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究竟得被氣成什麼樣子,才會「誅殺十族」?

2020-12-19 碎影日記

我們很幸運,生活在一個法治社會。但是我們的古人,生活在一個皇權集中制的社會背景下。帝王之心難測,皇帝的威嚴更不容挑釁。一不小心就會被誅殺九族。但是歷史上有一個人,卻氣的皇帝誅殺十族。他究竟犯了什麼大不逆的罪名?牽連到十族去平息帝王之怒呢?

原告人: 方孝孺

被告人: 朱棣

起訴緣由: 被告人誅殺原告十族性命。

事件背景: 其實當朱元璋將皇位傳給最疼愛的孫子朱允炆的時候,就埋下了禍根。按理來說,一般傳位會傳給兒子,但是由於朱元璋特別喜愛朱允炆這個孫子,結果皇位就到了他手裡。朱棣心有不服卻也不能說什麼,當朱棣慢慢建立了自己的勢力以後。發動了「靖難之役」成功登上皇位。

事件經過: 政權更替,首要任務就是處置舊臣。朱棣的第一謀士姚廣孝曾經勸諫朱棣,方孝孺在文人心中威望極高,不要處死方孝孺,會引來天下讀書人的憤怒。但是當朱棣對上方孝孺,談判就崩盤了。朱棣要求方孝孺寫即位詔書,方孝孺寧死不屈,認定朱棣是反賊。不願妥協,朱棣威脅他:「你不怕我誅你九族嗎?」方孝孺答:「就算你誅我十族又如何。」

事件結果: 當文學大儒對上殺伐果斷的帝王,結果可想而知。方孝孺有文人才子所有的錚錚鐵骨,朱棣也有帝王所有的天子之怒。一氣之下誅殺方孝孺十族,約九百人全部被殺!新官上任都有三把火,何況推翻建文帝政權的朱棣呢?

生命何其珍貴,一人犯錯,卻要上百人去承擔這無端端的天子之怒。可悲!可嘆!中國史上最慘烈的誅連慘案讓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慶幸生活在如今的社會。

