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網絡
生活給水
1)最高日用水量:
兩個方向各引入一根 DN250 生活給水,最高日設計用水量 2936m,最大小時用水量為 346m,按遠期參數覆核管網;
2)給水分區
19m 以下市政直供, 19m 以上採用箱式無負壓給水,充分利用市政給水壓力;(所以可以看出北京是允許採用無負壓給水設備的)
3)管道敷設
主幹管均敷設在管廊內;
熱水系統
1)分散設置各區獨立的熱水機房;
2)分散熱水系統
D、 E、 F 指廊為局部熱水供應,採用分散設置的容積式電熱水器;(廊功能主要為旅客出港候機、到達通道及部分商業,熱水用水主要為衛生間洗手盆, 一次用水量小,採用集中熱水系統,管路熱量損失大,循環加熱耗能較大,工程常用分散加熱形式)
集中熱水供應系統中距離系統主體管網較遠的個別用戶的分散熱水用水點一般採用局部熱水供應系統;樹上鳥教育給排水設計楊老師。
排水系統
1)通氣方式
航站樓建築的特殊性,伸頂通氣管無法伸出屋面,按不同區域空間條件採用下列接種方式:
a 首層指廊區域衛生間:側牆通氣,從首層接出室外;b.地下一層衛生間:匯合後接到首層,採用側牆通氣;c.後中心區及指廊二層以上衛生間:採用自循環通氣系統;d.前中心區衛生間設置環形通氣管及副通氣立管,匯合後再建築指定位置延伸至屋面以上;
2) 雨水系統
a.重現期
屋面採用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統,雨水重現期為 20 年,排水系統和溢流設施總設計重現期為 50 年,核心橢圓天窗部位設計重現期按 100 年, 無蓋汽車坡道設計重現期按 50 年,室外雨水排水系統設計重現期為 10 年;
雨水立管在周邊幕牆邊沿結構柱安裝,由地下一層頂板引出室外;
b.天溝設計
屋面天溝內集中設下沉集水槽, 集水槽低於天溝底 400mm,雨水鬥集中設在集水槽內;
局部不具備設溢流口的區域設置溢流管系統,溢流雨水鬥通過溢流擋堰分隔,超過設計強度的雨水通過擋水堰經過溢流系統排放;
(個人理解:虹吸雨水排水溢流口有條件時宜採用溢流雨水鬥在天溝內均勻布置的方式, 溢流雨水鬥高出其他雨水鬥不小於 50mm, 也可以採用在天溝末端設擋水堰的做法,端頭設溢流雨水鬥,當超重現期,水位高過堰板時,溢流雨水鬥發揮作用,檔水堰高度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一般高出平時排水雨水鬥頂面不小於 50mm)
3)雨水控制與利用
徑流總量控制比例不低於 85%,調蓄後雨水外排徑流係數約為 15%;建築與小區每千平米硬化地面調蓄容積約為 180m(北京地標為 30m),共設置 2個雨水收集池及機房, 每個水池容積約 6000m,共計 12000m,每個機房處理水量 210m/h;處理後的雨水回用至空調冷凝水補水和庭院綠化景觀用水;
4)中水系統
新機場周邊尚無條件適合的汙水處理廠以接納型機場產生的汙水,自建汙水處理廠,處理後的出水水質達到再生水水質,用於廠區綠地澆灑、車輛衝洗、道路清潔、空調循環冷卻水及水景補水;
飲水系統
航站樓平面尺度超大,飲水點設置相對分散,設置集中式的管道飲水系統, 管網長,水的停留時間長,飲水點水質難保證,大型機場航站樓多採用分散設置單元式飲用水機的方案;
給水計量
採用分級、分類型計量,便於準確統計水量;進水總管設大口徑水錶及超聲波流量計;按照各用水類型設置遠傳水錶(均為遠傳水錶,方便抄表) ;
消防系統
1) 室內消火栓安裝形式:
a.隔牆或貼柱安裝;b.旅客公共區落地明裝;c.機電單元內組合設置;
2) 機電管廊
a.電氣管廊:依據《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範》中關於電纜艙的消防相關設計要求,設置自動滅火系統;
b.設備管廊:設置消火栓系統和手提式滅火器;(沒什麼可燃物)
3) 高位消防水箱設計
根據消防性能化評估要求,應設置不小於 100m的高位消防水箱, 分設 2個 50m的高位消防水箱,設置於不同的位置,均配置穩壓設備;(消防水箱可以拆分為 2 個,同一屋面上設一套穩壓設備,加連通管也可以滿足)
熱源選擇
採用空調冷凝熱及廠區熱力管網,由於空調冷凝熱溫度不高,與換熱後熱水終溫溫差小(約 5~10℃), 採用板式換熱器,加大換熱面積,提高換熱效率。
建築雨水計算,為什麼降雨歷時越短,重現期越長,暴雨強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