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叔進城賣菜,挑100斤蔬菜摸黑走5裡山路,練就「鐵腿功」

2020-12-19 農家講堂

天還未亮,就有一位挑著蔬菜的大叔,「闖進」了城市的霓虹,深山裡的小城,早上5點多還沒有太多車流和行人,這位大叔熟練地穿過兩條馬路,肩上的扁擔配合著腳步,一顛一顛地來到青龍橋旁的菜市場。

這是一個臨時菜市場,大叔趕到時,就已經有菜農在這裡擺攤了,他找了個位置,小心翼翼地放下蔬菜,用手擦了一把汗水,又站在那裡喘了一會兒,這才彎腰擺放筐中的蔬菜。

據大叔介紹,他所在的村子,距離這裡有五裡多的山路,這些筐子裡的蔬菜都是自己在山坡上種植的時令蔬菜,像這種小白菜、紅蘿蔔、香菜及折耳根等,都是昨晚剛拔掉的,整理乾淨後,今天凌晨3點多鐘,就起床裝筐挑到這裡來賣,至於這些菜的重量,也就100斤左右吧。

5裡多的山路,沒有任何照明設備,挑著百餘斤重量的蔬菜,摸黑一個多鐘頭就走到了城裡,看這位大叔歲數也不小了,難道他的腿是鐵打的嗎?還是練就了走山路如履平地的飛毛腿?

對此,大叔呵呵笑道:「有什麼大驚小怪的,雖然我已經60歲了,但走這樣的山路也差不多60年了,你們認為不好走,可對我們山裡人來說,早就習慣了,如果說我是飛毛腿,那山裡人個個都練成了「鐵腿功」。

對於山裡的農村人來說,再有兩條「鐵腿」,走起來也是很辛苦的,況且還要背負那麼重的蔬菜,其實,掙錢最好的方式就是外出打工,他也外出掙過幾年的錢,可家裡的父母歲數大了,腿腳不便,他得在家守著照顧!

在家也不能坐吃山空,就在山坡上種菜,種植各種時令蔬菜,如果願意,每天都可以進城來賣,自家哪天供應不上了,還可以幫著鄰居賣,說實話,大叔還是比較幸運的,離城裡相對較近一些,這些來賣菜的菜農,遠的都有十幾裡路,而且全是山路,挑一擔菜大約能賣100元左右,運氣好的話,半早上就可以賣完,運氣差些,要等到吃午飯才能賣完。」

據了解,大叔所在的菜市場,其實並不是城裡正規的菜市場,而是菜農們自發集聚的一個臨時菜市場,來這裡賣蔬菜的,幾乎全是自家種植的菜農,在大山裡種植蔬菜,基本上不用農藥化肥,增長全靠人糞尿,雖然蔬菜個頭不是太大,但都是原始的味道,這也是這個菜市場受顧客青睞的主要原因。

有人說,既然每天都進城賣菜,為啥不買輛摩託車呢,那樣馱著豈不是更快捷方便?至少不那麼辛苦了。

大叔表示自己歲數大了,那玩意兒弄不明白,再說了,一輛摩託車要好幾千元,這要賣多久的蔬菜才能掙過來呢,所以,自己辛苦些,能多掙些錢,至於輕鬆呀,舒服呀之類的,咱農民也不能太過於追求,真要閒下來,這身上磨損嚴重的零件,估計都要報廢了,每天多辛苦一些,說不定還能多維持幾年!

和大叔聊天的時候,天色漸漸亮了,前來挑選蔬菜的顧客也漸漸多了起來,他趕忙站直了身子,和路過的行人推薦他的蔬菜,臉上堆滿了笑容,雙眼充滿了期待,祝大叔早點把菜賣完,早點回家吃上一頓熱飯。

