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好人」約翰·拉貝後人:「德中兩國人民患難見真情」

2020-12-10 廈門網

  中新社柏林10月20日電題:「南京好人」約翰·拉貝後人:「德中兩國人民患難見真情」

  中新社記者彭大偉

  當中新社記者近日撥通託馬斯·拉貝的電話,這位德國老人反覆提及的一個關鍵詞是「感激」。

  「南京好人」約翰·拉貝之孫託馬斯·拉貝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資料圖為託馬斯·拉貝(左)日前在海德堡出席一場活動。中新社發受訪者供圖

  託馬斯·拉貝是德國著名的海德堡大學醫院教授,同時也是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他的祖父便是中國人所熟知的「南京好人」約翰·拉貝。

  「中國人民同德國人民有著悠久交往歷史和深厚友誼。而我本人及家族同樣和中國人民有著密切的聯繫。」託馬斯·拉貝的祖父約翰·拉貝曾是德國西門子公司在華代表。侵華日軍發動南京大屠殺期間,約翰·拉貝召集一批正直的國際人士建立了國際安全區,拯救了約25萬中國人的生命。他所寫下的《拉貝日記》也被公認為是研究南京大屠殺最重要的史料之一。

  德國波茨坦採西林霍夫宮舉辦的紀念波茨坦會議75周年專題展覽,開闢了一個展區介紹中國抗日戰爭,展出約翰·拉貝照片。(資料圖片)中新社記者彭大偉攝

  今年1月底,德國境內確診首例新冠病例。3月,德國迎來疫情第一波高峰,口罩等防疫物資一時間十分緊缺。令託馬斯·拉貝難忘的是,在疫情暴發後,他本人收到了來自北京和南京等地多家機構捐贈的防疫物資。這當中最「特殊」的是由中國駐德國大使館轉交給他的一批防疫用品。

  「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患難見真情』。」託馬斯·拉貝表示,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德國暴發後,他曾聯繫過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希望中國能為他所在的醫院、他本人及家人提供一種在中國生產的藥物。「沒有想到,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立即與中國國內相關部門溝通和聯繫,並且為我們找到了這家製藥廠,這家製藥廠還免費贈送給了我們這種藥物。」

  託馬斯·拉貝說,中國駐德使館的工作人員一刻沒有耽擱,驅車從柏林將大批防疫物資和藥品運到海德堡,為他的家庭、也為海德堡當地抗疫提供了當時所急需的幫助。

  「在此我再次深表感謝。這就是發生在我和我的家人身上的鮮活例子——在艱難的時刻,德中兩國人民守望相助,患難見真情。」託馬斯·拉貝說,疫情期間他所親歷的海德堡與中國的抗疫合作是兩國人民間友誼代代相傳的生動寫照,「這說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知恩圖報的民族」。

  在專訪中,記者與託馬斯·拉貝聊到了德國對其祖父的紀念。由於曾短暫加入納粹黨,約翰·拉貝返回德國後處境悽涼,晚年在饑寒交迫中辭世。值得欣慰的是,近年來,德國境內對約翰·拉貝的紀念活動逐漸增多。2019年7月,來自中國江蘇的原創歌劇《拉貝日記》在柏林國家歌劇院舉行歐洲首演。今年6月起在布蘭登堡州採西林霍夫宮舉辦的紀念波茨坦會議75周年特展上還專門展出了《拉貝日記》。

  正在德國波茨坦採西林霍夫宮舉辦的紀念波茨坦會議75周年專題展覽專門開闢了一個展區介紹中國抗日戰爭,圖為展出的《拉貝日記》。(資料圖片)中新社記者彭大偉攝

  託馬斯·拉貝說,十分遺憾的是,由於自己已經年近七旬,屬於新冠肺炎高危人群,無法前往波茨坦會議舊址目睹《拉貝日記》在那裡展出的實況。「無論如何,這都是一件大好事。」

  為傳承家族對和平的追求,多年來,託馬斯·拉貝在全球建立了六家約翰·拉貝國際交流中心,其中三家位於德中兩國。在他看來,德中兩國醫學界和社會各界在疫情期間的緊密合作和真誠交流無疑是以對話交流化解危機的生動案例。

  「疫情期間,我每天都與中國的機構和友人保持著交流。」託馬斯·拉貝表示,他正在完成一部關於約翰·拉貝的新書,該書將以中文、德文、英文和西班牙文發行,同時也將推出電子版。「希望這本書能夠在明年1月祖父去世71周年紀念日時問世。」

