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當地,最出名的那一定是「夜市」啦。臺灣的夜市賣的小吃品種特別多,到了晚上,你可一定要抽空去臺灣不同夜市到處逛逛,買買和吃吃。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臺灣當地夜市的人氣小吃。定會讓你買不了吃虧,吃了不忘!
臭豆腐
臺灣臭豆腐,其表面酥脆,而裡面有很多孔洞。還要配上專門的泡菜,泡菜是採用圓白菜淹制而成,吃起來爽脆,酸酸甜甜的。
臭豆腐基本上是臺灣家喻戶曉的一道小吃了,遠處聞著臭,但嚼進嘴裡卻還是有香氣。
大腸包小腸
大腸包小腸是臺灣美食,裡面的糯米腸、香腸,通常都先經過炭烤,而糯米腸切開後,也會再塗抹醬油膏等醬料。
烤香腸香氣四溢,米腸剖半夾上點生菜再夾香腸。分量十足,吃到飽飽的。
炸蝦這道菜是一種煎炸食品,它需要用一種叫做「青蝦」的來做,因為青蝦的殼比較硬,油炸後,肉會縮起,就比較好剝;這道菜的蝦身上塗了麵粉,殼硬的話,容易把麵粉吮下來,若是殼軟,吃起來便少也些興致。
用新鮮的蝦放油鍋內炸,外酥裡嫩的口感深受每個旅遊者的喜愛。太好吃了!
滷肉飯,又被稱為魯肉飯,特色在於肉醬和肉汁,滷肉飯講究,五花肉要肥瘦均勻,切成小塊,加入滷蛋,做滷的秘訣就是要在淡味的醬油裡加入一些糖和八角,味道就自然出來了。據稱,風味獨特的滷肉飯,全世界只有臺灣人會做。
滷得通透膠質全部釋放出來的滷肉飯,吃來又油又香。很適合愛吃重口味的朋友們。
鹽酥雞
鹽酥雞是用高溫油炸類食品,有許多鹽酥雞攤位待炸好起鍋之前,會加放九層塔下鍋爆香,起鍋後灑上胡椒鹽,也可視需要灑上辣椒粉再拌勻裝入紙袋,也有的攤位會拌上大蒜泥或再加入酸菜。它氣味濃鬱,口感酥脆,因此使許多饕客趨之若鶩,是少數不在夜市也能存活的小吃種類之一。
臺北街頭的鹽酥雞想起濃鬱,外酥裡嫩。
芋圓製作主要以芋頭蒸熟後壓成泥,加上地瓜粉及水拌勻成團,搓揉成長條形再切成小塊,放入沸水中煮至浮起撈出即成,口感香韌可口。
尤其是九份的芋圓很有名,其中「阿柑姨芋圓」和「賴婆芋圓」味道特別地道,深受旅遊客的喜愛。
面線蘊含著富貴吉祥、長命百歲的美好祝福。是迎賓待客、祝福賀喜、逢年過節、饋贈親友的必備佳品。
面線滑潤順口、大腸香Q,吃前淋上烏醋和特調辣椒醬,味道真是贊啊!
棺材飯
棺材飯是將麵包切成薄薄的麵包塊,下鍋油炸,炸到金黃色後撈起,掀起炸酥的一面,把中間挖空,再裝入由雞肝、雞腎、雞肉、豌豆、馬鈴薯,胡蘿蔔、地瓜粉、墨魚和蝦仁等精心調製的作料以高湯煮成再用些牛奶芶欠,再於麵包面上蘸上醬料,就成了大名鼎鼎的棺材飯了,酥脆的外皮配上香滑可口的肉餡,香味濃鬱,營養豐富.看來「棺材板」不僅能吃,而且好吃。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棺材板」一定要趁熱吃。
花枝丸
花枝丸略為偏甜,蒜香味亦會比較重,這就是臺灣獨特風味的特點。
甜不辣
甜不辣臺灣隨處可見,其原料是用魚漿製作而成。
好吃的甜不辣最重要的是口感,一定要軟糯Q彈,看上去胖胖膨膨的。
臺灣的冰品是非常獨特的。臺灣炎熱,潮溼,一堆的刨冰上堆著新鮮的水果和其它調味品,例如芒果,果汁和濃縮甜牛奶。光是憑樣子它就已經讓人流口水了。
臺灣小吃的代表,其味道是非常不錯滴。食材以海蠣、地瓜粉為主,製作簡單,味道鹹、鮮。起源是先民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
喜歡吃辣的人一定給去試一下。最好配著臭豆腐跟大腸,順便加個王子面吃。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