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結果顯示:東協10國中,有7國更青睞中國,而不是美國!

2020-12-10 中油網

摘要:有調查顯示,東協國家實際上並不喜歡選邊站,但如果非要在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第二大經濟體中選一個,在10個東協國家中,有7個都是選擇中國。|東協10國中有7國更偏愛中國

【中油網】訊: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最近做了一項調查,主要調查對象來自東協十國,一共1308人。調查結果顯示,其中只有3.1%的受訪者認為可以在中美兩國之間任選其一。本質上,東南亞國家並不願意選邊站。但如果非要在兩國中選一個,結果也是很明顯的。根據調查,雖然美國憑藉第一大經濟體的身份吸引了大部分「追隨者」——大約有53.6%的受訪者選擇美國,選擇中國的為46.4%。但是按照國別來看,東協10個國家中,有7個國家更偏愛中國。分別為:寮國73.9%、汶萊69.1%、緬甸61.5%、馬來西亞60.7%、柬埔寨57.7%、泰國52.1%、印尼52%、新加坡38.7%、菲律賓17.5%、越南14.5%。|美國的「大國威脅論」不存在?

當然了,對兩國的選擇也是有一定的評判標準的。受訪者普遍贊同一種分類方式:第一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國內政治的不穩定;第二是經濟下行以及氣候變化的影響;第三是地區的軍事緊張,比如南海問題;第四是恐怖主義。很顯然,這與美國宣傳的「大國威脅論」截然不同,東協10國也並沒有感受到美國所謂的地區局勢緊張。另外,中國的經濟發展穩中有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的GDP增速為6.2%,GDP總量為990865億元,相當於14萬億美元。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東協已超越美國,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

另一方面,東協與中國的合作不斷增長擴大。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人民幣,比2018年增長3.4%。其中,出口17.23萬億元,增長5%;進口14.31萬億元,增長1.6%;貿易順差2.92萬億元,擴大25.4%。同時,中國主要貿易夥伴位次發生變化,東協成為我國第二大貿易夥伴。2019年,中國對東協進出口4.43萬億元,增長14.1%。

