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凡尼的早餐—人生如痴人說夢,充滿喧譁與騷動,卻沒有任何意義

2020-12-21 黃金雞柳

人生如痴人說夢,充滿著喧譁與騷動,卻沒有任何意義.

——莎士比亞《麥克白》

《冷血》是杜魯門卡波特最著名、最有影響、也最具歷史地位的作品。他就是憑著這部「紀實小說」,在文學武林以力劈華山之勢開創了「非虛構小說」這一門派,為自己打響了「非虛構小說鼻祖」的名頭。但是你知道嗎,還有一部聲名不小的作品也出自杜魯門卡波特,那就是《蒂凡尼的早餐》。聽到這個名字,你首先聯想到的,應該是奧黛麗赫本。這位天使般的演員在《蒂凡尼的早餐》中穿著紀梵希黑色禮服的樣子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於《蒂凡尼的早餐》成了「奧黛麗的早餐」,沒人再去關心原著作者是何方神聖了。

寫作《蒂凡尼的早餐》時,卡波特正在嘗試新的變化。他之前的書寫,精彩之處常常來自天生的才華,他不過自然而然地將之發揮出來。而現在,卡波特進入了一個有意識地調整、過濾和提煉的階段。他自己曾總結說:「我的第二段生涯開始於《蒂凡尼的早餐》。從那時起,我有了不同的看待事物的方法,開始使用不同的文體……經過修整,變得簡樸,得到了更好的統御,成為更加清晰的東西。」

我沉醉於卡波特趣味橫生的敘述和他創造的可愛的女人。霍利是世間最有魅力的女人,她擁有所有男人的喜愛和所有女人的嫉妒。從霍莉在「我」的口中第一次亮相,讀者都在想像,這是一個怎樣的女人?這也是深深誘惑我們繼續閱讀的迷藥。「我不想擁有任何東西,直到我找到一個地方,我和我喜歡的東西在一起。我不知道這個地方在哪裡,但是我知道它像什麼樣子,它就像蒂梵尼。」其實這一句話,便是女神霍莉的命運,也可以是這部小說的小解。似乎能夠看到霍莉穿著光華綢緞睡袍,慵懶的靠在窗口,淡淡的說著這句話,誰能伸手撫摸一下她那倔強的小腦袋,給她一個堅定的微笑?

從《曼儂雷斯戈》到《蒂凡尼的早餐》,從「死的偉大」到「生的光榮」,女人們的美貌從來沒失去搗亂、毀滅的力量。不過從曼儂到郝莉,她們的心情越來越好,胃口越來越大,也算是一大幸事,畢竟我們越來越被寬容,越來越多的男人,至少在筆下允許了我們虛榮的骨頭和多變的性情。

