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四五十單生意全靠兩條腿 看看小區業主當賣菜人的「疫情生意經」

2020-12-23 大河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寧田甜

疫情中的你們,現在是如何買菜的?還是每家每戶每天出一人,外出採購?還是微信上去相關的蔬菜平臺下單,快遞收菜?

這些形式,至少都需要你換上衣服出門或者到小區門口領取。

但在目前疫情嚴控下,在儘量無事還是少出門或者儘量不出門的要求下,哪種買菜方式更安全、更便捷?

2月26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接到反映說,

鄭州這個小區的做法,值得借鑑。

究竟是啥妙招?

不妨來看看這個小區賣菜人的「疫情生意經」。

業主在家開「菜店」,鄰居微信下單後一天之內隨時送菜上門

2月26日中午,家住鄭州惠濟區金達路某小區(應採訪對象要求,不提小區名字)的業主申女士,聽到門外有人大聲說話,「菜放這了啊。」

「好的,謝謝啦。」申女士說。

等送菜人走後,申女士拿起門口備好的酒精,對著一兜菜噴一噴,之後戴個手套把一兜蔬果和一瓶生抽拿進門,放進洗澡間,通風半天后,再去取用。

採購這些蔬果的,是她兒子。

疫情發生後,為避免去菜店交叉感染,兒子被鄰居拉進了這個群。

結果,兒子嘗試微信下單後,嘗到了送菜上門的甜頭——及時便捷又安全。於是,每隔一兩天,兒子就會下單採購。

原來,申女士兒子加的那個微信群,全是自個小區的業主。而賣菜的老闆,也是該小區居民。

「昨天預訂了三黃雞,再加4斤麵條。」

「餃子餡1斤,要五花肉的,大白菜兩顆,大蔥1斤,西紅柿1斤。」

……

2月26日上午,這個由200多名小區業主組建的微信群裡,大家紛紛下單,各取所需。

「下好單的鄰居,現在已經開始送菜了。隨時下單,立即配菜。」老闆在群裡說。

鄰居賣菜講究實惠口感,好評如潮

申女士體會最大的是,小區裡賣的這些菜,價格實惠,比著外邊菜店賣的還要便宜。最主要的是,水果口感很好,尤其香蕉,粘糯香甜。豆腐也很好吃。和他一樣,大家也都如此評價。

而老闆,也很大方夠意思。

「我們家的香蕉真的是太受歡迎了,現在只剩最後兩串,物美價廉。特別甜。下單立即送到家。為了感謝鄰居們的支持,剛剛到貨的香蕉特價4元一斤……」老闆時不時在群裡「吆喝」一聲,播報最新消息,「鄰居們最後一串香蕉了,需要還可以送。」

而且,每到一天快結束時,老闆還給大家發個小紅包,以表感謝。

2月26日,老闆又出銷售新招。

「為讓鄰居們嘗嘗我們的手工饅頭,下單的鄰居送手工大饅頭一個。」老闆在群裡廣而告之。

本不是賣菜的迫於生計才想到此法,一天四五十單生意全靠腿跑

採訪中,很多居民說,小區東門多家菜店,但現在很少人去店裡採購,很多業主在該微信群採購。一是方便省事,二是快捷安全。業主們都很感謝這位老闆,讓大家在疫情期間可以放心選購,一點也不用為日常生活用品發愁。

2月26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聯繫到這位老闆。

不願透露姓名的他說,疫情之前,家裡做的小生意並非賣菜。受疫情影響,家裡生意暫時沒法做,但為了生計,只能另謀生路。找準小區居民買菜難商機後,他們便開始打算。早上一早出門拉一車菜,供應小區一整天的採購。

「小區1000多戶居民,因為小區外邊就是幾家菜店,也方便。生意雖然還是不錯的,但也沒想像那麼好。」老闆說,平均一天下來四五十單生意,而每一單,他都是親自跑著送上門,「確實辛苦,但也沒法。疫情期間閒不住。也就賣這一段,忙過這段,該忙家裡其他生意了。」

