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棄凱恩斯

2020-12-16 第一財經

近來,有關凱恩斯是否正確的爭論沸沸揚揚。然而,在西方經濟學界,這場爭論古已有之。迄今為止,至少在學術界看到的是「尚未拋棄凱恩斯」,而政策制定者更不能走極端,還是少談主義、多謀發展為好。

凱恩斯主義

1929年世界性的經濟大蕭條後,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潛心經濟學研究,於1936年出版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他認為「社會需求不足將導致經濟大蕭條」,經濟中不存在生產和就業向完全就業方向發展的強大的自動機制,所以「政府需要調控經濟」。也就是說,蕭條時期要減低稅率、增加政府開支、實行赤字預算、增發公債、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等,以刺激投資和消費;在高漲時期則提高稅率、控制政府開支、控制貨幣供應量增長、提高利率等,以遏制投資和消費。

凱恩斯主義的上述政策建議在眾多國家得到應用,在戰後的上世紀50~60年代對緩和經濟危機、減少失業、刺激經濟增長起了一定作用。從《通論》出版開始直到上世紀60 年代中期,凱恩斯主義在西方經濟學界和大學講壇上佔有統治地位;這一時期甚至被稱作「凱恩斯時代」。

然而,在上世紀70年代初,部分國家出現了物價高漲和大量失業並存的「滯脹」。凱恩斯主義在實踐上無法解釋這種經濟停滯和通脹同時並發的現象,陷入了嚴重危機之中。而且,凱恩斯的《通論》在理論上是缺乏微觀基礎的。所以,奧地利學派、貨幣學派等不斷抨擊凱恩斯主義。特別是上世紀70年代興起的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學者們,對於凱恩斯主義進行了全面的抨擊。他們認為,宏觀經濟學必須建立在微觀經濟的基礎上,宏觀經濟理論需要假設市場出清和經濟行為最優化;他們甚至曾經主張埋葬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說。

新凱恩斯主義

70年代後期,斯坦利·費希爾(Stanley Fischer)、埃德蒙·費爾普斯(Edmund Phelps)、約翰·泰勒(John Taylor)等人發展了凱恩斯主義。吸收了理性預期假設,費希爾發表了《長期合同、理性預期和最佳貨幣供應規則》一文,費爾普斯和泰勒發表了《在理性預期下貨幣政策的穩定性力量》一文。80年代,喬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本·伯南克(Ben Bernank)、奧利維爾·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格雷戈裡·曼奎(Gregory Mankiw)、戴維·羅默(David Romer)、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Joseph Stiglitz)等一批中青年經濟學者,為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主要組成部分提供嚴密的微觀經濟基礎,建立了工資和價格黏性等具體問題的微觀經濟基礎。新凱恩斯主義(New Keynesian Economics)由此誕生。

實際上,綜合舊凱恩斯宏觀經濟學和古典微觀經濟學,以薩繆爾森為首的新古典綜合派亦稱為新凱恩斯主義(Neo-Keynesian Economics)。由此可見,西方經濟學界也並沒有能埋葬凱恩斯主義,反而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不斷更新、發展甚至超越凱恩斯主義。

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義(New Keynesian Economics)的特徵表現為不完全競爭、不完善市場和不對稱信息。新凱恩斯主義者把供給和需求兩方面震動都認為是經濟不穩定的潛在根源,認為貨幣不再是中性的。他們認可政策的效力,經濟政策具有協調失效和外部性的特性。新凱恩斯主義支持極度經濟衰退下的政府行動。他們認為,由於市場失靈,面臨導致持久性的巨大衝擊時,政策幹預是必要的。在新凱恩斯主義模型中,經濟波動是不規則的、無法預言的,新凱恩斯主義認識到宏觀調控政策效果的不確定性,所以新凱恩斯主義者並不全是政府試圖「微調」宏觀經濟的支持者,而是贊成「粗調」(Coarse—tuning)政策以抵消宏觀水平波動問題。斯蒂格利茨指出:「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也相信,面臨迅速變動的經濟時,設計恰如其分的規則性政策事實上是不可能的。」