相關焦點

  • 從存在主義角度看小說《蒂凡尼的早餐》
    它可以指任何孤立個人的非理性意識活動,並把它們當作最真實存在的人本主義學說。存在主義以人為中心、尊重人的個性和自由。人是在無意義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沒有意義,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礎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從而擁有意義。
  • 蒂凡尼的早餐到底有什麼?
    《蒂凡尼的早餐》中的奧黛麗·赫本,演繹了20世紀最具代表的銀幕形象。 毫無以為,蒂凡尼的早餐絕對是這個星球上最具名氣的早餐。伴隨著1961年同名電影的上映,它的名氣傳遍地球的每一個角落。雖然婦孺皆知,然而蒂凡尼的早餐或許只是一個名詞而已。對於多數影迷而言,它代表著一部20世紀百大電影的名字,亦或是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最負盛名的代表作品。然而,蒂凡尼的早餐其實是真實存在的,只是享受過它的人卻是寥寥。那麼這道早餐到底是什麼?其實,它就出現在電影中。電影伊始,清晨的紐約第五大道上空無一人。
  • 《蒂凡尼的早餐》到底吃了什麼?
    世界上最著名的早餐大概就是蒂凡尼的早餐了。因為被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輕輕咬了一口,就被全天下的人所熟知。《蒂凡尼的早餐》是上世紀最賣座的電影之一,同時也是奧黛麗·赫本所有影片裡上座率最高的一部。這部電影至少捧紅了兩個品牌:紀梵希(Givenchy)的小黑裙和蒂凡尼(Tiffany)的珠寶,同時也給出了一個經典的穿搭指南,小黑裙加珍珠項鍊是在所有場合永不出錯的選擇,至今仍被萬千少女所效仿。而真正的「主角」—早餐,卻被大家所忽視了。
  • 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著喧譁和騷動
    (William Shakespeare)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臺上指手劃腳的拙劣的伶人,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著喧譁和騷動,卻找不到一點意義。——莎士比亞《麥克白》她反正要死的,遲早總會有聽到這個消息的一天。
  • 看完「蒂凡尼的早餐」,手裡的星巴克早餐突然就不香了……
    #經典電影推薦#回顧了奧黛麗赫本的電影《蒂凡尼的早餐從電影名字看,很多人發出了疑惑,蒂凡尼什麼時候開始賣早餐了?「蒂凡尼的早餐」名字源於影片一開始奧黛麗赫本扮演的霍莉穿著黑色長裙駐足在紐約的蒂凡尼櫥窗外吃早餐的情景,她的眼神充滿對蒂凡尼的渴望。這個櫥窗景點也成為後來旅客們爭相打卡的地標。
  • 在家享受一頓蒂凡尼的早餐喚醒一天的能量
    原標題:在家享受一頓蒂凡尼的早餐喚醒一天的能量 前幾年,在看《蒂凡尼的早餐》的時候總在想一個問題,這部片子到底和早餐有什麼關係? 赫本飾演的年輕女子,以如此嚮往的姿態站在蒂凡尼的窗口啃著廉價的麵包就著咖啡。 最近,我又看了一部新出的日劇,叫《在蒂凡尼吃早餐》。
  • 《蒂凡尼早餐》鑽石很美好,但廉價早餐更重要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部充滿上世紀浪漫的電影。01《蒂凡尼早餐》與大眾印象恰恰相反,赫本在電影裡扮演的霍莉,其實是一名樸素的農家少女。《蒂凡尼早餐》講述的就是這樣一位農場女孩努力躋身上流,尋找愛與富貴的故事。
  • 你終於可以吃到「蒂凡尼的早餐」啦!
    1961年,好萊塢傳奇女星奧黛麗赫本主演的經典影片《蒂凡尼的早餐》為蒂凡尼品牌增添了一層永不褪色的浪漫光環。然而,作為一家奢侈珠寶零售商,蒂凡尼的業務從來都與餐飲不沾邊,而今,品牌終於意識到了跨界發展的必要性,日前,蒂凡尼在紐約第五大道旗艦店開設了第一家咖啡店Blue Box Cafe並供應早餐,讓「蒂凡尼的早餐」變成了現實。
  • 《蒂凡尼的早餐》:一個女孩的浮華白日夢
    《蒂凡尼的早餐》是一部著名的美國電影,被影評界譽為上世紀「60年代美國最佳喜劇片」。 它改編自卡波特1950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小說展現了二戰時期人們的焦慮與不安,同時對那些不擇手段向上流社會靠攏的人進行諷刺,也對社會的體制和陰暗面進行反省。
  • 你終於可以吃到「蒂凡尼的早餐」啦!(組圖)
    1961年,好萊塢傳奇女星奧黛麗•赫本主演的經典影片《蒂凡尼的早餐》為蒂凡尼品牌增添了一層永不褪色的浪漫光環。然而,作為一家奢侈珠寶零售商,蒂凡尼的業務從來都與餐飲不沾邊,而今,品牌終於意識到了跨界發展的必要性,日前,蒂凡尼在紐約第五大道旗艦店開設了第一家咖啡店Blue Box Cafe並供應早餐,讓「蒂凡尼的早餐」變成了現實。
