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觀察 MW1] 漫灣大壩:從湄瀾衝突到瀾湄合作

2021-02-25 瀾滄江湄公河觀察

許多反對湄公河修建大壩者,最擔心問題之一是大壩攔截河流以後,無任何事先的協商和通知,水流被攔蓄或者突然下洩,造成下遊流量、水位的異常波動。反對湄公河上修建電站最直接的證據,就是瀾滄江上修建的漫灣電站曾經造成的跨境影響。

 

漫灣水電站位於中國雲南省瀾滄江中遊的漫灣鎮,下距瀾滄江-湄公河出境處約480km。是瀾滄江幹流水電基地開發的第一座百萬千瓦級的水電站。漫灣水電站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裝機容量125萬kW,於1986年5月1日正式開工,1987年12月大江截流,1993年6月第一臺機組併網發電,1995年6月5臺機組全部投產運行,一期工程基本建成。二期裝機容量為30萬kW於2004年開工,2007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總裝機容量為155萬kW。

 

漫灣電站的建設,得到了政府、媒體、企業等非常多的讚譽,最典型的是:

 

「從投資到籌備到建設,漫灣創造了全新的體制,被業界稱為「漫灣模式」,它第一次實行部省合資辦電,打破了過去幾十年來大型水電工程依賴國家投資的單一格局,充分調動了中央與地方兩個積極性,探索出地方政府包幹負責徵地、移民的新辦法,廣受中央與社會認可,漫灣被譽為『八五』計劃期間中國水電建設的「五朵金花」之一。」(百度百科)

 

但是,也有不和諧的聲音(以下來自網絡):

 

l  「1992到1993年旱季漫灣大壩蓄水時導致下遊罕見的低水位,激起泰國北部清萊省的強烈抗議;」

「1995年3月,漫灣電站庫區清庫排障放水,短期內庫水位迅速由991m降至940m,變幅達51m,導致庫區四周滑塌或坍岸,其中僅景東縣庫區在一周內即坍岸51處。在五裡村誘發大型滑坡,至今整個山體仍在下滑。據統計,漫灣電站建成以來,因庫區地質災害造成的二次移民達2958人,已基本相當於原庫區淹沒的移民數3042人。」

「1995年漫灣電站清庫放水和蓄水,導致幹流水位大幅度變化,引起下遊四國的恐慌,促使它們很快於4月初籤署「湄公河可持續發展協定」和成立新湄公河委員會,以聯合對抗上遊中國對瀾滄江的梯級開發。「

 

平心靜氣地說,早期的水電建設還處於初級階段,局限於那個時代,從政府到開發者到建設者,對電站建設的生態環境影響、跨境影響、累積影響沒有太多的認識。政府在水電開發的管理,在處於初級階段。無論是環境影響評價,還是後來的水資源論證、防洪評價、通航論證等等都還是新鮮事物。不幸的是,還有一種聳人聽聞的叫囂:瀾滄江大壩是控制中南半島的利器。如果說前者是認識不足,非主觀故意,那麼後者是否有意為之?

 

當前中國開發商在湄公河幹流開發電站,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難,其中,生態環境、跨界累積影響受到質疑最多的問題,特別是水文情勢的改變、漁業保護方面的問題。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在此,我們重點回顧一下,1995年3-4月漫灣電站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們當前在湄公河上開發水電,應該吸取點什麼經驗教訓?

 

根據漫清水電站工程管理局張校義的文章《漫灣電站水庫放水調度實例》:

漫灣電站為接入漫昆500kv兩回線路及進行I、II回線路漫灣側出線間隔的換接, 經省電力局安排, 從19 9 5 年3 月2 1 日至4 月4 日實行全廠總停, 並決定利用這次停電機會降低庫水位進行庫區及攔汙柵的清汙工作。

 

為保證清汙工作不影響停電計劃, 要求在5天之內把庫水位從972.0m 降至940.0m, 清汙工作完成後即進行蓄水, 以保證庫水位儘快蓄升至開機發電必需的水位。

 

當初在制定水庫放水方案的時候,考慮的因素是(1)水位快速降落或不均勻下降,庫區岸坡失穩, 鬆動體滑坍, 甚至造成湧浪(2)如果水躍漫槽,可能水淹廠房(3)考慮到下遊景洪港施工要求,放水頭三天下洩流量控制在1500m3/s以內。

 

顯然,這麼重大的放水活動,對下遊境外的影響是沒有提及的!是否考慮到對境外的影響,我們現在不得而知。下圖1是1995年3月下旬漫灣水庫放水的設計過程和實際過程:

                           

 

如果我們查閱瀾滄江出境後最近最完整的清盛站水文資料,並將圖1的有關信息放入,見圖2:

 

可以發現:

