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我有月賺2000萬的機會,但《道德經》這句結束語讓我放棄

2020-12-21 遼寧臺真情對對碰

提起白巖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一開始他是隨著東方時空走進大眾的視野,後來,他又主持了焦點訪談新聞1+1等節目,還多次榮獲各種獎項。

在白巖松事業如日中天時,他在一次採訪中說到:

我也一個月當一評委,一下子掙2000萬的機會。但是我最終放棄了,因為覺掙錢如果這麼容易的話,我拿它幹嘛其實,我的生活也並不需要這麼多錢,生活幸不幸福的標準也不是多少錢去衡量而是在這件事中,你是不是真的開心!

現實生活中,可以說,能真正跟隨自己內心生活的人不多,而是變成了金錢的奴隸,拿著一個月兩三千的工資,還想著掙更多的錢,最後才發現,就算掙再多的錢,也開心不起來。

在採訪的最後,白巖松用老子《道德經》中的一句結束語給出了答案: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也正是這一句話,讓身處外界各種誘惑的白巖松真正清醒起來,最終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在2018年的烏鎮文化講堂中,白巖松以《道德經》——我的生命之書為題,向在場的觀眾們分享了自己的讀書感悟和人生智慧。

白巖松說:成名太早,對我來說,不見的是好事,其實對誰來說都不見的是好事。

對於白巖松來說,成名太早就像是沒有織安全網的高樓,這樣是很危險的,稍不注意,就會向另一個方向去轉化。

正如《道德經》中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著自己的循環系統,做什麼事情都要掌握好一個度,月滿則虧人滿則敗」。

白巖松說:「水杯滿了,這個杯子就再也倒不進任何東西,怎麼辦?那就潑掉它!

所以白巖松在功成名就時,主動選擇辭去工作,只為開發新節目,他說:沒有那一年的提升,就沒有我後來的更上一層樓由此可見,適時地把自己清零,我們才能進步。

白巖松坦言,他在正處於迷茫、困惑時期的三十五、六歲時,正好遇到了《道德經》,幫他走出了那段人生中的至暗時刻,他甚至將《道德經》稱作是生命之書

《道德經》值得我們每一人研讀

除了白巖松,還有很多的人對老子的《道德經》做出的極高的評價。

魯迅:不讀《老子》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德國哲學家尼採:《道德經》像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庫。

