心;而奴發位於阿曼境內的佐法兒(Dhofar),是古代阿拉伯重要的香料集市。阿曼自古就以盛產乳香聞名於世,故有「乳香國」之稱。
  • 穿越海洋的,除了古船,還有香料(龍涎香篇)
    這一記錄也為《諸蕃志》等海洋文獻所沿襲抄錄。 然後在實際中卻恰恰相反,剛剛排入海中的龍涎香香體,起初為淺黑色,呈不透明的蠟狀膠塊,也有呈黑褐色如琥珀,西方將之稱為「灰琥珀」,經陽光、空氣和海水長年洗滌後會逐漸變硬、褪色並散發香氣,顏色也會由深轉淺,最後變為白色,白色的龍涎香一般要經過海水浸泡百年以上,品質也最好,它不僅能發香,還能合香,既是現代製造最名貴香料的原料,也是製作香水的定香劑。
  • 【他山之石】穿越海洋的,除了古船,還有香料(龍涎香篇)
    這一記錄也為《諸蕃志》等海洋文獻所沿襲抄錄。 然後在實際中卻恰恰相反,剛剛排入海中的龍涎香香體,起初為淺黑色,呈不透明的蠟狀膠塊,也有呈黑褐色如琥珀,西方將之稱為「灰琥珀」,經陽光、空氣和海水長年洗滌後會逐漸變硬、褪色並散發香氣,顏色也會由深轉淺,最後變為白色,白色的龍涎香一般要經過海水浸泡百年以上,品質也最好,它不僅能發香,還能合香,既是現代製造最名貴香料的原料,也是製作香水的定香劑。
  • 穿越海洋的,除了古船,還有香料(龍腦香篇)
    龍腦香手繪圖龍腦除了有醫藥及薰香之用外,還被用於制茶與美食。(唐)段成式著:《酉陽雜俎》前集卷十八•廣動植之三《木篇•龍南香樹》,中國南海諸群島文獻彙編之一,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第100頁。2.(唐)魏徵等撰:《隋書》卷八十二•列傳第四十七「赤土」,中華書局,1973年,第1835頁。3.[意]艾儒略著,謝方校釋:《職方外紀校釋》,中華書局,2008年,第62頁。4.
  • 乳香之邦
    唐、宋時期,特別是宋代以後,中國的上層階級盛行薰香之風,常從阿拉伯半島盛產香料的地區大量進口香料,故由阿拉伯到中國南方的海路被稱為香料之路。  據《明史》記載,鄭和下西洋到達阿曼時,其國王曾曉諭國人,要大家拿出乳香、沒藥、蘇合香油、安息香等香料同中國客人進行貿易。國王還派使臣攜帶乳香、鴕鳥等當地特產到中國來回贈。
  • 乳香: 最早來自紅海,躍升「國民香料」
    從漢代開始,廣州地區所使用的香料,如乳香等,多為樹脂型香料,適宜置於炭火中陰燃,克服了傳統香草的這些不足。因此廣州西漢中期墓葬中出土的燻爐,爐腹加深,爐蓋增高,以適應燃燒方式的變化。 當時這些燻爐只在南越國範圍的墓葬以及與南越國毗鄰的長沙等地才可見到,爐腹內常有灰燼或炭粒狀香料殘存。
  • 乳香:最早來自紅海,躍升「國民香料」
    從漢代開始,廣州地區所使用的香料,如乳香等,多為樹脂型香料,適宜置於炭火中陰燃,克服了傳統香草的這些不足。因此廣州西漢中期墓葬中出土的燻爐,爐腹加深,爐蓋增高,以適應燃燒方式的變化。 當時這些燻爐只在南越國範圍的墓葬以及與南越國毗鄰的長沙等地才可見到,爐腹內常有灰燼或炭粒狀香料殘存。
  • 香料之路-乳香與沒藥
    除了我們熟悉的松脂、楓脂,歷史悠久而珍貴無比的香脂包括:乳香(frankincense)、沒藥(念「莫」,myrrh)、沉香(aloeswood)、安息香(benzoin)、龍腦(borneol)等。其中乳香和沒藥往往相提並論;它們不但出自共同的產地,擁有共同的歷史,而且經常一起使用。乳香來自二十到二十五英尺高的落葉樹,白色或粉紅小花。果子可用來飼養牲口。
  • 乳香之邦
    唐、宋時期,特別是宋代以後,中國的上層階級盛行薰香之風,常從阿拉伯半島盛產香料的地區大量進口香料,故由阿拉伯到中國南方的海路被稱為香料之路。  據《明史》記載,鄭和下西洋到達阿曼時,其國王曾曉諭國人,要大家拿出乳香、沒藥、蘇合香油、安息香等香料同中國客人進行貿易。國王還派使臣攜帶乳香、鴕鳥等當地特產到中國來回贈。
  • 乳香:最早來自紅海,躍升「國民香料」
    從漢代開始,廣州地區所使用的香料,如乳香等,多為樹脂型香料,適宜置於炭火中陰燃,克服了傳統香草的這些不足。因此廣州西漢中期墓葬中出土的燻爐,爐腹加深,爐蓋增高,以適應燃燒方式的變化。 當時這些燻爐只在南越國範圍的墓葬以及與南越國毗鄰的長沙等地才可見到,爐腹內常有灰燼或炭粒狀香料殘存。
  • 乳香:最早來自紅海,躍升「國民香料」
