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而言,2020年的這個春節顯然讓所有國人都刻骨銘心,截至1月31日24時,全國確診感染新冠狀病毒的患者累計已經達到11791人,在規模上早已超過當年的非典。但面對如此來勢兇猛的災難,中國顯然也並不是在孤軍奮戰,來自世界各國的援助讓中國民眾在這個寒冷的初春感受到了來自全世界的溫暖。
首先是我們的近鄰日本,在疫情於1月20日左右開始爆發後,很多旅日華人開始在日本大規模購買口罩,但讓人暖心的是,日本各地的藥妝店並沒有趁機哄抬價格發一筆他國的國難財,很多店家都在店門口貼出了「中國加油」的字樣,同時主動降低口罩價格,部分店家甚至是免費為華人提供口罩。
到1月25日,日本民間捐助的100萬隻防疫口罩抵達武漢;26日,日本外相茂木敏充與中國外長王毅通電話,聲明日本政府和人民堅決支持中國政府和人民抗擊疫情;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日本政府將不分國籍的免費治療此次疫情感染者。可以說日本政府和社會的這番表態以及對中國的實際支持,確實讓中國民眾在大感意外的同時也倍感溫暖。
除此之外,由於擁有大量中國遊客而與日本同樣成為重災區的泰國也沒有對中國發出絲毫抱怨,反而呼籲泰中兩國同舟共濟,戰勝疫情;平時還需要中國援助的歐洲小國白俄羅斯直接出動軍用運輸機向中國運送口罩等緊缺物資;土耳其人來武漢撤僑時不忘帶了滿滿一飛機的醫療物資送給武漢;甚至連正與美國處於戰爭邊緣的伊朗都力所能及的攢出了100萬副口罩送給中國。所謂患難見真情,大抵就是如此。
當然這個世界畢竟無奇不有,有患難見真情的,自然也就有趁機落井下石的,而北歐「童話小國」丹麥就是後者中的典型代表。
1月27日,正當武漢進入封城第五天,疫情在全國範圍開始爆發之時,丹麥《日德蘭郵報》卻刊登了一副畫家尼爾斯·博·博耶森的漫畫,將中國國旗上的五星換成了冠狀病毒。
這種吃人血饅頭一般的所謂漫畫立刻在網絡上引發巨大憤怒,中國駐丹麥大使館在當天即發表聲明,嚴厲指責《日德蘭郵報》刊載辱華漫畫,不但毫無基本的同情和同理心,反而借疫情侮辱中國和中國人民,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這一做法已經越過了文明社會的底線,突破了言論自由的道德邊界,嚴正要求《日德蘭郵報》和漫畫作者深刻反省,向全體中國人民公開道歉。
到28日,《日德蘭郵報》主編雅各布·尼布羅卻拒不承認任何錯誤,他居然敢聲稱該漫畫從未冒犯到任何國家,"我們不會為我們沒有做錯的事情道歉。我們無意貶損或嘲笑,也不認為這幅漫畫有這些用意。依我來看,這件事是文化上理解方式的不同"。
而之後丹麥政府的官方回應更是只能用毫不要臉來形容,丹麥首相梅特·弗雷德裡克森聲稱,言論自由和諷刺漫畫都是丹麥的傳統,"這是丹麥的一貫立場,我們不會改變"。
在事件發酵後的29日,丹麥廣播電視臺就《日德蘭郵報》和該畫家是否該向中國道歉發起投票,結果76%的丹麥人都認為應該道歉,那麼我們就不得不質問丹麥政府,你們在這種特殊時刻背著全國民眾拿這種事刷存在感,到底是何居心?
國與國之間確實是有國界,但善良的人性並不會因此存在任何限制,而病毒這種東西更不會在乎你所謂的「文化上理解方式的不同」。面對共同的災難,有的國家願意與我們同舟共濟,而像丹麥這種國家卻幸災樂禍、落井下石,充分暴露了其真實嘴臉,其行為舉止之卑劣,實乃滑天下之大稽、為人所不恥。
順便再說一句,就在1月29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已經確認在丹麥北部發現H5N1禽流感,並且源頭尚不可知,整個疫情則在迅速發展中。所以如果丹麥人到時候發現在別的國家的媒體上,自家的國旗上赫然出現一隻瘟雞的時候,也希望丹麥政府到時能理解其他國家與丹麥在「文化理解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