然《道德經》只有五千多字,其中的智慧是貫穿古今的,也被譽為「萬經之王」,涵蓋了為人處世、從政知道、經商之道等凝聚著千年來的中國智慧。

很多人認為,「《道德經》不是讀的,而是用來悟的,對於我們每一個人,像是一把尺子,用它量一量,哪裡做的好與不好,一下子就知道了。」

這本彩繪全注全譯全解版本的《道德經》,文白對照,方便閱讀,讓我們閱讀起來無障礙。

不僅適合身處迷茫、困惑時期的年輕人,也適合血氣方剛的中年人,或是老人和孩子,都要讀一讀這本智慧寶典,相信你會從中有所收穫。

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白巖松:《道德經》一句話,讓我拒絕了月賺2000萬的機會,不後悔
    白巖松決定月賺2000萬,不後悔我們剛過二十,年輕氣盛,對生活充滿野心,總覺得自己一身本領無處施展。3000塊的月薪不是我的最終歸宿,我們只是缺少一個機會,一個月入千萬的機會。而白巖松告訴你,這種想法其實是一個局,為什麼說這是一個局呢?
  • 白巖松:我可以月入2000萬,但《道德經》裡的一句話,讓我放棄
    大家都知道白巖松,是央視非常著名的一位主持人。他曾經在一個訪談中說過,自己曾有一個月賺2000萬的機會,自己也非常心動,畢竟這樣不用多久自己就是一個真正的富人了,但是自己思考一番後就拒絕了這個機會。只因《道德經》裡的14個字——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句話是說:自然的規律是有利於物,而無害於物,聖人的法則是只管去做不用爭所謂的結果。他說:「我害怕,如果掙錢變得這麼容易了,然後呢?」
  • 《道德經》裡一句話點醒白巖松,風再大,終會停
    這本幫助他走出抑鬱的書就是《道德經》。《道德經》的一句話影響白巖松的一生在一次演講中,他說過《道德經》裡給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第二十三章中的一句話:「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這句話,在他陷入低迷狀態的時候幫助他走出了困境,給了白巖松以心理支撐。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字面意思就是說:風再狂,也不會從晚上吹到天明,雨再暴,也不會從天明下到天黑。意思就是說不管我們遇到什麼樣不好的事情,一切終將都會過去的,我們要放平自己的心態。這句話還有下半句,「孰為此者?
  • 老子《道德經》到底是寫給弱者的,還是寫給強者的?
    歷史學家任繼愈老先生認為,《道德經》是寫給弱者的哲學慰藉。或許是因為他看到了老子在《道德經》中許多以弱勝強、以柔克剛、不爭而大爭的處世大智慧與哲理。但是,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在《白說》書中,說道:我認為,《道德經》是掌權者、君王們的一部經典。白巖松還說,四分之一部的《道德經》就可以治天下,它比「半部論語治天下」還要強。
  • 1973年,被篡改前《道德經》重見天日,裡面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
    這些差異大多只是隻字片句之間,但意義卻有千差萬別之遠,所謂「失之毫釐,謬之千裡」。我們從兩處看看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經》,究竟藏了什麼秘密!第二處:傳世本:「大器晚成」帛書本:「大器免成」這句「大器晚成」最為我們熟知,它是我們現代人的一劑良藥,一事無成的中年人往往用這句話來互相安慰砥礪。
  • 《道德經》:這2件事做的「太滿」了
    中國人從古至今一直很忌諱「滿」這個字,老子在《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在身邊,大家時候經常聽到別人抱怨「總是存不住錢」這句話呢?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其實我們看看身邊那些混的好的人就知道了。
  • 新生兒起名:200個道德經裡大音希聲、空靈禪意的名字!
    白巖松曾公開表示在三十歲到四十歲的時候,《道德經》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本書。並稱之為「生命之書」。說到「大音希聲」大家一定不陌生,因為這句話就出自《道德經》, 意思是說:最大最美的聲音乃無聲之音 。若廣出處:廣德若不足-第四十一章-道德經這是《道德經》裡講的四種「德」,那麼來看看「廣德若不足」如何理解呢?正是因為上士功成而不居,永遠不滿足,雖然德廣,仍覺不足,才能道蒞天下,德化於世。
  • 《道德經》中這5句話堪稱經典,字雖不多,卻是人生「成敗法則」
    道、德、經,三字合起來是說,有一個亙古不變的大道,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為萬物之所宗。人行於道上,則能有德。聖人闡述這個道,以及告訴人們怎麼把握它,行道積德以蓄天下,並實際用以治國理政的君王教育經典,叫作《道德經》。白巖松在自傳《白說》中說過,自己的一生,是被讀書改寫的。
  • 人到中年不見起色,默念道德經這3句話,助你度過難關,迎來福報
    在流傳上千年,被無數偉人讀過的《道德經》裡也希望大家在人走不順時,默念幾遍以下這3句話,然後好運氣自然來!有時候你對一件事情的理解不夠深刻,沒有說到點子上的話,在別人看來無非就是一個笑柄,所以這對你日後的發展也是極為不利的。老子看到大成就者不說一句話,迫不得已宣說《道德經》五千文。所以《道德經》十分稀有。
  • 白巖松談信仰:有信仰的人不都幸福,但無信仰一定不幸福