相關焦點

  • 歷史上唯一1個被誅殺十族的人,他到底做了什麼?
    方孝孺是一個忠臣的典範,因為拒絕幫助朱棣起草繼位詔書,被燕王朱棣處以極刑,凌遲處死,不僅如此,方孝孺還被誅十族。明太祖朱元璋駕崩之前,招方孝孺輔助孫子朱允炆,任翰林院學士。朱元璋駕崩之後燕王朱棣就發動叛亂,企圖奪取自己侄子的江山,朱允炆派兵抵擋,起草這個討伐檄文的正是方孝孺。
  • 他是歷史上唯一被誅殺十族的人,幾百人為他而死,第十族死的冤枉
    朱元璋晚年大批的殺害曾經為他打天下的手下,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朱允炆登基鋪好道路,他知道朱允炆是一個文弱書生,如果當皇帝那麼曾經打天下的那些武將肯定有很多不服從管理,害怕朱允炆會把持不住局勢,於是就找各種理由殺害他們。而且在他駕崩之前還把方孝孺做翰林院學士,讓他來輔助朱允炆。
  • 方孝孺被誅殺十族後,朱棣秘密做了一件事情,被後世爭議了數百年
    方孝孺被誅殺十族後,朱棣秘密做了一件事情,被後世爭議了數百年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句老話叫"家貧出孝子,國亂顯忠臣",仔細研讀之後,感覺古人所提煉出來的經驗還是十分有道理的。可是,公元1399年6月的時候,當時身處北方的燕王朱棣則以"為國靖難,誅殺奸臣"的名義公開造反並大舉揮師南下。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時期,朱元璋十分注重對朱棣在軍事方面的培養,經常讓朱棣跟隨名將徐達、藍玉出塞外痛擊蒙古北元餘孽。所以,當朱允炆和朱棣之間的戰爭爆發之後,朱棣除了受到一些微小的軍事打擊之外,一路攻城掠地勢如破竹。
  • 皇帝總說誅你九族,那麼被連誅十族的方孝孺,到底對皇帝做了什麼
    這也就逼得朱棣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一路南下勢如破竹。這時候方孝孺提出割地求和,想要換取時間,但是這時候的朱棣怎麼會同意,直取南京。大臣們建議建文帝先逃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然後集結勤王之師,嘗試東山再起。
  • 古代皇帝下令誅殺九族指的是哪九族
    在我國古代的封建統治之下,經常有「抄家」和「滅族」的事件發生,尤其是一些朝中大官,一旦犯了在錯,就往往避免不了被皇帝下令落個「誅殺九族」的下場。所謂「九族」,是指一個大家族的親屬關係。但關於「九族」,也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上自高祖、下至玄孫,即玄孫、曾孫、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如果再分得細點,就是:父之父為祖,古稱王父;父之母為祖母,古稱王母。祖之父母為曾祖父、曾祖母;曾祖之父母為高祖父、高祖母。
  • 比株連九族還嚴重的誅殺十族,斬首就花了七天,他究竟犯何過錯?
    其實在古代真正要執行株連九族之人,必定犯下了滔天大罪,而他們的九族就包括了父親往上的四族,母親的三族,妻子的兩族,而這已經算是非常嚴峻的刑罰了,但是曾經出現過這樣的一個人,他甚至被誅殺十族,就連他的師族都沒有留下活口,這個人就是明朝時期的方孝孺。
  • 古代皇帝動不動就誅九族,「九族」究竟有哪些人?你知道嗎
    這種排法在人際關係中是一種橫向的比較,一般人很難理解究竟有多少人,以至於大家對於皇帝動不動誅九族的看法就是將所有與罪人有關係的親戚全部誅殺,而這種「連坐」的懲罰,也是源自《秦律》。後世有專家為了能夠更加直觀地認識到九族所牽連的人數就繪製了一張表格,這張表給是以犯罪之人自己為中心,然後縱向的懲罰,自他開始向上四代以及向下四代的所有人。
  • 有史以來,被「滅十族」的只有這二人,又是哪位皇帝滅他們十族?
    直系親屬指的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孫,即高祖、曾祖、祖父、父親、本人、子、孫、重孫、玄孫這九族人。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一家、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兒及外孫一家;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兒子一家;妻族二:是指嶽父的一家、嶽母的娘家。
  • 方孝孺誅十族,十族又指的是什麼?
    若是過錯稍大一些,也無非是犯事者自己被誅殺。但是若大臣或者百姓們犯下了令帝王感到無法饒恕的大罪的話,那等待他們的就將是誅殺九族或者十族的極刑。不過說到九族和十族,可能會有不少人會感到好奇,不清楚它們到底具體是指啥。下面,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九族和十族的意思。一、九族和十族的意思。
  • 歷史上滅九族已經是重罪,被滅十族的他,為何得到後人的讚賞
    株連之罪,從秦朝就開始了,像當時的荊軻,他就是因為刺殺秦王,而被秦始皇誅滅了七族,這是多麼嚴重的罪,能讓皇帝下令誅殺那麼多人,等於自己及稍微近的人都要被處死。至於誅九族估計一大家族基本上就被殺光了吧,根據一些資料顯示,這九族分別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反正就是把最近人都殺掉。這也是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起到威懾作用的一個方法。
  • 歷史上第一個被血洗十族的人,究竟因為什麼?十族又是哪些
    在當時有位著名的儒家代表人物名字叫做方孝孺,被朱棣滅掉十族,這在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大家都知道封建王朝歷史上最有名的刑罰就是誅滅九族。那麼為什麼要滅掉方孝孺的十族呢,這十族分別又是哪十族呢?要想了解歷史,先從了解歷史人物入手,那麼我們先來看一下,方孝孺這個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吧。
  • 這人更慘被誅十族,七天七夜才殺完!
    那麼到底是犯了什麼樣的大罪,才會被誅九族呢?中國人一直都比較注重親緣血統,誅九族堪稱最慘烈的刑罰。這項刑罰,會將犯罪者所在的大家族中從高祖,曾祖,祖父,父親,本人,子,孫,重孫,玄孫這九輩人全部殺光。不過關於九族的定義有好幾種版本,另外還有說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 自古刑罰誅九族,唯此一人連累十族,方孝孺到底做了什麼?
    我們經常在影視劇裡聽到皇帝一氣之下下令將哪個叛臣賊子誅九族,可知古代的時候九族已經算是刑罰的極限了,九族中已經囊括了受刑者自己一族加上上下各四代直系的親屬以及所有家眷,簡單來說就是將這一整個氏族的所有人殺得乾乾淨淨。
  • 忠孝不能兩全,方孝孺用十族的性命,成就自己的忠義,真的可取嗎
    甚至還在大殿之上當眾詰問、大罵朱棣,最終惹惱朱棣,竟然被誅殺十族。歷史之上被誅殺十族之人,唯有方孝孺與景清,且二人皆是被朱棣誅殺,後很皆言此等忠義,亙古未有。然而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方孝孺這等用自己十族之人的性命成就自己忠義之事,真的可取嗎,或者說是儒家忠孝節義的倡導嗎。
  • 歷史上被誅滅十族的兩個人——方孝孺、景清
    「九族」所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兒之子(外孫)、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兒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從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嶽父、嶽母。可歷史上卻有兩個人被誅滅十族,他就是明朝方孝孺和景清;何為十族就是上述九族加上朋友門生。
  • 聽過誅九族,聽過誅十族的嗎?那得殺多少人啊?
    「九族」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孫,即玄孫、曾孫、仍孫(古時稱從本身下數第八世孫為仍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說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兒之子(外孫)、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兒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從母之子(姨姨的子女);妻族二是指嶽父、嶽母。
  • 你只知道有「滅九族」,你不知道歷史上還有兩個人被「滅十族」!
    「滅九族」指的是將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全部誅殺殆盡。「滅九族」已經算是最頂級、最殘忍的刑罰了,然而歷史還有比這個更慘的「滅十族」,幾千年歷史上承受這個刑罰的人只有兩個人,他們分別是明朝的方孝孺和景清。第一個被「滅十族」的人是明朝的方孝孺。方孝孺從小就是個讀書的好苗子,長大後拜了大儒宋濂為師。
  • 歷史上死得最慘的十位人物,嶽飛和韓信上榜,他因四個字被誅十族
    漢景帝想要打擊當時各地諸侯的勢力,就藉助晁錯的名聲和建議,可惜當時的諸侯勢大,怎麼可能不明白皇帝的心思和任由皇帝削弱自己的力量,於是個藩王打出了「誅晁錯,清君側」的口號,漢景帝面對咄咄逼人的各諸侯,不得已將晁錯作為了擋箭牌,將其腰斬於棄市。
  • 皇帝菜是什麼樣子 皇帝菜什麼人不能吃
    皇帝菜是一種綠葉蔬菜,但是許多 人到見到這一姓名時不清楚他是什麼樣子的,實際上皇上才算是日常生活尤其普遍的瓜果蔬菜,一會兒我能對他做詳解,能讓大伙兒掌握他是什麼樣子,另外也會讓大伙兒了解皇帝菜什麼人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