相關焦點

  • 紫陽山城賣菜人:縣城周邊農民挑著擔子走街串巷賣菜
    安康紫陽縣城,漢江邊上的小山城,附近農民挑著擔子走街串巷賣菜成一景。兩個竹筐,一根扁擔是行走山城的菜農最好的運輸工具。挑著紅蘿蔔沿街叫賣。農民們按照傳統的方法耕種,一般不扣大棚種反季節蔬菜,賣的基本上都是時令蔬菜。賣紅辣椒的農民大叔。
  • 南少林地術犬法鐵腿功
    南少林地術犬法鐵腿功,是少林地術犬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必修功法。古人云: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如果只重視腿技的訓練。而忽略了腿功的修煉,只能成為花架,先師地術門派著名武術家陳依九先生,早年以腿功著稱,被人們稱為「神腿九」和「鐵腳九師」修煉少林地術犬法鐵腿功最主要的是要有堅定的自信心和恆心。自信心是要相信自己通過刻苦的訓練能練成鐵腿功;恆心是指要持之以恆,長期堅持練功。不能急於求成,要科學地按由淺入深的原則,結合中草藥水來洗腿脛骨以達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 為何農民會半夜起床,摸黑將菜拉到集市上去賣,就不能等天亮嗎?
    現在很多農村的農民,為了掙錢都跑城裡工作去了。都覺得種糧食是賺不到錢了,一年種個五六畝,最後掙到的錢不到一千塊錢的,白白浪費了那麼多的人工,還不如去打工。當然還有一些農民不願意離開農村,所以直接就在農村種植蔬菜為生了,想靠種植蔬菜賺錢。
  • 父修山路,兒賣山貨!兩任帶頭人十年接力,打通一條山村致富路
    6月16日上午,「阿姨賣菜」新泰麗苑店開業,這是新泰市東都鎮酒臺村在市裡開的第8家「阿姨賣菜」門店。為給這8家門店供貨,酒臺村的蔬菜基地早擴展到村外。
  • 農村大哥賣菜每月收入超2萬,銷售火爆,因為他的菜「顏值高」!
    老王是農民,一直做蔬菜生意,對蔬菜也是相當了解了,因為種植蔬菜大棚太辛苦了,幾年前就跟媳婦進城租了一個蔬菜攤賣菜。賣菜,看起來簡單,其實也挺操心的。生意好的時候顧客多,賣的多,賺的自然也多,但要是遇上生意不好的時候,每天就得操心怎麼招攬顧客,怎麼能更好的去賣出自家的菜。
  • 22歲烏克蘭「金剛芭比」,靠擼鐵打造身材,體重保持在100斤
    但因為飲食習慣的原因,大多數烏克蘭女生的體重都超過130斤,這在我們看來是相當恐怖的,粗腿翹臀也是一個標誌性特徵。因此,走上健身之路控制體重的女生不在少數,但健身效果很好,還練就一身肌肉的就為數不多了。
  • 練武術,須先練就紮實的基本功——腿功
    武術是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瑰寶,流傳於祖國各地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練好武術必需紮實的基本功,而練好腿功則是當務之急,壓腿是第一、踢腿是第二,欲先壓腿後踢腿,如踢腿之後再壓腿,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壓腿的基礎上進行踢腿,可以提高腿部的韌性,使得韌帶不斷得到張弛,久而久之,就顯示出腿部訓練的功效。
  • 唐王菜農新願望——地頭菜要進城缺張「白菜圖」
    「這麼好的菜花,之前能賣到5毛錢一斤,而現在都已經論個賣了,這一個四斤多才1塊錢。」一位菜農對記者抱怨道,不光是白菜,最近其他蔬菜的收購價格也都很低,「我今年種的蘿蔔都賣了也只夠成本價。」  「超市裡的白菜都是從外地運來的,價格要比咱濟南本地價格更低。」記者了解到,濰坊青州的白菜收購價格只有8分錢每斤。「商超的批發量大,運輸的成本也比我們有優勢。」菜販單女士告訴記者,「不少超市為了吸引人流,不掙錢甚至賠錢賣菜。」
  • 武僧一龍鐵腿功叫板播求 訓練踢鐵柱子電線桿
    播求曾因為踢芭蕉樹被贊為「第一鐵腿」,而一龍的腿功看上去比播求更恐怖。一龍11月5日計劃與泰拳王播求二番戰,雙方第一次交手武僧點數惜敗,但這場比賽的裁判判罰值得商榷。泰拳王播求號稱「地球上最硬男人」,對華13場全勝威風八面,為了捍衛中國武術尊嚴,一龍第二次挑戰播求。賽前一龍進行了針對性的魔鬼訓練,儘管某些媒體此前宣傳的「金鐘罩鐵布衫」屬於誇大其詞,但必須承認,一龍絕對是國內最抗打的拳手。一龍和解放軍拳王周志鵬也是國內罕見的敢與播求瘋狂對攻的硬漢。
  • 回農村老家趕大集,瓜果蔬菜應有盡有,燒餅一元一個,物價真便宜
    兩側都是水果攤,水果都是附近的村子裡種的,桃、蘋果、葡萄、西瓜、菜瓜等各種水果應有盡有,也有專門的水果商販批發一些外地水果在這裡賣,但那種一般會貴點,買的人不多,只有走親戚或者看病人的時候才會選擇買那些漂亮的外地水果,平時自家吃,都是這種當地的自產水果。