    在採訪中,白巖松被問到為什麼尋找信仰時,他引用了楊肅明老先生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人這一輩子要解決三個順序,這三個順序不能錯的。先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關係,解決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最後一定要解決人和內心之間的關係。」白巖松認為,這是很有道理的,三十而立,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關係,人和工作等等。接下來要解決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你可能為人父、為人子、為人上級、為人下級,為人對手等等。
  • 道德經;眾妙之門,玄之又玄
    其餘版本有西漢,長沙馬王堆帛書,甲本為5344字,乙本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經章句》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版本不同字數累有出入,但是大意一致。當然道德經的版本,遠遠不止這麼幾部。中國文人,世世代代對道德經的注釋和解讀。多如繁星,不勝枚舉。而道德經也是全世界出版發行量,第二大書籍,第一為西方的聖經。
  • 證嚴上人讓我了解佛法的真實面目——白巖松
    通過文字,小編看到的不僅僅是白巖松講述他眼中的證嚴上人,更是他透過證嚴上人和慈濟,在超越了佛教表象之後,觸摸到的愛。我以為會念經,但沒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證嚴上人和現場的人們並通過電視屏幕和臺灣各地的慈濟人,在講生活,分享生命感受,當然包括幫助他人的方法和思考。慢慢地我從一個記錄者變成心靈的參與者。炎熱的感受慢慢退去,周身感受到清涼,慈濟在我這兒,第一次展現出人間佛教的魅力。如若講經,也許我們很遠,但一早晨講愛,我們離得卻很近。
  • 英國倫敦地鐵站這句名言傳了14年,原來出自《道德經》
    即出自老子《道德經》中的這句——「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據英國廣播公司(BBC)5日報導,最早推出歐維爾地鐵站「每日金句」的,是59歲的客戶服務部經理安東尼·詹託斯(Anthony Gentles)。14年過去,詹託斯依然最愛老子的這句「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他表示,「無論你一輩子做什麼,無論你境況如何,你都得踏出第一步。」
  • 道德經:其實就是「四大天規」,悟透了避禍求福
    《道德經》中說,其實就是這4大天規罷了!名聲不能大於才華老子說,一個人的名聲是萬萬不可大於才華的。因為當一個人頂著名不副實的光環時,這就是在欺騙世人,你在享用著與你實力不匹配的資源,這就是在慢慢地消耗自己的福氣,註定要承受災難的。
  • 「大道至簡,上善若書」,《道德經》15句精髓,值得一生收藏品讀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兵家有言,我不敢挑起戰爭而寧願防守,不敢盲目進擊一寸,而寧願退後一尺」,這是《道德經》之中的用兵之道,而對於人生來說則是處世之本。《道德經》是描述宇宙演化規律的經書,因此,其中的內涵可以用來指導人世間的所有領域。
  • 道德經:安靜下來,回歸本我,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如果你不能好好的參透《道德經》這本書,那麼你一定會覺得它讓人變得消極,甚至會覺得《道德經》就是一本沒有任何意義的書籍,根本不適合年輕人來讀,因為它缺少一定的激情,似乎並不能夠為奮發向上的青年人留有一定的指引作用,如果你是這麼想的那顯然就是錯誤的。
  • 《道德經》:只因這2件事做得太滿,老子講明天道
    這就是老子的智慧,後世稱這種教誨叫持滿之戒。在公司的經營中這樣的智慧同樣可用,比如李嘉誠的經商智慧就有「永遠保持現金流的充足」,他說過一句話,「我遊泳遊了一百米,我還有留一半的力氣遊回來」。他永遠不會把事做到最滿。
  • 《道德經》九句經典名言,領悟老子的智慧
    《道德經》九句經典名言,領悟老子的智慧《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的哲學作品,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他的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子的智慧吧!
  • 白巖松什麼時候說的「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宿」?
    近年來,在關於是不是讓孩子在校住宿的事情上,一些家庭教育自媒體作者動不動就拿白巖松的「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宿」來說事,似乎父母讓孩子住校就是一個天理不容、大逆不道的事。圖片截自於網絡那麼,白巖松是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說這句話的?有沒有道理?
  • 白巖松:證嚴上人與慈濟,讓我了解真正的佛法就是愛!
    我以為會念經,但沒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證嚴上人和現場的人們並通過電視屏幕和臺灣各地的慈濟人,在講生活,分享生命感受,當然包括幫助他人的方法和思考。慢慢地我從一個記錄者變成心靈的參與者。炎熱的感受慢慢退去,周身感受到清涼,慈濟在我這兒,第一次展現出人間佛教的魅力。如若講經,也許我們很遠,但一早晨講愛,我們離得卻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