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今年8月,南京成立了紫金山玄武湖規劃保護建設指揮部,提出要高起點高標準打造紫金山玄武湖城市中心公園,使之成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那麼這個中心公園究竟怎麼建,又會有哪些看點?12月21日新華日報《南京觀察》刊發了由中山陵園管理局局長姜宸執筆的調研報告,不少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理念與建議首次向公眾披露。
為更好地展示美麗古都形象,著力打造「一山一湖一城牆」重點區域,調研報告建議首先做好整合,報告建議借鑑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空間打造、「曲江文旅」文化產業發展路徑,下決心推進空間載體、設施配套、產業體系等資源一體化整合。
交匯點記者了解到,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位於四川成都,定位是「世界級品質的城市綠心」,規劃面積1275平方公裡,每年吸引遊客1000餘萬人次,景區內多處景點已經成為了全國著名「網紅打卡地」;而「曲江文旅」於2012年正式登陸A股市場,被稱為「西部文化第一股」,是涵蓋文化旅遊「策、規、投、建、營「於一體的中國文化旅遊集成運營商。
不少市民期待的紫金山與玄武湖「山湖牽手」的一體化景觀也在調研報告中披露細節:打通山湖連接通道,構築以地上駁載觀光為特徵的旅遊交通和以城牆、綠道為主的慢行系統閉合雙環,將明城牆、九華山、雞鳴寺、北極閣、月牙湖等資源「串珠成鏈」。同時,景區以紫金山、玄武湖、明城牆為中心,還將周邊玄武、秦淮、棲霞、紫東四地的全域旅遊發展要素一起整合進來,打造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文旅融合示範區、文旅消費示範區。
交匯點記者還注意到,報告指出今後紫金山玄武湖將重點發展沉浸式演藝、全息互動投影、夜間光影秀等旅遊項目,打造環紫金山博物館聚落,形成融合型、體驗式旅遊產品體系。舉辦國際性節慶會展、文學典故尋訪、親子互動文娛等活動,建設「全國第一旅遊研學基地」,實現由傳統的觀光遊向度假遊、研學遊、文化遊、康養遊等多元業態轉變。
這麼大體量的城市中心公園,未來將如何運營管理?調研報告指出將謀劃建立行政管理、公益事業、企業運營既相對獨立、又相互協同的「三位一體」管理模式,實現一個中心公園、一個機構統籌、一個政策管理、一個標準保護、一個公司運營。借鑑國內成功景區有關經驗,做大做強企業集團並推動上市,最終實現對外輸出管理模式、擴大品牌連鎖影響的目標。
與此同時,未來的紫金山玄武湖景區也將變成一個智慧景區。根據調研報告介紹,景區將與網際網路文旅行業頭部企業合作,提供智慧服務,比如智能售票、車流識別系統、雲旅遊服務、雲排隊,推動景區遊覽服務「線上化」,同時打造一批線上的博物館、紀念館。此外,充分利用數字監控、人臉識別、定位巡更等技術給遊客保駕護航;藉助大數據來了解遊客的滿意度,開展精準營銷,實現精細管理。
交匯點記者 範傑遜 黃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