相關焦點

  • 拼多多賣菜的生意,靠什麼贏?
    蘋果手機作為拼多多的主打補貼產品,很多人紛紛前往拼多多購買。可以說,這一次補貼給拼多多帶來的不只是大量的中高端用戶,更重要的是改變用戶的心智,拼多多做的也是品牌的生意,好產品的生意。今年,拼多多在營銷上又對特斯拉發起進攻,只要在拼多多上下單購買特斯拉車,就可以獲得超2萬元的真金白銀補貼。這對於用戶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的餡餅的事,為什麼不要呢?
  • 賣菜賣到抖音上去了?小夫妻創業賣菜生意十分火爆!
    這家蔬菜店夫妻兩個人經營,生意十分火爆!每天上午的時候,都會有很多阿姨過來買菜,她們一般都是附近小區在家帶孩子的奶奶和姥姥,三五成群,結伴而來。生意最好的還是每天下班的時候,十平米不到的店裡擠滿了人,大家上了一天的班,都想在這裡挑點新鮮的菜,回家做點好吃的好好犒勞一下自己!
  • 南沙四大市場網上賣菜,市民在線下單後直送小區
    記者了解到,目前區內的南沙街金洲菜市場、大湧菜市場、南沙街中心菜市場、黃閣新鴻基菜市場等4家大型菜市場已經實現線上購菜,為菜場附近居民在疫情期間提供優質、新鮮和平價的蔬果食材。生鮮一鍵下單 免費送小區自提點「阿婆你睇,你最中意去嘅海鮮檔口系網上賣菜啦,我地揀你最中意買嘅水瓜落單啦。」
  • 「最美物業人」榜單發布!看看有你認識的小區業主貼心人嗎?
    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來,面對突發的疫情,為維護社區居民的安全,松江全區的物業人們紛紛行動起來,積極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和各項民生服務。本期點讚松江人疫情防控專題推出第四期——「最美物業人」榜單。自新冠肺炎疫情開始,他就沒有休息過,一心為小區、為業主著想。他在小區門口搭建臨時棚收快遞,每天上門收垃圾、幫隔離人員買菜、拿快遞等,小區每個角落都能看到他的身影。02湯青峰小區最堅強的「守門人」湯青峰,上海孜誠置業有限公司保安隊長。
  • 外賣小哥都來搶賣菜生意了,菜市場會被搬到網上?
    讓忙碌了一天的上班族拖著疲憊的身軀逛菜市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若是碰上加班,甚至趕不上菜市場的營業時間。線上賣菜業務很好地契合了這部分「心想做飯而時間精力均不足」人群的需求。「差不多三十分鐘就能送達,經常有券,比小區門口菜市場還便宜。」方便、便宜是上班族蔡女士選擇網上買菜的原因。
  • 楓丹麗舍小區蔬菜直通車卡住了
    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為海澱楓丹麗舍小區居民買菜提供便利,年輕業主認為沒必要;經協調、補辦手續本周末有望回歸●我要投訴社區蔬菜直通車不讓進小區市民李阿姨:在楓丹麗舍小區南門賣了8年菜的社區蔬菜直通車,為什麼突然就不來了?居民買菜成了難題。
  • 剛交房周邊兩條道路莫名被封 南昌新力東園小區業主叫苦連天
    ,周邊兩條道路被封比夏天的高溫還難熬。剛交房一些業主急著進家具,道路莫名被封車輛進不了地下室。無奈之下,業主只得在離進地下室大門的數百米遠的地方卸貨後再人工搬運,讓人叫苦連天。  新力東園小區位於紅谷灘區上饒大街與龍虎山大道交界處,該小區一期在6月15日就已經開始交房,由於小區其他樓棟還在建設中,目前只有位於風順西街的北門才能進入地下室。
  • 福賽德物業企業制定實施「十全」工作法,努力創建無疫情小區
    連日來,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各級疫情防控指揮部指示要求,激發群防群控抗擊疫情的整體合力,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福賽德物業積極主動作為,堅持黨建引領,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實施「十全」工作法,爭創無疫情小區,成效明顯。
  • 農村大叔進城賣菜,挑100斤蔬菜摸黑走5裡山路,練就「鐵腿功」
    5裡多的山路,沒有任何照明設備,挑著百餘斤重量的蔬菜,摸黑一個多鐘頭就走到了城裡,看這位大叔歲數也不小了,難道他的腿是鐵打的嗎?還是練就了走山路如履平地的飛毛腿?對於山裡的農村人來說,再有兩條「鐵腿」,走起來也是很辛苦的,況且還要背負那麼重的蔬菜,其實,掙錢最好的方式就是外出打工,他也外出掙過幾年的錢,可家裡的父母歲數大了,腿腳不便,他得在家守著照顧!
  • 小區臨街商鋪門口被物業設崗收停車費,業主、商戶吵翻了
    近幾年私家車越來越多,各早期建設的小區停車位緊張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因此一些公共區域也變成收費停車場。近日,有大崗翡翠藍灣小區業主及商戶反映,小區外圍有兩條道路開放使用已有10多年,此前小區車主及商戶顧客可以在路邊免費停車。
