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又一科技巨頭崛起,與華為阿里比肩,低調摘得銷量第一桂冠

2020-12-15 大話企業

文:凱子

導讀:隨著中國科技企業的崛起,與前幾年相比較起來,國內科技一直都被國外碾壓,而近幾年國內大力鼓勵科技企業,其中電子商務,網際網路科技,計算局數據,軟體工程,這些企業紛紛崛起,像阿里巴巴,小米,騰訊,華為國內科技企業,更是當仁不讓成為領軍科技企業巨頭,比如阿里,中國電商的領導者,華為公司,眼下5G技術最成熟的公司。

其實呢,除了我們常見的阿里巴巴,騰訊之類的科技公司以外,我們國內還很有很多不出名的科技巨頭公司,他們雖然名氣上不如華為阿里騰訊之類,但是在科技技術水平上,一點都不比他們差,而最近又一個國內科技巨頭黑馬誕生,這家公司就是普聯公司,聽到這個名字很多人相對比較陌生,但是如果提起來另外一個名字,估計大家都會特別熟悉,那就是普聯公司旗下的TP-LINK,相信看到這個的小夥伴,眼裡就沒有那麼陌生了,估計現在很多小夥伴家裡使用TP-LINK路由器的應該特別多,普聯作為一家網絡通訊終端研發製造商,他的產品更是影響深遠。

在TP-LINK走入市場之前,那時候思科已經成為了全球終端知名企業,並且佔據了全球大片市場,只是在發展之路上,思科太過輕視TP-LINK,目前TP-LINK在全球無線設備通訊方面,已經遠遠將思科甩在背後,出貨量更是思科幾倍,並且在今年成功摘得全球第一桂冠,比較之下,TP-LINK在國內外的地位絲毫不亞於華為和阿里這些科技公司。

雖然目前國內很多路由器廠家崛起,有的甚至都是國內名企扶持,但是在銷量面前,卻遠遠不能與TP-LINK比較,根據數據TP-LINK目前在全球的業務發展範圍已經達到了全球,並且合作的國家和地區有100多個,而如今過國內科技網際網路技術全面提升,無線網絡在全國的到普及和覆蓋,雖然國內路由器品牌也在增多,但是與TP-LINK比較起來,還是有所差距。

從國外來看,TP-LINK與百十個國家有著合作,目標轉移到國內之後,TP-LINK的銷量也是居高不下,但是值關注的是,無線網絡覆蓋全國是早晚的事情,只是路由器市場這塊蛋糕卻不一定誰來享用,除了TP-LINK,小米,華為等科技企業早已對這領域進行布局,並且投資不菲。其中618電商節結束之後,華為路由器以外奪得第一,TP-LINK第二,小米路由器緊隨其後,間接說明了TP-LINK戰勝思科這個對手之後,又一個新的對手出現,很有可能成為TP-LINK又一強勁對手。

如今我們國家科技產業競爭激烈,除了計算機,智慧型手機,通訊以外,其他科技行業的市場行業的熱度越演越熱,只有不斷的創新,科技市場未來的主導才會在誰手機,對於TP-LINK能否繼續保持第一,華為小米是否會後來居上,大家怎麼看呢?