  「我衷心祝願德中兩國人民的友誼地久天長!」託馬斯·拉貝說。(完)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新老物件「講述」約翰·拉貝家族四代人與中國人民的友誼
    13日下午,《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展覽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開展。1937年冬,在血雨腥風的南京大屠殺期間,以約翰·拉貝為代表的25位國際人士冒著生命危險留在南京,對25萬多名中國難民施以人道主義援助,為他們提供棲身之所。「拉貝家族與中國人民的友誼持續了四代之久。
  • 約翰·拉貝的後人:中國人民從不會忘記向朋友施以援手
    約翰·拉貝的後人接受中方捐贈抗疫物資 「中國人民從不會忘記向朋友施以援手」近日,中國駐德國大使館臨時工作組從柏林出發,驅車近700公裡抵達海德堡,將來自中國南京的口罩、抗疫藥品和防護服,送給託馬斯·拉貝和海德堡市政府。
  • 《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主題展覽開展
    央廣網南京12月13日消息(南京臺記者王連琦)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1937年11月,南京淪陷前夕,包括德國人約翰·拉貝在內的20多位外籍人士冒著生命危險商議並組成了「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設置了25個難民收容所,在此後南京的至暗時刻救助了25萬多名中國難民。
  • 情誼綿延83年 約翰·拉貝展在南京開幕
    「中國人民紀念拉貝,是因為他對生命有大愛、對和平有追求。」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當天,《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開展。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楊力群在致辭中說,中國人民同德國人民有著悠久交往歷史和深厚友誼,南京大屠殺發生時,拉貝先生聯絡在華國際友人,設立了「南京安全區」,為20多萬中國人提供了棲身之所。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我們為拉貝先生的後人及所在城市提供防疫物資和醫療援助。時間證明,每一個危難和困苦之下,中德人民從未彼此相忘,擁有經得住考驗的情誼。
  • 反映拉貝家族與中國友誼的展覽在南京開幕
    新華社南京12月13日電(記者邱冰清、蔣芳)13日,《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主題展覽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拉開帷幕。展覽以「命運與共」為主題,展現了約翰·拉貝在南京大屠殺期間與中國難民共命運的感人事跡,以及拉貝家族與中國延續至今的友誼。
  • 泰國未對中國公民採取限制入境措施 華春瑩:患難見真情
    (抗擊新冠肺炎)泰國未對中國公民採取限制入境措施 華春瑩:患難見真情中新網北京2月7日電 (黃鈺欽)針對泰國自疫情發生後未對中國公民採取限制入境措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月7日在網上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泰一家親,
  • 患難見真情!蒙古國:3萬隻羊表示真心誠意,中方:必將投桃報李
    但是蓬佩奧卻忘記了朋友並不分多少,而是在患難見真情中有幾個,雖然中國的朋友只有十幾個,但是基本上每一個都是患難見真情。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的時候,巴基斯坦舉全國之力將國內所有的救援物資送到中國,當時為了放更多的物資,總統把所有的飛機座椅拆掉,而自己就站在飛機內,這樣的恩情,中國自然不會忘記。還有新冠疫情爆發,巴基斯坦也盡所有力量幫助中國。
  • 泰國未對中國公民採取限制入境措施,外交部:患難見真情
    華春瑩表示,中泰一家親,患難見真情。華春瑩回應說,泰國作為中國的友好鄰邦、全面戰略合作夥伴,對中國抗擊疫情給予了大力支持和真誠幫助。哇集拉隆功國王和王后、泰國政府向中方捐贈了醫療物資,巴育總理錄製視頻,振臂高呼「中泰團結,一起加油」。泰社會各界也通過多種方式表達支持和善意,「武漢加油」、「武漢,我愛你」刷屏泰國社交媒體。
  • 趙立堅用蒙古諺語感謝蒙古國捐羊 患難見真情!
    10月22日,蒙古國向中國捐贈活羊交接儀式在二連浩特—扎門烏德口岸中蒙邊境零公裡處舉行。首批4000隻活羊在蒙古國扎門烏德縣免疫隔離區隔離已滿30天,經中蒙兩國防疫人員共同檢驗合格後,用卡車出關運抵中國二連浩特口岸。據中國商務部介紹,根據中蒙雙方商定的計劃,3萬隻羊將分批於11月中旬前運抵中國境內,在二連浩特加工後運往湖北省,把蒙古國政府和人民的心意傳遞給在抗擊疫情中作出巨大貢獻的湖北人民。
  • 是誰的後人,一個求援信息讓中國各方面緊急動員起來
    80多年前,約翰·拉貝在南京大屠殺期間,與多位國際友人奔走,組建「南京安全區」,收留和拯救了約25萬中國人。80多年來,這份守望相助的情誼始終牽動著兩國人民。正如中國發往德國的捐贈物資上的一句德國諺語:「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 新加坡副總理:中新領導人經常通話保持聯繫,可謂「患難見真情」
