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能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嗎?

2020-12-09 騰訊網

你好,我是帶魚Q。

最近幾年,我們接觸到的印度電影在不斷增多,不少都是口碑很高的電影,比如《摔跤吧,爸爸》《調音師》《三傻大鬧寶萊塢》等。

這些電影,讓我們對印度的印象有些改觀,畢竟以前認為的印度更多的是,「開掛」、「髒亂差」、「窮」,與電影上唯美的畫面相差很大。

印度聖潔的恆河水。

印度便捷的交通工具。

印度先進的基礎設施。

你也許也像我一樣,用一種幸災樂禍和無比自豪的態度對印度侃侃而談。

但是,

「輕視印度是大多數人都容易犯的一種錯誤!」

印度同樣被世界認為,是最具有潛力的大國,未來是中國和印度競爭的時代。

印度和我國同為亞洲大國,面積相差不大,人口眾多,用不了幾年人口數量就會超過中國。在地理、氣候等天然條件上甚至還優於我國。

印度總是被我們詬病的基礎設施、市容市貌最近10年也發生了天翻地覆地改變。

那印度有沒有可能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呢?

最近,我在得到上讀到一份徐棄鬱教授對《印度能否成為下一個全球製造業中心?》的解讀,這是印度防務研究所的報告,是家影響很大的智庫。

報告很坦率,一開頭就承認,印度在全球供應鏈和中國的差距很大。

印度的製造業對中國依賴很嚴重,像印度的醫藥製造業世界有名,但原料70%都來自中國,科技產業也是這樣,像手機行業大約75%的零部件從中國進口,很大方面受制於中國。

報告說,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印度國內體制、對經濟和投資的各種限制太多。

這和我們的認識有些不同,我們一般認為,印度雖然有人口紅利,但人的素質都不高,底層民眾的致富意願不強,還有種姓制度等等。

而這篇報告卻說主要原因是制度。印度有很強的「地方保護主義」傾向

從2008年到2018年,中國製造業出口的全球市場份額從12.8%上升到17.5%,但這是總量,從分布上說,在製造業某些部門,中國的份額是下降的,意思就是中國「騰出了空間」。

那這騰出的空間被誰接手了呢,是印度嗎?

不是,填補空間的並不是印度,而是越南、孟加拉這些國家,印度並沒有抓住機會。

為什麼沒有抓住機會呢?

按說,印度人口眾多,那些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不正好適合印度嗎,低廉的勞動力不是他強有力的競爭嗎?

你還記得這張照片嗎?

這是印度聖雄甘地,他在「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中,一直堅持用紡車,意思就是,我不用英國產的布,而是堅持自己紡紗織布。

這種自力更生的傳統一直影響著歷屆政府的貿易政策,只想著多出口,不想多進口。

貿易保護主義和內向型經濟的色彩很重,防禦性特別強

加入全球貿易系統,就意味著你必須放棄一部分利益,你也得買別人的商品。

中國把自己嵌入到全球價值鏈中,就是在開放市場方面邁出步子相當大,而且是讓自己變成全球分工中的一個環節。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風險,你的產業上遊或下遊很有可能控制在別人手中,你的利潤可能會很低,就是替別人打工,中國敢於接受這種風險換取發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當年加入WTO,現在的越南、孟加拉國走的就是中國當初的路子。

但是印度不願意,它對自己可能被別人控制很敏感,歷屆政府都強調自力更生,保護主義是它對外經貿政策的底層邏輯。

促進出口,限制進口,你這麼幹,誰還和你玩兒!

11月份籤署的RCEP,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對參加各國的經濟拉動就相當大,但是,印度是唯一一個全程參與談判,到最後退出的國家。

因為加入,要開放自己的市場,印度擔心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商品會大量湧入,本國經濟承受不起。

由於印度的保護主義傳統,讓它錯失了一個又一個機會,它缺乏把自己嵌入全球供應鏈的政治魄力。

印度未來不論表現得多麼自信,不論擁有多麼龐大的勞動力隊伍,它要想在全球供應鏈中取代中國的可能都微乎其微。

好了,讀到這裡,我們就放心了,由於印度的「小心眼」,它已經沒機會了,面對中國,它永遠只是一個小弟。

我們再一次感覺到泱泱我中華所具有的氣魄不是別國輕易可以學習的,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相關焦點

