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東協10國中有7國更偏愛中國,而不是美國

2020-12-24 新國策略

日前,西方媒體報導了東協十國夾在中美兩個大國間的無奈,它們總是被要求選邊站。然而,1月16日路透社轉引日本媒體(《日經亞洲評論》)的報導:「東協10國中有7國更偏愛中國,而不是美國」,美國政府感到了一絲危機。

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對這一議題做過調查,已經連續兩年發表了「東協國家對於中國崛起與中美影響力」的調查報導,最新的調查是在2019年年底進行的,從時效性而言具備參考價值。參與機構調查的對象,來自東協十國,一共1308人,主要是來自政府、商界、學術界以及媒體界人士。受訪者普遍贊同一種分類:排在首位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國內政治的不穩定,第二是經濟下行以及氣候變化的影響,第三是地區的軍事緊張,即南海、半島、臺灣海峽問題,最後是恐怖主義。這顯然與美國宣傳的「大國威脅論」截然不同,東協十國並沒有感到美國所謂的地區局勢緊張。

事實上,有多達73%的受訪人員擔心東南亞地區成為大國博弈的中心,東協十國甚至被迫淪為大國利益的代理人,48%的人覺得東協十國應該團結一致,僅有3.1%受訪者認為可以在中美兩國之間任選其一,本質上,他們並不願選邊站。

當然,媒體總是喜歡問尖銳的問題,比如「如果非要在中美之間做出選擇,你會怎麼選?」從整體調查結果來看,美國憑藉世界第一大國的身份,依然吸引了更多的「追隨者」,大約有53.6%受訪者選擇了美國,46.4%選擇中國。但論國別,東協十國中,7個國家更青睞中國,以下是受訪人員支持中國的國家比:寮國73.9%、汶萊69.1%、緬甸61.5%、馬來西亞60.7%、柬埔寨57.7%、泰國52.1%、印尼52%、新加坡38.7%、菲律賓17.5%、越南14.5%。有人分析,如果受訪人群的國別分布平均的話,中國不一定會輸。據悉,此次調查人員來自寮國和柬埔寨的人最少。

很顯然,越南和菲律賓對美國更加「青睞」,主要是這兩個國家更看重南海爭端,他們自知本國的實力無法與東方大國爭搶島礁,所以需要藉助美國的勢力,在國內政客和西方勢力的引導下,他們習慣性地將美國當作靠山。但需要指出的是,東協十國大多數國家已經改變看法,謀求新的發展,「二選一」的時代早已過去,共同發展促進區域和平才是當務之急。事實上,中國從未要求東協十國選邊站,反而是美方在這方面表現得非常積極。