實際上,中國和東協本身就有著良好的經貿合作基礎,東協超越美國也並不令人吃驚。2018年,中國與東協的貿易額高達5878.7億美元,創出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4.1%。至此,自2009年以來,中國已連續10年成為東協第一大貿易夥伴,東協連續8年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版權說明:本文由中油網-L編輯,轉載前請獲得授權,轉載後請標明出處)如果喜歡小編的文章,可以添加上方關注。希望大家在閱讀後踴躍評論和點讚,也可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以示對我們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日媒:東協10國中有7國更偏愛中國,而不是美國
    日前,西方媒體報導了東協十國夾在中美兩個大國間的無奈,它們總是被要求選邊站。然而,1月16日路透社轉引日本媒體(《日經亞洲評論》)的報導:「東協10國中有7國更偏愛中國,而不是美國」,美國政府感到了一絲危機。
  • 若被迫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日媒:東協有7國更偏愛中國
    路透社16日的報導標題是,「隨著美國撤退,中國的影響力震撼東南亞」;《日經亞洲評論》的報導標題是:「東協10國中有7國更偏愛中國,而不是美國」;《澳大利亞人報》的標題是:「東協各國對美國對抗中國的能力失去信心」。調查報告稱,無論在經濟還是政治和戰略層面,中國都已被認為是東南亞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大國,「但中國影響力的增長並非廣受歡迎」。
  • 美影響力喪失,東協十國給選邊結果,7個偏向中國,只有兩國親美
    據路透社報導,16日公布的一項針對官員、學者和其他專業人士的調查顯示,隨著美國在唐納·川普總統領導下的影響力減弱,中國在東南亞日益增強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引人關注。
  • 美國影響力大跌,東協十國選邊站隊,只有2國親美,7個偏向中國
    據路透社近日報導,新加坡知名智庫「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16日公布「東南亞態勢:2020」年度調查結果,對東協國家名各界人士的調查顯示:無論經濟還是政治上,相較於美國,大部分東協國家的人士不想淪為大國的犧牲品,所以他們更親近與中國,但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仍然引起部分人的擔憂。
  • 調查顯示後疫情時代歐美企業繼續青睞中國供應商
    新華社法蘭克福12月12日電(記者沈忠浩)德國安聯集團旗下貿易信用保險公司裕利安怡日前發布的供應鏈調查報告顯示,後疫情時代中國是歐美企業尋找新供應商的重要目的地之一。裕利安怡近期對德國、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5國約1200家企業進行調查,主要涉及汽車、電信、能源、機械、化工和農產品等行業。調查顯示,94%的受訪企業表示新冠疫情暴發後一度面臨供應鏈中斷,約五分之一的企業遭遇嚴重的供應鏈中斷。為應對疫情影響,55%的受訪企業考慮在未來6至12個月內尋找新供應商,而考慮將海外生產遷回國內的企業不足15%。
  • 調查顯示後疫情時代歐美企業繼續青睞中國供應商
    新華社法蘭克福12月12日電 (記者沈忠浩)德國安聯集團旗下貿易信用保險公司裕利安怡日前發布的供應鏈調查報告顯示,後疫情時代中國是歐美企業尋找新供應商的重要目的地之一。裕利安怡近期對德國、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5國約1200家企業進行調查,主要涉及汽車、電信、能源、機械、化工和農產品等行業。
  • 東協外長會在即,美國又想拉中南半島五國「對抗中國」?
    【環球時報 駐泰國特約記者 黃曉娜】據東協官網消息,第52屆東協外長會及相關會議將於7月29日至8月3日在今年輪值主席國泰國的首都曼谷舉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等高官將出席會議。
  • 東南亞10大經濟體7個「挺中」,「10+3」合作將迎來歷史拐點
    當地1月16日,新加坡智庫「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公布了其最新的2019年度調查報告,其中對於東南亞政治精英階層對於中美意見的部分調查報告引發了周圍媒體的廣泛關注。核心觀點是兩個,首先,東協國家10國之中已經有7個國家的政治精英表現出對中國的偏愛;其次,東協國家對於美國撤出東南亞十分失望並且認為這使得美國沒有辦法在東南亞同中國取得均勢。
  • 調查顯示:中國仍是最具有吸引力的供應商來源國
    安莎社報導,德國安聯集團(Allianz)旗下貿易信用保險公司Euler Hermes近日發布了最新的供應鏈調查報告。報告於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調查了位於德國、法國、義大利、英國和美國的1181家企業,其中多達94%的受調查企業承認他們的供應鏈在疫情影響下暫時中斷。針對這種情況,有52%的企業採取了防禦性舉措。
