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公園綠坡效果圖
東方網7月19日消息:紫金山、玄武湖是南京的城市名片。600多年前,明城牆將兩者隔斷,如今更有龍蟠路從中穿越而行。分隔600多年的玄武湖和紫金山將通過水陸空的一系列動作重新「牽手」。記者獲悉,南京正在打造的中央公園,將在龍蟠路上搭建294米長的綠坡,使山水城林真正一體。而中央公園的一些配套設施的建設,年內將啟動。
陸地
龍蟠路上搭建294米長綠坡
玄武湖、白馬公園無縫對接
中央公園概念提出已有好幾年,即將玄武湖、臺城、中山陵、紫金山這個「大圈」內的旅遊資源,好山好水都集合起來,形成一座城市中央公園。其中最大的難點,即如何將被龍蟠路分開的玄武湖和紫金山連為一體。
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雲翱介紹,從自然地理看,玄武湖算得上是紫金山的洩洪湖,本來山水相連,但在建造明城牆時,兩者被太平門下的太平堤(太崗路前身)隔斷,距今已有600多年。近代以來,太崗路成為城市主幹路,2000年時降坡被改造為城市幹道,成為龍蟠路的一段。現如今,車水馬龍的龍蟠路無論從景觀視野,還是旅遊組織上,都將紫金山、玄武湖分隔開來。
記者了解到,前期規劃中,對解決龍蟠路問題提出多個方案,但始終存在「軟肋」。最初方案將地面打通,建地下隧道,但無法在建設周期內保證機動車通行需求,對南京城市交通有較大壓力。同時地下管線尤其是軍用管線難以遷移;後來又提出搭建橋梁,但無法整合山水景觀,仍讓中央公園為城市道路所分割。
目前方案已基本確定。據悉,南京市政府已經原則通過澳大利亞CK公司中央公園規劃,該規劃最大的亮點,就是用294米長的綠坡讓紫金山和玄武湖順利牽手。
記者看到,綠坡從龍蟠路上挑空跨過,從白馬公園一直伸到玄武湖水邊。這樣,龍蟠路猶如藏身坡地下的隧道,坡上山水相連、寧靜開闊,坡下車流滾滾晝夜不息。一大片寬闊的綠色坡地從白馬公園緩緩伸出,蓋過喧囂的龍蟠路延展至玄武湖邊,紫金山好像飄蕩在湖水中……這樣一整合,將成為世界級的、獨具特色的中央公園!
初步設計,綠坡位於玄武湖和白馬公園距離最近的路段,距玄武湖水面147米,到白馬公園的距離為131米,到太陽宮為234米。綠坡南北總長294米,東西寬度150—250米,龍蟠路上沿高度8米,玄武湖水面相對高度18米。
藏有停車場、餐飲中心
綠坡是公園入口和交通樞紐
記者了解到,綠坡的四個角下,將藏有遊船碼頭、停車場、公共自行車停車點等,遊人可在此換乘,選擇健步登山或下湖遊船,等於是個遊客服務中心。另外,這裡還將配有餐飲服務等,並將成為公園主要的入口。
用綠坡來連接原本被龍蟠路隔開的玄武湖和紫金山,讓整個中央公園真正意義上連為不可分割的整體。站在綠坡上,不僅能欣賞湖的美景,更能遠眺山的風光,同時綠坡起到了一個緩解交通的作用,是一個綜合的交通系統。
據介紹,綠坡上設有專門的人行步道,沿城牆的新能源線路,通過綠坡通往玄武門、菱洲以及紫金山內,緩解了地面的交通壓力:其次,它也連接徒步觀光線路、渡船和纜車換乘點,是中央公園內一個重要的交通節點。
規劃中地鐵四號線將在這附近建設地鐵站,這會不會與綠坡相矛盾呢?記者從地鐵部門了解到,與綠坡靠得最近的是鎖金村站,位於龍蟠路與板倉街路口,沿板倉街敷設。鎖金村站為4、6號線的換乘站,兩站分期實施,4號線設計及建設需預留遠期6號線建設條件。6號線車站位於太平門西側綠地內,與4號線通道換乘,在保證遠期6號線的可實施性的同時,減少對周邊居民的影響。兩線建成後,在龍蟠路兩側及板倉街兩側都設有出入口,既吸引了周邊客流,同時也可兼做過街通道使用。施工上與綠坡並不衝突,反而可以大大緩解中央公園的交通壓力。
城牆
遠期計劃復建太平門
將打造明城牆歷史文化走廊