本文由大話企業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11年的晶片研發,又一家電巨頭崛起,今成日本銷量第一
    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裡,電視行業也進入了銷量增長的低估階段,除了個別優勢品牌還能保持不錯的利潤之外,絕大多數的企業屬於利潤縮水狀態,甚至相當一部分企業還出現了虧損。在這個大的趨勢下,個家電巨頭希望通過技術升級的方式,來實現銷量的飛躍。
  • 不只是華為!又一國產科技巨頭開始崛起,第一站就在廣州市
    這幾年以來美國一直在對中國的多個企業進行打壓和制裁,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最熟知的就是華為企業,然而,即便華為遭受到了來自於美國如雨點般的打擊,但是華為還是在不斷的崛起,甚至在國際上已經有了非常大的影響力。眼下,不只是華為,又一個國產科技巨頭開始崛起,而且他們的第一站就在廣州市。
  • 好消息傳來,我國在一高科技領域首超美國,摘得「世界第一」桂冠
    據港媒《南華早報》26日報導稱,我國在AI專利申請數量上首超美國,摘得「世界第一」的桂冠。在中美開始全面博弈,美國對我國科技企業層層打壓、技術封鎖的大背景下,這一消息可謂振奮人心,同時也意味著我國在又一科技領域領先美國。不過,我國雖然取得了AI專利申請數量「世界第一」的成就,但也不能就此自滿,因為在AI頂尖人才方面,我國與美國依舊存在較大差距。
  • 國內最具競爭力科技巨頭:力壓華為阿里,連續12年入駐世界500強
    以目前發展火熱的人工智慧為例,《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中的數據顯示,我國在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數量方面已經超過美國,位居全球第一。 2020年,疫情對全球經濟產生了極大的衝擊,而在這種情形下,數字經濟被視為是全球經濟復甦的新引擎。在線教育、共享平臺、協同辦公、跨境電商等多種高科技產物,正在悄然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
  • 低調的中國晶片巨頭,名氣不如華為海思,卻設計出7nm晶片
    低調的中國晶片巨頭提到國內的晶片企業,相信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華為海思,因為它是全球排名第五,國內排名第一的晶片設計公司。雖然海思並不具備生產晶片的能力,但是由它自主研發的麒麟系列處理器在性能和各方面的表現上,已經達到了頂尖水平!可惜的是,如今華為海思囿於美國的晶片規則,導致其設計出來的晶片得不到代工,而國內的基礎工業水平無法滿足海思晶片的製造條件。
  • 一天營收70億元,超越騰訊、阿里,國家電網稱得上真正的科技巨頭
    國內科技巨頭 在國內哪一家公司的營收實力最強呢?如果是在民營企業中,華為當之無愧的第一。去年華為營收了8588億人民幣,今年上半年華為的營收成績更是達到了4540億元。在國內民營企業中,超越了一眾網際網路巨頭。
  • 比得過華為、阿里嗎?
    比得過華為、阿里嗎?眾所周知,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處於快速發展的狀態,期間誕生了很多著名企業,比如華為、阿里巴巴和騰訊等等,然而發展可不止咱們中國,國外其實也有很多企業崛起了,比如亞馬遜、Facebook等等,而要說起國外的巨頭,我們卻更好奇,日本最大的豐田公司,放在中國是啥水平?比得過華為、阿里嗎?
  • 除了拼多多,國內又崛起一家電商巨頭,騰訊阿里已開始「爭奪」
    由此可見,拼多多確實可以被稱之為國內電商行業中的「黑馬」,它的成功為後來者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其實除了拼多多之外,目前國內又崛起一家電商巨頭,而騰訊和阿里已開始「爭奪」!國內又崛起一家電商巨頭這家巨頭的名字叫做興盛優選,雖然不怎麼出名,大多數人都沒有聽過,但是在騰訊的資金支持下,興盛優選的發展速度非常快,未來可能會影響到整個電商市場的格局。既然接受了騰訊的資金,那麼興盛優選就屬於「騰訊系」的公司,但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並沒有放棄它。
  • 華為、阿里能超越嗎?