作為新凱恩斯主義的代表之一,克魯格曼近來推出論著《現在終結蕭條!》。他認為,所謂市場調節是一個虛幻的概念,因為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蕭條經濟時代。由於金融危機產生了大量債務,債務被迫減少支出,消費越來越少,企業庫存積壓,利潤下降甚至虧損的企業進而減少工作機會和工作收入,於是收入減少的人們進一步減少消費,形成惡性循環。要打破惡性循環,就需要有人逆向消費,以刺激經濟,而這個「人」只可能是政府。所以,凱恩斯主義和新凱恩斯主義都明確主張在經濟危機時期的政府干預。

中國和凱恩斯

凱恩斯和新凱恩斯們認為,市場無法實現自我均衡而有危機傾向,在經濟危機中需要政府干預。我國在兩次金融危機的衝擊下,採取了凱恩斯主義的「逆周期」政策。這些政策的效果並非盡善盡美。的確,下列問題值得思考:1.如果沒有這些政策,我國經濟是否更好?2.這些政策是方向性錯誤,還是具體措施不盡完美?3.這些政策是規模過大,還是力度太輕,從而使我國尚未步出經濟低谷?

實際上,這些問題的解答是需要學者以嚴謹的模型演繹和具體的數據分析進行回答的,意識形態式地鼓吹或抨擊對於我們的國家沒有任何好處。我國經濟處於「新興」加「轉軌」的特殊階段,目標是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西方經濟情況有著眾多不同,所以也需能夠指導中國經濟建設的經濟學理論,需要大師級經濟學家,需要能夠借鑑並且超越凱恩斯的「集大成者」。當然,對於政策制定者,更需要實事求是、謙虛謹慎、學思並重、開拓前進。

綜上,讓我們「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吧!如果非要談凱恩斯,那麼我認為,凱恩斯主義需要「揚棄」,而非「鄙棄」。(作者系南開大學金融學教授)