(1)      漫灣3月21日0時開始放空水庫,下遊約740km的泰國清盛水文站有一個反應時間,大約為3天,5~7天後其響應達到最大;26日清盛站的流量從前幾日的800 m3/s附近漲到1600 m3/s附近,接近歷史最大值(3月是流域退水過程,沒有異常情況不會漲水);而清盛站3月份的流量一般在700~800 m3/s。

(2)      漫灣25日9時基本到達目標水位940m,之後水庫開始逐步蓄水,水位開始回漲,直到4月4日蓄水過程結束,進入到正常的運行狀態。7天以後,4月11日清盛站流量達到歷史最低,為199m3/s(該水文站歷史最小)。清盛站4月上旬流量一般在700-1100 m3/s。

 

再查一查新湄公河委員會成立的時間:1995年4月5日,下湄公河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四國在泰國清萊籤署了《湄公河流域可持續發展合作協定》,承認「湄公河流域和相關的自然資源及環境,是沿岸所有國家爭取經濟和社會富足以及提高本國人民生活水平的具有巨大價值的自然資產。」

 

據說,當年4個國家在泰國清萊討論《湄公河流域可持續發展合作協定》時候,大家意見非常不統一。恰在此時,發生了漫灣水庫的放水蓄水,3月底時發生人造洪水(接近1600 m3/s),漫灣蓄水以後4月上旬日流量又急劇下降(200 m3/s附近)。有人站出來說,我們4國應該儘快籤署協議,一致對付上遊的中國。當然,由於小編不是親歷者,對此故事無法考證。但從數據上分析,確實存在人造洪峰和極枯水位之事。

 

從此以後,只要下湄公河發生洪水或者枯水,總有人將上遊瀾滄江電站聯繫起來。具體報導非常多,就不在此羅列。可以說,漫灣電站的這次事件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幾乎年年都有負面報導。即使有專家和MRC出來澄清,例如2008年寮國泰國北部的洪水,2010年的旱災等等,認為主要是氣候異常的原因,仍然有關於瀾滄江大壩建設運行的大量指責。

 

雖然,作為國際河流的瀾滄江-湄公河,中國境內水文站資料一般不對外公布(允景洪等2個水文站向下遊國家報訊,但經常沒有數據),但清盛站忽大忽小的流量、水位的波動,往往是國外學者專家的證據。

 

小編多年前與一位寮國紅二代交流過這個話題。他從小在北京讀書,對中國友好。他說,你們想一想,我們身邊的中國就像一頭大象,巨大無比,作為湄公河下遊的幾個小國家,上遊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沒有透明的信息,當然懼怕!

 

2016年12月小編參加MRC組織的一次會議,茶歇期間與越南、、柬埔寨、泰國代表一起聊天。我主動提起了2016年瀾滄江大壩向下遊緊急補水緩解乾旱的事情。越南代表說,哦,是的,中國放水了,但水都被上遊截留了,好像沒有什麼效果,並指了指泰國、柬埔寨代表。意思是水被泰國、柬埔寨使用了!從這個小故事可以看出,湄公河水資源開發利用的複雜矛盾,摻雜著許多政治、外交的東西!

 

然而,今天的中國政府在全球力推「一帶一路」倡議,在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提出「瀾湄合作」機制。「瀾湄合作」是中國、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六國共商、共建、共享的平臺,得到了區域內各國的積極響應。2015年11月,「瀾湄合作」首次外長會議發表了《瀾湄合作概念文件》和《聯合新聞公報》,宣布啟動「瀾湄合作」進程。各方一致同意加強政治安全、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社會人文三大重點領域合作,現階段重點在互聯互通、產能、跨境經濟、水資源、農業和減貧五個優先方向開展合作。

 

在水資源合作方面:「瀾湄合作因水而生,將積極開展水資源合作,科學開發瀾湄水電資源,建立瀾湄水資源合作中心,共享河流信息資料,共同保護沿河生態資源,讓瀾湄沿岸民眾更好地『靠水吃水

 

最近幾年來,中國政府、企業、開發商等在各種場合,表達了「同飲一江水、親如一家人」的態度,通過加強信息交流、外國代表團到現場參觀,採取各種措施保障下遊水資源安全,獲得了湄委會、下遊國家等客觀公正的評價和讚揚。

 

從湄瀾衝突到瀾湄合作,需要透明、需要行動、需要時間,需要共商、共建、共享。

 