  • 住宅小區召開業主大會的流程 業主委員會義務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我們平時居住在住宅小區中,我們是享受物業公司的服務,並且我們需要向物業繳納一定的費用。但是業主也有維護自己的權利的組織,那就是業主大會。那麼如果要召開業主大會,需要走什麼流程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帶來住宅小區召開業主大會的流程的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 疫情之下 福州這些小區舉措讓業主心安!買房當選好物業
    然而對於多數以高層住宅為主的小區,業主上下樓基本都靠電梯,在當前形勢下,物業的防護措施是否及時到位顯得尤為重要。小區安全、潔淨的居住環境,更是業主健康的第一道保障!自1月24日晚起,福建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福州的多數小區也開始行動起來,如禁止外賣員、快遞員進入小區,業主需自行到小區門口取件,多個小區需憑票出入、樓宇電梯提供紙巾等。
  • 農民不想打工,有1萬元做點啥生意,一天能掙200元就行?
    農民在城市打工,很多人都是在做小本生意,如做早餐、擺地攤、街頭修理工,一天能掙200塊錢,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我村子裡就有很多村民都在城市打工,做自由職業者,做小本生意,非常賺錢。下面就介紹幾個例子吧,供大家參考。
  • 瀋陽租門面賣肉賣菜賺錢嗎 怎麼賣菜才能掙錢
    現在瀋陽很多人都進行了自我的創業,很多人放棄了穩定的工作,想通過做生意獲得更好的收入,租個小區門面來買菜就是個不錯的選擇了。瀋陽租門面賣肉賣菜賺錢嗎 怎麼賣菜才民以食為天這句話不會錯的,無論大家在哪方面不消費,吃飯總是要吃的,有人氣的小區總會有固定的人群去菜市場買菜賣肉買水果,這個行業門檻也不高,商品也是剛需
  • 4噸土豆因疫情滯銷全小區幫吃幫賣,小區業主群:熱論土豆吃法
    這些天,上海一個小區的業主群,正熱火朝天地討論著,怎麼把土豆吃出別樣的滋味?看著群裡曬出的各種用土豆做的美食,真是讓人垂涎欲滴:有土豆燉牛肉、有青椒土豆絲、還有可以和肯德基媲美的薯條薯餅,簡直是土豆家族大聚會。
  • 凱裡各小區業主注意,這下方便了
    近日,融媒體記者從凱裡新能燃氣公司獲悉,為了響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該公司啟動了幫市民免費配送民生產品的服務,涉及區域為凱裡市區、凱裡經濟開發區的各小區住戶(僅限燃氣用戶)業主只需提前一天下單,次日便可收到新鮮的民生產品
  • 網際網路巨頭正在奪走賣菜商販的生計
    因為天冷,她還沒出門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了最近有關社區團購的巨頭們瘋狂補貼的傳言,於是就打開了一個巨頭的APP,想看看到底有沒有羊毛可薅。 這些賣菜小商販就是一個個單薄的個體,毫無風險承受能力。天不亮他們就要去菜市場進菜,菜進回來還得分揀打理,然後就在那裡守候著顧客,很多菜一天或兩天如果還賣不出去就得倒掉。
  • 一位90後菜販的創業記:社區團購火 我踩的卻全是坑
    劉坤倫向《21CBR》記者復盤了社區團購的生意,跑通的難點在哪裡?這些也是巨頭們要攻克的模式難題。劉坤倫發現,疫情過後,菜市場進來很多年輕人,85後菜販明顯增加,去產地收貨時,也發現多了年輕面孔,不全是四五十多歲的中年人了。賣菜的小生意,確實也牽動著千家萬戶。
  • 市民投訴合肥銀領時代物業不作為:沙發堵樓梯 小區裡賣菜不制止
    我反映瑤海區銀領時代小區管理混亂,物業不作為!1、小區樓道口堆放雜物,雜物堆放有床,沙發大件直接堵住了樓梯。堆放好多年了,反饋給物業,物業也不處理;2、樓道入口大廳電瓶車停放,樓層電瓶車停放充電,物業也即使處理也只是在一層大廳貼個告示,壓根不管,有的業主直接拉電線從樓上往樓下充電;3、小區裡面賣菜的,物業也從來不制止;4、公共設施壞了不維修,小區好多設備壞了,應急燈掉了,設備監控不管用,小區路面瓷磚壞了以前物業還用水泥糊弄下,現在壓根不管了,導致現在下雨天就是一灘泥,小區三輪車直接往草地上一停,更不能看了
  • 高層電梯壞了1個月,宿遷這個小區業主上下樓全靠爬
    最近,宿遷經開區開源金桂花園小區的業主們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9層單元樓僅有的一部電梯壞了一個多月,遲遲沒有修好,這可苦了樓棟的居民們。記者來到業主反映的開源金桂花園小區5A棟3單元,看到電梯的屏幕一直顯示「-1、P、PA」等字母,屏幕的右下角顯示「 檢修」字樣。記者也嘗試按下電梯,發現一點反應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