    乳香最早應自南越登陸   南越王墓出土的乳香,重26克,是在西耳室的一個漆盒中發現的。據主持發掘的考古學者麥英豪說,曾對其進行了採樣化驗,但年代太久全部氧化,不能測定成分。由於它的外觀與泉州發現的宋代乳香非常相似,故而定為乳香,推測當時是作為燻爐的香料。   中國南方氣候潮濕,蚊蟲滋生,從戰國時期開始,各地便有於室內薰香的習俗,以利消毒和驅除異味。
  • 宋代古船大比拼 法石古船、後渚古船比比皆是寶
    經測量,古船殘長24.20米,寬9.15米,復原後這艘宋代古船長34米,寬11米,排水量近400噸,載重200噸,是一艘方艄、高尾、尖底的福船類型的海船。考古專家還在船上發現香料、藥物和胡椒等珍貴文物,專家推斷這艘古船應為從東南亞返航的泉州商船。所謂福船,是中國古代海船中的一種船型,是中國「四大古船」之一。福船是福建、浙江一帶沿海尖底海船的通稱。
  • 看《長安十二時辰》,唐朝有哪些名貴香料?麝香、龍腦香、乳香
    導語:看《長安十二時辰》,唐朝有哪些名貴香料?麝香、龍腦香、檀香、安息香、乳香《長安十二時辰》就是一幅唐人生活的畫卷,無論是衣著服飾,飲食習慣,社會交往,還是胡人貿易,歌舞盛宴,宗教活動都是歷史真實再現。
  • 乳香行情淺析
    一、乳香文化淵源  人類使用香料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最初主要是用於祭拜神明,在祭壇上焚香,也就是現在的薰香。在神殿裡焚香除了香味縈繞,使人心醉神馳外,由於香料具有很強的殺菌和防腐效果,藥物作用也不可忽視。神明的供品大都是易腐的生鮮食品,焚香可以消除異味,防止疾病傳播。
  • 神秘香料的前世今生!乳香和沒藥,曾經與黃金等價,現在依然昂貴
    乳香來自乳香樹的幹樹液,而沒藥則來自菊科植物的汁液。提取樹液,是一項困難且脆弱的工作——你必須傷害樹,但不能殺死它。如果處理得當,傷口會因為刺激,而形成一種叫做「流膠病」的過程;這才正是你所需要的樣子:樹試圖用樹膠,把自己的傷口粘起來;而你則需要切下那些樹膠,得到你想要的香料。
  • 阿曼乳香
    在那個時候,乳香的價值的確是等同於黃金,是統治者的權利與財富的象徵,乳香還有很多的別名,如沙漠的珍珠,上帝的眼淚,白色黃金等,這也是歷史上乳香的第一次出場,就是東方三賢獻給小耶穌的誕生禮埃伯斯伯比書是古埃及最重要的醫學知識文獻,提到乳香可以治療哮喘,出血,咽喉感染和嘔吐等高品質的乳香,除了泡水喝,當地人會把乳香當成口香糖放在嘴裡咀嚼,乳香在嘴裡散發出獨特的味道,又能讓口鼻同時感受到香氣,聽當地人說可以預防牙齦炎,減少口臭,還有助於消化,怪不得他們一笑起來,牙齒看著這麼健康,不過味道過於特別,一般人第一次嘗試的時候可能會不習慣的哦!
  • 乳香:中藥裡的「白色黃金」!
    乳香為橄欖科植物乳香樹及其同屬植物皮部滲出的樹脂。主產於非洲索馬利亞、衣索比亞等地。野生或栽培。春夏季採收。公元前450年,著名的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他的傳世名作《歷史》中曾提到過乳香:「舉國上下到處飄蕩、散發著絕妙的甜香」。乳香還有許多別名,有人稱它為「沙漠的珍珠」,有人說它是「基督的眼淚」,還有人認為乳香珍貴,而冠之以「白色黃金」的美稱。
  • 乳香與沒藥
    除了我們熟悉的松脂、楓脂,歷史悠久而珍貴無比的香脂包括:乳香(frankincense)、沒藥(念「莫」,myrrh)、沉香(aloeswood)、安息香(benzoin)、龍腦(borneol)等。其中乳香和沒藥往往相提並論;它們不但出自共同的產地,擁有共同的歷史,而且經常一起使用。乳香來自二十到二十五英尺高的落葉樹,白色或粉紅小花。果子可用來飼養牲口。
  • 索馬利亞乳香,沙漠中的綠洲
    ,恐怕除了海盜,就是貧窮了。但是,其實,索馬利亞除了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以外,還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香料產地之一。早在公元前17世紀以前,有「非洲之角」之稱的索馬利亞,就已經建立了以生產香料著稱的「邦特」國。直到現在,索馬利亞依然供應著世界上半數的乳香與沒藥。
  • 【每日一味藥】乳香
    【每日一味藥】乳香 【性味歸經】辛、苦,溫。 【配伍】 1、氣滯腰痛:青木香、乳香各二錢。酒浸,飯上蒸,均以酒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