相關焦點

  • 中國推動瀾湄水資源合作不容抹黑
    最近,美國又想就瀾湄水資源合作問題「興風作浪」。據悉,12月14日,由美國國務院出資的「湄公河大壩監視」項目啟動,該項目計劃通過衛星來監控湄公河上遊中國大壩的水位,並公開有關信息。這已不是美國第一次炒作水資源問題,來離間湄公河上下遊國家的關係。
  • 中國推動瀾湄水資源合作不容抹黑(觀象臺)
    來源:海外網最近,美國又想就瀾湄水資源合作問題「興風作浪」。據悉,12月14日,由美國國務院出資的「湄公河大壩監視」項目啟動,該項目計劃通過衛星來監控湄公河上遊中國大壩的水位,並公開有關信息。至於這次美國急吼吼地想用衛星監控中國大壩,更是別有用心。自上月起,中國便開始向湄公河國家提供瀾滄江全年水文信息,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也於近日開通運行。瀾湄六國還通過水資源合作聯合工作組機制及時通報水電站重大調度情況,分享有關數據,瀾湄水資源合作領域的信息透明度不斷提升。
  • 堅決反對域外國家惡意挑撥瀾湄國家間水資源合作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方歡迎域外國家對瀾湄國家開發利用水資源提出建設性意見,但堅決反對惡意的挑撥。有記者問:由美國國務院出資的「湄公河大壩監視」項目14日啟動。該項目計劃通過衛星來監控瀾滄江流域中國大壩的水位,並公開有關信息。請問中方對該項目有何評論?
  • 外交部發言人——堅決反對域外國家惡意挑撥瀾湄國家間水資源合作
    人民日報北京12月14日電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方歡迎域外國家對瀾湄國家開發利用水資源提出建設性意見,但堅決反對惡意的挑撥。有記者問:由美國國務院出資的「湄公河大壩監視」項目14日啟動。該項目計劃通過衛星來監控瀾滄江流域中國大壩的水位,並公開有關信息。請問中方對該項目有何評論?
  • 中國推動瀾湄水資源合作不容抹黑(觀象臺)|觀象臺|湄公河|美國...
    來源:海外網最近,美國又想就瀾湄水資源合作問題「興風作浪」。據悉,12月14日,由美國國務院出資的「湄公河大壩監視」項目啟動,該項目計劃通過衛星來監控湄公河上遊中國大壩的水位,並公開有關信息。這已不是美國第一次炒作水資源問題,來離間湄公河上下遊國家的關係。
  • 為瀾湄地區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北方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供圖瀾湄合作機制因水而生,水資源合作始終是瀾湄合作的優先領域之一。2020年,中國與湄公河五國陸續啟動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大壩安全、飲水安全、洪旱災害管理等方面20個務實合作項目;11月1日起中國正式向湄公河五國及湄公河委員會秘書處提供瀾滄江全年水文信息。2019年首屆瀾湄水資源合作部長級會議發布的95個項目建議清單也在謀劃和落實之中。
  • 李克強金邊「模擬駕駛」中國高鐵 瀾湄六國合作共謀發展
    會議回顧了瀾湄合作進展,規劃未來發展方向,推動瀾湄合作從培育期順利邁向成長期。會議還發表《瀾湄合作五年行動計劃》《瀾湄合作第二次領導人會議金邊宣言》兩份重要文件,並散發《瀾湄合作第二批項目清單》和「瀾湄合作六個優先領域聯合工作組報告」。 李克強此訪是今年中國周邊外交「首秀」,對深化瀾湄合作具有重要意義,也將對中柬關係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會議前,與會六國領導人共同參觀瀾湄合作成果展。
  • 瀾湄六國中泰緬老越柬合作進入新階段
    2014年11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提出,中方願積極響應泰方倡議,探討建立瀾滄江—湄公河對話合作機制。「瀾湄合作機制」由此進入實質性構建階段。近日,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前駐泰國大使張九桓在曼谷就「瀾湄合作機制」籌建情況接受了中泰記者聯合採訪。
  • 攜手推進瀾湄六國水資源合作 為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瀾湄合作因水而生,水資源被確定為瀾湄合作重點優先領域,水資源挑戰和共同發展願景構成瀾湄六國水資源合作戰略基礎2016年3月,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通過的《三亞宣言》,將水資源合作列為瀾湄合作五個優先領域之一,吹響了瀾湄水資源合作的動員號。2018年1月,瀾湄合作第二次領導人會議通過的《金邊宣言》和《瀾滄江-湄公河五年行動計劃》,進一步確定了瀾湄水資源合作的努力方向。
  • 外交部:瀾湄水資源合作為造福沿岸各國人民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瀾湄水資源合作為造福沿岸各國人民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中方歡迎域外國家對瀾湄國家開發利用水資源提出建設性意見,但堅決反對惡意的挑撥。有記者問:由美國國務院出資的「湄公河大壩監視」項目今天啟動。該項目計劃通過衛星來監控瀾滄江流域中國大壩的水位,並公開有關信息。請問中方對該項目有何評論?