  • 印度到底能不能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世界多個航空廠投資
    印度希望大型外國公司在全球出走的情緒,油價下跌,病毒改變了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前提下,都奔向印度。整個需求體系可能會發生變化,世界各地的許多行業正在變得廉價。印度希望依靠新型業務出現,取代中國「世界工廠」地位,實現印度在全球製造業的霸主地位。這將鼓勵印度民眾在家中進行有效的運營。
  • 「越南製造」成爆款,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
    說到世界工廠,相信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中國。畢竟這麼多年以來,中國製造的商品已經遍布全球各個地區,而中國是世界工廠的說法也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普遍認可。但是,近幾年來,由於我國的人工成本不斷增加,以及物價和土地價格的提升,不少外資企業紛紛開始有了「撤離」中國的打算。不少外資企業甚至已經將工廠搬到了印度、越南等一些國家。隨之而來的變化便是我國的國外訂單減少。
  • 越南和印度,誰能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網友:都不可能!
    與此同時,越南和印度兩國的製造業也在快速發展,於是不少人開始討論,越南和印度,究竟哪一個才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越南和印度,究竟誰能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呢?
  • iPhone工廠被打砸燒:印度想取代中國製造,沒那麼容易
    試問,誰還敢來印度投資?正解局出品最近,有媒體報導,蘋果公司供應商緯創資通在印度的一家iPhone代工廠遭到暴力打砸。此次打砸事件背後,暴露了印度製造的哪些問題?為什麼說,印度想取代中國製造,沒那麼容易?
  • 想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不可能
    越南已經成為了多國眾多企業的投資熱地,2000年以來越南整體保持5%以上的GDP增長率,越南長達2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離不開製造業的崛起。雖然中國一直以來是大家公認的全球製造工廠,但是現在隨著我國的產業鏈升級,製造業轉型,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國際貿易上的種種摩擦,外企在大陸辦廠的利益在不斷的下滑,很多外企轉而搬到越南。
  • 疫情下,越南能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嗎?這篇文章說得太好了
    所以站在一年後的今天,回看過去這一年,可以說中國的社會、經濟在過去一年裡出現了大規模的洗牌。關於中國製造業,這些年不少人都再說中國失去了「世界工廠」的地位,但是,無論是此前的中美貿易摩擦,還是這次的疫情,中國的製造業並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轉移。
  • 印度將取代中國成為人口第一大國!人口減少是好事嗎?
    中國一直從明代開始就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自1982年將計劃生育政策定為基本國策後,我國人口得到有效控制,資源等可以更合理的分配,極大地緩解了我國資源、環境、就業等壓力,由於我國人口基數龐大即使控制了增長,但依舊無法改變我國自古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局面。
  • 日本電器巨頭回遷中國,斥資2億建廠,越南、印度無法取代中國!
    最近,越來越多的國家試圖通過發展製造業,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製造工廠,中國製造的商品怎麼會那麼輕易被取代呢?在變化多端的國際貿易形勢的催化下,製造業焦慮程度似乎進一步加深。因此不少企業把目光投向了東南亞等勞動力更加低廉的國家,而越南、印度等國正在成為新興的「世界工廠」,有人甚至認為「中國製造」地位不穩了!為了保證供應鏈多元化,前不久日本政府大力呼籲在中國市場的日本企業迅速回遷,甚至還為此制定了相關補助政策,但是乖乖聽話的龍頭企業寥寥無幾,世界知名電器巨頭日本松下甚至與政府背道而馳。
  • 將取代中國製造成世界工廠?
    自從意識到具備土地和勞動力等優勢因素後,越南一直自詡要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其中,美國科技巨頭蘋果此前將AirPods無線耳機的生產遷至越南。韓國電子巨頭三星也在越南設下了多家工廠。據市場5月21日最新消息,越南有關代表人士表示,預計2020年GDP增速為5%,不及目標的6.8%。此外,為了進一步提振經濟,越南打算出臺更多政策來吸引外國投資者。
  • 印度iPhone工廠亂成一團 蘋果離不開中國製造
    蘋果正在把產業鏈部分轉移到印度和越南,富士康和緯創等代工廠,正在把一部分MacBook筆記本、iPad和低端iPhone產能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南亞。十幾年前,當時蘋果COO庫克在中國建立了蘋果的代工廠和供應鏈模式,以中國為大本營,以富士康為主要合作夥伴。現在十幾年一個輪迴,蘋果要離開中國了嗎?當然不是,中國製造的競爭力,目前來說仍然是世界第一。即便蘋果轉移一些產能到越南和印度,也替代不了中國的作用。
