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幸運,生活在一個法治社會。但是我們的古人,生活在一個皇權集中制的社會背景下。帝王之心難測,皇帝的威嚴更不容挑釁。一不小心就會被誅殺九族。但是歷史上有一個人,卻氣的皇帝誅殺十族。他究竟犯了什麼大不逆的罪名?牽連到十族去平息帝王之怒呢?
原告人: 方孝孺
被告人: 朱棣
起訴緣由: 被告人誅殺原告十族性命。
事件背景: 其實當朱元璋將皇位傳給最疼愛的孫子朱允炆的時候,就埋下了禍根。按理來說,一般傳位會傳給兒子,但是由於朱元璋特別喜愛朱允炆這個孫子,結果皇位就到了他手裡。朱棣心有不服卻也不能說什麼,當朱棣慢慢建立了自己的勢力以後。發動了「靖難之役」成功登上皇位。
事件經過: 政權更替,首要任務就是處置舊臣。朱棣的第一謀士姚廣孝曾經勸諫朱棣,方孝孺在文人心中威望極高,不要處死方孝孺,會引來天下讀書人的憤怒。但是當朱棣對上方孝孺,談判就崩盤了。朱棣要求方孝孺寫即位詔書,方孝孺寧死不屈,認定朱棣是反賊。不願妥協,朱棣威脅他:「你不怕我誅你九族嗎?」方孝孺答:「就算你誅我十族又如何。」
事件結果: 當文學大儒對上殺伐果斷的帝王,結果可想而知。方孝孺有文人才子所有的錚錚鐵骨,朱棣也有帝王所有的天子之怒。一氣之下誅殺方孝孺十族,約九百人全部被殺!新官上任都有三把火,何況推翻建文帝政權的朱棣呢?
生命何其珍貴,一人犯錯,卻要上百人去承擔這無端端的天子之怒。可悲!可嘆!中國史上最慘烈的誅連慘案讓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慶幸生活在如今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