南京的山水城林其中的城指的是城牆,但明城牆到太平門處被斷成兩段,城牆遊線難以貫通。因此無論是外地來南京的遊客還是市民來觀賞玄武湖和紫金山,不會特別想到城牆。記者了解到,太平門於1956年被拆,而此次中央公園在遠期規劃中,考慮重建太平門,從歷史和景觀的雙重角度,將南京城牆連為一體。
另外,中央公園還有一大特色,將南京古城牆設計成歷史文化遊覽帶,推出「明城牆遊覽」。將城牆恢復歷史風貌,並沿城牆一路往南串起很多歷史文化遊覽帶。從最北面的神策門、玄武廣場一直到九華山、雞鳴寺,打造明城牆歷史文化走廊,讓遊客近距離感受古城牆的歷史氛圍。
為了讓市民、遊客近距離感受、觸摸古城牆,設計師大膽設計,打開城牆外側30-50米為市民文化休閒景觀帶。另外為了方便市民登頂城牆,欣賞和感受城牆兩側的風光,初步設計了城牆渡。如雞鳴寺和九華山兩個著名歷史文化景點,目前遊客無法將兩個景點串起來,但今後自雞鳴寺到九華山的城牆上,將打通不同景點的出入口,遊客也可以通過城牆和城牆渡便捷地步行於景點之間。
新建、串聯起數百個景點
梅花山將新建孫權展示館
紫金山人文深厚,玄武湖寧靜壯美,該規劃實施後,將把城牆內外、山水深處的大批景點整合串聯,紫金山則做好孫權陵、明孝陵、中山陵三大名陵文章。屆時,中央公園內將打造、串聯起數百個景點。
記者了解到,規劃新建的孫權展示館,選址於梅花山壽星宮一帶,具體方位是以壽星宮為中心,梅花山大草坪以西、孫權故事長廊以東、北側至暗香閣及紅樓藝文苑南側牆等所在地,佔地5600平方米,建築形式以東吳至六朝的江南民居、院落風格為主,充分運用好東吳至六朝的文化元素。建築形態類似於孫權的帝帽珠串,體現其文化寓意。
另外,紫金山北麓還將開發明代功臣墓遊線。紫金山北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但由於城市發展和交通的局限,山北的旅遊資源未能很好開發。設計規劃在山北開展一個明代功臣墓遊覽帶,考慮將李文忠墓、徐達墓、常遇春墓等連成一個遊覽帶,今後可以開通電動巴士進入景區觀賞。
另外,太陽宮、國展中心包括玄武門廣場等,都將進行改造。
空中
高空纜車從山頂滑到湖畔
纜車+輪船,玄武湖將開渡船
陸地上藉由綠坡牽手,空中、水上,玄武湖、紫金山也將連接。記者了解到,目前已規劃打造空中纜車,由紫金山頂直通玄武湖,然後換乘渡船遊覽湖光山色。
據CK公司的規劃,纜車從山頂公園出發,一路往下,先到天文臺,下車可參觀天文臺博物館,再到太陽宮(這裡初步規劃為歷史文化展示館),再到玄武湖,通過渡船到達菱洲兒童生態樂園,最後是中山植物園。
通過纜車,將實現紫金山和玄武湖的「空中拉手」,一路滑行,整個山水城林盡收眼底。從紫金山制高點向下眺望長江,俯瞰玄武湖,南京市全景盡收眼底。
據悉,規劃的輪渡遊線,將環繞玄武湖,沿著玄武湖在湖岸邊每隔一段距離便設有擺渡點,同時也在湖心設置了兩個擺渡點,方便乘客上下渡船。
■新聞延伸
中央公園建設年內全面啟動
年初,南京市召開的全市城市建設管理環保工作動員大會,端出了總投資680.66億元的2012年「大城建總盤子」,其中已明確安排,玄武湖——紫金山的中央公園建設今年全面啟動。
紫金山、玄武湖連成一片打造中央公園的概念已提了一兩年,今年將進入實質性的建設階段,不過主要是周邊的景點建設。在玄武湖方面,經過二期、三期綜合整治,如今的玄武湖公園面貌已經發生很大變化,今年還將有一些配套建設,如建設菱洲生態樂園,擴容梁洲的盆景園。紫金山範圍內,今年的一大重點是建設孫權展示館。目前規劃的展示館面積約2000平方米,去年已進行了考古勘探,並且搜集、徵集了一些資料。
此外,中山植物園也將進行環境綜合整治,對景區提檔升級。中山植物園的南園是前幾年新建的,但北園比較老舊,今年打算對北園進行環境整治。不過對於294米長的綠坡何時開建,目前尚未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