    新華社12月7日報導,中新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簡稱聯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召開前夕,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及財政部長王瑞傑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專訪時表示,希望新中加強後疫情時代合作,共同拓展互聯互通、數位化和可持續發展三大領域合作,造福兩國人民,為區域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王瑞傑表示,儘管疫情蔓延,新中的交流與合作一直保持著強勁勢頭。
  • "千裡送羊兒,禮重情更重",中蒙患難見真情共譜抗疫佳話
    【原標題】中蒙患難見真情共譜抗疫佳話 文/本報駐呼和浩特記者 殷耀 張雲龍 勿日汗 於嘉今年2月,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最嚴峻的時刻,蒙古國總統哈勒特馬·巴特圖勒嘎攜3萬隻羊的禮單訪問中國。8月,在草原羊群最膘肥體壯的時節,中蒙兩國正式啟動3萬隻羊的交接流程。隨著這項工作的啟動,中蒙兩國患難見真情的友誼佳話,再度傳遍中國和蒙古國大地。正如一句蒙古國諺語所說,「鄰裡之間心靈相通、命運與共」,面對肆虐的疫情,中蒙兩國迅速構建衛生健康共同體,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之後,兩國又合力推動復工復產,造福兩國人民。
  • 德疫情加劇!拉貝後人求援中國獲免費贈藥,拉貝曾救超25萬國人
    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在節目中介紹,「中德雙方在疫情防控、醫療、疫苗研發等方面一直積極開展合作。日前,身為醫生的約翰·拉貝的孫子最近來信求援說,需要中國生產的一組藥品,浙江醫藥企業決定免費贈藥。」 此舉贏得無數網友點讚,「得人恩果千年記,我們是一個善良的民族」、「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 患難見真情!蒙古國:3萬隻羊表示真心誠意,中方:必將投桃報李
    但是蓬佩奧卻忘記了朋友並不分多少,而是在患難見真情中有幾個,雖然中國的朋友只有十幾個,但是基本上每一個都是患難見真情。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的時候,巴基斯坦舉全國之力將國內所有的救援物資送到中國,當時為了放更多的物資,總統把所有的飛機座椅拆掉,而自己就站在飛機內,這樣的恩情,中國自然不會忘記。還有新冠疫情爆發,巴基斯坦也盡所有力量幫助中國。
  • 中泰一家親,患難見真情!
    中國泰國友好邦交源遠流長,兩國經貿合作交流緊密,推動中泰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不斷深入發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華誕之際,泰國瑪哈扎克裡·詩琳通公主殿下因長期對中泰關係做出傑出貢獻而獲授「友誼勳章」,體現了中泰兩國人民之間深厚的情誼。
  • 是誰的後人,一個求援信息讓中國各方面緊急動員起來
    80多年前,侵華日軍開始在南京屠城時,德國人約翰·拉貝自發與友人成立國際安全區,累計拯救了20多萬中國人的生命。因為國際人道主義善舉,拉貝被譽為「南京好人」,其所著《拉貝日記》被公認為證明南京大屠殺的珍貴史料。
  • 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
    幸運的是,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中國與巴西始終守望相助。2月4日,在中國疫情防控最艱難的時候,巴西總統博索納羅發表推文,聲援中國抗擊疫情的努力,表示「疫情是我們共同的挑戰,在這場戰鬥中巴西與中國團結一致」,並感謝中國政府向在華巴西公民提供幫助。巴西政府向中國提供抗疫物資並為援中物資提供運輸便利。
  • 紀念拉貝|拯救南京25萬中國難民的「南京好人」,值得我們銘記!
    但拉貝是一個好人,我們將永遠懷念他。中國人都是這樣的,只要你為他們做了一點事,他們就會給予十倍的報答。那時只有很少的人能夠同日本人談判。要是沒有拉貝,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會被日本人殺害。拉貝救了很多很多人的生命。」取材自戰時日記的電影《拉貝日記》,很好地還原了歷史視野中閃爍著大愛光芒的約翰·拉貝。
  • 疫情面前各國反應千差萬別:日本患難見真情,北歐國家卻落井下石
    到1月25日,日本民間捐助的100萬隻防疫口罩抵達武漢;26日,日本外相茂木敏充與中國外長王毅通電話,聲明日本政府和人民堅決支持中國政府和人民抗擊疫情;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日本政府將不分國籍的免費治療此次疫情感染者。可以說日本政府和社會的這番表態以及對中國的實際支持,確實讓中國民眾在大感意外的同時也倍感溫暖。
  • 納粹黨員約翰·拉貝及其《拉貝日記》:見證南京大屠殺
    他,約翰·拉貝,是德國的公民,他儘管沒有加拿大白求恩那樣的共產主義和國際主義寬廣胸懷,但是,在日本軍國主義屠殺中國人民面前,拉貝充滿正義和博愛。他盡所能庇護著死亡邊沿上的無辜民眾。1。兩個身份——西門子代表、納粹黨副部長1882年11月23日出生在德國漢堡。父親是船長。早年喪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