相關焦點

  • 旅行,是一個自我揚棄的過程
    說起旅行,我們的腦海中便是詩和遠方,在我看來,其實就是一個自我揚棄的過程。人類仍然殘存遷棲的基因,以為遠方有更多更好的果實,便把未來寄託於遠方,便有了詩,這麼說有些現實,可祖先們的確是為了生存而奔向遠方,不然,無法解釋我們內心深處都有流浪的衝動,現在只是迫於生計,理性停滯,可一但有錢有閒了,大部分人的原始衝動卻泯滅了,也是可惜,只有少部分人去旅行了,而不是去旅遊。為什麼說旅行?
  • 凱恩斯的遺產
    2006年4月,英國學者羅伯特·斯基德爾斯基這部花費了他三十年功力的《凱恩斯傳》中文版得以出版,從這本厚達905頁的書中,我們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一個凱恩斯身上的文化觀和道德觀。作為一部規模宏大的傳記,此書不僅詳盡地敘述了凱恩斯的生平,分析了凱恩斯學習和研究的方法,展現了他以天下為為己任的雄心抱負,還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對凱恩斯的私生活等多方面進行了挖掘,尤其是他早年同性戀的經歷,這還成為了書的一大賣點。同時因為這部書,作者斯基德爾斯基由此被英國女王封為勳爵,可見社會對此書的認知度了。約翰·梅納德·凱恩斯1883年6月5日生於英格蘭的劍橋。
  • 凱恩斯的救贖
    凱恩斯及其追隨者們發展而成的凱恩斯主義、新古典綜合主義、新劍橋主義以及後來的新凱恩斯主義等主導了西方上世紀大蕭條以後到七十年代甚至延續至今的經濟學研究方向。「凱恩斯革命」使得西方經濟學在理論體系上劃分為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而凱恩斯則成為現代宏觀經濟學的開山鼻祖。
  • 凱恩斯壓倒了
    這些問題驅使凱恩斯和哈耶克思索鑽研。這兩位現代經濟學大師的對決其實也是一場互動,而他們的思想在當下這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中更顯現出特別的現實意義。同一背景下的針鋒相對尼古拉斯·沃博少特在其新書《凱恩斯與哈耶克:決定現代經濟學的衝突》中論證,不管對於經濟政策還是對於彼此的理論,這兩位經濟學家的真正看法都要更為錯綜複雜些。
  • 凱恩斯雜談
    凱恩斯在經濟學的成就在這裡就不多說。他一生中寫了許多經濟學的著作和文章,如有興趣可以拿來拜讀一下,其代表作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最近的中美貿易戰中,川普在美國優先思想指導下,希望美國再次強大起來,採取了貿易保護主義措施,部分理論根據恰恰是來自凱恩斯這本書。凱恩斯曾經是一位堅定的自由貿易主義者和亞當·斯密自由貿易理論的捍衛者,認為貿易保護主義對於國內的經濟繁榮與就業增長一無可取,相信自由貿易可使參與貿易的雙方均獲得貿易利益。
  • 凱恩斯區域
    流動性陷阱    凱恩斯區域:    LM曲線上斜率的三個區域分別指LM曲線從左到右所經歷的水平線、向右上方傾斜線、垂直線的三個階段.LM曲線這三個區域被分別稱為凱恩斯區域凱恩斯認為:當利率很低,即債券價格很高時,人們覺得用貨幣購買債券風險極大,因為債券價格己這樣高,從而只會跌,不會漲,因此買債券很可能虧損,人們有貨幣在手的話,就不肯去買債券,這時,貨幣投機需求成為無限大,從而使LM曲線呈水平狀態,由於這種分析是凱恩斯提出的,所以水平的LM區域稱為凱恩斯區域。
  • 凱恩斯
    凱恩斯是座充滿魔力的濱海城市,位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是前往世界奇觀大堡礁的必經之地。
  • 蔣碩傑挑戰凱恩斯
    ,而是蔣院士在英國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就讀時就發現凱恩斯理論的錯誤,終其一生對凱恩斯的批評不遺餘力,而他在一九八零年代和王作榮教授打筆戰的所謂「蔣王論戰」,簡直就是哈耶克和凱恩斯論戰的翻版。蔣碩傑從未正式上過凱恩斯的課,因為當時凱恩斯一直擔任公職,但聽過一次凱恩斯的公開演講,講題是「如何籌措戰爭經費」。
  • 凱恩斯與俄羅斯舞女的故事
    無論怎麼看,凱恩斯這場遲到的戀愛都好像註定要變成一個美麗的錯誤。凱恩斯出生在貴族知識分子之家,從伊頓公學到劍橋大學,一路接受的是上流階層的教育。當時,凱恩斯38歲,卻早已因寫出《和約的經濟後果》而成為聞名世界的著名學者。凱恩斯是一個同性戀者。除了幾次短暫而不成功的戀愛,凱恩斯對女人幾乎再無經驗,更何況是像莉迪婭這樣的女人。