  • 美國與東協十國領導舉行閉門會 藉機 「遏制中國」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王寧】美國總統歐巴馬15日將在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安納伯格莊園與東協十國領導人舉行閉門會議,會議內容涉及貿易、海事安全和反恐。雖然白宮高官強調,將南海爭端作為會議關鍵議題並非表明「衝著中國」,但國際輿論普遍感受到美國遏制中國的衝動。
  • 協定裡的中國:一個更開放的中國,一個RCEP顯然遠遠不夠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1997年12月,東協十國邀請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在馬來西亞進行非正式會談,從而開啟了「東協10國+中日韓3國」的對話模式,也就是「10+3」模式。在「10+3」模式的基礎上,2001年,基於「10+3」的東亞自貿區模式被提出,英文簡稱FTAAP。
  • 東協外長會在即,美國又想拉中南半島五國「對抗中國」?
    【環球時報 駐泰國特約記者 黃曉娜】據東協官網消息,第52屆東協外長會及相關會議將於7月29日至8月3日在今年輪值主席國泰國的首都曼谷舉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等高官將出席會議。東協官方發布的議程手冊顯示,東協-中國(10+1)外長會將於31日下午舉行,這將是東協與十個對話夥伴的首場外長會,充分顯示了中國—東協關係的密切程度和引領作用。
  • 調查顯示近7成瑞士人更青睞紙質報紙
    瑞士資訊4月11日報導稱,瑞士媒體研究機構Wemf最新調查結果顯示,2/3的瑞士人更喜歡看紙質報紙,而不是上網看新聞。近些年瑞士報刊一再失去讀者,但是在保留讀報習慣的人中,2/3還是傾向於閱讀紙質報紙。
  • 東協外長會在即,美國務卿蓬佩奧計劃與中南半島五國「開會」
    據東協官網消息,第52屆東協外長會及相關會議將於7月29日至8月3日在今年輪值主席國泰國的首都曼谷舉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等高官將出席會議。東協官方發布的議程手冊顯示,7月31日,泰國總理巴育在東協外長會開幕式上致開幕詞,泰國外長敦·帕馬威奈主持此次會議。泰國外交部官員表示,此次東協外長會及其他相關會議將有來自30多個國家的代表出席,包括東協成員國、東協對話夥伴國、東協地區論壇非對話夥伴國,以及挪威、秘魯、瑞士和土耳其等國的代表。
  • 開拓東協二手車市場的機遇期來了?中國與東協將建二手車交易體系
    隨著11月15日,包括中國和東協在內的15個成員國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東協市場或將成為中國二手車出口的重要潛在市場。  ♦首屆中國-東協二手車高峰論壇將舉辦  中國汽車流通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二手車全年累計交易量僅為1492.28萬輛,僅佔新車交易量的一半,反觀美國的二手車交易量則超過新車交易量的2倍。
  • 調查顯示:新加坡90%員工認為疫情期間須更努力工作才能不失業
    調查顯示:新加坡90%員工認為疫情期間須更努力工作才能不失業; ①「大華銀行東協消費者情緒調查」近日公布的「新冠肺炎將如何影響就業和職場」調查結果顯示,疫情導致經濟形勢不穩定,每10名新加坡員工中,有9人認為他們須花更多時間在工作上,才能保住飯碗。
  • 美國又找到反華切入點,幹涉湄公河水源問題,在中國東協間搞事情
    但問題在於,在路透社等權威媒體的採訪中,這個「以保護為目的」的監測項目」卻表露出了另外一副嘴臉: 相關媒體調查顯示,其主要監測內容其實僅僅只是湄公河主要河段上13座大壩及發電能力超過200兆瓦的15個支流大壩的水庫水位,但對於其中位於中國境內的11座大壩,卻推出了一個極其詳盡的「數據可視化分析」業務,以每周一次的高頻率發布有關河段的溫度、積雪、降水等指標數據。
  • 2017中國—東協博覽會旅遊展在桂林開館
    2017中國—東協博覽會旅遊展在桂林開館 2017-10-11唐夢憲 攝   中新網桂林10月11日電 (趙琳露 唐夢憲)10月11日,2017中國—東協博覽會旅遊展在廣西桂林市國際會展中心開館。逾六十個國家和地區參展參會,印度尼西亞出任本屆展會主賓國。  今年是東協成立50周年,也是中國—東協旅遊合作年。
  • 「通烏門」遊戲告訴你美國的「國中之國」什麼樣子?
    」更貼切。但是滑稽的是,最近美國這個現象也逐漸浮出水面了……題圖漫畫這個綠巨人還真的很形象。身上寫著:國中之國,左膀右臂分別寫著中情局和國安局,美國兩大著名情報機構。他罩著的沼澤水下藏著各種政客,而川普正在抽乾這個沼澤。最近這段時間,美國的情報圈子還真就不消停,上個月國家情報總監科茨走人,臨走還捎帶上資深的副總監戈登陪著上路。
  • 前有北美統一市場,後又歐盟,中國「東協自貿區」也緊隨其後
    在此後,中國和東協的經濟合作不斷加深,根據2019年的官方統計結果,中國已經連續10年成為東協最大的貿易夥伴,東協也躍居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藉助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中國和東協國家的經濟發展都取得了很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