  • 新華社:六國合作!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網站開通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記者劉詩平)中國和緬甸等湄公河五國30日在北京共同啟動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網站,進一步加強六國在水資源數據、信息、知識、經驗和技術等方面的共享。瀾湄六國共飲一江水,是事實上的命運共同體。水利部部長鄂竟平在網站開通儀式上表示,從今年11月1日起,中國水利部正式向湄公河國家提供瀾滄江旱季水文信息,現在又率先開通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網站,主動分享中方有關信息,系統展示瀾湄水資源合作成果,充分展現了中方作為負責任上遊國家的善意和誠意,充分表明了瀾湄六國有能力把瀾湄水資源合作的事情辦好。
  • 「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柬埔寨項目」在金邊籤約
    2月14日,「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柬埔寨項目」在柬埔寨外交部舉行籤約儀式。中國駐柬大使王文天、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與國際合作部大臣布拉索昆出席儀式。圖為籤約現場。中新社記者 黃耀輝 攝  王文天大使代表中方對柬埔寨外交部給予瀾湄合作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投入表示高度讚賞,對柬埔寨瀾湄基金項目順利進展表示熱烈祝賀。
  • 汪文斌:瀾湄水資源合作為造福沿岸各國人民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Q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消息,在12月14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由美國國務院出資的「湄公河大壩監視」項目今天啟動。該項目計劃通過衛星來監控瀾滄江流域中國大壩的水位,並公開有關信息。請問中方對該項目有何評論?
  • 產能合作:瀾湄合作「永動機」正高效運轉
    作為瀾湄合作的重要支柱,產能合作受到瀾湄國家的高度重視。現在就來看看藍莓園丁帶來的好消息吧! 耶涯水電站平穩運營8年 成中緬水電領域合作樣板 2018年12月28日,中國駐緬甸大使洪亮訪問位於緬甸曼德勒省的耶涯水電站,聽取電站運營情況介紹,並同工作人員交流。
  • 瀾湄合作催生東南亞「小語種」翻譯人才緊俏
    新華社昆明3月22日電(記者袁雪蓮、白靖利)得知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即將舉行,雲南民族大學柬埔寨語專業的研究生任茂楊很是興奮。因為他當初選擇的「冷門」專業,乘著瀾湄合作的東風如今越來越火熱。  任茂楊的本科同學當年尚未畢業,就被各大用人單位「預定」一空。
  • 粵泰國際聯合瀾湄航空創辦瀾湄大學籤約啟動
    該大學由粵泰國際集團與瀾湄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投資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創建。CEO李昆作為雙方代表就柬埔寨瀾湄大學籤訂建設合作協議,標誌著柬埔寨瀾湄大學正式落戶金邊。  圖:柬、中民航局、粵泰國際集團、瀾湄航空集團、中航西飛等領導合影留念  柬埔寨瀾湄大學是在「瀾湄合作機制」倡議背景下發起和創辦的,將進一步推動柬中兩國教育事業的交流與合作
  • 泰國高校和科研機構積極參與瀾湄合作
    原標題:泰國高校和科研機構積極參與瀾湄合作   12月8日,中國駐泰國使館臨時代辦楊欣和泰國高等教育與科研創新部次長詩立叻在曼谷籤署瀾湄合作專項
  • 享發展機遇創合作平臺 2018瀾湄合作滇池論壇開幕
    掌上春城訊11月23日,瀾湄合作博覽會以及瀾湄合作滇池論壇隆重開幕。以「國際合作、互聯互通、跨境經濟」為主題的瀾湄合作滇池論壇分論壇之一的「國際創新產業論壇」,誠邀東南亞國家企業家、國際商業組織及商協會機構代表以及相關學者專家作為會議嘉賓,與參會國內外企業機構負責人、高校大學生、留學生代表共同探討、分享「一帶一路」以及「瀾湄合作」所帶來的產業合作的發展方向、創新模式和實踐經驗。
  • 瀾湄合作是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核心
    他認為,瀾湄合作正是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核心。劉金鑫提出,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倡議六大國際經濟走廊之一,以泛亞鐵路網、亞洲公路網、國際陸港網為依託,以昆明為起始點,連接南寧,以沿線經濟中心城市和口岸為節點,聯通中國、越南、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國家,抵達新加坡,是連接中國和東南亞、南亞地區的陸海經濟帶。
  • 美國要搞「湄公河大壩監視」究竟監視啥?丨北京觀察
    按照官方介紹,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簡稱瀾湄合作),是我國與湄公河五國共同發起和建設的新型次區域合作平臺,各方努力將瀾湄合作打造成為亞洲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金字招牌」和「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平臺。這樣的一塊「金字招牌」,美國又來抹黑了。「湄公河大壩監視」監視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