    現在提到三星集團,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三星電子,因為在人們眼中它是一家高科技創新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研發上的投入就達到了619億元,超過了高通、蘋果這樣高科技巨頭,位列全球之首
  • 繼華為之後,又一國產手機崛起,超越蘋果位居全球第三
    原標題:繼華為之後,又一國產手機崛起,超越蘋果位居全球第三     現如今國內有不少手機品牌,不知道大家現在用的是哪款手機品牌呢?幾年前在國內特別火的手機品牌就非蘋果莫屬了,即使蘋果的價格特別貴,對於那些經濟條件不是那麼好的人即使是借錢賣腎也要擁有蘋果手機,不知道為什麼那個時候只要擁有蘋果手機就會特別有面子,但是現在大家也看到了,蘋果在中國不再那麼火了,而且正在走下坡路。     相反國內的手機巨頭漸漸崛起,比如華為。
  • 中國老牌電視巨頭崛起,超越索尼、飛利浦,拿下中國第一
    成立於1982年3月的TCL公司,此前名字還是TTK,但是由於與日本的TDK常常發生誤解後來就改成了現在的名字,作為我國的老牌電視巨頭,TCL一直扮演著一個先鋒角色。TCL持續在市場發力,國際化進程再一步步加快,已經超越索尼、飛利浦等電視品牌,拿下了中國第一。
  • 華為、阿里能超越嗎?
    我們都知道,三星集團是韓國的第一大經濟支柱,它是韓國最大財閥可謂是一支獨大。三星集團創立82年來,從出口鹹魚幹、蔬菜,不斷向科技、電子、實業、投資等領域延伸,成長為一棵參天巨樹。不得不說,韓國的土壤孕育了三星集團,三星集團也給了韓國最具實力的回報。
  • 新國貨運動鞋崛起:向華為學習抓技術,銷量低調逆襲阿迪耐克失寵
    導語:新國貨運動品牌崛起:向華為學習抓技術,銷量低調逆襲阿迪耐克失寵大家好,很高興再次與大家做分享,自建立新中國以來,中國人在運動方面也不斷增強,在遊泳,短跑,體操、網球、長跑等多個方面,都有世界冠軍出現,但是正所謂
  • 國內又一廠商加入Al陣營,網友:這是要和華為較勁嗎?
    百度、阿里等國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加入到Al的研發中,都想要在即將到來的新時代佔儘先機。如今的智慧型手機基本上內置的都有NPU(神經網絡單元),通過給智慧型手機加入人工智慧,讓手機可以更加人性化,特別是近兩年來iPhone手機上的Siri、小米手機上的小愛同學等Al語音助手的出現,讓用戶對於手機的交互方式發生了極大改變,用戶也可以從智慧型手機繁雜的功能中解放出來。
  • 繼拼多多,國內又一家電商巨頭崛起,騰訊、阿里再次展開「較量」
    繼拼多多,國內又一家電商巨頭崛起,騰訊、阿里再次展開「較量」說到最近的一匹電商屆「黑馬」,那就是現在擁有很強勢勁頭的拼多多了。獨特新穎的經營模式吸引了無數消費者,從一開始的不被人看好到如今的如日中天之勢,得益於它獨特的消費模式。
  • 2021美國科技巨頭的桂冠會掉嗎?
    科技股,是美股2020年最明亮的桂冠。蘋果一家公司的市值已經約達歐洲股市總市值的四分之一。據英國《金融時報》,標普500指數的前五大企業蘋果、亞馬遜、微軟、臉書及谷歌母公司Alphabet,市值總和目前已超過7萬億美元,佔標普500指數市值比重將近25%。而在2020年之前,這個比例還不到20%。
  • 京東納稅407萬,阿里納稅516億,華為:麻煩讓讓
    個人納稅相對於公司來說自然會少得多,因為兩者的收入就不一樣。就算再小的企業一年下來也能賺個上百萬上千萬,所以對於小公司來說每年的上百萬的稅收也不算少了。可是一些大公司每年的稅收可能都是按億來算,像我們的國產企業幾大巨頭公司,每年在納稅方面都是有明確數據的。
  • 華為跌倒後,國產手機巨頭趁機崛起!擊敗蘋果,躍居全球第三
    如今,美國制裁華為後的副作用已經逐漸顯現,華為手機在國內外銷量大減。 在2020年Q3季度,IDC數據顯示,華為手機在國內銷量下滑15.5%;而Canalys數據顯示,在西歐市場,Q3季度華為手機銷量下滑31%。
  • 華為、阿里能超越嗎?
    我們可以從市值、營收和利潤三方面來比較。 再來看看華為和三星的對比。在手機銷量方面,雖然三星手機在我國的市場份額已經不足1%,但三星手機在全球的霸主地位依舊無法被撼動。
  • Waymo自動駕駛汽車成路怒靶子 國際創業大賽華科晶片技術摘得桂冠
    打開APP Waymo自動駕駛汽車成路怒靶子 國際創業大賽華科晶片技術摘得桂冠 發表於 2018-12-18 16: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