  • 大力發展製造業,越南稱要取代中國世界工廠的位置,有可能嗎?
    崛起中國作者:滕飛崛起中國編輯:淺夢這幾年來,我國人民對越南的國內發展關注頗多,為什麼會對這樣一個國家給予特殊關注呢?就是因為越南一直想要複製我國的成功之路。在他們看來,他們有超越我國的實力,還幾次在國際社會上和我們公開搶生意,甚至痴人說夢地想要取代我國在世界上的大工廠地位。越南經濟增長情況不過,越南這種想法,並沒有對國人產生威脅,反而只會引發我們的嘲笑,可越南的經濟究竟發展到什麼地步,竟然敢和中國叫板了?
  • 越南取代中國成世界工廠?越南GDP出爐,放在中國是什麼水平?
    到2020年,世界主要幾大經濟體都將受到一定影響,美國、歐盟和印度等國情況更為嚴重,儘管它們的經濟表現不景氣,但也不排除部分表現良好,除中國外,越南經濟也有目共睹,尤其是近2年的增長率驚人。此外,由於越南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許多投資者也開始在越南投資興建工廠,其中包括著名的富士康、三星等大型企業。
  • 印度能阻止中國成為超級大國嗎?
    印度能阻止中國成為超級大國嗎?Can India stop China from becoming a superpower?反華言論請自行甄別,我不再做特殊說明。你們只能幫助印度繼續進步,使它能夠保持(或成為)世界上有影響力的主權力量,而不管中國變成什麼樣子。現在,在我國(美國),總統正在對中國採取他認為的強硬立場,以減少中國在世界上日益增長的力量。但實際上,他所做的是增加中國相對於美國的力量。
  • 東南亞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嗎?
    眾所周知,多年來中國一直被稱為「世界工廠」,如今隨著國內人工的不斷上漲,外企的經營負擔加重,一些勞動力密集型企業開始逐漸撤離,搬遷到東南亞地區,因此很多人都看好東南亞國家未來的發展前景,認為東南亞地區將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如果從規模來說,東南亞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將取代中國製造成世界工廠?越南:10年超過中國
    在過去的時候,中國成為外國企業鍾意的對象,一是人口眾多,消費市場大,二是因為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低,所以外國企業紛紛來華投資建廠,這也讓中國製造的產品享譽全球。而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增長,人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斷增加,與此同時,勞動力成本也在升高,這個時候,就開始有廠子撤出中國,選擇去勞動力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地區投資建廠,越南這個國家則成了他們的目的地。
  • 印度工廠出事!蘋果代工廠轉移計劃或將落空,附蘋果產業鏈名單
    所以看起來將工廠放在印度要比在中國省錢的多,但這些企業並沒有意識到中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工廠」,除了人口紅利之外,更多的是因為穩定的社會環境和普及的義務教育。在這些方面印度等東南亞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一旦遇到矛盾,很容發展成極端事件。
  • 東施效顰的越南妄想超越我國,為什麼沒能成為新「世界工廠」?
    中國在近些年來的發展也是十分迅速,我國在製造業和工業方面的雙向發展也是讓我國的科技領域越來越發達,而且加上我們中國的製造工藝有著高質量高效率的基礎,所以我國也是被其他國家稱為「世界工廠」。現在的中國不僅是世界第一消費大國還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也讓越來越多的國家想要與中國合作,而現在的技術發展也是讓科技取代了人工,我國的科技發展也是讓我國在世界上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
  • 想取代中國世界工廠地位,我國「出手」了
    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祝你們生活幸福,工作順利!
  • 靠「大國情結」,印度能成為下一個中國嗎?
    6月的加勒萬河谷,再往前17年的洞朗,印度這個不友好的鄰居從中國成立以來多次主動引發事端。同樣的發展中國家、同樣的人口大國,這個相信輪迴的「精神國度」不一心搞發展,卻總是在後方對中國動手動腳。只靠著「大國情結」就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嗎?
  • 用印度替代中國成為新興市場:澳洲這條路行得通嗎?
    澳中企業家俱樂部多位成員2017年12月9日作為澳洲代表應邀飛往印度新德裡出席日本,印度及澳洲合辦的「全球戰略夥伴峰會」。那麼,印度又是否能夠取代中國成為澳洲新的主要出口市場國呢?一切要靠數據來說話貿易合作的本質就是供需雙方之間的對接合作。中國和澳洲之所以建立起如此深度和廣度的合作關係,根本上是因為中國是一個進口大國,而澳洲則是一個出口大國。