  • 影評:老電影《蒂凡尼的早餐》裡的現代生活
    今天講的是一部老電影——《蒂凡尼的早餐》。1961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蒂凡尼的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不僅貢獻了奧黛麗·赫本的美貌、紀梵希的小黑裙,也讓蒂凡尼這個品牌有了更大的知名度。
  • 蒂凡尼的早餐,她把不適合自己的角色演繹成了傳世經典
    因為奧黛麗·赫本在1953年的電影《羅馬假日》裡演的清純可愛,優雅端莊的安妮公主太深入人心,以至於後來看她1961年演的《蒂凡尼的早餐》時,雖然她演的霍莉是個追逐金錢和物質的紐約上流社會的交際花,還是會給人天真善良浪漫的感覺。
  • 《冥王星時刻》:喧譁與啞然,壓抑與騷動
    如果是集體觀影,電影在沉靜的場景與場景之間,偶有角色對白打破沉默,激起觀眾一陣陣短暫的笑聲,也更給觀眾「如墮夢中」的不真切感,而這正是影片想要製造的效果:恍如當下,又恍如隔世,時空悠悠蕩蕩,欲明未明,將暗未暗。《冥王星時刻》即使在多不以情節見長的文藝影片裡,也屬於戲劇性極淡化的電影。
  • 奧黛麗·赫本:蒂凡尼的早餐丨從女性的成長角度淺析霍莉的覺醒
    這是《蒂凡尼的早餐》中的一句經典臺詞。這部在1961年上映的美國電影,是奧黛麗·赫本 (Audrey Hepburn)的經典之作。清晨的紐約街頭,霍莉在櫥窗前徜徉,她是紐約上流社會的交際花。霍莉天性善良,相貌清麗。
  • 【探訪海外】跟隨《蒂凡尼的早餐》遊紐約曼哈頓
    在《蒂凡尼的早餐》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女主角霍莉·戈萊特利(奧黛麗·赫本飾)正試圖向她的新鄰居兼未來的男友講述為什麼她崇拜的蒂凡尼珠寶店。當她處在絕望的深淵,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刻跳上計程車前往蒂凡尼。壞事不可能發生在那裡。
  • 《蒂凡尼的早餐》成為現實,而且還有午餐和下午茶,夢幻到哭
    《蒂凡尼的早餐》成為現實,而且還有午餐和下午茶,夢幻到哭。說到Tiffany,99%的人都會想到奧黛麗赫本主演的《蒂凡尼早餐》,清晨五點的紐約第五大道,穿著優雅的黑色小禮服,梳著精緻髮簪的奧黛麗赫本,站在紐約Tiffany的櫥窗前憧憬著未來,然後默默低頭咬一口手中的平價早餐,這經典的一幕不僅成就了奧黛麗赫本女神的形象,更成為小仙女爭相模仿的範本。
  • 紐約第一名媛去世,她是《蒂凡尼的早餐》原形,窄身牛仔褲教母
    身為美國鐵路、航運大亨-範德紐約第一名媛去世,她是《蒂凡尼的早餐》原形,窄身牛仔褲教母比爾特家族的創始人,以及歷史上最富裕的美國人之一 Cornelius Vanderbilt 的曾曾孫女,她的高祖父逝於 1877 年時已累積了一億美元的巨額財富,Vanderbilt 的父親在她嬰兒時期就過世,留下她給母親照顧。
  • 《蒂凡尼的早餐》:撞了南牆,才發現愛情是生活中的解藥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們才如此為赫本駐足於蒂凡尼窗口前,穿小黑裙吃牛角包的經典形象所著迷。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這世上總有一小類人,靠著直覺生活又對生命舉重若輕,卻偏要在糟粕一樣的生活裡開出一朵花兒來。霍莉和保羅就是這樣的人,《蒂凡尼的早餐》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交際花和浪蕩子的愛情故事。
  • 【福音之窗】人死如燈滅
    他說,我們若不是正統的有神論,相信死後有生命,就是選擇過無意義的生活。沒有倫理道德,生活是混亂、不可行的。沒有上帝,道德就全無意義。因此,康德的結論是:「我們活著必須好像有一位神」。康德認為人生若沒有穩固的道德基礎,是無法讓人忍受的。若死亡是生命的終點,道德就不具任何意義。  如果人生沒有意義呢?  康德這種樂觀主義沒有獲得普遍的認同。
  • 方向錯誤的堅持沒有任何意義
    一個人是這麼說的,他說如果一個人堅持的方向不對,那他所做的堅持將毫無意義。我聽到這段話的時候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因為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所謂的堅持到底有沒有意義。很多人都會說你要堅持幹這你要堅持幹那,我從來不否認人要去堅持。但是我一直跟身邊的人強調的一點就是,在堅持做一件事情之前,先看看你堅持做的這個事情有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