相關焦點

  • 調查結果顯示:東協10國中,有7國更青睞中國,而不是美國!
    摘要:有調查顯示,東協國家實際上並不喜歡選邊站,但如果非要在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第二大經濟體中選一個,在10個東協國家中,有7個都是選擇中國。|東協10國中有7國更偏愛中國【中油網】訊: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最近做了一項調查,主要調查對象來自東協十國,一共1308人。調查結果顯示,其中只有3.1%的受訪者認為可以在中美兩國之間任選其一。本質上,東南亞國家並不願意選邊站。
  • 日媒:日本盯上東協「智慧城市」市場
    報導稱,著眼於東協10國26個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設項目,日本政府將對參與的日企提供幫助。這些城市主要包括越南的河內和胡志明市、印尼雅加達、泰國曼谷、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吉隆坡。日本政府計劃今年內公開徵集智慧城市企劃案,明年春天確定具體的援助項目。
  • 美國與東協十國領導舉行閉門會 藉機 「遏制中國」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王寧】美國總統歐巴馬15日將在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安納伯格莊園與東協十國領導人舉行閉門會議,會議內容涉及貿易、海事安全和反恐。雖然白宮高官強調,將南海爭端作為會議關鍵議題並非表明「衝著中國」,但國際輿論普遍感受到美國遏制中國的衝動。
  • 2017中國—東協博覽會旅遊展在桂林開館
    2017中國—東協博覽會旅遊展在桂林開館 2017-10-11唐夢憲 攝   中新網桂林10月11日電 (趙琳露 唐夢憲)10月11日,2017中國—東協博覽會旅遊展在廣西桂林市國際會展中心開館。逾六十個國家和地區參展參會,印度尼西亞出任本屆展會主賓國。  今年是東協成立50周年,也是中國—東協旅遊合作年。
  • 東協外長會在即,美國又想拉中南半島五國「對抗中國」?
    【環球時報 駐泰國特約記者 黃曉娜】據東協官網消息,第52屆東協外長會及相關會議將於7月29日至8月3日在今年輪值主席國泰國的首都曼谷舉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等高官將出席會議。東協官方發布的議程手冊顯示,東協-中國(10+1)外長會將於31日下午舉行,這將是東協與十個對話夥伴的首場外長會,充分顯示了中國—東協關係的密切程度和引領作用。
  • 中國東協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新引擎(國際視點)
    黃斌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東協籤署自由貿易協定10年來,世界和區域經濟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在全球經濟尤其是美國、歐盟和日本經濟持續放緩甚至出現衰退之際,東協各國經濟仍保持正增長,年均增長率穩定超過5%。同時,中國經濟也始終保持年均超過7%較快的增長速度,中國與東協的相互貿易投資快速增長,成為本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 首屆中國—東協文化藝術周戲劇展演12月7日開幕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2日訊(記者 潘錦才 胡瑞陽 實習生 韋佳利)12月1日,南寧市召開首屆中國—東協文化藝術周戲劇展演暨2020年中國—東協(南寧)戲劇周活動新聞發布會,會上通報該活動將於12月7日-14日在南寧舉行。
  • 日媒:東協分裂為「親華派」和「反華派」
    參考消息網7月12日報導 中國與東協於7月11日在金邊召開了外長會議,就啟動制定具有法律效應的南海「行動規範」磋商達成了共識。不過,對寫入共同聲明的有關南海問題的表述東協各國意見不一致,最終未能匯總出共同聲明。日媒稱,圍繞南海問題,東協內部開始產生裂痕,東協成員國中「親華派」和「反華派」的矛盾不斷加深。
  • 雲南機場2017年實現東協10國南亞7國首都航線全覆蓋
    相信每一位喜歡出境遊的旅客都有這樣的體會:選擇從出發地到目的地直達航線,真的能省下不少時間和精力。特別是喜歡採購的旅客,拖著大大小小的行李轉機絕對是令人感到崩潰的一件事情。令人驚喜的是,目前,昆明機場每周往返南亞、東南亞87個航班,是中國飛往東南亞、南亞航線最多的機場之一。
  • 澳媒文章:重啟美國與東南亞關係面臨挑戰
    來源:參考消息參考消息網12月15日報導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12月10日發表了題為《重啟美國-東南亞關係的挑戰》的文章,作者為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莊嘉穎。文章認為,如果美國比東南亞國家更希望展開接觸,或者如果華盛頓認為自己可以在不必特別努力的情況下輕鬆重返該地區的話,那麼跨太平洋關係將會難以維持。
  • 美國威脅也沒用了?中國與10國又幹成一件大事,杜特爾特公開感謝
    圖為杜特爾特最近,繼中國與15國籤訂RCEP協議的還沒過多久,中國與東協10國又幹成一件大事,這次東協10國要在「中國-東協的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的合作藍圖下,繼續深化各國之間的區域經濟夥伴關係
  • 美國嚴重「掉隊」!美媒:10年內中國GDP將反超
    有機構測算,全球跨境商品貿易流增幅創下20年來最大增幅。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引擎,中國在引領全球貿易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令美媒羨慕不已。相較之下,花費巨大財力抗疫的美國仍深陷疫情,在全球經濟以及貿易中「拖後腿」。
  • 東協文化之窗濃縮東協文化 在柳州可遊遍東協10國
    2010年07月06日 06:37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 作者:劉山 編輯:陳麗婕
  • 日媒:欲制衡中國 印尼與美國合作開發納土納群島
    與印尼合作的西方石油公司在納土納群島附近海域架設了鑽井平臺  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導  日媒稱,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維多多的一名高級顧問10日說,印尼在從南中國海到非法捕魚等海事問題上會堅決維護主權
  • 到東協10國旅遊望免籤證 去東南亞旅遊將更省錢
    -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建成和零關稅時代到來,馬來西亞奶茶、泰國香米、寮國啤酒、新加坡肉乾、越南咖啡及紅木家具等備受中國百姓喜愛的東協國家商品,將以更實惠的價格走進國門。他說,中國與東協的貫通,是重慶崛起為國際大都市的最大機遇,重慶建成內陸開放高地指日可待。長安加快東協本土建廠步伐「中國-東協自貿區的政策我們早就開始研究了,而且還找到了突破口。」
  • 世界上的「國中之國」有哪些?
    世界上公認的「國中之國」有四個:南非境內的賴索托;義大利境內的聖馬利諾;法國境內的摩納哥;義大利首都羅馬城內的梵蒂岡教皇國。南非境內的賴索托賴索托全稱賴索托王國,被南非所環繞,是世界最大的國中之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國土面積30355平方千米,人口220萬,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 東協外長會在即,美國務卿蓬佩奧計劃與中南半島五國「開會」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等高官將出席會議。東協官方發布的議程手冊顯示,7月31日,泰國總理巴育在東協外長會開幕式上致開幕詞,泰國外長敦·帕馬威奈主持此次會議。泰國外交部官員表示,此次東協外長會及其他相關會議將有來自30多個國家的代表出席,包括東協成員國、東協對話夥伴國、東協地區論壇非對話夥伴國,以及挪威、秘魯、瑞士和土耳其等國的代表。
  • 日媒稱外相欲訪華被拒絕 卻積極聯繫多方抗衡中國
    在表現出因此無法同中國改善關係而惋惜的同時,日本卻正積極聯繫一些「有共同價值觀」的國家構建在亞太對抗中國的框架組織。日本福井縣立大學終身教授凌星光2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日本最近小動作太多了,它一面做著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事情,一面又想改善日中關係,這說不過去。共同社援引多名日中關係消息人士的話稱,岸田文雄原本有意於春季前後訪問中國。
  • 抓住澳大利亞的不幸,60國搶佔中國14萬億市場!美國或成最大贏家
    超60國已將華列為第一大出口市場實際上,作為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中國2019年總計進口了14.31萬億元的商品;也就是說,接近15萬億元的巨大市場,此時突然出現因澳大利亞「退場」而留下的空白,這對全球不少國家來說無疑是一大機會——尤其是,當前已至少有60個國家將中國列為它們的第一大出口市場,在此情況下,「競爭對手擴大對華出口」似乎成了預料之中的一件事
  • 日媒稱已知東協地區論壇主席聲明草案 內容涉南海問題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共同社7月7日稱,該媒體7日獲悉了本月下旬將在寮國召開的東協地區論壇(ARF)部長會議的主席聲明草案內容。圍繞南海問題,聲明考慮到中國日趨活躍的海洋活動,對「有可能損害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島礁建設等」表示關切,呼籲不要採取使緊張局勢升級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