  • 來自凱恩斯的最佳一日遊:凱恩斯周圍的幾件最佳活動
    在澳大利亞東海岸的公路旅行中,我們在美麗的凱恩斯市度過了幾天,凱恩斯位於昆士蘭州北部的熱帶地區,被認為是通往大堡礁的門戶,除了著名的GBR,凱恩斯周圍還有許多其他令人敬畏的事情,這篇文章介紹了凱恩斯周邊所有可以做的一日遊活動。
  • 大堡礁的門戶——凱恩斯
    從廣州出發,七個小時的夜航之後抵達臨近赤道的海濱小城,凱恩斯。這是一座少有的與遠古熱帶雨林相接的城市,更是通往「世界七大自然奇蹟」之一——大堡礁的重要門戶。凱恩斯的開埠歷史不長,從一個紅樹林沼澤地裡建起的殖民地港口到如今澳洲最受歡迎的度假勝地,也不過經歷了百年時間。
  • 不妨重讀凱恩斯的《通論》
    對於凱恩斯在 《通論》中闡述的經濟政策思想,人們一般歸納為,在需求不足時,政府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即增加投資和支出以刺激經濟。而且,凱恩斯重財政政策輕貨幣政策。但人們往往忽略了凱恩斯在收入分配方面的政策主張。凱恩斯在 《通論》的第八章,談到財政政策的作用比利率政策大,但 「收入分配公平化的手段……在提高消費傾向方面的影響還將更大」。
  • 凱恩斯美食遊
    凱恩斯不僅景色秀麗,當地多樣化的美食,更是讓本地居民和遊客讚不絕口。凱恩斯的本地美食主要有兩個分類 – 澳洲本地風味美食,和外國風味美食。其中,本地美食以海鮮為主,而外國美食則品種繁多,例如日本菜,義大利菜和中國菜等等。
  • 凱恩斯到庫蘭達火車
    凱恩斯到庫蘭達火車是指凱恩斯庫蘭達熱帶雨林觀光火車,這個觀光火車來往於凱恩斯於庫蘭達之間。從凱恩斯出發前往雨林小鎮庫蘭達,選擇乘坐觀景火車將會是個難忘的體驗。凱恩斯到庫蘭達火車這條有了百年歷史的鐵路線,最初是為了連接金礦與港口而建,如今已完全作為旅遊線路。
  • 一路同行的凱恩斯與哈耶克
    經濟思潮的數次周期變革都離不開其中任何一位,二人堪稱20世紀經濟學人的愛與怕,對此尼古拉斯·韋普肖特的新著《凱恩斯大戰哈耶克》可謂最佳註腳。    至於哈耶克,雖然和凱恩斯一樣身材高大(兩個人都超過1.8米),甚至年輕了十六歲,但卻更多給人以中歐知識分子的形貌。其與凱恩斯的第一次見面就是一副典型學究模樣,絲框眼鏡搭配粗花呢外套,看重禮儀又謹小慎微,更有著倫敦霧一樣的英語口音,難怪他在劍橋的第一次演講讓臺下觀眾茫然無措,甚至問題也問不出。
  • 澳大利亞凱恩斯旅行攻略
    來到凱恩斯,請忘記鋼筋水泥森林帶給你的壓力夕陽下,在海邊散步牽著愛人的手靜靜感受略帶鹹味的海風聽聽風的呢喃 海的囈語凱恩斯的雨林是溫潤又充滿活力的,無論是土著人的歌舞還是各種可愛獨特的動物,或者乘纜車俯瞰,都有特別的感覺
  • 【大家】凱恩斯與牛頓
    [摘要]為什麼凱恩斯把牛頓和蕭伯納相提並論?因為蕭伯納在他的戲劇作品中,常讓劇中人表述牛頓的見解。凱恩斯抱怨蕭伯納的作品,時常改變歷史時間,也常更動牛頓的原意與文字。(頁374)四年後,1946年4月7日,凱恩斯寫了另一篇《蕭伯納與牛頓》,用以慶賀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192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90大壽。這是凱恩斯的封筆作,因為他兩星期後病逝。凱恩斯對《蕭伯納90大壽慶賀文集》(G.B.S. 90)的主編S. Winsten說:「我不想被排除在外。……這篇文章草率貧乏,但我實在過度忙碌。」
  • 凱恩斯與哈耶克誰贏了
    文 / 葉雷  今天,我們對凱恩斯和哈耶克幾乎針鋒相對的經濟主張,已經不陌生了。凱恩斯認為經濟危機的根源是資本家對投資預期沒有信心而減少投資所造成的,主張政府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有效的幹預和控制;哈耶克則認為經濟危機的根源是資本家的投資過度造成的,認為政府干預只會損害市場發展運行的機制,堅決捍衛自由市場秩序的理念。
  • 凱恩斯黃金旅遊季
    凱恩斯旅遊業正在進入十年以來的最好時期,近期在凱恩斯舉行的昆士蘭州旅遊及活動推廣局的董事會議 (Tourism and Events
  • 去凱恩斯怎麼遊玩
    就是你是第一次到凱恩斯,這些也是初到者,必須感受的別樣體驗!上天——乘坐直升機這一項目可以讓你全方位的從高空,多角度遊覽美麗的凱恩斯,而且非常推薦各位搭乘直升機俯瞰整個凱恩斯和大堡礁地區,每一個去過的人都被大堡礁的美麗折服,只有真的眼見為實,你才能體會到那種美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