  • 一天四五十單生意全靠兩條腿 看看小區業主當賣菜人的「疫情生意經」
    還是微信上去相關的蔬菜平臺下單,快遞收菜?這些形式,至少都需要你換上衣服出門或者到小區門口領取。但在目前疫情嚴控下,在儘量無事還是少出門或者儘量不出門的要求下,哪種買菜方式更安全、更便捷?等送菜人走後,申女士拿起門口備好的酒精,對著一兜菜噴一噴,之後戴個手套把一兜蔬果和一瓶生抽拿進門,放進洗澡間,通風半天后,再去取用。採購這些蔬果的,是她兒子。疫情發生後,為避免去菜店交叉感染,兒子被鄰居拉進了這個群。
  • 中國足球史上最傑出的球星,被譽為「鐵腿」
    這一查還真讓人吃驚,原來早在上世紀30年代,我國曾經出過一位名揚東南亞的球王,他就是被譽為「鐵腿」的國腳孫錦順。孫錦順,廣東東莞人,上世紀三十年代的著名球星。1926年冬他代表南華隊徵戰中國香港足球甲組聯賽,在對陣英國陸軍聯隊的比賽中,在距球門16碼處凌空一腳,居然將球門射穿,第二天香港報紙頭版頭條讚譽孫錦順「一腳破千鈞,不愧鐵腿郎」,其「鐵腿」雅號由此聞名。1930年,孫錦順隨隊遠徵印尼,比賽中再次射穿球網,當年他「鐵腿」的美譽迅速傳遍神州,名揚東南亞。
  • 青島首條賣菜公交開通 穿隧跨海只拉扁擔客
    昨晨6時許,太陽剛露出曙光,青島西海岸新區紅石崖街道龍泉戚家村的戚文宣就挑著扁擔,在濱海學院車站焦急等待隧道1路公交車了。扁擔兩頭,盛著戚文宣凌晨從地裡摘的新鮮蔬菜。    現場老人挑扁擔跨海去賣菜    昨天清晨5時許,記者趕到濱海學院車站時,車站已經聚集了近百名等待乘坐隧道1路公交前往市區的乘客,其中除了濱海學院的學生和附近小區的居民,其餘都是挑著扁擔的老人。扁擔兩頭繫著編織袋或籮筐,裡面裝著蔬菜。
  • 農民夾種一季蔬菜,兩季作物變三季
    2020年11月,在安徽省北部農村,「草根生活」發現鄉村水泥路上停放著很多車輛,走近一看才發現,原來這些農民正在忙著銷售一種蔬菜。村民過磅之後,將菜拉到大田地內的一個蔬菜加工廠,進行深加工之後即可賣往全國各地。
  • 超市賣菜和菜市場賣菜大不一樣,超市將蔬菜捆起來賣,為什麼?
    超市賣菜和菜市場賣菜大不一樣,超市將蔬菜捆起來賣,為什麼?我們日常的飲食,一份美食的製作,一定是要有食材的,如果沒有食材那菜餚壓根就不成立。所以買菜是一件必須的事情,一般大家都會上菜市場或者是超市買菜,只不過兩者賣菜是有區別的,菜市場大多是直接將菜放在攤位上,隨意挑選。
  • 寮國當地物價怎樣,看下100元在農村菜市場能買到什麼東西
    那麼,作為農業為主的國家的寮國,當地菜市場的物價又如何,我們來看下100元能買到什麼東西。寮國萬榮當地農村的菜市場,有種80年代中國農村的樣子,剛進來就看到當地人都是坐在地上賣菜,沒有嘈雜的叫賣聲,市場還是挺安靜的。當地菜農賣菜都是論整斤賣,還有些檔口的菜農攤位都是提前稱好的一盤盤菜,他們是按盤賣出去的。
  • 富陽的強哥夫婦在杭州東山弄賣菜30年 記者親歷夫妻倆的賣菜生活
    浙江在線5月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楊一凡 葛曉娟 章 然 通訊員 吳綺霞)今年59歲的強哥,做事雷厲風行,風風火火。  凌晨1點半,強哥奔去了距離杭州市中心20多公裡外的勾莊農副產品交易中心。  大概3個小時後,強嫂也起床了,她要在清晨5點多趕到杭州東山弄農貿市場。
  • 農村大叔開乾果店,收入翻五倍,只因「一個袋子」,怎麼做到的?
    【1】案例背景我們都知道菜市場裡面除了賣菜之外,還會有很多小店。有這麼一家乾果店,就開在菜市場裡頭,位置不是很打眼,但是生意卻非常火爆。現在大家去買這些小零食,都是去超市買,畢竟去趟超市什麼都能買到,所以菜市場的小店生意都不怎麼好。
  • 最美90後女老總:深夜幫老人拉板車賣菜(圖)
    周蕾幫老人拉板車賣菜 網友供圖  昨日,一組名為「最美90後女孩在冬夜中為鄉下老人拉車賣菜」的圖片在網上熱傳,圖片中,有一位老人在寒風中被凍得瑟瑟發抖,另外還有一位衣著時尚的年輕女孩,在拉著板車走街串巷賣菜,
  • 農村大叔在自家小院裡賣「它」一鍋只做200斤,去晚了根本買不到
    農村大叔在自家小院裡賣「它」一鍋只做200斤,去晚了根本買不到每到夏天,天氣炎熱的時候,感覺吃什麼都沒有食慾,但是真的是因為天熱才使人不想吃飯嗎?今年56歲的張大叔,賣滷肉已經20多年了,張大叔跟其它賣滷肉的老闆們有所不同,他的滷肉攤是在自己家裡的院子裡,在家裡現做現賣,在我們老家,大叔可是是非常出名的滷肉大王,很多縣城裡的顧客都跑到大叔家裡來買滷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